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她的1979 > 正文 50-60

正文 50-6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nbsp; “也不好这么讲。”

    “妈,你一年累死累活才赚300元,人家那边一个月抵你一年!”

    “可是蛇头要价也太高了,几千呢。”

    “实在不行,我也游水去!”

    “诶呦,你是要气死奶奶。”

    一家人争执着,忽然听见村里喇叭“刺啦”一声响。

    被这声音一刺,几人都不再说话,只皱着眉望向外面。

    村长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各位村民,有一个重要消息要向大家宣布。”

    一阵“滋滋”声过后,传出了一个好听的女声:

    “我是正梅公司的总经理,陈兰君。我们公司决定,将在南风村兴建一座方便面工厂,将进行公开招工,薪水丰厚、待遇从优。只要肯努力工作的,工资加上奖金,一个月最高可以到一两百元。”

    屋里,父母面面相觑。

    老婆婆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连忙说:“你们听,我们村也要办厂招工了,工钱也能上百呢。”

    孙子还是不太信的神气:“这也是这个什么总的单方面说法,万一变了呢?谁知道上面挂什么风。”

    然而没过几天,这孙子便彻底没话好讲了。

    这次发声的,不是村头简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她的1979》50-60

    陋的大喇叭,而是正儿八经的国家级广播,传递的是中央的态度。

    《经济特区条例》正式通过,特区鼓励一切客商在特区兴办企业,依法保护其资产与收入。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料,一律免除征收进口税。在条例公布的起先两年,投资兴办的企业享受税收特别优惠。

    条例正式颁布的这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子,从此成为特区的生日。

    第53章

    板正的播音腔将经济特区正式成立的声音送入民居穷巷, 像风一样吹进了许多人耳中。

    对于那些想要外逃的人来说,是去是留,心中的一杆秤, 两端的砝码悄然发生变化。

    多年以后,回忆起那一年那一月, 一位省级领导很感慨地回忆。条例公布之后,那些藏在深山大石之后、埋伏在海岸边准备外逃的曈曈人影竟然奇异地减少了很多, 像是完全消失了。

    一切, 都是欣欣向荣的模样。

    “招牌再往左边一点点,可以了,正好!”

    艳阳之下,陈兰君以手遮在眉骨上, 指挥着赵宏调整方便面厂的位置。

    等“姐姐家方便面”的招牌挂好, 陈兰君立刻把手放下来,捂住耳朵:“好, 可以了。”

    阿晶开心地喊:“放鞭炮喽!”

    一只香,点燃大红炮仗的引线,劈里啪啦一阵响, 炸开满庭红花, 硫磺味的白烟里满是纷纷扬扬的红色碎纸。

    姐姐家方便面厂正式成立啦。

    托《特区条例》的福,陈兰君的各项手续办得异常顺利。

    一大清早,她拿着各项资料, 踩着单车去临时办公楼所在地。原本做了跑两三趟的准备,哪知道工作人员核对过资料之后, 当场给她办理了各项执照, 痛快到陈兰君觉得不可思议。

    “同志,我明天还要来吗?”

    “都办好了, 不用多跑一趟,开业大吉。”办理执照的女性工作人员笑着说。

    陈兰君踏出大门的时候,还有些感慨。真不愧是特区呀,瞧瞧这速度。

    由于新的政策极其优惠,陈兰君的方便面厂规模也相应扩大了些。开玩笑,开张前三年一应免税,至于厂房租金,就南风村的条件,一平方米月租不到一块钱。

    站在两百平方米左右的厂房前,陈兰君有些感慨,真不愧是她呀,说要有厂子,这不厂子就建起来了。

    陈凤君回头瞧见一脸小骄傲的妹妹,觉得十分可爱,伸手戳一戳陈兰君的脸。

    “你这模样,倒像小姑娘见情郎了。”陈凤君调侃道。

    阿晶嘟囔道:“真见情郎未必能有这样呢,之前……”

    陈兰君瞪她一眼,阿晶立刻像鹌鹑一样缩了缩脖子,转而说:“好了好了,热闹看完了,我该回梧桐餐厅盯着了。”

    说着,立刻匆匆赶回去。如今厂子新开,陈兰君势必在这边花的功夫多些,因此便委托阿晶全权管理梧桐餐厅的事。

    陈凤君好奇:“她刚刚说什么?”

    “没什么。”陈兰君笑笑,装作听不懂的样子,转而去看周围的人。

    周围看热闹的人很多,竟然有一个脖子上挂着相机的!

    这人什么来路?本地暂时还没有报纸新闻单位呢。

    陈兰君心里想着,就多看了那个相机仔两眼。

    那个相机仔似乎察觉到了,走上前,自报家门:“你好,你是这家厂子的老板吗?我是香江世新新闻的记者,听说这边要开办一家港资工厂,特意过来看看。”

    你别说,这香江记者是真的跑得很快。

    陈兰君反应过来,确实,这年头特区自己还没报纸,但却不缺记者,全是香江跑过来的,看看有没有什么大新闻。没有大新闻,小新闻也可以。

    前些天才公布了举世瞩目的特区条例呢,有香江记者在并不奇怪。

    陈兰君眼睛乌溜溜一转,心想不知能不能蹭个豆腐块大小的版面,好给自家厂子打个广告。

    她微笑着说:“原来是记者呀,请问怎么称呼。”

    “都叫我阿豹。”

    “阿豹,你好你好,这是我姐姐阿凤。”陈兰君将陈凤君往前轻轻一推,说,“她是这个厂的大老板,也是香江人,我想,算得上是最早一批回内地投资的香江商人,这个很有新闻价值的。”

    陈凤君稍稍有些莫名其妙,陈兰君朝她挤挤眼睛,做了个口型“广告”。陈凤君立刻心领神会,配合起妹妹:“是,我是老板,你需要采访吗?我可以配合的,要么我带你参观一下?”

    记者阿豹很意外这对姐妹竟如此热情,说:“啊,那再好不过了,俩位都是靓女,一看就很上相,我能给你们在厂房招牌门口拍张照片吗?之后可以用作配图的。”

    “可以呀。”陈兰君说。

    她挽着姐姐的手,走到招牌前,浅浅微笑:“这个角度可以吗?”

    阿豹从相机的快门里看,两位意气风发的女子,正好阳光洒落在发边,简直和TVB的女星一样靓,立刻说:“可以可以,就这样。”

    “三、二、一……”

    拍完照之后,陈兰君让陈凤君领着记者去参观厂房。

    她叮嘱了赵宏几句,让他多留意事情。自己则转身进了总经理室。

    先打开上锁的抽屉,数了几张香江币,将钱赚进红色利是袋,提笔在外面写下“姐姐牌方便面厂”的字样,想了想,又塞了张厂子的名片进去。

    这一份利是她打算当作给那个记者的车马费。以便多一分见报的概率。那家新闻社她重生之前听过,影响力是有的,不是什么野鸡报纸,倘若能带着厂子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就相当于一个免费广告。

    想到这里,陈兰君又想起来,最好给从前穗城的记者也寄去一份文章和照片。

    她将纸笔拿出来,略微思索了一番,笔走龙蛇,将一篇介绍姐姐牌方便面厂情况、讲述一个逃港白手起家的成功女企业家回内地投资故事的通稿匆匆写就。

    然后连忙起身,带着一份通稿和利是红包去寻那个叫阿豹的香江记者。

    “不好意思,我可以拜托你一件事吗?”陈兰君问,“刚才在厂子门口的照片,能不能洗一张给我?”

    “没问题,只是这里没办法洗,要不然等我回香江洗好之后,再托人带给你?”阿豹一口答应。

    可是这样,感觉时间就要得久了。陈兰君想了想,提议道:“城里有一家照相馆,能不能请你在那里洗一份呢?费用我出。”

    说着,她将那封利是往阿豹手里塞:“这大暑天,难为你出来跑新闻,这是一点点心意,请不要嫌少不接。”

    “哟,这怎么好意思。”阿豹接了利是,笑着说,“那么,我就先帮你去洗一份照片吧。”

    陈兰君骑着自行车,载着阿豹往城里去。

    快到城里,街道上的老太太见一个小姑娘骑车带着一个大小伙子,纷纷投来奇怪的目光。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她的1979》50-60

    “那个,要么我载你吧?”后座的阿豹弱弱地说。

    “快到啦,”陈兰君只安慰,并不答应。

    她不太习惯别人载她,更喜欢把龙头握在自己手里。除了……

    陈兰君甩甩头,将那天的晚霞和那个挺拔的背影从脑海中赶出去。

    鹏程市里,如今只有一家照相馆,等待一会,将照片洗出。

    陈兰君拿着照片细细看,笑着说:“不愧是香江的大记者,这照片拍的真好。”

    阿豹嘿嘿笑:“那也是你们上镜。你这么急着要照片,难道是要寄给心上人?”

    “哪有什么心上人。”陈兰君将照片收起来,“我有个熟人,在穗城的报社工作,想当一回通讯员,寄给她瞧瞧,说不定有用呢。”

    照相店老板看了一眼时钟,提醒道:“要去邮局得快点,等一下要关门了。”

    “谢谢,我这就去。”

    邮局离得不远,或者说,现在鹏程市的主城区也就那么几条街,很快就能到。

    阿豹以没见过内地的邮局想去见世面为由,跟着陈兰君一起去看。

    还是那抹不变的绿色,陈兰君很客气地同邮局工作人员说:“同志,我想寄封挂号信。”

    “好的,把寄信人和收信人名字地址都清楚。”

    陈兰君提起笔唰唰写字。

    邮局工作人员扫了一眼,疑惑道:“你叫陈兰君啊,这名字听起来好像有点耳熟。”

    他想了想,恍然大悟:“等一下,好像今天收到了一封你的电报,是南风村的陈兰君吗?”

    “是的,是我。”

    陈兰君隐隐有些预感,若无大事,家里人是不会拍电报的。

    算算日子,这个时间发电报的话……

    邮局工作人员兴奋地拍了一下桌子,跑去找资料:“你等等,我找给你。”

    他翻出一封电报单,笑着递过来:“恭喜啊。”

    那电报上写着几个大字,言简意赅:“大学录取通知书到,速归。”

    虽然早已有预感,但是真的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陈兰君还是脑袋空白了一下。

    “我……我考中了?”

    邮局工作人员笑着说:“是啊,这不说得很清楚吗!大学录取通知书啊,小姑娘真厉害!”

    他这一嗓门,将邮局其他人的目光全都吸引过来。

    1980年的大学生,那可真是熊猫一样的稀罕物。今年鹏程市总共才收到三封大学录取通知书。

    这些素昧相识的陌生人也笑起来,纷纷贺喜:“小姑娘厉害啊!”

    “这一下真是光宗耀祖了。”

    “要是我家女仔就好了,真羡慕她爸妈呀。”

    陈兰君将那封电报来回看了两遍,缓缓绽放一个微笑。

    阿豹早打开了镜头盖,按下快门,将这一个喜悦的时刻定格在胶片之中。

    “陈小姐,恭喜你呀。”阿豹笑着说。

    “谢谢,”陈兰君回过神来,一一谢过恭喜她的人,嘴边带着浅浅的笑。

    一年来的苦读,终于有了结果,当初的遗憾,终于被这一纸消息给抹平。

    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反而是一种“啊,果然如此”的平静,和尘埃落定的踏实。

    陈兰君垂下眼眸,将那封电报单收进口袋,心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念念不忘,终有回响”吧?

    第54章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消息为姐姐等人知道后, 无不欢喜。

    陈凤君激动地买了猪头肉,去拜神。

    陈兰君哭笑不得,但看着阿姐喜悦的表情, 她没拦着,反正之后餐桌上能多一道炒猪头肉, 也好。

    赵宏这些天十里八乡的收鸡蛋,也跑出些门路来, 特意打来一大通农家自酿的米酒, 以贺陈兰君考中之喜。

    阿晶更是在梧桐餐厅贴上了红纸,有客人问,就笑着炫耀:“我们小老板考上大学了。”

    客人也高兴,连声道“恭喜”, 又说“这样的喜事, 餐厅可会举办活动?”

    一个服务生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