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20-14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但馋啊!

    她擦擦手,捻起一条小肉干放嘴里咬一点,慢慢嚼咽,没有觉得恶心,胡澜开心和张彧说:“可以吃!”。

    一边的林三丫听了眉开眼笑,笑说:“肉干都留着给你和璇璇吃”。

    胡璇说:“我吃林奶奶做的肉,不吃肉干,都给姑姑吃”。

    张彧笑说:“不要紧,肉干不少,你也吃,也给你弟弟寄去一些,澜澜,再试试肉松”。

    一只猪的瘦肉不少,年前还再杀一只,这两年队里自己杀猪的人家渐多,到时候可以多买些瘦肉拿去请杜师傅帮忙做,不缺小孩这点吃的。

    “哎”,在三人期待目光下,胡澜捻起一点肉松吃进嘴里,也没有觉得恶心想吐,笑说:“这个也可以吃”。

    张彧开心说:“那就好”。

    六天后,张彧把腌制好的猪肉拿进深山,先把之前做的野猪腊肉收起,再挂起来晾风,挂上十来天,进腊月上冻时再拿回来挂杂物房梁上。

    过几天,张彧收到叶昆来信和汇款单,收到信第二天,张彧用自行车驮着腊肉和一袋东西去邮局,按叶昆给的地址寄走,给二舅哥过年用的吃的穿的也寄走,然后拿汇款单取出钱。

    又过几天,张彧收到沈秋阳寄来的包裹单,他中午吃完饭就去取回家放在八仙桌上打开。

    张彧先看信,信里沈秋阳说自己邮给他的蘑菇肉酱收到,说他战友们鼻子都像狗,一点点味都能闻到,收到当天肉酱就去大半,他好不容易才保下一点。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宋小将在七零》120-140

    张彧微笑看完信,虽然沈秋阳嘴里抱怨,但还能字行间感受到他的快乐,透露出和战友们深厚感情,他替他开心。

    张彧翻出大包裹里的几个袋子,榛子,松仁,榛蘑,干木耳,量都不少,还有一个长方木头盒子,里面是一棵三十多年份的山参,他没有打开。

    林三丫和胡澜在一边打毛线,边看他折腾,在炕桌上练字的胡璇也好奇,时不时看姑父。

    张彧拿起木盒和两个女人说:“娘,澜澜,沈秋阳这些东西你们看着吃”。

    林三丫问儿子:“铁蛋,你不分出些来给他爷爷奶奶送去?”。

    张彧说:“他爷爷奶奶另有寄,这是给我们的”。

    胡澜说:“那真不少,听说那种蘑菇炖鸡特别好吃”,快流口水了,可惜自己吃不了。

    林三丫好奇问:“澜澜,有我们用黄菇炖鸡好吃吗?”。

    婆婆做的黄菇炖鸡非常好吃,胡澜吸下口水说:“不知道,我也没有吃过,只是以前听老家是东北的人说过”。

    听媳妇馋得吸口水,张彧和亲娘说:“娘,不如晚上杀只鸡,把皮都剥掉再和秋阳寄来的蘑菇一起炖,看澜澜能不能吃”。

    林三丫听了说:“好,傍晚我杀一只做做看”,把铁锅洗几遍。

    胡澜羞得脸红:“娘,不用,我吃鸡蛋和肉干肉松挺好”,胡澜觉得自己掉进福窝,肉蛋随便吃,这会还要杀鸡。

    林三丫说:“没事,鸡咱家有,五月份养的能吃了”,没有再去和人换,家里现在的日子给林三丫十足的底气。

    晚上胡澜吃两块鸡肉就有点恶心,就不吃了,林三丫有点失望,不转头一想等她孕吐一过可以吃,她又振奋起来。

    进腊月前的两天,张彧进山里把腊肉收回来挂杂物房的房梁上,随后给钱家两边的东西还有给大舅哥的年货一起寄走,

    进腊肉,飘飘扬扬下几场大雪,雪化后,张彧去封家村牵回和封家预订的一只羊,在后院牵养。

    腊月中,随着过年临近,张彧去吃几场喜酒,天寒地冻,喜宴不到半小时就吃完,没什么趣味。

    时间流转,任务猪交上去,各家各户忙着杀猪,屠夫很忙,张彧就干脆叫来几个熟人帮忙,自己杀。

    杜师傅父子和去年一样匆匆地来,匆匆地走,今年来和张彧买猪肉的人很少,留下的半扇猪肉还剩很多。

    中午吃完杀猪饭,家里留下自家吃的,张彧下午就把剩下的猪肉驮出村,除了给沈家和凌家的一点,在没有人的地方张彧都收到储物空间。

    刘大夫说过,孕妇吃东西最好吃新鲜的,腌肉腊肉尽量少吃。

    张彧打算等以后胡澜不吐了,自己去公社就能带回家,给胡澜做新鲜的吃。

    张彧下午从公社回到家,张华明就来找他,双方坐下喝水后,张华明和他说:“铁蛋,我家计划后天杀猪,但屠夫下午才有时间,我看你今早杀猪杀得不错,后天能去帮忙我杀吗?”。

    张彧爽快说:“可以,后天早上我过去”,他转念一想问:“华明伯,你家的猪肉要卖出一部份吧?”。

    张华明说:“要卖,但现在杀猪的人多,估计没有多少人买,怎么?有人要?”。

    张彧笑说:“是有个熟人要,如果华明伯家有多的,我就帮他拿”,他带出村收起来放储物空间里。

    张华明也不问他什么熟人,直接说:“行,多的都给你”。

    送走张华明,张彧去杂物房收拾些土特产还有腊肉,今年贺知文难得的回家过年,明天就走。

    张彧曾问过他,得知他带回家的东西不多,便托他带些东西给钱家祖孙三人,寄去的包裹他不好寄太大,托贺知文给他们送去,也想知道钱家祖孙的实际情况,贺知文爽快答应。

    张彧很快收拾出两袋东西,提去知青点交给贺知文,压低声音和他说:“大的一袋给你,小的一袋给他们”。

    贺知文不好意思拿张彧的东西,平时张彧已经很照顾自己,有好吃的都叫自己和凌江去吃,再拿他的东西像什么样,于是说:“给我的就不用了,你带回去”。

    张彧说:“哦,我说错了,不是给你的,是给你妈妈还有你弟弟妹妹的,他们久不久去帮我看看房子,搞卫生,我给他们送年货”。

    贺知文没办法反驳,只好说:“行,我收下”,接着小声说:“我会把东西亲自送到钱家”。

    张彧笑:“谢了”。

    贺知文笑笑说:“客气”,他没有张彧的侠义心肠,但一点忙还是能帮到的。

    第二天一早,张彧用自行车送贺知文到公社坐车。

    再一天清早,张彧去张华明家帮他杀猪,他请了不少人来吃杀猪菜,小队的知青们都请了,中午吃杀猪菜时,张彧和凌江各端一个碗坐相邻小凳子上吃。

    凌江用手肘拐一拐张彧,张彧转头,凌江小声问他:“我听说你媳妇怀孩子了,真的吗?”。

    家里有妇女来换布料,眼尖妇人的能看出胡澜怀孕,传出去不奇怪,张彧点头:“嗯”。

    凌江继续小声说:“很奇怪,你结婚时我觉得我再过四、五年结婚都行,听你媳妇有孩子,我心里有种紧迫感,感觉被落下”,心里起结婚的念头。

    张彧小声笑说:“你是不想让你儿子比我儿子小太多吧”。

    我儿子?凌江正好吃块血肠,被张彧的话惊到差点卡住,他还没有对象,哪来的儿子?

    不过凌江转头一想,自己晚张彧他们结婚几年,孩子可不是比他们的孩子要小几年。

    要找什么样的对象?凌江迷茫。

    凌江向女知青们那边看一眼心里摇头,又小声问张彧:“你怎么知道会是儿子?”。

    张彧说:“我又不只生一个孩子”,要生的都是女儿,他也认,想办法给姑娘们多挣嫁妆便是。

    凌江:“也对”,对象要怎么找?愁人。

    下午张彧又提着袋子出村去公社一趟,半路上找个偏僻地方收起猪肉。

    因为胡澜不能吃新鲜的肉,今年的年夜饭就简单很多,丸子也炸得不多。

    张彧把羊杀了,家里只留一点吃,余下的羊肉羊骨借口说送去公社给别人,也在半道上收起羊肉羊骨,然后去公社转一圈回家。

    热闹过完七五年春节,回家过年的知青们陆续回来,贺知文也回来,张彧从他那知道钱家祖孙三人还好,他寄去的东西他们都能收到。

    贺知文还说:“钱家兄弟说会记住你的恩情”,他也会记住。

    张彧无奈,他的本意不是那样,但知恩图报是好事,以后有机会再和他们解释。

    过龙抬头没几天,大队部来两个干事,赵明兴看他们的介绍信和调动文书,调动文书上写因考古工作人员不够,兹调胡玮泽同志去参加考古工作。

    赵明兴心里马上想:铁蛋的岳父恢复工作!

    作者有话说:

    第123章 好事

    办理好调档,赵明兴带着两个干事去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宋小将在七零》120-140

    找胡玮泽,两个干事见到胡玮泽很意外。

    无他,胡玮泽精神太好,脸色红润,衣服虽有不少补丁,但整个人干净利索,没有一点邋遢,不像是下放牛棚改造好几年的人。

    赵明兴看两个干事脸上神情说:“胡同志女儿是下乡知青,和我们大队的后生结婚,胡同志有女儿女婿照应”。

    原来这样,怪不得,胡同志有个好女儿!这年头,和出事父母断绝关系的人不要太多。

    胡玮泽看调动文书上的工作地址,心念一动,问两个干事:“同志,我马上就走吗?”。

    其中一个干事说:“明天早上我们坐七点去县里的班车”。

    胡玮泽说:“多谢两位,我一定准时到!”。

    当胡澜听爸爸说他要去工作时反应是不相信,慌张拉胡玮泽的手说:“爸,不会是假的吧?”,要是把爸爸调到其他地方迫害怎么办?

    胡玮泽说:“不是,我看了调去的地方,那里是殷墟”。

    胡澜惊讶:“那里不是发掘几十年了吗?”,从民国时期发掘,还发掘过多次,又发现了什么?

    胡玮泽说:“我现在不清楚”,他离开工作岗位多年,和以前的同事学生都断了联系,没有那方面的消息。

    胡澜还是有些担忧,林三丫听不懂,张彧知道殷墟,那里出土很多甲骨文,距离他们这里不算太远,比去京城近一半。

    张彧说:“明天我送爸到市里,爸到地方方便就给我们拍电报,不方便就写信”,知道人去哪里就行,失联他可以去找。

    林三丫细声说:“我去给亲家做些蘑菇肉酱带走”。

    不知道这一去是个什么情况,胡玮泽没有拒绝亲家的好意,和林三丫道谢:“多谢亲家”。

    林三丫微笑说:“不客气,你们说说话”,亲家能恢复工作真好。

    胡玮泽要离开,胡澜和胡璇很不舍,父女,祖孙三人说很多话,晚上胡玮泽去牛棚收拾衣服和被褥,跟六人道别,晚上他要在女婿家住下。

    牛棚里的六人都替胡玮泽高兴,唐济安高兴说:“你能去工作,说明情况在好转”。

    胡玮泽说:“我只是调去那边,身上的案子成待审查,身份定性模糊,还算是劳动改造”,就算这样,能接触到自己专业的领域,他还是很高兴。

    林叁说:“老胡,你去工作还是谨言慎行,我感觉黎明快来了”。

    另六人炯炯有神看向他:“什么时候?”,林叁以前说他们还有机会,但说得含糊其辞,现在难得地说黎明快来了!

    林叁说:“具体不知道,只是有种黎明要来了的感觉”,他旧伤没有完全好,且两手空空,看小事还行,这种大运势怎么可能看得出来,这些人也太看得起他。

    胡玮泽在考古过程中遇过几回离奇的事,他对林叁的话还是信的,便说:“老林,多谢提醒,我会的”,黎明前的黑暗更要小心。

    徐瑞峰是土木工程师,设计建筑和桥梁也要讲究风水,所以他熟读周易,读过许多和风水有关的书,林叁的话他相信,心里颇激动,老胡能去工作,说明他们也会有机会,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希望!

    唐济安和刘苏叶年纪较大,经历的事多,对林叁说的话也相信,心里头高兴,有盼头了,虽然在这里不错,但他们还想堂堂正正地过养老生活。

    只有陈牧元和赵国伟两人是老师,两人将信将疑,不过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大清早,张彧和胡玮泽走路去公社,七点前到公社车站,张彧见到来接人的两个工作人员,双方介绍后,他感觉没什么问题。

    对方得知他送岳父到市里,没有说什么,只在心里感慨这个胡同志运气真好,他们之前去接过几人,有两个老同志身体很虚弱,唉……

    除了叹息和对他们多加照顾一些,别的他们也做不了。

    胡玮泽回去工作在三家里大队引起大波澜,牛棚改造的人还能恢复工作!不少人都觉得张彧运气好。

    林三丫和胡澜早上一起去上工就不停被人问:

    “三丫,铁蛋他岳父真恢复工作了?”。

    林三丫回答:“是去工作,具体我不清楚”。

    “三丫,铁蛋岳父都能工作了,那铁蛋政审是不是没有问题?”。

    林三丫说:“我真不知道”。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