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少,用来送人亦合乎别人心意。

    大米、薏米、花生、绿豆、红豆、莲子、红枣、桂圆,张信最终选了这八样用来熬腊八粥。张信买的量大,顺便给刘氏娘几个补补,加上十斤红糖,拢共花费了二两一百二十五文,掌柜的给抹了个零头。

    回村前,张信去了趟林氏医馆,问问这段时间有没有药材商经过,顺带将黄芪样品拿给林大夫看看。

    林大夫没想到张信把黄芪种得这般好,品质都是上品,态度很是亲热,言道若是有药材商过来,会派人去通知的,还让张信多种些,一亩还是少了点。张信自是应了下来,等开春,家里的地就都用来种植药材。

    天尚未大亮,张信就起身熬煮腊八粥,三个丫头一起床就闻到空气中飘着的淡淡香甜,忙洗漱好跑到厨房去。

    “爹,腊八粥好了没?”二丫喊道。

    三丫也跟着道:“我要吃腊八粥。”

    张信笑道:“快好了,再等一会儿。”

    “嗯。”三丫点了点头,猛的吸鼻子。

    “小馋猫。”张信掐了掐她圆润的脸蛋。

    没多久,腊八粥就焖好了,张信端到堂屋,饭桌上,三个丫头排排坐好,张信给每人都舀了满满一勺。

    看着三个丫头急不可耐的模样,张信失笑道:“小心烫。”

    张信只吃了一碗就不吃了,他不怎么喜欢吃甜食,容易腻歪。放下碗,对刘氏道:“我去给大伯和大牛他们送些去。”

    “嗯,路上小心些。”刘氏叮嘱道。

    张信应了声就提着个装满腊八粥的带盖大木桶出门去了。

    “大伯!”张信在门口喊道。

    大伯娘出来招呼道:“信小子啊,快进来,怎么这么早。”

    “这不腊八粥刚煮好,趁着热乎劲送来给你们尝尝。”张信提着桶到院子里。

    “都做好了,我们的还在煮呢。荷花娘!快拿个瓦罐出来装腊八粥。”张大伯从房里出来道。

    “哎。”厨房里堂嫂应了声。

    四个孩子出来看热闹,冲张信打招呼道:“四叔!”

    张信笑道:“一会儿到四叔家找堂妹们玩啊,家里买了糖糕和瓜子。”

    “嗯。”四小高兴应道。

    “怎么做了这么多。”堂嫂打开桶盖,看到满满的一桶。

    “家里日子不错,就想着给村里的孤寡送一份。”

    “你做得对。”张大伯赞道。

    张信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待堂嫂装过腊八粥,张信就告别了张大伯家到大牛家去,还有林山家、宋婶子家。然后就是村长、族老、孤寡一路过去,都送了一份,收到不少称赞和感谢。

    至于张家那边,张信跟门前过了趟。

    张信回到家,就听到堂屋里面有说话声,到厨房放好木桶才进去。

    “姐夫。”

    “是青山和弟妹啊,过来送腊八粥?”张信笑道,他刚才看到灶上的腊八粥。

    青山夫妻俩早前下雪时就被张信就叫回家了,天寒地冻的生意冷清不少,只郭嫂子一人也忙活得过来,重要的是家里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

    青山道:“是啊,今早煮好,爹娘就让我送过来。”

    “正好,刚我还打算给你们送去呢,倒省得我跑一趟了。”

    “姐夫,上次听你说要养几条土狗?”

    “嗯,怎么,你那边有吗?”

    “快了,我认识的石猎户他家的狗怀上了,再有半个月就生了。”

    “那到时候你帮我抱两只过来。”

    “没问题。”对于能帮上张信,青山很是高兴。

    送走青山两口子不久,大牛和堂哥他们也上门送腊八粥,张信招呼完他们就开始忙活起来。

    平淡踏实的日子总是过得那么快,张信还没来得及感慨一番,就已临近年关。

    腊月二十四这天,张信将家里里里外外都收拾了一遍。

    三个丫头也没有出去玩,留在家里打扫自己的房间。

    村里人同样在家里搞大扫除,希望新的一年能够破旧立新和辞旧迎新。

    大扫除后,第二天,张信租了辆牛车上了趟县城,许多东西都要准备起来了。不同前世的寡淡,这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重生古代当地主》30-40

    个时候的年味很浓,哪怕平时再怎么抠唆,过年该花的都不会省。

    买完红纸,张信到肠粉店看了下,见郭嫂子打理得井井有条,张信心里很是满意,给她提月钱不亏,让青山两口子回家时,张信给郭嫂子的月钱涨到六百文。

    将账目整理好,张信递过一两银子给郭嫂子,道:“这是这个月的月钱,多的当是过年的奖赏,月末郭嫂就把肠粉店给关了,回家过个好年。”

    郭嫂子知道东家大方和善,也不推辞,笑着接过:“多谢东家了,拖东家的福,今年能过个好年。”

    “哪里,都是郭嫂自己辛苦赚来的。”

    又叮嘱了几句,张信才离开。

    接着张信去拜访在县里教学的周夫子,为的是给三个丫头取名字。见快要过年了张信才想起的,之前一直大丫二丫的都叫顺口了。本来想着自己给起一个,只是想了许久都觉得不满意,而且也不知有没有什么忌讳,还是问一下本土有学问的人为好。

    提着两盒糕点、一斤腊肠和一匹细棉布,张信敲响周夫子家的门,大郎庭跃就是周夫子教的,原身来这送过节礼。

    周夫子的妻子蒋氏正在扫雪,听到响动便过去开门,见到张信,问道:“你是谁?有什么事吗?”

    “婶子好,我是临丰村的,过来找周夫子给我女儿起名字。”

    蒋氏闻言招呼道:“哦,是这样啊,那你进来吧。”

    而后冲里头喊道:“老头子,有客人了!”

    周夫子闻声从书房里出来,进到客厅,问张信:“不知找老夫何事?”

    张信将来意又说了一遍。

    周夫子听后,打量了下张信,特地为女儿花费取名字的可不多,多是随便取或是出嫁后由夫家取的,可见张信是个疼女儿的,态度便亲近几分,盖因周夫子子嗣艰难,膝下只一个女儿。

    “可有生辰八字?”

    “有的,我带来了。”说着,张信将写好生辰八字的字条拿了出来。

    递过生辰八字,张信补充道:“本家姓张,我家大女儿性子恬静,二女儿开朗活泼,三女儿天真可爱,夫子取名字的时候可参考下。”

    周夫子笑道:“行,我知道了,你过几天再来,到时候我把名字取好给你。”

    “不知夫子如何收费?”

    周夫子指着桌上的礼品道:“不用了,有这些就够了。”

    张信没想到周夫子这般好说话,起身作揖道:“那就有劳夫子了。”

    告辞周夫子家,张信打算去趟瑞来客栈,给罗掌柜提前拜年,省得到时候给忙忘了。

    不想途中看到有孩子在玩驾马车游戏,就转头去了趟当初卖点子的木匠铺,准备买五套玩具做年礼送人。为了不泄密,除了家里三个丫头,别的孩子都没有玩过。

    木匠铺的掌柜见是张信,满脸笑意地招呼着,听张信是来买玩具的,当即大手一挥送了五套,张信再三推辞不过,就收了下来。

    “养的鱼还好吧?”瑞来客栈里,罗掌柜问道。

    “都活得好好的,就是这天冷不怎么爱动弹。”张信时常到池塘里看,水面都结了层薄薄的冰,不过鱼都还活着,想来是灵泉水的功劳。

    “那就好,等开春就活泛了。”

    “对了,你那猪什么时候能出栏?”

    “还有三四个月,我还得留十头留种,出栏数量有点少。”

    “尽够了,多了还要不了。我请示过东家,咱们县城卖腊肠需要的猪就收你家的,能卖多少就收多少。”

    “那也不少了,多谢罗掌柜为我说话。”

    “嗨,客气了,咱这是互惠互利。”

    告别罗掌柜,张信就驾着牛车回临丰村去。

    ※※※※※※※※※※※※※※※※※※※※

    打脸啪啪啪!第二更小天使们不要等了,希望你们还爱我!

    第36章 新年新气象

    转眼已是除夕,张信家里早就贴上春联、剪纸、窗花、福字等,看着一片喜庆。

    三个丫头自大扫除之后一直保持着高昂的情绪,果然最期待过年的永远都是小孩子。

    除夕当天,年夜饭无疑是重中之重,张信打理好家里活计之后,就开始准备起来。

    年夜饭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寓意新旧交替,即‘更岁交子’之意。张信将馅料拌好,杆上面皮,剩下的就交给刘氏,他实在没那个手艺让饺子看上去像饺子。张信还准备了十枚铜钱,是用沸水煮过的,让刘氏包饺子的时候放进去。大丫和二丫也在一旁帮衬,三丫则是在捣乱。

    这边还有个特别的习俗,就是家里要供上一盆饭,年前烧好,供过年,叫作“隔年饭”,寓意年年有剩饭,与年年有‘鱼’是一个意思。

    好一阵忙活,丰盛的年夜饭才做好,当然,掌勺的是刘氏,张信负责打下手。张信将饭桌移到院子里,祭过天地后就可以开饭了。

    三个丫头迫不及待地将筷子伸向饺子,争抢着头一个吃上铜钱,特别是二丫和三丫。

    “怎呜蛤么有。”二丫嘴巴囊鼓鼓道。

    刘氏看着失笑道:“慢点吃,一会儿总能吃到的。”

    三丫摇头:“我要第一个吃到。”

    结果话音刚落,大丫就从嘴里吐出个铜钱。

    二丫三丫一脸郁闷:“大姐!”

    大丫无奈一笑,运气好怪我咯。

    这顿饭吃得比较慢,说说笑笑的,直至天黑掌灯才停下碗筷。大家都吃得饱饱的,特别是三丫,摸着小肚子不时打个饱嗝。

    年夜饭过后就是守岁了,即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三个丫头还小,而刘氏怀有身孕,跟着守了个时辰就都被张信赶去睡觉了。

    张信一个人守在堂屋,里面烛火通明。张信支着胳膊肘,呆呆发愣。

    不觉间,来到这都快有一年了。如今,他有了自己的家,贤惠温婉的妻子,三个可爱的女儿,一个还在肚子里的宝宝,还有一直向往的平淡的农家生活。除了再也见不到家人外,其他的倒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醒了醒神,张信觉得无聊就进了趟空间。空间里的八分地已补种上黄芪,张信还留了个角落种人参,一百株左右,过个十几二十年还能拿出来应应急。一分蔬果地种满了桃树、核桃树、梨树,树与树间隔之间就用来种蔬菜,眼下果树硕果累累,再过几天就能摘来吃了。剩下的一分地被装鱼的水车、木桶、盆给挤满了,几个月过去,鱼儿长大不少,就快装不下了,幸而它们识趣,没有往外蹦跶,明天还是把它们都放回池塘算了。

    空间气候一直都没什么变化,张信待了一会儿,身上就开始冒汗,索性脱光泡个澡,去去乏。

    见时候差不多了,张信换上特别样式的新衣裳就出了空间。

    到了五更天,村子里鞭炮声此起彼伏,噼啪作响。张信祭拜过财神之后也到门口放鞭炮。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重生古代当地主》30-40

    这会儿刘氏娘几个也起床了,都穿着一身同一样式的大红棉袄,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家人,看得张信心里软软的。

    这一年来,经过灵泉水的滋养,大丫是蹭蹭地往上长,比同龄人都高;三丫则是横向发展,大有圆滚滚的趋势;二丫则是综合发展。刘氏因着怀孕,更是丰盈,让张信爱不释手,可惜尚不能尽兴,不然

    堂屋里,张信和刘氏坐在主位上,三个丫头在下方磕头拜年。

    “爹,娘,新年好!”

    张信乐呵地递过压岁钱:“快起来吧。”

    刘氏也有压岁钱给,三个丫头顿时笑眯了眼。

    而后张信从怀里掏出三张字条,分给三个丫头。

    “爹,这是什么?”二丫好奇道。

    张信笑道:“是你们的名字。”

    “名字?!”大丫惊喜道。

    刘氏笑道:“是你们爹请周夫子帮你们取的。”

    “爹,那我叫什么名字?”二丫急道。

    张信摸了摸她的头道:“昕昕,阳光、温暖的意思。”

    而后看向大丫道:“大丫取名婉慧,温婉且聪慧。”

    “那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