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3-4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提供的《朱门宠妾》33-40

    第33章

    晚上, 甄家东厢房里,菱月以问代答:“娘,那……那你觉得他这个人怎么样啊?”

    梁氏问女儿喜不喜欢许茂礼。

    女儿的意思很明显了。

    梁氏叹道:“要说许大夫这个人, 自然是没得挑的。宁家丫头的事儿, 人家许大夫身上白担着干系, 硬是一分银子也不要, 人品上自然没说的。他人又长得俊。我女儿长得这么漂亮, 总不能找个丑丈夫来配。他又是个治病救人的大夫,受人尊重。这和那些开个门店做个小生意的还不一样, 许大夫有一技之长,不管以后这世道怎么变,有一技之长的人总不会饿死,也能养活家小。”

    梁氏又道:“再说了,许大夫的心意都是明摆着的,人是他自个儿看中的, 这门亲真做成了,也不怕他不好好待你。”

    梁氏说的都是好话, 但是菱月听出下面还有个“但是”。

    梁氏说出自己的顾虑:“只是, 许大夫家境好是好, 就是太好了一点。人家家里住着大宅子, 家里有仆人有马的,比咱家家境好了一大截子呢。这还在其次。关键咱家是贱籍,便是老太太愿意放你, 咱到底也不是良家出来的, 就怕他家里不同意。”

    菱月不是良家女, 她是贱籍,是婢女, 身份上的缺陷是洗刷不去的。

    这和董家的情况还不一样。

    董家是自己上赶着想给自家找个靠山,为了这个宁愿求娶大户人家的婢女。

    人家许家可没有上赶着。

    再说大夫是个体面的行当,和那些开油坊做生意的也不是一个路数。

    一番话,把菱月说得怔怔的。

    一切都来得太快了,许多事情菱月还没来得及去考虑。

    或许下意识里也逃避去思考这些。

    屋子里安静下来。

    梁氏并不去催促女儿,她等着听女儿怎么说。

    梁氏还是了解女儿的,她家月娘性子虽然温柔,却是个有主意的。

    过了好一会儿,菱月的声音终于在屋子里清楚地响起来:“自古婚姻之事便是父母之命,若是他家中父母不同意,就说明我和他没有缘分。我不会强求什么。娘亲尽管放心,果真如此,我以后不会再和他见面。”

    做出这种设想,菱月并非不难受。

    但她生来不是外放的性格,有情绪也能压在心里。

    说这话的时候,菱月态度上并不见激动,却是拿准了主意的。

    梁氏见女儿如此,这颗心才算是放下来。

    女人家,最怕就是在感情上犯糊涂。

    现在见菱月能克制自己,梁氏在高兴之余,忽然又觉心酸。

    若是只论她家月娘自身,什么样的人配不得?

    偏偏婚姻之事,世人看的是出身,重的是家世。

    梁氏心酸地在想,若是她家月娘能托胎到个普通人家就好了,做个良家女子,没有身份上的污点。

    说到底还是自家身份太低,拖累了她了。

    同一时间,顾府内院。

    菱月的事情,晴叶还真知道,倒也不用特意去打探。

    晴叶当即告诉七爷,菱月并不是生病了,而是回家去了,又把这里头的事情,如实跟七爷禀报了。

    顾七一哂。

    心知那丫头这是把二奶奶给得罪了,不消说,必是为了宁姨娘了。

    胆子倒是挺大,主子也敢得罪。

    这当口,从最初的惊愕中回过神来的晴叶,一时间心中难免激动,神情间也难掩热切。

    这可是喜事。

    还是难得的喜事。

    晴叶忍不住向主子谏言:“要不,七爷给老太太说一声?”

    凭她二奶奶戏唱得再好,七爷真想把人弄回来,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依晴叶的意思,正好赶年前把喜事给办了,到时主子们必然高兴,赏赐只有更大方的,底下的人得了赏赐正好过年。

    顾七不置可否。

    一轮明月挂在天上,人间清辉一片。

    顾七负手望向天上的明月。

    他虽是做惯了主子的人,却也知道一些下面人的不易。

    他们是难得能和家里人团聚的。

    如今又马上要过年了。

    顾七心想,能和家里人一起吃团年饭,一起守岁,那丫头会很高兴吧。

    别的事情,过了年再说不迟。

    白色的月光清清冷冷地洒在青砖路面上,顾七复又往前走了。

    当晚。

    梁氏和甄二两口子在东厢房里,梁氏把许茂礼的事儿同甄二说了。

    甄二嗤笑一声:“怪道说不要银子呢,原来是看上咱家丫头了。”

    梁氏翻个白眼,也不跟他在口舌上争锋。

    她知道自从张六高升了,甄二心情就没好过。

    梁氏叹道:“咱家姑娘别人是再挑不出毛病的。怕就怕人家嫌咱家出身低,不愿意。”

    这么好的一个姑爷,要是因为这个原因错失了,梁氏能心疼死。

    甄二可没有梁氏这么多复杂敏.感的心思,他当即答道:“他家不愿意,后头自然有更好的。咱家丫头这样的,你还怕挑不到好女婿?就怕你到时候挑花了眼哩。”

    梁氏道:“说是这么说。”

    吹灯睡下,得有一个时辰,梁氏翻来覆去地就是睡不着。

    甄二都要烦死了:“我说丫头她娘,不就是个看病的?有什么了不得的?也值当你这样?”

    甄二口气很冲。

    被他这样一冲,梁氏忽然也硬气起来,道:“她爹,我也想明白了。我也用不着老看着别人家的好。咱家姑娘这样的,他们就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去!不愿意咱家姑娘,说明他家没这个福气!咱家是过了这个村,还有下个店,没了这个,咱家照样挑好的!”

    第二日上午。

    甄家的小院子里站满了人,大伯一家、梁氏的几个大外甥、别的亲戚们,还有左邻右舍也来捧场。

    辰时,蔡妈妈到了。

    梁氏把蔡妈妈奉为上宾,安排在堂屋上座,茶水点心都用好的招待。

    巳时,董家的家丁抬着聘礼到了。

    整整八大抬,一一在院子里铺开。

    第一抬是银子,整十个大元宝,整整五十两银子。

    第二抬是布料,四匹绸缎,八匹细棉布,整整十二匹布。

    第三抬是首饰,银簪、银钗、银梳、银项链、银耳坠、银镯子、银戒指,个个分量十足,是一整套的银头面。

    第四抬是一只大猪头。

    第五抬是六条大活鱼。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朱门宠妾》33-40

    第六抬是八大坛酒。

    第七抬是六盒茶叶。

    第八抬是一只活雁。

    甄家小小的院子,给八大抬聘礼铺得满满当当的。

    这是很丰厚的聘礼,又丰厚又体面。

    男方女方都有面子。

    院子里大家都是交口称赞的。

    梁氏也是笑容满面,又让两个侄子招呼董家的人去吃饭。

    西厢房里,几个亲戚家的妇女陪着红药坐在床头,外头送来什么聘礼,这时候她们也都知道了。

    大伯母汪氏笑道:“这聘礼可真丰厚,以后咱家红药嫁过去可有福享了。”

    红药既和梁氏认了干亲,大家说起来也都是亲戚了,汪氏说起话来也随意许多。

    另一人眉飞色舞地道:“那可不。整整十个大元宝呢,光这一项就五十两银子了。细棉布有整整八匹,还有四匹绸的,这么多的布,这得穿到哪年哪月去哟!还有那一堆的首饰,一样样都沉手。光这三样加起来就得多少银子哟!”

    大家围着红药七嘴八舌的,人人嘴里都是夸赞的话。

    棉帘子从外头掀开了,蔡妈妈走进来,听见这些人嘴里在说什么,心里不禁一哂。

    这些东西也就放外头能看一看罢了。

    到底是些没见过世面的人。

    菱月见蔡妈妈进来了,估摸着她许是有话要单独跟红药讲,菱月这便站起来,招呼亲戚们随她去堂屋里坐。

    一时人都走光了,东厢房里就剩下红药和蔡妈妈两人。

    蔡妈妈也在床头上坐下来,她轻声问红药:“过几日你就要出嫁了,嫁妆画你干娘给你了没有?”

    红药认了梁氏做干娘的事儿,蔡妈妈已经知道了。

    红药脸一红,低下头去点了点。

    蔡妈妈笑一笑,道:“这有什么可害臊的,人人都有这一遭。”

    蔡妈妈又问红药还有什么缺的没有,有的话她给准备。

    红药谢过了蔡妈妈,说她这里什么也不缺,该置办的都置办齐全了。

    嫁妆都点齐了,董家给的那些聘礼也都加进了嫁妆单子里去,到时候会作为嫁妆的一部分,一起抬到董家去。

    蔡妈妈点点头,也觉得诸事妥当。

    对时人而言,男方来下了聘礼,女方没有异议,整个婚礼就算完成了一大半了,剩下的就是补个仪式了。

    蔡妈妈问道:“菱丫头也一切都好?老太太老念叨她。”

    这话蔡妈妈也就是白问一句,菱月的人蔡妈妈也是亲眼见到的,气色不错,她又是住在自个儿家里头,能有什么不好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红药交握在一起的双手狠狠地颤了颤。

    自从知道蔡妈妈要来,红药内心的斗争就没停下来过。

    红药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错。

    菱月放着七爷这样的人物不要,偏要和一个镇日为生计奔忙的小人物在一起,这是放着康庄大道不走,偏去趟那羊肠小道。

    这不仅是对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她身边亲朋好友的不负责任。

    红药觉得老天爷让她来发现这件事,似乎就是让她来阻止这一切的。

    为了这个,昨晚红药觉都没有睡好。

    没听见红药的回答,蔡妈妈觉得奇怪,她仔细地盯着红药的脸,问道:“菱丫头,有什么事吗?”

    年二十七。

    今日是红药出阁的日子。

    一大早的,红药就给喊起来了。

    洗过脸,全福人给红药梳头,一边梳一边唱:“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菱月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

    梁氏笑道:“你姐姐还没怎么样呢,你倒哭上了。”

    菱月拉起红药的一只手道:“我舍不得你。”

    这么多年大家都在一处,好像永远都不会分开。

    可是说散也就散了,忽然之间,就各有各的出去,各奔各的前程。

    这好像是女子的宿命,长大之后就要离开原本熟悉的地方,离开原本熟悉的人,飞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去,她须得努力地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扎下根来,长出枝丫,茂盛起来。

    菱月湿着眼眶,不由得在想,人为什么要长大呢?

    要是能够永远不长大,那该多好呢?

    红药也红了眼睛,她爱惜地把菱月的鬓发捋到耳后,语气中饱含亲昵:“傻瓜。”

    外头天光渐渐明了,红药梳好头,上好妆,头上上好插戴,换上了一身的大红嫁衣,甄家的亲戚们都陆续到齐了,女性亲属都进来西厢房陪着新娘子,大家欢声笑语的,都在说着喜庆的话。

    忽听外头远远地有炮竹声响起。

    大伯母汪氏笑道:“哎呀,新郎官来了。”

    甄家的小院子里也放起了炮仗。

    噼里啪啦的,渲染着喜庆的气氛。

    院子外头早围上来一群小孩子,叽叽喳喳地围着看热闹。

    红药一身大红的嫁衣,她端坐在床头,由着全福人给她盖上大红色的盖头。

    菱月去外头看了一眼。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