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她一个激灵,下意识勾住他脖子才没彻底滑进他怀里。衔池不过反应一下的间隙,他的吻便已经细碎向下,热度透过他的手掌徐徐侵染她身上每一寸——他对她的身子实在太过了如指掌,她勉力才从浮浮沉沉的混沌中聚起一丝心神,执着纠正他:“要年年。”
他似乎闷声笑了一声,“好,年年。”
衔池一手抵在他心口,稍稍用了些力气,方才颤栗的余韵尚未完全褪去,她的手也隐隐打着颤,那股震颤便波及他心口。
宁珣用手掌包住她的手,见她睁着一双澄澈又湿润的眸子定定望着他,气息尚还不稳,微微喘息着道:“殿下一言九鼎。”
他眸色愈来愈浓,像化不开的陈墨,拉起她手在唇边,吻了吻她腕心,便倏地压向榻上,嗓音略微低哑:“何时对你食过言?”
顾虑着她第二日还要赶路,宁珣收敛了不少,即便衔池今夜主动得反常,也只一次过后便克制住。两人相拥而眠,睡了各自后来一段时日里,睡得最安稳的一觉。
第二日衔池便要启程。宁珣送她出来这一路,竟罕见的无话。该说的昨夜都说尽了,此时此刻再多说一句,他怕会舍不得送她走。
衔池在马前站定,娴熟地朝他笑,“军务繁忙,殿下放心回去吧。”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东宫互演手册》90-100
宁珣却一皱眉,伸手把她扬起的唇角拉下去:“不想笑的时候就不笑。”
一年多了,她这喜欢矫饰情绪的毛病还是没改掉——可见池家到底给她留下了什么。
他叹了口气,语气软下去:“你高不高兴,我一眼就看得出。在我面前,还费这番功夫做什么?”
衔池脸上的笑意这才慢慢褪下去——自打来了北疆,不知为何她便一直忧心忡忡的,如今要离开宁珣,心中空落更甚。
但多想无益,倒不如早去兴广,为他调兵回来。
她想再抱他一下,刚抬手,又想起后头候着的二十影卫同五百轻骑,登时歇了心思。
宁珣看出她心中所想,径直将她拉进了怀里。
衔池下意识去看他身后的将士,见众人早便都低下头,才长出了一口气。
宁珣一时好笑,“又不是什么藏着掖着不能见人的事儿,他们看得清楚些,这一路也能多尽心一些。”
她难得没反驳,老老实实窝在他怀里,只最后说了一遍:“殿下一定要小心。”
眼见着时辰到了,衔池用力抱了他一下,转身上马。
宁珣扶了她一把,淡淡看了不远处跟着的青衡一眼。
“殿下放心,这一路自当万事以宋姑娘为先。”青衡在马背上低头:“若办事不利,属下提头来见。”
去兴广这一路走了三天——其实原本两日便足够,她的骑术也早便跟得上,只是宁珣不许她骑得太快,又怕累着她,才定下了三日的路程。
一路顺遂,直到来了兴广城的城门下。
他们是傍晚时分才赶到——不过也刚好是宁珣提前告与兴广的时间。
照理说,有宁珣军令在先,宋家军即便不出城来迎,也该在城门前装模作样地迎上一迎。
而眼下,莫说来迎他们,兴广城连城门都紧闭着——若非还能看见城墙上有条不紊巡视的将士,她都差点以为兴广城有什么异变。
宋将军竟是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
衔池心里咯噔一声,已经预感到调兵一事不会顺利。
五百多号人马的动静不小,按着军规,也该有人下来盘查一遍——宋轩治军严苛,军规不可废,确实有人下来了。
青衡看向衔池,后者一点头,他便率先下马,朝那人过去。
她不懂如何统军,宁珣也知道,才特意将青衡也分给了她。一方面是青衡本就负责她的安危,另一方面便是因着青衡能替她出面,去统领这五百多人。
没多一会儿,青衡便铁青着脸回来了,对她一礼,“守城的将领说,保险起见,要挨个儿搜查过一遍,才敢放我们进城。”
衔池一愣,“原本该查么?”
“可查,但几乎从未查过。”
衔池明白过来,这显然是宋将军授意来为难他们的。
她默了片刻,温声道:“那便查吧。叫大家下马,在城门前候着。”
青衡略有些意外,顿了顿才应了声:“是。”
宋将军此举确实太下人面子,连他方才都差点儿没忍得下去。她若是仗着身上的虎符,或是太子私印,强硬些直接进去也无不可。
但那样,只会让殿下和宋将军的关系更僵。青衡私心里自然不欲如此,本还打算劝她两句,没成想她竟分毫没发作。
五百多人,即便没带多少东西,这样挨个查过去,等确认无误放他们进城时,也已经过了两个时辰。
夜色早深重起来,北地风重,夜里寒气更甚。
衔池早冻得手脚冰凉,倒也没恼,开城门时甚至朝那领头的将领道了一声谢。
第93章
◎天佑我大周,此战必捷!◎
那将领没敢受, 只侧过身请他们进城。
似乎要下雪了。
衔池往手上呵了两口气,搓热一些,翻身上马, 由他们的人领着往内城进。这个时辰路上早便没了行人,只有卫兵梭巡。
卫兵齐整的脚步震得甲胄响动,月色朦胧, 照得寒光彻骨。
她不由打了个寒战——兴许只是太冷。但全然陌生的地界, 还是叫人不安。她这两辈子,除了在江南便是在京中, 无论日子好过与否, 总归都没见过这种场面。
衔池忍不住去摸了一下贴身藏着的那方私印——像隔了千里去触碰他的手。
握住私印那刹,便能短暂忘了害怕。
见她确实冻得不轻, 想到殿下的吩咐,青衡驱马上前, “宋姑娘,夜深了,是先去安置还是……”
衔池摇头, 径直道:“去见宋将军。”而后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跟着的那五百多护卫, “既已入城,先把他们安置下吧。”
既是宋轩授意在城门拦他们一道,这个时辰他必然还醒着。她若不去见,于礼不合。
青衡自然不会真对她多上心,问也只是例行公事般,闻言拦也没拦,便去同领路的那人交涉。
那人对她一抱拳, 领她拐到一处宅子。
宅子不大, 位置僻静, 但前后皆有重兵驻守。衔池打量了一眼,这应当就是宋轩在兴广城的住处了。
她身边只留了青衡一人跟着,为示敬意,远远便先下了马,一步步走过去——虽说她现在名义上代表的是太子,但她来调兵,本就是有求于宋将军。何况宋将军驻守北疆多年,功绩无数,便是宁珣亲自来了,多少也会敬重些。
衔池不过刚走近,还不等去通传,门便骤然自里头打开。
卫兵分列两侧,从中步出一人,约莫四十,正当壮年,却因着北地风霜早白了鬓角。眼神锐利,虽未着甲胄,却也能见出久居沙场杀伐果决的煞气。
衔池浅浅吸了一口气,在来人开口前,先福了福身:“晚辈奉太子之命,特来兴广城拜会将军。”
宋轩着武将官服,规制分毫未乱,笑声爽朗,仿佛刻意刁难的人不是他:“姑娘折煞老臣了。太子传来的信中特意吩咐,见你如见太子。今日是臣来晚,这人上了年纪,忘性大,竟记错了日子。”
一旁候着的青衡闻言眼皮一跳。
“臣来晚”这三个字,当年殿下与宋将军同在云丰对敌时,他跟在殿下身边可没少听。几次殿下遇险,都是凭着殿下自己拼出一条血路来,宋将军才姗姗来迟,不甚走心地告一句罪。
宁珣敢说见她如见太子,她可不敢真这么受着。
衔池又行了一礼,不卑不亢:“将军言重,晚辈不过一介民女,承蒙殿下信任,才委以重任,如何受得起?”
宋轩受了她这礼,打量她的目光里多了些东西,却只笑而不语。
衔池抬眼迎上他的视线,不退不避——她方才已经提及有“重任”在身,既然宋将军不问,她便只能自己主动提了:“晚辈此次是……”
宋轩不经意打断她,“时辰不早了,明日一早营中还有演武。”
他唤了亲卫近前,“带宋姑娘去住处安顿。”说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东宫互演手册》90-100
完又看向衔池:“既然到了兴广,自然平安无事,可以安心歇息。至于其他,太子应当也不急于今夜罢?”
他这么说了,衔池一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一福身,跟着人先去了住处。
没成想宋轩这场演武整整用了五日。
这五日间,她根本打听不到宋将军人在哪儿,遑论商讨调兵一事。
也不是没托影卫去寻过人,但该寻不着还是寻不着——毕竟着急的只有她一个。
虽说私心里也是想调兵去云丰支援殿下,但殿下早有吩咐,青衡对宋轩的推脱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衔池无法,在第六日,亲去了宋轩住处前候着。
昨日下了大雪,眼下虽已停了,但外头冰天雪地的,等得久了也不好受。
她毕竟是太子钦点过来的,通过信,过了明面,若是真在此地,在众目睽睽下出什么好歹,宋将军想必也难交代。
宋轩眼下是不在,但他这儿的亲卫又不是瞎的,总有人会给他传信。
她本不想出此下策,只是怕拖得时日太长,宁珣那儿会生变。
云丰城。
三万契丹精兵已近城下,看这架势,若不是新王在这么短的时日里收拢不来三王子旧部,攻城的人数怕是还要再多一倍。
穿上甲胄前,宁珣抚了下一直贴身佩戴的香囊——玄底绣白鹤纹,做工虽见得出用心,针脚却有疏有密,一眼便能看出做这香囊之人确实不善女红。
是去岁除夕之时,衔池送他的贺岁礼。
鲜有人知,不信鬼神之说的太子殿下,从不离身的香囊里收着的,是一纸护身符。
宁珣将香囊连同里头的护身符一道攥紧在掌心,停顿数息,方松开手,换上轻甲。
护身符还是她去岁秋里去护国寺求的——听说是该一年一求,今岁秋事情太杂,她倒没顾得上。
她安全去到兴广的消息早便传回来了,只是不知这几日她都在做什么。
宁珣抬手系上兜鍪,心神乍然收拢,大跨步走出,抬眼望向远处烽火。
夜幕将临,天边残尽的火烧云抹开第一道血色。
将士早排布在下,乌压压一片,一眼望不到尽头。宁珣扫视过一圈,“孤的脾性诸位也有所耳闻,打得好,杀得多,封侯拜相皆不在话下。”
太子在北疆的年头也不少,一向论功封赏,待底下将士不薄,有志之士自能成就一番功业——这点儿几乎人尽皆知。
“可若是退一步,你们脚下这片土地,同僚以血肉守下的城池,你们身后的妇孺老幼,都将沦于胡人铁骑!”
话至此,宁珣拔剑出鞘,长剑铮然一声长鸣,直指胡旗,“家国之地,岂容蛮夷踏践!天佑我大周,此战必捷!”
底下霎时山呼一片:“天佑大周,此战必捷!”
衔池一直等到入夜,才见着宋将军的影儿。
也不是没人劝过,但她自己不肯走,旁人也不敢对她如何。
她虽披了大氅,但北地的冷如刀割,她尚未完全适应过来,站在外头这两个时辰,脸颊虽冻红了,唇色却苍白起来。
亲卫看得心惊胆战,马不停蹄去禀给了宋轩。
天色昏暗下去,冷得便更快了,连她呼出的热气都迅速凝在眼睫,缀成细小冰珠。
宋轩回来时便见她冻僵了般矗在门前,看那架势,他若是再不回来,她能在这儿冻成一座冰雕。
他在心里摇了摇头,好好一个丫头片子,倔得像驴。也不知道那姓宁的拿什么骗得人连命都不要了。
见宋轩过来,衔池眼神一亮,行了一礼:“宋将军。”
宋轩看她一眼,及时挡住她将要出口的话,“先进屋再说。”
屋里点起灯,难得地烧了三盆炭。
冻了太久,衔池自觉离炭盆远了些,慢慢搓着手暖和过来。
除了守在门口的亲卫外,屋里没有旁人,他自己的地方也不怕隔墙有耳,宋轩直截了当道:“你为调兵而来,是与不是?”
衔池没多意外他能猜出自己此行的意图,点头大方承认:“是。”
宋轩又多点了一盏灯,“趁早歇了这心思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