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 正文 第42章 三更合一(霸王票加更)

正文 第42章 三更合一(霸王票加更)(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我我我朕朕朕……

    “去帐篷里,我有话要与你说。”胤礽表情无悲无喜,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沧桑。

    孩童的眼神是灵动的、澄净的;年轻人的眼神是活泼的、激昂的;随着年岁越来越大,有的人的眼神越来越浑浊,有的人的眼神如沉淀的烈酒一般,越发透亮和动人心魄。

    胤礽原本稚童的眼神仍旧很清澈,却沉淀了太多东西,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经历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第42章三更合一(霸王票加更)

    了许多痛苦和折磨,看似已经超脱实际上蕴含着强烈不甘与愤懑的老年人眼神。

    连康熙现在都不可能露出这种眼神。

    在这种眼神地注视下,康熙也不过是一个未到而立之年的毛头小子而已。

    表情、言语、肢体动作都能演出来,那萦绕在身体上的时光岁月和苦难的沉淀演不出来。

    康熙慌张之后,立刻安排了一个小帐篷,牵着胤礽的手走了进去,不允许其他人进来。

    震后应对之事,康熙早就已经安排下去。现在大臣们若不是傻的,或者没被地震震死,已经按照既定计划开始执行。康熙现在要做的事,应该是安抚宫人,等城中骚乱平静下来之后,再去天坛祈祷。

    这事不急,所以有时间和胤礽身体中的顺治独处。

    康熙镇定之后有些迷茫。

    顺治活着的时候他不太受看重,顺治死的时候他年岁尚小。

    这一辈子,他未曾有过父亲的教导和爱护。

    在现在他已经成年、已经有了孩子之后,父亲却在最疼爱的孩子的身体中苏醒。

    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位早逝的汗阿玛。

    胤礽现在已经完全“激活”了前前世和前世的记忆。

    但凡穿越定会有金手指,他的金手指大概就是他若集中精神,就能像翻书一样“翻找”记忆中的琐事。

    第一世康熙的教导和第二世他冥冥之中成为明清文化爱好者吸取的知识,都在这一刻复苏。

    脑袋隐隐作疼,体力也渐渐消失,但若支撑一天,还是可以吧。

    胤礽发现自己是个很不安分的人。

    他嘴里嚷着要找个带温泉的大庄子咸鱼至死,心中却总不甘心回来一辈子,什么都留不下。

    他第一世是太子,死的时候回忆中的却只是亲情,只想回到童年还被汗阿玛爱护的时候,丝毫没想过什么皇位什么权力,窝囊懦弱没志气到极致。

    他第二世是个普通人,却天天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恨不得现在就带着资料盘穿越,让华夏一统地球,自不量力狂妄无知,丝毫没想过自己会被精明的古人们烧死。

    好吧,第二世他只是嘴炮王者,真让他穿越,他肯定舍不得空调网络。

    现在真穿越了,两种理想在他心中纠缠翻腾,矛盾极了。

    但是他现在只是个孩子啊,现在康熙还宠着他呢。第一个梦想只要他一直隐藏在幕后装病装弱就可以实现,现在不趁此机会为第二个梦想添砖加瓦,广大穿越者一定会鄙视他。

    胤礽不由露出笑容。

    装玛法骗阿玛真刺激,我就玩这一次。

    康熙看着胤礽脸上露出的虽然顽皮、但并不属于孩童的笑容,不由一怔。

    “今日后,我就该走了。现在我把能教你的事说一遍,能学到多少就看你自己了。”胤礽指挥康熙叫人把他早就整理好的资料箱子搬进帐篷,开始教阿玛。

    爽就一个字,别提了。

    胤礽展开一本史书和一张大清地图,开始从前明说起。

    胤礽听了许久康熙处理政事,终于发现康熙对汉人那一套党争原来一点都不知情,对儒家文化的变迁也云里雾里,后世随便一个历史和文化爱好者都比他强。

    胤礽这才恍然,现代人在信息爆炸中接受的信息量是古人不能比的。

    特别是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他们看问题很全面、高屋建瓴。古人们却像管中窥豹盲人摸象,只能勉强凭借经验拼凑出事件的全貌。

    现在,他就要给康熙上课,补足康熙缺少的历史观和大局观。

    胤礽从儒家最初的形态,讲到外儒内法和外王内圣;从孔子最初的思想,讲到历代帝王为了巩固统治对孔子思想做了哪些改变;从门阀并立,讲到各代帝王为了削弱世族做了哪些政策……

    康熙越听眼睛越亮。

    康熙是纯粹的天赋型帝王。

    许多人以为康熙的政治思想是现在还不能被称为“孝庄”的孝庄教的,但是从孝庄经历就知道,孝庄没这本事。

    孝庄很早就进入了皇太极的后宫,没有机会学习为政思想。她或许聪明,但并不英明,对国家政治见解更是非常浅显,只是在权力斗争中较为厉害。

    康熙的为君思想,全是看书自学自己琢磨。

    他有老师,但老师不是帝王,教不了他帝王该怎么做。

    帝王需要总揽全局,需要从历史的横向纵向学习经验,这些都只能康熙自己摩挲。

    或许几十年后,康熙会形成自己的帝王观,但现在,他还在艰难摸索中。

    胤礽的讲解,将康熙心中的迷障轻松破除。

    康熙在研读史书和经义中的困惑,经过胤礽指点之后,终于通透。

    康熙让胤礽暂时中断,然后重新安排了一遍,让他可以更长久的听“汗阿玛”的教导。

    康熙叫来知道一些情况的顾问行和赵昌为他速记胤礽说过的话,自己也拿着纸笔,一遍听一遍做笔记,常泰横刀守在帐篷门口。

    梁九功也被叫到了帐篷里,端茶送水送糕点,并换纸研墨,伺候三位速记做笔记的人。

    胤礽先理清了历史政治和文化变迁的大致脉络,各朝各代除了昏君之外衰败的真正原因之后,开始重点讲解让明朝衰败的“党争”之事。

    朝堂局势瞬息万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利益。

    “党争”的根本也是利益,是世族门阀争斗的变种。

    以前北方富足,北方世族门阀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南宋之后,政治中心南移,再加上稻米取代小麦、粟米成为主要高产农作物,南方比北方富足,南方世族门阀开始寻求更高的政治地位。

    党争万变不离其宗,朝堂上的厮杀,都是为了各自所代表的地方利益。

    康熙脑袋里灵光一闪:“清官不清,就是为了家族和地区利益?”

    胤礽点头:“明朝官员俸禄极低,若只拿俸禄,个个都吃不起饭养不起家。既然会饿死,他们还做什么官?为了理想?或许有人是,但大部分人为利攘。一个清官背后,可能是好几个豪强支持。”

    胤礽想起几年后,黄河治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