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20-14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提供的《六零年代好好生活》120-140

    第121章 第 121 章

    ◎家常……◎

    “妈妈, 这么多面茶,我们几天都喝不完。”玉琳刷了牙脸没洗端起碗趁热喝了一碗鸡蛋核桃仁调和的面茶。

    “等会儿给你奶奶,看她怎么处理。”范亚娟又舍不得浪费陪着玉琳喝了一碗。

    现在大家条件好了, 面茶调和最少三样子, 给他们家端来的上面都飘着一层油花。

    玉琳洗漱好,穿上妈妈准备的棉袄棉裤,去正屋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

    堂哥堂姐们都给爷爷奶奶拜过年了。

    等玉琳磕头起来,王桂花笑着说:“我玉琳今年大富大贵, 发大财!”顺手给她一个红包。

    玉琳赶忙接着,旁边生金生才大力大娟都是大人了,几个人笑着一起说了一会儿话。

    玉琳正屋里出来见四婶从大伯娘家的屋里出来,也没问,径直带着年礼到大爷爷家给太婆磕头拜年。

    大娘秋女热情的拉着玉琳的手说着好话,“玉琳,你算是出息了,我们家最出息的女娃娃了。

    将来读书出来就留在北城了吧?那可是手都,大城市。

    可别忘了过年回家看你太婆和你婆你爷。

    你大娘从你订婚回来就生病了, 这都一年多了,还没好。哎,心病还得心药医。”

    “大娘,我还要去拜年, 就先回去了!”玉琳不喜欢大过年听这些, 也知道秋女大娘是讨好她, 但没必要。

    “太婆, 我先回去了, 家里还要走亲戚。”玉琳给床上暖炕的太婆说, “有时间我再过来和你说话。”

    “好的, 你去,你们这些娃娃爱热闹,去找你们的伴儿玩儿去。我身体好好地,你们不用操心,东林在部队好吗?”

    太婆耳聪目明,虽然不喜孙媳妇在玉琳面前说的话,也只是听着。

    现在孩子要走,又有些舍不得。

    “我爸爸在部队好着里,手底下管了好几百号人,一天到晚的忙,不着家。”

    “年轻人忙点好。听他们说你北城读书去了?”

    “是呀。”

    “你哥哥干什么呢?”

    “大哥在大疆省当兵,去年结婚给您娶了曾孙媳妇,大嫂怀孕啦,您就等着抱重孙。”

    “好好好,我就等你这句话了,你这个女娃子咋话说到一半就想做走呢?是不是烦我了?”

    太婆说着还故意看了秋女大娘一眼,秋女大娘就兮兮甩着袖子的走了。

    老太太立刻坐起来,打开炕上的箱子,从里面翻东西,半天,给玉琳一把晒干的板栗,一块芝麻糖,一个大苹果。

    “你自己悄悄地吃,别让你大娘看见了。你弟弟呢,你弟弟现在有工作吗?”

    “弟弟在C省制药厂工作,说了个媳妇也是制药厂的职工,也快结婚了。”

    见玉琳咔嚓一大口咬开苹果,老太太一下笑容满面,又去箱子里翻了一会儿,拿出一张崭新的十块钱。

    “你大哥弟弟没回来,就没他们的份儿,这是太婆给你的压岁钱,你赶紧收好了,别让人看见了。”

    玉琳想推辞,见老人一片心意,就笑着说:“谢谢太婆,我都这么大了还给我压岁钱。”

    “快吃,你妈妈在家,等会儿让你堂哥叫家里来吃饭。”老太太又想着家里人做的饭都不好吃。

    玉琳吃了苹果,把果核扔进炕洞,又说了自己的一些生活学习情况,才慢慢走回家。

    去看了独居的二太婆,二太婆挺精神,一个人生活的挺好。

    她喜欢男孙,玉琳放下东西坐了一会就回去了。

    又去王奶奶家拜年,村里给王奶奶安排了一个寡妇同住,照顾王奶奶的饮食起居,虽然王奶奶还是很干净,但明显精力不济,玉琳陪着说了一会儿话,她要休息,玉琳就回来了。

    玉琳一进院子,玉娇就在猕猴桃树下等着她,见面就来了。

    “二毛,你也就是二叔能干,要不然,也和我一样在家种地呢。李玉书读书好,现在天天和一个老女人玩在一起,镇上教书的工作一天天都不好好干,迟早被辞退的命。”

    “大娘身体好些吗?你们怎么把房子卖给四婶了,这不是故意伤爷爷奶奶的心吗?”玉琳最后一句也不是质问,很是心平气和,尤其看对方跳脚,她隐隐的还有些高兴。

    “爷爷奶奶偏心二叔,回来就骂我爸妈,我妈能不被气病嘛。说到底还是因为你,要不是你订婚,爷爷奶奶也不会让我们一家去撑场面,结果呢,你对象当着大家的面毫不留情的说我妈的不是,可不就把人气病了。”

    “你哪里来的歪理。幸亏我当时不在,我要在,你看我不拿大棒赶了你们。”

    “你得意什么,攀上高枝,以为就能做凤凰。穷当兵的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你嫁给他就是守活寡。”

    玉琳很想一巴掌扇过去。

    可像这样的人根本没有廉耻心,反倒让爷爷奶奶大过年的不开心了,划不来,不值得。

    “他退伍了。去年秋天考进了国家政法大学,攻读行政管理专业,以后出来就业前程远大。说不定毕业就分配到国家单位了。哪里像你呀,书白读了!”

    长高一截的玉花从屋里出来,笑着和玉琳打招呼,玉娇还想说什么,被玉花拉住了。

    玉琳回屋,坐在妈妈的炕上暖炕。

    玉娇抓破了玉花的手,怪道:“你拉我干什么,我说的不对吗?有本事她打我呀!你要靠着二叔,我可不求他。”

    “呵,你求也求不到啊,你的录取通知书又没人顶替,也没人要卖了你换钱。”玉花冷笑一声,放开玉娇,进屋去找碘酒。

    “王玉花,你得意什么,你学校出来不就是个穷大夫有什么了不起的!”玉娇吼完,小跑着冲出院子里,回家去了。

    王桂花正屋里正跟儿媳妇准备午饭,听了玉娇的话也只是叹口气,什么都没说。

    林美丽张淑英没说话,鹌鹑一样的李桂芝就更不会触霉头了。

    “大娘家的房子卖给四婶也好,这样,四婶终于不用挤偏房了,听奶奶说,他们不是要自己盖房吗?我去问问怎么没盖。”

    范亚娟正收拾给舅爷家的年礼,如果中午要走亲戚,她家只能玉琳代表东林去了。

    一想到要走老远的路,明天还要去老虎梁,范亚娟就和玉琳商量着说。

    “你奶奶肯定希望你去你舅爷家走亲戚,你怎么想的?”

    “可以,跟着堂哥堂姐一起去,走四五家亲戚没问题。”

    吃过奶奶中午做的肉饺子,玉琳跟着大伯三叔四叔五叔去走奶奶和太婆的娘家亲戚。

    玉琳背的酒,借奶奶的馍馍,范亚娟一家一包红糖,一包点心,四样礼算是最体面的了。

    其实,只要玉琳今天跟着去,舅爷们都很高兴,最起码王东林这个外甥没忘了娘舅这门亲戚。

    晚上回来,又累又饿的玉琳吃了一碗奶奶专门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六零年代好好生活》120-140

    给她做的酸菜白面鱼鱼,配的腊肉炒白菜炒韭菜。

    吃过饭,大家都在正屋说话,谁也没提王东智两口子,玉娇早上拜年就没来过,生金倒是晚上就来一起说话了。

    二十几的小伙子被岁月压弯了腰,说话做事看得出来把分寸把握的很好。

    “玉琳,你在学校学习怎么样?都学得什么,将来干什么工作呢?”王大河笑着问。

    “爷爷,我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一个社会体系里,关系到各方面经济的问题。将来可以到相应的机关当经济管理员,也可以考会计,当老师,都能行。”玉琳说的非常简单,她怕大家听不懂也不愿意拽文。

    “当老师好,玉琳你一个女孩,就当老师!”

    林美丽笑着说,“老师一年有2个假期,不像我们好像天天都要上班,一天不去上班都不行。”

    “老师是挺好的。爷爷,你把鸡场经营的怎么样了,现在国家政策变了,会允许私人经商。你这属于农产品,有优惠政策的。不会再打击。”

    这话,一屋子的人都爱听。

    搞副业谁不喜欢,国家允许自己搞副业了,这是天大的好事。

    “玉琳,你说,我开年养一百只鸡怎么样?”张淑英还是在给王桂花两口子打工,一个月挣5块钱。

    “四婶,你不要问我,你问问五叔,他们收不收你的鸡蛋,要是收,你还等什么,赶紧养起来。不过,要做好防疫工作。带毛的没换到钱都不算资产。”

    张淑英火热的直接问王东胜,两个人当着大家的面讨论起来,玉琳去厨房倒了一杯水,端过来继续坐在奶奶身边听大家拉家常。

    “等爸70大寿,我们一家人好好给爸爸做个寿宴,到时候玉琳给你爸爸带话,让他一定要回来参加。过寿的钱,我一个人出也可以的,最主要是大家一起热闹热闹。”王东胜突然激动的说。

    这话像是戳了马蜂窝,大家激烈的讨论起来,先问了王桂花具体生日,是在五月初一。

    大家又一起算王大河今年多大年纪,算一算,这70岁大寿到84年去了,热情才消减了一些。

    又说起王桂花的生日今年怎么过,玉琳代表王东林表态说,县上订蛋糕的钱他们家出,王东胜更热情了,说那他就准备几桌子菜,请舅舅们坐席。

    等到睡觉的时间了,玉琳才回来和范亚娟说今年自己家给奶奶订蛋糕的事。

    “应该我们家出钱。我们不在身边,大都是其他人照顾的,虽然你爷爷奶奶还能行,但都是大家照顾的。等我们回去的时候把请客的钱给你爷爷,蛋糕钱直接给你五叔,他喜欢热闹让他自己去张罗。”

    范亚娟又说:“你大娘那个样子,你爸爸就是长子,以后你爷爷奶奶养老最好能跟着我们家,就是要看他们愿不愿意去C省。”

    “三毛的房子多,他们不去大院,可以住三毛那里也能给三毛帮忙看房子。现在肯定不愿意去,他们还能干几年活。”

    范亚娟觉得玉琳再贴心不过了。

    母女说了一会儿话,早早地上炕休息。

    第二天,范亚东和范亚军早早地过来先去王桂花家走亲戚,吃过饭,再来帮忙范亚娟玉琳背上走亲戚的年礼,范亚娟和玉琳收拾了一下走老虎梁转外家。

    范老太太驼着背大清早的让菊花砍排骨,煮排骨,又把珍藏的手工挂面,鸡蛋拿出来。

    做的过年吃的油疙瘩,麻叶,都取出来放在案板上,肥嫩的五花肉煮好放在大盆子里。

    等范亚娟一到,锅里的饭很快就熟了,吃过饭,范亚娟带着玉琳挨家挨户走亲戚发礼物。

    也是一瓶酒一斤点心一斤白糖一瓶糖水罐头,四样礼。

    馍馍来不及蒸。

    毕竟是知己的亲戚,散了礼,大家都来喊范亚娟和玉琳去各家吃饭,玉琳每家吃一点凉拌荞粉,晚上肚子饱的喝了点热汤。

    舅舅家的人极为热情,越是亲近越热情,你不去别人会以为你嫌弃人家,挨家挨户叫都得去。

    晚上,睡觉,外婆和太婆一模一样,从炕上的箱子里翻出珍藏的大灰皮梨橘子葡萄干一股脑的给玉琳。

    外婆还偷偷给玉琳塞了五十块钱,玉琳不要,婆孙两个拉扯了好一阵,范亚娟开口玉琳才收下。

    玉琳想着以后花给菊花姐的童童和大发。

    玉琳范亚娟范老太太睡一个炕,范亚娟母女两个说了一晚上的话。

    范老太太从家里的变化说起,范亚娟又给她说了自己家,自己孩子的事,零零碎碎,时间过得飞快,好像一抬头天就大亮了。

    大舅妈张桂花起来做早饭,家里人陆陆续续跟着起来,一大家子人开始洗漱。

    菊花姐招赘的女婿,大表哥一米八几的大个子,吃饭只吃一小碗,看得玉琳都担心他的身体。

    现在地里干活全靠大舅舅妈和大表哥。

    小花姐出嫁了,昨天没回来专门等着今天回来,嫁的不远,走一段路就到了。

    玉琳早上就见到抱着儿子磊磊的小花姐和姐夫。

    因为年龄相仿,玉琳和小花姐一点不陌生更有话题,说起玉琳自己暑假来舅舅家干的坏事。

    “我们那时候怎么那么傻,总共就几户人,家里有小孩的就我们两三家,那边放牛的就是我和你。被找上门骂,活该。”小花姐到现在都不觉得自己有错。

    玉琳还记得她跟着小花姐去放牛,她们回来的路上小花姐骂骂咧咧把人家的十几个玉米尖给砍了。

    因为她在,那家女主人找上门来骂人,舅妈好像答应给赔玉米息事宁人了。

    小花姐嫁得好,嫁过去就她当家,不过听说她婆婆是个厉害的女人,现在不过还没展现出厉害之处。

    一家人吃了饭,坐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