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p;   无论是修复唐代的邢窑白瓷、宋代龙泉窑青瓷、还是元青花、明清时期的五彩瓷器,全都是用这些材料来修复。

    这些东西是最常用的修复材料,却不是最佳。

    再加上某些修复师不那么好的技术,可能相似程度连30%都达不到,只能做到‘看起来差不多’。

    他们不会像冯大师那样,为了一件汝瓷的配方翻遍所有典籍;

    也不会像云舟那样,为了寻找最好的修复材料不厌其烦地与当地人对接,仅一件汝瓷的修复材料便收集了不下百余种,配比时更是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

    他们在这修复瓷器上面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是其他修复师难以想象的。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材料和质地尽可能与瓷器本身贴合,加上高深的修复技艺,足以达到90%以上的相似程度!

    两者之间的差距一目了然。

    云舟的工作间已经堆满了各种修复材料、用具、碎瓷片等等,接近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工作间被堆得满满当当。

    他粗略算了算,加上工作室的租金,三年来,他在修复瓷器这方面的花费已经超过了千万。

    没有哪位修复大师能做到这个地步。

    云舟检查了一下这件高足杯,需要修复的部分在下方,外壁的斗彩完好,难度为中等。

    “我可以修复。”他看向严岳,“修复费用三万,订金先支付30%,剩下的等看到实物再支付。”

    这是他第一次帮别人修复瓷器,不确定自己的定价是否合适。

    市场上因为修复技术参差不齐,修复费用从几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都有,他觉得这个价格不高不低,应该还可以吧。

    毕竟他所用的材料费用比其他人要贵好几倍。

    “没问题。”严岳当即同意,他五年前找的师傅还花了两万,这个年轻人修复技术如此高超,价格比他预想的要低不少。

    两人在吴掌柜的公证下签了合同,后面附有这件清雍正斗彩高足杯的照片和鉴定证书,为了防止被掉包。

    毕竟这只高足杯价值400多万,属于不可多得的精品官窑瓷器。

    云舟心里很开心,这是他第一次以瓷器修复大师的身份接受委托,也是别人对自己的认可。

    周末……

    冯大师听了之后连连摇头,“太低了,太低了!想当初我修复一件瓷器最低价都是十万,就这样还有很多人排着队来求我,我都不搭理,只挑自己喜欢的来修复。”

    提起这个,冯大师一脸骄傲。

    云舟眉眼弯成了月牙,“大师好厉害。我这才刚开始嘛,先打出名气再说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重生为古玩界大佬的那些年》80-90

    。”

    而且还能通过修复瓷器来接触自己没有见过的瓷器种类,丰富见识。

    就比如他手中的这件‘清雍正斗彩如日方中图高足杯’,青年之前就没有见过。以后碰到赝品的时候,绝对能够一眼分辨出来。

    一个月后,当修复完成的高足杯呈现在严岳面前时,饶是他已经预料到结果,当看到实物后仍然激动不已。

    他用手抚过莹润轻薄的胎质,拿起紫光灯对着底足部分照了又照,完全看不出哪里修复过,哪里没有修复,整件瓷器浑然一体,完美无瑕。

    严岳恍惚中有种错觉,他是不是记错了,这件高足杯本来就是完好无损的!

    直到吴掌柜的声音在旁边响起,“严总,严总,您觉得怎么样?”

    “哦……很好,简直太好了!”严岳回神,嗓音带了几分沙哑,看向云舟的眼神彻底变了。

    这么年轻就有如此超凡的成就,再过几年,恐怕他排队都排不上,得抓紧时间!

    “咳,我还有两件瓷器,您可否帮忙修复,价格好商量。”严岳翻出手机里的照片让对方查看。

    云舟看了几眼,不愧是珍宝阁的老客户,财力雄厚,这两件都是官窑精品,“好呀。”

    这次的瓷器修复难度更高一些,便按照五万一件收取。

    严岳回去之后马上联系了自己的老朋友,“老马,我找到了一位瓷器修复大师,真正的顶级大师,你瞧瞧。”

    他把自己还未修复的斗彩高足杯、与修复后的照片一同发了过去,“这个年轻人的修复技术极为高超,不仅是我看不出来,我找了几个专家去鉴定,没一个能发现的。你不是没排上冯大师的号吗,快点去,不然过几年也排不上了!”

    老马看了照片以及专家给出的鉴定结果之后,蓦地睁大了眼,“谢了兄弟,下次过来,我酒柜里的好酒随你挑。”

    他酒柜里酒都是他从世界各地珍藏的好酒,任何一瓶都要十几万。

    不过,这和那些动辄数百万的瓷器相比,还差得远。

    作为一个古董爱好者,谁不想让自己最珍爱的宝贝恢复原貌,以最完美的方式呈现呢?

    最近一段时间,S市的上层收藏圈子隐隐流传出一个消息,有一位堪比冯大师的瓷器修复大师出现了,就在S市,而且真正做到了无痕修复!

    圈子里众说纷纭,有人信有人不信。

    无痕修复是冯大师独有的修复技艺,已经随着冯大师的离世失传了,这是每位资深收藏家都知道的事。

    现在过了七八年,又出现一位顶级修复大师,难保不是别人设下的套。

    而且据说那位修复大师才二十多岁,这怎么可能呢?

    太夸张了吧。

    然而酒香不怕巷子深,严总告诉了自己的好友老马,老马又告诉了自己的发小胡总。

    大家嘴里说着不要外传,但人都有炫耀心理,修复了一件完美藏品的感觉就像新得了一件爱不释手的宝贝似的,实在忍不住啊。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云舟的名气越来越大。

    三个月之后,来珍宝阁的收藏家络绎不绝,甚至还有人不远千里从外省慕名而来。

    半年后,来找青年修复瓷器的已经需要排队预约了。

    修复一件瓷器并不容易,至少要近一个月的时间;

    如果需要修复的范围较广,或者色彩和工艺较为复杂,那么修复两三个月是常事。

    能让这些收藏家花大价钱修复的,基本不会是价格低的瓷器,修复起来难度较大。

    更何况,云舟目前还在珍宝阁实习,只有周末的时间才能修复瓷器,速度自然快不起来。

    吴掌柜在青年到来的第三个月就给自己放了个长假。

    经过两个多月的观察,他知道对方的鉴定能力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瓷器鉴定方面甚至比自己还要出色。

    再加上有杜老爷子这根定海神针在,他确实可以放宽心了。

    4、5月份天气回暖,加上古玩市场的火爆,来古玩店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然而不少来珍宝阁的人一看到云舟那么年轻,打从心底里便泛起了嘀咕。

    若不是珍宝阁积攒了很多年的名声,恐怕还没进门就走了。

    哪怕青年说得十分详尽,从器型、纹饰、底款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面面俱到,比很多鉴定师还有耐心,这些人仍然半信半疑。

    “珍宝阁怎么回事,一个小娃娃也能当鉴定师了?”

    “叫你们掌柜的过来。”

    “你说的不对,我这怎么可能是假的,胡扯!”

    面对各种质疑,云舟听着也不生气,浅笑着道:“若是不相信的话,那就去别处看看吧。”

    最后,这些人毫无意外的和那位老爷子一样,逛了一圈后又回来了。

    脸上好似被打了好几个耳光,涨红着脸尴尬不已。

    “小伙子,唉,还是你厚道啊。”

    “妈的,旁边的店可真黑,价钱硬生生地给我压下去一半!”

    “明明是清康熙的民窑,非说是民国的,真把我当冤大头了——”

    还有人态度诚恳地道歉:“大师,我给您认个错,您说得都对。那个,我家里还有几件宝贝,要不都拿过来给您掌掌眼?”

    云舟实习期间比较清闲,就答应了,反正也是积累经验。

    他长得好看又年轻,没什么架子,气质干净清爽,十分讨人喜欢。

    而且青年不像如杜老爷子这样有了名气的大佬,轻易不给人做鉴定,也不像吴掌柜这样的生意人这么圆滑。

    凭借自己的能力让人信服之后,很多人不由得打起了其他主意。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太平盛世,之前没出现过的老物件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数量多得惊人。

    千万不要小瞧民间的收藏,就像高手在民间,群众的力量不可小觑。

    只是在平时,老百姓们哪里认识什么鉴赏专家?

    就算认识,高昂的收费也不是他们能承担的。

    况且古玩界到处都是套,一个不小心传家宝贝就被人骗走了,那可是哭都没地方哭。

    但是眼前的青年不一样。

    他有珍宝阁这样的大店作背书,自己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还不收费,上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事?

    反正有些物件他们也没打算卖,总归听一听鉴定结果,心里有个数也好啊。

    很多人心里不由得打起了小算盘。

    第二天,就有几个人拿着自家的宝贝过来了。

    他们都是一个地方的,一起搭伴过来,万一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也能互相有个照应。

    为首的中年男人从黑色尼龙袋里拿出来一件铜像,“大师,您给掌掌眼。”

    云舟拿起了这件铜像,一上手就知道是个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重生为古玩界大佬的那些年》80-90

    老物件。

    这是一具高约12公分的大日如来坐像,在大乘佛教中,寓意佛祖释迦牟尼三身之一的‘法身’。

    佛像盘腿而坐,双手高举结印,眉目因为锈蚀不甚清晰。

    其身着袒胸式长袍袈裟,衣服褶皱刻画自然流畅,如水波纹一般贴于身上,足下莲台由双层花瓣组成,下有台基。

    这种莲花底座以辽代造像最为常见,年代久远;

    且露出的铜体皆鎏金,材质上佳,价值不菲。

    云舟仔细看了一会儿,对面色紧张的中年男子道;“你这件是铜鎏金佛像,年代很久了,应该是辽代的,距今有一千多年。”

    “一千多年?那,这个佛像能值多少钱?”

    中年男子似懂非懂,总之是个老物件,能值不少钱吧。

    “材质不错,年代够老,就是保存得不太好,锈蚀度较高。市场价大约在150万左右吧。”

    他给了一个比较保守的价格,毕竟价格是波动的,不能按高价来算。

    “嚯,150万?!”

    中年男人倒吸了一口凉气,旁边几人也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

    他们都是普通的打工者,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靠,老王,发财了啊。”

    “大师,你看看我的这个。”

    “对对,我也拿了宝贝过来,您给掌掌眼。”

    “你们先等会儿,呼。”叫老王的中年男人深吸一口气,“大师,你们店里收的话是什么价钱?”

    云舟算了一下:“收的话,120万是可以给到的。”

    “那、那我今天就卖了!”老王顿时激动得大叫起来。

    云舟很快和对方签了合同,将这只辽代的铜鎏金佛像摆在店里。

    很快,这件事在周围传开了,不少人都觉得靠谱,纷纷带着自家的宝贝过来鉴定。

    等吴掌柜休假结束的时候,看着店门口排起的长队傻了眼,差点以为走错了地方。

    这是什么情况??

    他好不容易休假一次,带着老婆孩子狠狠出去玩了一个多月。

    刚开始还看一眼云舟发来的消息,后来看着没问题就没怎么在意了。

    现在一瞧,嚯,这一个个的,抱着盆拿着碗的,比古玩市场还热闹。

    在他挤进去的时候,很多人对他怒目而视。

    “你这人怎么这么没素质,不知道要排队啊?”

    “就是,快轮到我了,站后面去!”

    “别着急,小舟老师鉴定速度很快的,一个小时就能排到。”

    吴掌柜一脸黑线,这明明是他的店啊。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