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是投稿,写的挺有意思的。”
那篇文章正是出自于陈兰君之手,从农村承包责任制刺激生产力开始, 写制度的变革对于生产力的极大解放,有理有据, 并且风向很红, 立意主要是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富强巴拉巴拉。
文章虽好,但许主编琢磨了许久, 还是没敢直接放到报上刊登,转而将文稿另投给了一个内部参考杂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报刊杂志,是很敢讲的,尤其是南方,整个风貌都带着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感觉,因此陈兰君的匿名文章放在这里发表,并不显得特别出格。
想留心的人自然会留心,不想关注的,反正是内刊,影响有限,不涉及大众,就当从没这篇文章。
现在,这篇文章被市领导注意到了。
许主编的内心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样淡定,虽然这位市领导是改革派,但是万一压错宝了?就算没有大的影响,小的不好的印象,也够她喝一壶了。
但是,一旦押对了吧,这个首先报道企业承包制度的桂冠就会落在她头上,成绩同样是巨大的。
她回答了,略有些紧张地盯着市领导,等待回复。
然而市领导却不着急,转而捧起茶杯,吹了吹热气,缓缓喝一口茶。
市领导喝茶的几秒,许主编的脑海闪过陈兰君将文章交给她时那副笃定的表情,心里暗暗祈祷,这女仔好像运气一向不错,希望这次也能一样顺利。
喝完茶,市领导才慢悠悠地说:“那些工人还在外面等着吗?”
秘书点点头,说:“在,不过都安安静静的,不吵也不闹。”
但凡有个吵闹的,也能借口喊人驱赶了,不过人家是真的不闹,只举着小横幅坐在马路牙子边,带了瓜子,还带了装瓜子壳的报纸!
市领导若有所思,说:“那么喊他们的代表进来一下,哦,都这么久了,厂长估计也赶过来了,就请他们两位一起过来。”
大院外,匆匆赶过来的钱厂长双手叉腰,嗓子都喊哑了:“快走!你们再在这里做这,一律记大过,开除!怎么,不怕你们的档案留痕吗?”
回应他的是一声清脆的瓜子壳嗑开声。
车间的木姐瓜子嚼得满口香,满不在乎的“呸”一声,往报纸卷筒里吐瓜子壳。
“翻来覆去就是这两句词,人都坐在这里了,我现在走,你就不记过了?当我小孩呢?”
她一句话,把两三个正在担心、立场稍微不坚定的工人给稳住了。
是了,就钱厂长这个德性,就是现在听他的话,走了,他难道就不翻旧账了?
做梦吧。
既然已经得罪了,那就没有回头路了,只能把这人得罪死,不然没有好果子吃。于是这两位的屁股坐得更坚定了些。
钱厂长看这样油盐不进的老油条说不动,转而去瞪年轻一些的阿彤。
“童彤!你是真的想造反吗?”
阿彤的神态依然是从前的老样子,但态度却很坚决:“钱厂长,我不想,是你逼我们的。我不承包,不当供销科干部,甚至撤职都没关系,但是答应给工友们的奖金,不能不给。”
“你!”钱厂长火气上来,扬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她的1979》80-90
起手想要打人,被眼疾手快的木姐拦住了。
“干什么?这大院门口,还敢打人呐!警卫员、警卫员,有人殴打人民群众啦!”
尖锐的嗓音扰乱了原本的平静,旁边巡逻的人员立刻赶过来,呵斥:“干什么!安静点!”
吵吵闹闹间,秘书钻出来,问清了吵闹的缘由和人之后,把钱厂长和阿彤都带了进去。
街对面不远处的一辆轿车,车窗落了一半,正好可以看清动静。
“兰姐,阿彤和钱厂长都被叫进去了!不会出事吧?”坐在后排的庞小芃紧张地扭过头看陈兰君。
陈兰君正捧着一本必修课教材在看,闻言,往外瞥了瞥,观察了片刻。
她把视线收回,再度落在课本上:“是秘书出来叫人,态度也还好,八成是市领导想要见人,当面商量一下。”
庞小芃欲言又止,一脸纠结。
“想说什么就说。”陈兰君头也不抬地说。
庞小芃朝她挪近一点:“兰姐,你就真的不担心吗?”
“听过一句话吗?‘每临大事有静气’。”
陈兰君将书本合上,伸出手指点一点小芃的额头:“越有事,越要静。之后要你处理的大事还多着呢。”
就是心里慌,明面上也别显出来,不然直接输了气势。
她余光瞥见前排邵清和上扬的嘴角,问:“你笑什么?”
邵清和单手搭在方向盘上,很随意的姿势。后视镜被调节过,小小的镜片,正好反射陈兰君的倒影。
他凝视着那倒影,微微笑着:“向陈兰君同志学习。”
陈兰君被这一句逗乐了,浅浅的弯了下嘴角。
庞小芃的注意力仍在外头,只问:“确实是的,我还有的学。”
忍了一会儿,她终究忍不住,问:“叫他们去,会说什么呢?”
陈兰君想了想,说:“不好说。但阿彤只要把我们该说的说了就好,他既然是个务实的人,就应该知道承包的意义。”
这位市领导,陈兰君是有印象的,他一直是个坚定的改革派,凡是对人民、对国家有利,雷区也赶过。
也正因此,她才敢策划这么一出。
阿彤这次去,最重要的是把一句话说出来,也是最要紧的一句话。
会议室内,暗流涌动。
市领导分别问过了钱厂长和阿彤这件事的起始,听完了,说:“两位其实出发点都是为厂子好。”
“那是!”钱厂长抢先说,“像某些同志,背地里撺掇人罢工的行为,是严重破坏生产秩序!”
阿彤懒得理他,说:“我和其他工友,都是想着厂子的建设。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做到,只要没有变来变去的上级干扰。”
她深吸一口气,把兰姐叮嘱的那句重要的话说出了口:“只要第四食品厂能够交给我们来承包,我们保证,明年,能够上缴三倍利润!”
第85章
这句话一出, 会议室里蓦然一静。
众人面面相觑,神色不一。有觉得匪夷所思的,有皱着眉压根不信的, 也有微笑的。
市领导的面色却仍然不改,一如往常, 似乎在思考些什么。
钱厂长立刻嘲笑起来:“人小牛皮吹破天,别把放卫星那一套搬到厂里来!还三倍利润, 吹牛谁不会呀, 我也说,我敢保证三倍利润!”
他是当过几年厂长的,有经验,实在达不到上缴的利润, 顶多是全厂工人工资数减少点, 福利降点,自己被上级数落一顿。
于他个人反而没有太大的影响, 反正都是国营企业嘛,市里总会兜底。
钱厂长说完,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在座的一位副职领导, 那人和他有点亲戚关系, 常有往来。
那位副职领导捧起杯子,吹了吹热气,悠悠说:“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 只是只顾设大目标,最后草草了事的事情, 以前也不是没有过。要是达到了固然好, 可万一达不到呢?到时候你这个小妹别到我们面前哭哦。”
阿彤沉声道:“如果真达不到,我情愿承担后果。我可以在各位领导们的见证下立字据, 如果有差错,我个人被开除,所有财产充公,我家里分到的房也归还厂里。”
她把脸转向钱厂长,质问他:“不知道钱厂长敢不敢做这样的承诺?”
钱厂长张了张嘴,好半天才说出话来:
“你发癫啊?”
他说出这话的神情实在很搞笑,一个小领导忍不住笑了一下,抬起手挡住嘴。
又是一阵沉静。
市领导终于开了口:“能有这样的宣言,勇气可嘉。”
他很温和地说:“不过,毕竟是第四食品厂的事,我一言堂似乎也不太好。要么这样,组织一次厂里的工人大会,把你们的方案好好说一说,让大家自己选。我最终第四食品厂全体员工的决定。”
这话一出,钱厂长的脸色立刻垮了下去,他把两只手搓来搓去:“领……领导,这样不太好吧……”
市领导把茶杯的杯盖盖上,起身,拍了拍钱厂长的肩膀:“钱同志,你得有信心,你当了几年的厂长了,大家对你都熟悉,有优势。”
有个屁的优势,钱厂长欲哭无泪。
然而不等他再说话,市领导已经大步流星地朝外走去。
看似没有表态,实际已经表态了。
本来钱厂长还想拖延一下工人大会,然而木姐她们愣是不给这个机会,第二天上午立刻把全厂工人组织起来投票,投完了当场唱票。
“根据大家的投票结果,超过半数的同志认同由童彤同志承包第四食品厂!”
结果刚一宣布完,全厂掌声雷动。
礼堂之外,陈兰君听见这掌声,弯了弯嘴角,知道事情稳了。
身旁的许主编也感慨:“哇,这么年轻的新厂长,阿彤,不,童厂长也算是创纪录了。”
陈兰君点点头:“也算是最早承包的吧。”
按照原来的时间轨迹,最早的承包企业,应该出现在两个月后,也是本省的一家濒临关闭的国营小企业。
在她的插手下,童彤抢了个先。
这是注定要留名的事。
陈兰君看向许主编,问:“这件事,能报道吗?”
“领导的意识,是先看看。”许主编笑着说,“所以,你们得加油啊。”
其实就是说如果搞成功了就报道表扬,要是没成功嘛……
那自然就没有这回事。
陈兰君点点头:“放心,只会有一个结果。”
连这个厂子都盘不活,她也不用混了。
等到热闹散去,回到樟树下的房子,新上任的童厂长走向陈兰君时,整个人跟踩在云上一样,轻飘飘的,有一种不真切感。
“兰姐,我……我成厂长啦?”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她的1979》80-90
陈兰君笑起来:“是啊,童厂长。”
“诶呀,好奇怪。”童彤忸怩道,“兰姐,你还是叫我阿彤吧。”
庞小芃笑着锤了她的背一下:“痛不痛,没在做梦是不是?”
“你还真下得了手啊。”童彤还她一下。
眼看童彤又恢复到比较轻松的状态,陈兰君笑着说:“行了,不管你是不是厂长,我们姐妹还是姐妹,你总不会一高升就翻脸不认人吧?”
“那当然不会。”
童彤立刻说:“有许多事还等着兰姐教我呢。之前我们不是私底下还有份协议嘛,依旧作数。要怎么做,我都听兰姐的!”
之前私底下约定的,大概是承包的利润童彤拿三,陈兰君拿七。
现在承包的规模从一个车间到了整个厂子,童彤本人也坐上直升机成了厂长,情况其实有变化。
也许是担心陈兰君误会她,又也许是怕陈兰君拒绝帮忙出主意,童彤第一时间重申了自己的原则——一切听陈兰君指挥。
陈兰君垂下眼眸,笑了笑:“这些之后再细说吧,我们一起好好商议一下,之后厂里的制度改革,产品内容变革。还有一个来月就到春节了,最好能赶上这个黄金时间。”
“啊,需要赶这个时间吗?”庞小芃有点诧异。
现在的人,似乎还有很明显的“春节档”或者“节日档”的销售概念。
“是,新年新气象,最好能够一鸣惊人。”陈兰君说。
“没问题,”童彤拍着胸脯说,“不就是加班吗?现在工人们的情绪也很好,要是奖金发到位了,不会有问题的。只是——”
她很小心地看了陈兰君一眼:“兰姐,之前你不是说要去鹏程市过年吗?听说伯父伯母都已经乘火车过去了?”
“是哦,”庞小芃也说,“小邵总是明天上午的火车吧?兰姐是要和他一趟车过去吗?”
原定计划确实是这样,她该动身乘坐火车,与在鹏程市的家人们汇合一起过年。
陈兰君微微叹了口气:“算了,要赶着春节档,我肯定走不开,我会拍个电报和他们说明的。”
至于邵清和那边,她会去站台送他的。
临近年关,火车站的人流如织,比起平时更甚。
为了满足旅客们的需求,几个蒸汽机车车头仍在铁轨上欢快地跑来跑去,冒着烟的烟囱渐行渐远,把站台都渲染得十分有年代感。
火车的汽笛声里,邵清和和陈兰君并肩走在站台上。
站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