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40-16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票,等换到就买电视”。

    他在沈家看过几回电视,看电视比听收音机有意思。

    电视他早想买,只是家里不通电,只好做罢,现在在城里用电方便,当然要置办。

    胡韶泊看看妹夫又看看妹妹,深深吸一口气说:“行”,比起很多人,自己用钱算是大手大脚,但还远远比不上妹夫。

    等一会私下和澜澜说,让她劝劝自己男人花钱俭省些,存下养孩子。

    胡韶泊去买两个插板,然后中午去请一个老师傅,用两斤玉米面请他下午下班后过来接线。

    午后张彧出门,胡韶泊把叫妹妹到一边,和她说:“澜澜,妹夫花钱手太松,你怎么不劝劝他?”。

    胡澜抿下嘴说:“二哥,我以前也觉得他花钱手松,和他说过,他和我说人生才几十年,过日子这也省那也省,多没意思,也憋屈,又不是挣不到,要快活舒心地过,能过得痛快就过得痛快,我觉得他说得对”。

    丈夫能凭本事挣到钱,又不抢不偷,他还常帮助别人,去黑市交易虽然不合法,但有多少人私下没有去过?

    胡韶泊听了目瞪口呆,妹妹这是被妹夫同化了?人活在世上,谁不想活得痛快?但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胡韶泊顿了顿说:“那也要存些钱养孩子,防意外的,将来孩子们婚姻嫁娶要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宋小将在七零》140-160

    花不少钱”。

    胡澜笑说:“二哥,养孩子的钱我们有,孩子还这么小,说嫁娶还早,以后我们还能挣,大学毕业后我们都有工作,怕什么?”。

    胡韶泊想想也对,妹妹妹夫两人毕业后都有工作,妹夫没有同母的兄弟姐妹,养孩子养林姨一个长辈不是问题。

    想到这里他不再劝,对妹妹和妹夫的生活态度有羡慕,他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生活。

    下午五点多老师傅过来,出去关电闸回来接电线,厨房接一个,堂屋接一个,接得挺快,半个多小时就完成,然后再去开电闸。

    能通上电,胡澜和二嫂马上洗大米,混合上午就泡的玉米碴下锅,擦干内胆,按下键煮饭,人多,两个电饭锅同时用上。

    几个女人做菜的同时时不时看电饭锅,她们第一次用电饭锅,很好奇,等快一天了。

    张彧也好奇,但没有进厨房看,和二舅哥在院子里看孩子们玩闹,听厨房里女人传出“跳了跳了的声音”。

    林春棠竖抱着孙子,让他看哥哥姐姐们玩,听儿媳妇在厨房里说“跳了跳了”,便抱着孙子进厨房。

    胡澜拿着饭勺,在婆婆二嫂张大娘炯炯有神的眼神下,提起电饭锅盖子,舀起白黄相间的二米饭放碗里,拿筷子戳起吃一口后说:“熟了,玉米碴也不硬,你们尝尝”。

    梁淑华拿筷子也吃一口后说:“可以,玉米碴提前泡是对的,这下煮饭方便,哎,澜澜,你说用来烧开水有没有铁锈味?”。

    用炒菜的铁锅烧开水是有铁锈味,烧热水洗脸有油星,所以烧开水基本上是用陶锅。

    洗脸洗脚用水比较多,只能用大铁锅烧,洗脸洗脚时沾有油星,不舒服,现在有不沾油的电饭锅烧热水,真好!

    胡澜夹一点米饭给婆婆尝,开心说:“应该没有,吃完饭我们试试”。

    “行!”。

    吃饭时,女人们脸上都很高兴,胡韶泊和她们说:“看你们高兴的样子,电饭锅很好用?”。

    胡澜笑说:“二哥,是非常好用,洗米下锅后就不用管,用铁锅做饭要烧火,还要时不时搅一搅,还要看火大小,你看,用电饭锅能省多少事啊”。

    梁淑华附和:“就是,你们男人不做饭不知道煮饭麻烦”。

    林春棠和张桂华两人笑笑不说话,她们也觉得电饭锅好,用电费电,但煤和炭也是要买,还非常不好买。

    张彧说:“好用就行,吃饭”。

    临开学,张彧就没有再去找房,他之前常去那边街道办,已经和杨大姐熟悉起来,他送些蘑菇给杨大姐,拜托她帮助留意房子,并给她留下住址,如果有两间房子出租信息,她就叫人来通知。

    开学前一天,胡韶云和关秀芬来接三个孩子,听老二说妹夫买回两个电饭锅,很好用,妹夫还想买电视,正在找换电视票。

    他们惊讶同时又替两人担忧,再有钱也不是这个花法,但又没有立场说什么。

    后又听老二说张彧说要过得快活舒心,活得痛快的话,两人心里有点羡慕。

    背后关秀芬小声和自己男人说:“我们现在不用负担养老人,只养三个孩子,被很多人羡慕,见澜澜和妹夫这么过,我都羡慕了”。

    想置办什么就置办什么,痛快!不像自己,置办什么都要思来想去。

    胡韶云说:“人不一样,活法也不一样”,他也羡慕,自己想买的东西很多,但不敢买,如果钱花完,家里出点意外紧急用钱,到时候没有就是坏事。

    胡璇三姐弟在这边住得宽敞,玩得开心,不太乐意回去,在爸妈高压下只好依依不舍离开。

    暖暖这段时间和哥哥姐姐玩熟了,第二天一早没有见到哥哥姐姐,在院子里找他们,不停叫“姐姐”,“哥哥”。

    胡澜和她说:“哥哥姐姐去上学,周末才来”。

    暖暖听不懂,就想要和哥哥姐姐玩,和妈妈说:“要哥哥姐姐”。

    胡澜无奈说:“吃早饭,好好吃早饭,一会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

    暖暖听说出去玩,马上不找哥哥姐姐,乖乖去吃饭。

    吃完早饭,胡澜灌热水,收拾一些东西放包里,张彧抱着暖暖,她抱着儿子,婆婆提着包,一家人坐公交车去清大。

    进学校,人很多,林春棠很激动也很自豪,她以前不知道北大清大,后来知道后也没有什么感想,现在,自己儿媳妇居然考进这里,在这里上大学!

    一家五口在学校里走,还是比较引人注目,也有带孩子来,但没有见带这么小的孩子。

    到中文系办理手续的地方,胡澜把儿子交给婆婆,拿入学通知书去办理,她选择走读,保留宿舍床位中午休息。

    入学办理很快,一家人转去宿舍,宿舍是六人一间,里面已经有三个人。

    三人都是二十多岁,大家相互介绍,胡澜知道她们也都是知青,有两人结婚且都有一个孩子,一人未婚。

    相互介绍后,胡澜选择一个位置不太好的下铺,用带来的抹布擦干净床。

    搞好卫生,张彧把暖暖给胡澜看,去学校里的小店铺买喝水茶缸、洗脸盆,见被子床单褥子和席子不用票,他买一套回宿舍。

    胡澜铺上席子,把被套拆下,和床单一起拿回去洗再用。

    收拾好东西,和宿舍里的三人道别,胡澜带暖暖和婆婆去厕所一趟,一家五口出清大,转去张彧上的学校。

    到师范大学,胡澜和婆婆带孩子找个地方坐,张彧顾不上开心和看校园,自己一人快速去注册,然后去宿舍选床位,宿舍也是六人一间,已经来四人。

    张彧和他们相互介绍后,匆匆搞好卫生,去买一床铺盖,席子铺上,褥子和被子叠放床头,拿床单匆匆离开。

    找到亲娘媳妇孩子,张彧把床单给亲娘,抱过女儿问她:“饿不饿?”。

    暖暖软软说:“不饿,爸爸,我吃了饼干,弟弟喝奶”。

    张彧掂掂她,和胡澜亲娘说:“走,我们就去吃饭”。

    第143章 拼

    张彧转向胡澜问她:“累吗?”。

    胡澜笑笑说:“不累”,其实他们可以不用这么赶,但她想带婆婆来看看他们以后上学的地方,就干脆全家一起出门。

    带两个小不点出门太麻烦,所以夫妻俩商量一个上午办好两人的入学手续,急是急一些,但以后他们有的是时间逛校园。

    一家人出学校,在附近的国营饭店吃午饭,点的炸酱面,暖暖喜欢在外面吃饭,这家的面条也好吃,她吃的吸溜吸溜的,吃到后面眼睛要眯起来,没一会就靠在奶奶怀里睡着。

    林春棠慈爱地给她擦擦嘴,横抱着她,吃起面条。

    吃完午饭,张彧一行坐公交车车到胡家附近的百货大楼,上三楼。

    张彧和亲娘抱着孩子,胡澜挑一个二十六杠二凤凰自行车,这自行车是她用。

    付过钱票,胡澜推着自行车出百货大门,回去不算远,他们便走路回去。

    走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宋小将在七零》140-160

    到半路上,突然刮起风,带起不少尘土,胡澜说:“不好,要刮大风,我们走快些”。

    张彧和她说:“你骑自行车带着娘和小旭先走,我走路快”。

    胡澜果断说:“好”。

    胡澜载着亲娘儿子走,张彧抱着女儿加快脚步,比她们晚一些到家,风力渐大。

    房间里,胡澜和婆婆给两个孩子喂水,把他们放炕上,胡澜和婆婆说:“带孩子出去太麻烦”。

    林春棠浅笑说:“他们再大一点就好”。

    暖暖上炕就去拿起洋娃娃,她抱着洋娃娃转身和妈妈说:“妈妈,我要哥哥姐姐”。

    胡澜和她说:“哥哥姐姐想爸爸妈妈,回去了”。

    哥哥姐姐想爸爸妈妈?暖暖歪着头,不再问哥哥姐姐,颠颠走向奶奶:“奶奶,外面去玩”。

    林春棠摸摸她的头说:“外面刮着大风,暖暖就在屋里玩”。

    这时外面刮起一阵大风,屋外发出“砰砰”几声,暖暖不再闹着出去玩,转向吐泡泡想翻身的弟弟。

    林春棠和儿媳妇说:“上午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刮起风,幸好我们回来得早”。

    是幸好,胡澜看窗外说:“京城春天会刮风,五月有柳絮到处飞,还好咱家没有得哮喘的”。

    林三丫看想努力侧身,想翻身的孙子说:“哮喘病我听说过,听说不好治”。

    胡澜说:“是不好治,而且很麻烦,春天花粉多柳絮多的时候容易发病”。

    “……”。

    第二天还是新生报道,早上起来风还在刮,在外面一会就吃一嘴尘土,张彧干脆不出门,和二舅哥在堂屋里说话。

    快到傍晚风才停,哪里都落上一层沙土,林春棠和张桂华撒水扫地,梁淑华把儿子给孩子爸,拿抹布和小姑擦窗户。

    堂屋炕上,暖暖和弟弟表弟玩,张彧和二舅哥坐炕边看他们,他问二舅哥:“二哥,这样的风每年刮几回?”。

    胡韶泊说:“不确定,春天和秋天刮,习惯了就好”。

    习惯就习惯吧,张彧知道,到新的地方要适应新环境,只是很久没有绿叶菜吃了。

    再一天正式上学,张彧和胡澜早上轻悄悄起来穿好昨晚准备的衣服,各提着一个绿色斜挎包和一个小袋出房间,林春棠等他们出来就进去。

    胡二哥也已经起来,三人说话小声,走路轻,洗潄也尽量小声。

    吃完张桂华做的早饭,张彧和胡澜看一眼房门,一起和胡二哥转过影壁,张彧和胡澜推着自行车出大门。

    三人在胡同口分开,胡韶泊去另一个方向坐车去学校,张彧和胡澜一起骑出去一段路后分开。

    到学校,胡澜锁上自行车,背着斜挎包提着小袋去找教室,来上学的同学精神抖擞,人人兴奋。

    胡澜也兴奋,但带着难受,心想暖暖现在肯定满脸泪哭着找爸爸妈妈,姐姐一哭,儿子也会哇哇大哭。

    张彧到学校,锁了自行车就去找教室,教室不难找,他来的时间不算晚,但班里人几乎到了。

    他在后面找个空位坐下,再次踏进学校,再次做学生,张彧心情有些复杂。

    高考消息传来,他想没想就决定参加,是因为知道自己还年轻,离养老还太早,安逸一方并不合适,为自己,为媳妇孩子,怎么也要出来闯一闯。

    前面的同学们热烈交谈,班里同学各不一样,有年纪不小了,脸上苍桑,有穿着不错,也有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

    “同学”,“同学”,张彧手臂被同桌推一推,才知道他叫自己,转头微笑:“你好”。

    男同桌坐着比自己高一点,骨架大,显得壮,国字脸,脸比较黑,见张彧转头就笑,露出白牙说:“同学,我叫路国栋,道路的路,你叫什么?”。

    张彧说:“张彧,有文采的彧,不是玉石的玉”,同时心想,叫国栋、建国、建设的人真多,不同姓还好,同名同姓就不好办。

    路国栋扬着笑脸说:“同学,我是东北黑省南边,你哪里的?”。

    张彧回:“秦省南部”。

    路国栋:"同学,你住哪个宿舍?"。

    张彧回:“306”。

    路国栋:“哎,我也是住那间,昨天你去亲戚家住?”,昨天没见到人。

    张彧说:“住岳父家”。<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