爱看书吧

正文 第33章 行路(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子?各论各的!少啰嗦,快随我过来!”

    金良将祝缨带到郑熹面前,郑熹道:“左右无事,你来给他说一说。”

    金良也不推辞,将祝缨带到隔壁,亲自教见礼怎么见、问好怎么问、如何称呼一类。

    祝缨这待遇是府中仆人们所没有,大家都在猜,难道是沈瑛的嘱咐?可看着又不像,如果是照顾,就不该让她跟仆人们混在一起呀!

    这些事儿祝缨都不放在心上,她只想全力应付了郑熹,好叫盗墓案最终结案前别把祝大又给扯案子里去。

    郑熹看祝缨本来就有那么点儿喜欢,不出三天,凡金良会的礼数,祝缨就都学会了。郑熹嘴上不说,心里却很喜欢,途中无聊,不免技痒,又亲自教了点进出皇城的常识——大理寺在皇城的前半部分,所谓前朝后宫。

    这个祝缨学得更快,郑熹心情极好,还要故作不经意地问:“陈大郎总与你说话?”

    “嗯,问大姐的喜好、经历之类。不像是怀疑身世。”

    郑熹道:“你又知道了?”

    “嗯。”

    郑熹被噎了一下。祝缨就添了一句:“还问了干娘和死了的那位,问有没有忌讳的事之类。”

    郑熹脸色缓了一下,道:“你要为她好,阴私事就不要告诉陈大。”

    “好。”

    没过几天,祝缨已经学会了一个“吏”所需掌握的所有礼仪了。郑熹又拿出一本律法书让她:“识字么?”

    祝缨道:“识得。”

    郑熹道:“拿去看,不懂的,不认识的来问我。本该将律令格式都学会,眼下没功夫叫你先学个三年五载再做事,你先将大致的条目通读,也就勉强够用了。这是一套律条,你先读第一本,看完这一本,回来交功课,我再给你下一本。”

    “好。”

    祝缨白天赶路,晚上吃完饭就看书。张仙姑心疼女儿,又想驿站不用她自己花钱,只要女儿看书,她就给女儿单点一盏灯,点两个灯芯!都挑得亮亮的!

    祝缨读书很快,记性也极好,三天后就将书拿去给郑熹“交功课”去了。郑熹诧异地问:“都看完了?”

    “是。”

    郑熹也不翻书,随口抽问:“何为十恶?”

    “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何为八议?”

    “亲、故、贤、能、功、勤、宾、贵。”

    “笞五十,赎铜几斤?”

    “五斤。”

    郑熹问道:“你以前读过律条?听人说起过?”

    祝缨道:“没有。”

    金良、陆超陪在郑熹身边,两人都侧目——这记性也忒好了!

    郑熹又问了几个问题,越问越细,祝缨都答了上来。郑熹就给祝缨换了一本:“继续读。”

    祝缨一走,郑熹眼风一扫,见金良他们吃惊的样子,问道:“怎么样?”

    陆超道:“记性也太好了!”记住主人的吩咐,是合格仆人的必备技能,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能记得大概意思就算不错了。能记得一字不差的,就有很大的机会成为贴身仆人。而识字、看书极快,还是这种枯燥的学问书,还能记住,放眼读书人里也是少数。

    金良就说:“怪不得他念着冯小娘子的好。”

    金良知道祝缨“私塾窗户下偷听”,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一看,他这“偷听”恐怕比别人正经学的还要强!于妙妙和花姐许其偷听之恩,对祝缨和对资质平平的人意义是不一样的。祝缨“偷听”是鱼跃入海,普通人偷听,可能就是喝口凉水解一时渴。而有的人正式坐在课堂里听课,都像是一口冰水灌下去,叫他跑肚。

    金良自己有儿子了,也让孩子读书,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