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正文 123. 一百二十三 凶手是谁

正文 123. 一百二十三 凶手是谁(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怕,但想到家中只有弟媳和年幼的侄儿,加上回来路上听到弟弟惹上公主府的消息,一个栽赃嫁祸的想法浮现在他脑中。

    公主府势大,家仆打死个人也不是事,他们作为苦主也不敢惹上公主府,最后这事不就不了了之了吗?

    到时候他们家中除了一害,弟媳想改嫁也好,想在家守寡也罢都好过从前,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于是兄长说通了弟媳,两人合伙做了一出戏。

    可惜他们遇上了不想背黑锅的赵凌舒把自己瞥干净了,又遇上较真的包拯把案子查得水落石出。

    最后死者兄长被判充军,妻子倒是没事,包拯念在她是个可怜人,加上死者兄长承担了全部的责任,便没有对她判刑。】

    宋仁宗时期

    赵祯激动得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走下台阶,来到包拯面前,赞道:“果然是他!爱卿果然如书中所写断案如神!”

    包拯:“……”不!并不是,他只是从天幕说过的人物中选了一个最有可能行凶之人。

    再说了,连最基本的审讯都没有,断什么案啊!

    然而赵祯不这么想,“爱卿果然不负盛名,大宋有爱卿是大宋之福,也是朕之福。”

    包拯:“……”

    朝臣们:“……”呵呵,之前你被包拯喷的时候不是这么说的!

    丫的,好气哦。

    包拯不过是四品官,还是从四品,天幕有必要这么抬举他吗?

    大秦

    秦始皇的关注点在于“主角光环”四个字上,主角他知道,光环又是什么?

    而且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发生命案,这算哪门子光环?难道这不是灾星吗?

    秦始皇:不理解,真的不理解。

    还有这宋朝的律法怎么这么宽松?殴打妻子、觊觎兄嫂难道不用受罚?家中有两个男丁为何不分家?

    他的秦律都没传下去吗?不是百代行秦政法吗?怎会如此?

    一波三折的案子听得揪心不已,听到结局,阴嫚松了口气,“幸好结局是好的,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也没有那么不近人情。”

    “可是,”有公主不解道:“男人的妻子为什么要百般隐忍,男人殴打妻子,妻子可以打回去啊,如果打不过,告到官府,男人不是应该要受罚的吗?”至少得割去耳朵吧!

    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和离了,哪至于沦落到后面的典妻还债。

    阴嫚叹了一声,“宋朝的律法和大秦不同,没见明朝的公主连奴仆都能欺负吗?宋朝或许也没好到哪里去。”

    ……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得到想知道的结果后,刘彻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不过还是道:“这人劣迹斑斑,判其兄长充军未免太过,倒不如罚点金子了事的好。”

    大臣们:“……”

    汲黯忍不住道:“陛下忘了,天幕曾经说过大宋富庶,想来不缺这点钱财。”

    刘彻瞪了汲黯一眼,不会说话就别说。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唏嘘道:“原来如此,这人既是失手杀人,杀的又是个劣迹斑斑之人,去官府自首就是,怎能妄想嫁祸他人,嫁祸的还是当朝公主,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要真有其事也就罢了,公主还会赔偿钱财,可栽赃嫁祸,当人家公主是傻子呢。

    要是碰上个脾气不好的公主,何止是充军这么简单。

    【这个案子之后,包拯等人对赵凌舒刮目相看。

    尤其是包拯。

    包拯问:公主如何得知死者吐血量不对?

    他也是问过展昭才知道内伤会大量吐血,甚至还会尿血、便血等。公主并非江湖中人,是怎么知道的呢?

    赵凌舒:自然是从书中得知,本公主以前看过一本名为《洗冤录》的书,书中记述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勘察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等众多内容[1]。】

    【请收藏本站】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