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8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bsp;  “好,我一会就去办。”

    “之前让你联系货车,情况怎么样?”

    “有不少大货车愿意跑这条路线的,只是要价比较高。如果咱们的货能装满整个卡车,价格比现在实惠。”

    省城也有不少厂子经营出了问题,厂里的货车也闲了下来。

    有的人就开始利用厂子的车跑运货,只需要给厂子交一些钱就行。

    之前孟红光嫌弃货车带一次货花费太高,还不如大巴车划算,也就暂时搁置在一边。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折算下来大巴车要划算得多,而且也不用维护乱七八糟的关系。

    除了说好的运费,只需要给对方一包烟就行。

    陆夏挂了电话,大概计算了一下要是装满整个卡车的货,需要多少本钱。

    加上葵瓜子,至少也得花费三四万才划算。

    这还不是重点,他们一次性运回来那么多货,还得寻找专门的仓库。

    没有良好的仓储条件,依照南虹县的天气,葵瓜子很容易发潮发霉。

    衣服若是一次性进太多,周转的时间就长了,依照他们现在的经济实力,压力会非常的大。

    成衣毕竟不是目前的主流,南虹县只是个县城,购买力是有限的。

    冬天的衣服也不像夏天换得那么频繁,很多人一件外套穿一个冬天。

    其实不装满她也是有得赚的,可白白让货车空一半回来,心里总感觉不得劲。

    不管是机动性、保障性还是成本上来说,大巴车都是最佳选择。

    但这次事件非常的明显,不仅是南虹县有人在抢物流渠道,吴姐也不满他们进的货太少,所以也没帮他们说话。

    陆夏不喜欢这种被要挟的感觉,如果是同样的货和价钱,陆夏也愿意一直跟吴姐进货,可不能要求她只能在吴姐那进货。

    第二天早上,陆夏去车站拿货,去找司机和售票员询问是怎么一回事,争取最后一丝希望。

    “反正以后就这么着了,你们接受就运,不接受就拉倒。”

    售票员完全没有之前那么好说话,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那样子是铁了心不想理会他们。

    他们拿了东西,听了陆夏和陆东升说了很多软话也不松口。

    陆东升很是生气,之前还一块出去喝过酒,没想到这么快就翻脸不认人。

    “当初都说好的,怎么说变卦就变卦!”

    “笑死人了,这车子是你们家的吗?不是你们家的胡咧咧什么。我们爱帮你带就带,不爱就拉倒。已经够给你们行方便了,做人别太贪心。”

    陆东升还想说些什么,被陆夏给拦住了。

    目前他们还没找到新的货运方式,还不能得罪车站里的人。

    “那以后怎么运货啊?”陆东升烦躁不已。

    一旦货运不过来,那生意就甭想再做了。

    陆夏跟他提起雇佣货车的事,“以后咱们进货就得一次性进很多货,最好是找一间仓库专门囤货。尤其是你的瓜子,必须得做好防鼠防虫工作。”

    “行,我回头找找看。”

    “姐,我这边一口气进一堆货没关系,你的衣服、布匹怎么办?要是进太多成本会很高,不利于周转,若是进得太少,我这边就得把空位置补上,也就没那么快消耗完,也会影响你下一次进货。”

    “那就多进一些布。”

    “这也行,现在卖布的生意虽然没有以前好做了,一天也能卖不少,大不了多跑些地方。姐,你怎么了?”

    陆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她刚才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布票取消之前会有一波大抢购!

    其实在整个八十年代,经常会有这种大抢购的情况出现,有的地方抢得太厉害,百货商场都得焊上钢管护栏。

    每次都是因为一些政策而引起波动,布票取消之前就有人感到不安,觉得政策的突然改变,让他们下意识囤货。

    而在更早的时候,其实还有一波大抢购。

    那是布票取消的一月份,也就是明年的一月份,国家决定较大幅度地降低化学纤维织品的价格,适当的提高棉纺织品的价格。

    这样的决定公布之后,引发一阵抢购热潮,大家都想趁着涨价之前多囤货。

    之前陆夏完全想不起来还有这么一件事,即便知道也不记得这么准确的时间。

    她平时看历史资料,这类的都是扫了一眼就过去了,现在能想起来,她自己都很意外。

    现在已经12月18号了,她不记得是一月几号发布决定,如果是一月初,那么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她必须尽快先将棉织品囤起来!

    陆夏越想越激动,再也等不及,回到店铺就拉上陆海霞赶往省城。

    “小姑,麻烦你帮我照顾满满,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陆娟摆摆手:“你放心去吧,满满很听话,我会照看好她。现在多了英子,我也不像以前那么忙了。”

    陆夏又叮嘱陆东升,赶紧找好仓库,她需要地方囤货。

    交代好一切,就带着陆海霞去坐车了。

    孟红光看到陆夏和陆娟吓了一跳,没想到陆夏竟然这么快就赶过来了。

    还未来得及打招呼,陆夏先抢话:

    “红光,你们毛巾厂现在怎么样了?还不肯低价出售库存吗?”

    “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八零之发家养娃》60-80

    啊?”

    孟红光愣了愣,没想到陆夏会问这个。

    “现在应该松口了,就算不松口也没关系,最近厂子又给员工发毛巾当工资,你想要多少我都能去收。”

    毛巾厂现在的压力非常大,工人们也不像以前那么好说话。

    每次都发毛巾,谁也招架不住啊。

    甚至有人开始责怪当初有人愿意收这些毛巾,厂子不肯卖,将这条难得的销售渠道给弄没了。

    要是当初肯卖,仓库清空了,厂子兴许就能继续运转起来了。

    “那你去问问,我要三万条。”

    孟红光眼睛都瞪圆了,“三、三万条?!”

    “算了……”

    孟红光听这话舒了一口气,他就说怎么可能会进这么多货。

    “还是五万条吧。”

    孟红光差点被自己的口水给呛死。

    “夏姐,你这是要干嘛啊?不是说现在毛巾已经没有以前好卖了吗?怎么还要进那么多的货?”

    孟红光很快想到什么,“夏姐,就算是为了把货车塞满,也不用买这么多的毛巾啊。”

    “跟这个无关,你帮我去找就行。”

    “行。”

    “红光,你认识棉一厂或者棉二厂的人吗?”

    “我有同学是在那两个厂子工作的,夏姐,你想要进棉布?”

    “对,我之前就想去厂子里去进布料,可他们不接待私人订单。”

    “这两个厂子是咱们省效益最好的,一些货还能出口呢,肯定是瞧不上私人小单子。你要是想进棉布,我倒是有一条门路。”

    陆夏顿时感兴趣,“什么门路?”

    “史亮嫂子的舅妈的侄女婿是鹿市棉织品厂的副厂长,那厂子也跟我们毛巾厂一样,现在也囤了很多货卖不出去。那些布料质量还是不错的,就是花色有些过时了。

    他们厂子领导比我们厂子领导头脑灵活得多,一直在积极找门路。他们肯定愿意接私人的单子,你要不去看看值不值得进货?”

    也正是因为如此,拐了这么一大圈的关系,史亮都能知道有这么一件事。

    陆夏差点被这关系给绕晕了,“鹿市?”

    “从省城开车过去,需要三个小时。棉一厂和棉二厂进了新机器之后,他们厂子的销路大受影响,以前效益还是不错的。”

    “史亮,就是那个帮你运货的那个人吧?”

    “对,他个头高力气也大,以前也是装卸工。”

    “你跟史亮说说,明天要是方便带我们过去一趟,我会给他相应报酬。”

    “明天他肯定有空,他现在都是在跟我一块干活。”

    史亮的工钱是按次和货量算的,每次当场结清,要是天天有活干,比在工厂的待遇还好。

    这大半个月里,几乎每天都有活要干,手里的钱让他笑弯了眼。

    昨天被大巴车刁难,最生气的莫过于史亮。

    好不容易找到一份靠谱的活干,没想到才没多久,兴许又要泡汤了。

    他不像孟红光那么机灵,只能卖卖力气。

    在外头根本挣不到那么多,还比这累得多。

    “他这人怎么样?”

    孟红光一听这话,眼睛一亮,压下心里的激动,道:

    “他这个人特别老实肯干,有把子力气。就是太实诚了,所以在厂子里混得不怎么好。”

    陆夏点点头,也没有说些什么。

    孟红光却听出了弦外之音,去找史亮的时候,让他明天机灵着点。

    在他们这些厂二代看来,拥有一份固定工作心里才踏实。

    第二天,史亮一大早就骑着三轮车在招待所门口等着了,他没见过陆夏,但是通过孟红光的描述,很快就认出了陆夏和陆海霞。

    毕竟像陆夏这样漂亮的女人并不多见,史亮一看到她就知道自己绝对不会认错人。

    史亮来之前把自己好好搓了一顿,牙齿都刷了好几遍,看到陆夏非常紧张,生怕自己哪里表现不好。

    “陆,陆同志,我,我是史亮。”

    史亮有一米八的个头,整个人晒得黑亮黑亮的,身子骨很结实,现在天气已经凉快下来了,他还骑着自行车,却穿着薄薄的一件衣服,也没觉得冷。

    陆海霞打量他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人确实有一把力气,能干架。

    陆夏跟他打招呼,就上了车。

    “一会我们去坐车,你这三轮车怎么办?”

    “我会找地方让人看好的。”

    三人坐着大巴车来到鹿市,史亮其实也是第一次到鹿市。

    可他在孟红光的提醒下,早就跟家里提前做好了功课,该怎么走坐什么车,都一清二楚,不需要陆夏操心。

    三人来到棉织品厂,门卫明显知道他们要来,一听说是他们连忙邀请他们进去,说副厂长已经在办公室里等了,态度非常地热情。

    袁志高在办公室里焦急地等待着,他听老婆说大姨说有亲戚带着人过来看布料,兴许会进不少货,这让他心里十分期待。

    现在厂子效益不好,仓库都快要堆满了,要是找不到销路,今年过年怕是会很艰难。

    虽说也不知道对方什么情况,可能卖掉一点是一点。

    他早就从各地得到消息,很多地方的棉布厂日子过得都不太好。

    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惨淡。

    他们也想上新机器,搞新布,可是没有资金啊!

    于是陷入恶性循环,整个厂子乌云密布。

    可当袁志高看到来人竟然是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孩时,心里很是失望,并不觉得陆夏能进多少货。

    不过面上依然热情款待,对史亮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也非常地亲切,没有一点架子。

    现在都快吃不起饭了,袁志高是个识时务的,不会在这种时候还端着。

    “我想先去看看布料,再决定要订多少货。”

    “应该的。”

    袁志高也没让下属领他们过去,自己亲自带路。

    现在除了生产的人,其他人都跑出去找销路了,虽说依然惨淡,可好歹不至于全砸手里,勉强维持到现在。

    一开始他这么提议的时候,领导班子还不同意,觉得哪里有这么办事的,没有从以前那种计划经济的思想里解放出来,还以为现在是卖方市场呢。

    可厂子难以为继的时候,这些守旧派的领导们也都纷纷妥协了,他们也不想看到厂子开不下去。

    陆夏看了那些布料,果然如同孟红光所说的,质量是过硬的,有老牌国企的风范。

    只是技术和花色都已经落后了,再加上现在流行涤纶制品,棉布被认为过时了,于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被拍在了沙滩上。

    【请收藏本站】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