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重回1979 > 正文 60-68

正文 60-68(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提供的《重回1979》60-68

    第61章

    比起村民们对这件事各执一词的态度, 苏盼并没有放在心上,反正在不在这里招工就?是?她一句话的事,态度不一致不怕, 只要把利益达成一致就行。

    至于眼前这几位想要第一个吃到螃蟹而不请自来的村民, 苏盼不问?来意?也能知道, 他们这是?不打算和村里人?竞争厂里的工人?名额, 是直接盯上了她之前说的承包名额。

    150块钱的烤冷面技术转让费和50块钱的“倒骑驴”餐车押金,总共200块的这个钱是明码标价的钱, 一分钱都不能差;不算明码标价的,是?现在还没有对外定价的冷面面皮, 以及还在研发密封无菌保存的冷面酱。

    苏盼把承包的条件摆了出来:“别觉得150块钱的技术转让费贵, 毕竟这可是?学会了以后不管去哪儿, 只要支个摊就?能混上口?饭吃的手艺, 你们自己也清楚,这要是?不能赚钱,你们几位今天也不会主动来找我。”

    不可否认,这几个人?在听到这个啥技术转让费竟然要150块钱后是?真觉得贵也忍不住有些退缩, 可就?像是?苏盼所说那样,他们的确也清楚这个有多赚钱——这不仅仅是?从赖老?三?那里得来的,这也是?他们专门去了一趟城里打听到的。

    一天?少说也能赚好几块钱的买卖,真要是?细算起来, 一两个月就?能把这150块的技术转让费赚回来,哪怕等?他们学会这技术后卖这个的人?多了, 也就?是?赚少一点, 里外里算起来他们还学了个能赚钱的手艺呢, 还是?相当合适的。

    只是?……

    要不要试着还还价呢?

    正在几个人?犹豫时,这这几人?中唯一的女?同志站了出来:“苏厂长, 我家里还有孩子,不能在这儿耽搁太长时间,所以其他人?咋想的我不管,反正我是?觉得这事靠谱,我也想学!不过我就?是?想问?,咱们这个是?现在就?给钱吗?给完钱之后有啥凭证没有?还有,给完钱以后能立马学技术吗?”

    苏盼对这位女?同志有印象。

    ——她应该是?叫徐珍,算是?村里一位情况比较特殊的寡妇。

    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徐珍是?她爸妈唯一的孩子,家里条件不错,就?想给她找个上门女?婿,但愿意?倒插门的男同志实在是?少,仅有的几个愿意?上门的也都是?奔着吃绝户的想法,一来二去徐珍岁数就?大了些,最后只能匆匆选了个男知青。

    这男知青跟徐珍过了十来年,俩人?有个闺女?。本来日子也挺好,但谁让77年恢复高考了呢。这男知青考上了南边的大学,从此一去不复返。

    徐珍也是?个有骨气的,既没想着去把那个早就?不知道逃到哪儿去的男的找回来,也没想过带着闺女?再?嫁人?或是?再?招个男人?上门,而是?直接给闺女?改了姓,去户籍登记处给自己填成了个丧偶,从此就?以寡妇的身?份带着闺女?在村里继续生活。

    苏盼上辈子知道徐珍,也是?因为她后来听房东说在传出拆迁消息后,那抛弃妻女?的男知青似乎还回来找过徐珍,想跟她破镜重圆。

    嗯,据说当时人?被?徐珍揍得挺惨的,连滚带爬从村子逃走的。——徐珍家里条件不错是?因为她家祖上是?屠户,她爸劁猪的手艺是?四外五村独有的……这些全都教给徐珍了。

    想到这,苏盼没掩饰自己对徐珍如此干脆利落态度的欣赏,同样直接地回答道:“这钱随时都能给,到时会有一式两份合同,签好合同后随时能过来学技术,包教包会。”

    在得到满意?的回答后,徐珍更是?没含糊:“成,那我就?明天?早上把钱给您送过来,到时候咱们再?签合同!”说完,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对苏盼说道,“那个苏厂长,时间也不早了,我就?不耽误您工作了,就?先……”

    “好的,具体的事情等?明天?再?谈。”苏盼理解地点了点头,不忘嘱咐道,“外头天?已?经黑了,徐大姐您回去时注意?安全,厂里有手电筒,您打着这个回去吧。”

    “这……那我就?先拿着手电筒回去了。”徐珍犹豫却没有拒绝苏盼的好意?,“谢谢苏厂长,这手电筒明早我再?带回来还给您。”

    想着明天?一早就?能签合同学技术的徐珍自觉了却了一桩心事,美滋滋地拿着手电筒回家陪闺女?写作业去了,可落后她一步没能跟着一起把技术转让这事给落实的其他几人?却都着急了!

    还没等?他们几个表态,苏盼就?先摆出了一副略显疲惫的样子,跟这几个人?说道:“我知道,这钱也不是?小数目,您几位犹豫也正常,只是?刚徐大姐打断了我想要说的话。不过现在说也来得及,毕竟我之前就?和村长说过——”

    说过什么?

    几个人?目光炯炯地盯着苏盼。

    “——说过,这技术转让是?有名额限制的。”

    苏盼:“在这个村里,仅限六个名额……哦不对,刚徐大姐已?经表态要走了一个名额,所以现在只剩下五个名额了。”

    几人?:“?……!”

    ……

    限制名额什么的……

    当然是?饥饿营销、刺激消费啦!

    在几个人?为了名额发生了剧烈的争吵,并增加起了能为自己获得名额的筹码后,苏盼也只能“含泪”大甩卖,满足他们每个人?想要名额的想法,且没有顺着他们的意?思坐地起价,成功收获了这几个人?感激的目光。

    而这样的套路,还在继续。

    毕竟,这附近不止这一个村子,还有好几个村子都陆续“听说”了这件事,并在目睹了仍在每日坚持摆摊的赵勇军几人?的摊位有多赚钱以后,全都积极地挥舞着手里的钞票找到了苏盼,只为了能从她手里得到“限量”的名额。

    很快,整个京市的街边小吃摊市场,尤其是?各大学校、工厂的门口?,就?这样被?一股名为烤冷面的神?秘组织给占领了。

    而其中最不能被?人?忽视的,还得说是?来自盼盼食品厂的冷面面皮、秘制酱料和最受欢迎也是?其他人?无法仿照,只能乖乖找到盼盼食品厂进货的香肠。

    靠着给出的这些技术转让名额,盼盼食品厂这个名号算是?在京市有了些许名声,也陆续吸引了不少过来谈进货合作的小商贩们。

    厂子的经营也算步入正轨。

    村里人?也在见识到了每天?有多少人?过来进货以及花钱买到了技术转让名额的人?都赚了多少钱后,自发自觉地成为了厂子影响势力的一部分,还没等?苏盼重提招工的事宜,村里就?先自发组织了安保队,说是?保护村子,实际上是?想借此和苏盼卖好。

    本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原则,苏盼自然也是?要投桃报李,将第一批工人?的招聘对象放在了村里,算是?彻底收拢了村里的这些村民,保障了今后厂生产的安全。

    只是?如今厂子虽说有了几十号的工人?,钱也算挣了不少,但能生产的产品还是?太少了!

    像是?冷面面皮还有香肠这种有了机器就?能生产的产品,在未来势必是?会出现更多、更强劲的对手来瓜分盈利,可偏偏这两样产品都是?当下为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重回1979》60-68

    食品厂创造盈利最多的,一旦之后出现强劲的对手,那食品厂肯定是?比不过的。

    所以,必须要研发新产品了!

    第62章 &63章

    对于新产品, 苏盼想要发展的方向?,就是继续走半成品生产加工的路线。比如,引进冷链和包装线, 做半成品冷冻类食品。

    苏盼主要是想要在香肠制作和冷面面皮的基础上, 继续深挖, 并生产处更多的产品, 以此奠定食品厂的发展方向?。

    这里的发展方向?,指的是不仅面向小吃摊贩, 还要尽可能走进家庭,不求成为未来的国民?品牌, 也?要尽力打响招牌, 获取到群众的力量。

    所以, 该生产什么呢?

    苏盼试图从一直以来都给了自己许多帮助的宋教授这里得到新的想法:“水饺、包子、烧麦、春卷、云吞、手抓饼……这些都可以生产出来, 但卖给谁呢?又有谁会愿意?花钱买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半成品呢?”

    “不会做饭的人肯定愿意?买,还有像是我知道的很多会做饭但又懒得做饭的人也?会买。”宋玉书说?话间就咬了一口碗里的饺子,忍不住感慨道,“不过依我看来, 就算是会做饭的人也?极大?可能会买,只要你厂子里生产出来的饺子、包子还有云吞什么的,都能有你亲手做得那么好吃。”

    宋玉书说?着,又补充了一句:“改革开放也?有几年?了, 大?伙儿的腰包不敢说?有多鼓,但也?远比你印象中吃顿肉还得等过年?要好很多了, 尤其是像你这岁数的年?轻人, 没家没业但是有工作有工资, 自然就愿意?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比如吃好喝好。”

    对于苏盼的手艺, 宋玉书的称赞没半点夸张。

    苏盼这手艺是两辈子积累出来的,尤其是上辈子当保姆时,不少东家都是吃过见过的有钱人,虽说?雇保姆就是为了吃家常菜,但就口味的色香味上,也?是有极高的要求。当然,这也?不是刁难,只是那时候的东家都没少指出苏盼的不足,也?算促使了她的进步。

    国宴大?师不敢比,但就家常菜这个领域,苏盼还是有自信能排在前几名的,就像是她当初教其他保姆做饭时,明明所有人都是按照她的步骤一丝不差地做,包括各种配比也?都完全一样,可做出来的味道就是比不上她做的。

    关于自己做饭为啥比别人好吃这点,苏盼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为什么,但宋玉书的评价的确是让苏盼的心情开阔了不少,同样也?意?识到自己的狭隘。

    是啊,现在改革开放了,人民?比以前富裕了——街面上的馆子多了,下馆子的人也?多了;商店里的衣服、裙子多了,一件都好几十了;路上骑车的人多了,各个都红光满面的了——不再家里包饺子,而是买现成饺子回家煮似乎也?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了。

    苏盼这样想着,手里捏饺子的动?作也?一直没停。

    刚煮熟的那波饺子是相?对常见的猪肉白菜馅儿,而现在还在包的饺子则是玉米粒三鲜的,宋玉书从没吃过这种馅儿的饺子,所以哪怕白菜猪肉的饺子很好吃,她也?还是很克制地没吃太多,留着肚子等着再尝尝这玉米粒馅儿的饺子。

    “这个味道好。”宋玉书在连吃了几个玉米粒馅的饺子后肯定地说?道,“小?苏,要是你厂子里做出来的饺子能有你亲手包得那么好吃,不,哪怕只有八分味道,我也?一定会捧场!”

    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饺子能不能有她亲手做出来的好吃……或者说?,要怎么做才能让流水线出来的速冻饺子有她做的八分味道……

    苏盼认真想了想:“回头我买个称,把?饺子馅里头放的调料的克数具体出来,再量产出来看看味道怎么样。要是能差不离的话,就先生产出一批,投放到几个食堂里试试水以后再说?批量。”

    说?着,她也?夹了个饺子送进嘴里。

    好吃!

    ……

    想要生产冷冻产品,生产线、冷冻链、设备机器、制作包装等等,都可以说?是前进道路上的“减速带”——在当下这个年?代还没有厂子做冷冻食品。

    如后世比较出名的,湾仔码头、三全、思?念等等品牌,也?都是在九零年?后才在内地建厂。其中,湾仔码头也?得等到85年?在港岛建厂,在此之前都还是小?作坊路线,只有现卖现煮的热水饺,和随买随卖的生生水饺,而并非是速冻水饺。

    苏盼想要搞冷冻食品的想法可谓是“独一份”的,也?必然是万事开头难,什么都得从头开始摸索,而没有任何“前人栽树”的经?验可循。

    在这样的情况下,饶是行动?力再强的人,在拼事业这件事上也?很难超速行驶,尤其是在路上还有不少减速带的情况下,就更得一步一个脚印,努力让自己成为敢于过河的小?马。

    机器、生产线、专业人员……

    资金、产业链、销售渠道……

    将速冻食品作为厂子未来的主要产品和发展路线的这个决定似乎是有些草率了?毕竟,在厂子已经?靠着香肠和冷面面皮走上正轨的当下,所有人的想法不是“别折腾了,继续生产现有的产品挺好”就是“都是一样赚钱,何必折腾”的态度。

    人们总是安于现状,拒绝一切带有风险的行为,坚信知足常乐的道理?。

    苏盼不是不懂知足,而是眼前的繁花似锦不过是当下这个能让猪都跟着起飞的改革开放风口促使随便一个人都能拥有的,而不是她有多大?能耐。

    开弓没有回头箭。

    如果不想被时代淘汰,不被竞争者夺利,盼盼食品厂就不能原地踏步,不然就会像在未来九零年?代的国营厂子,被时代浪潮拍死。

    所以,还是折腾吧。

    ……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