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蒋乔自然乐得不工作,头沾上枕头就要睡个回笼觉。

    “何长喜,记得吩咐御膳房,为明婉仪的早膳送来水晶虾饺啊和水晶萝卜卷,朕记得明婉仪爱吃这个。”永宣帝轻飘飘地一句话,就让蒋乔彻底清醒过来。

    “皇、皇上”蒋乔瞪大了眼睛,颇有些瞠目结舌的模样。

    永宣帝看着蒋乔惊讶的模样,感觉颇为开怀,故意问道:“爱妃想说什么?”

    蒋乔看了眼突然齐齐往后退了好几大步的一众宫人,向着永宣帝低声道:“嫔妾没想到皇上要升嫔妾的位份,感觉十分突然。而且,皇上,这会不会太快了?”

    说实话,蒋乔昨晚上卖力表现,是想趁着仲秋节搞个高点的位份的,可没想到永宣帝今早就立刻晋了她的位份。

    因着蒋乔先前所树立的纯粹形象,永宣帝听见这话没有半分的奇怪,反而在心里感叹:果然,明婉仪就是用一颗真心在服侍朕的,没有半点贪图位份荣华的想法在里头。

    但又细想蒋乔的问话,永宣帝就感觉蒋乔是怕自己晋升太快,给别人盯上了。

    “爱妃放心,比起先帝时的施贵太妃和太后的晋升速度,以及这后宫里柔昭仪等,爱妃可是正常的速度。”永宣帝抚了抚蒋乔柔顺的青丝,温言道。

    蒋乔就乖巧点头道:“那嫔妾就谢过皇上了。”

    永宣帝又想起一事,就笑着问蒋乔:“爱妃的生辰,好像是在二月”

    蒋乔点点头:“回皇上,嫔妾的生辰的确是在二月。”

    “那爱妃就等着明年的生辰,朕给你送上许多美玉。”永宣帝看了看蒋乔枕边团起来的帕子,柔声道。

    “嫔妾先谢过皇上。”蒋乔听完永宣帝的话,在心里颇为惊讶:永宣帝居然能记住自己昨晚说的话,可见昨晚自己的努力没白费。

    看着永宣帝认真的模样,蒋乔就忽然想起来,永宣帝两个月前也允诺了沈选侍,要在十一月陪着沈选侍过生辰呢。但是不过两个月过去,永宣帝就亲口将沈选侍贬了回宫。

    距离明年自己的生辰,还有半年多呢。也不知道接下来过了半年,永宣帝还会不会记得她蒋乔这号人。

    蒋乔忍住自己内心的嗤笑:只盼着永宣帝给她画的这张大饼,永宣帝能记得实现呢。

    ————

    大晋的京城,在地理位置颇好的东南方。那里春日阳气惊蛰,夏日荷满池塘,秋日银杏金黄,冬日是飞雪漫天。

    哪里像这金州,不论什么季节,都是黄沙满天。

    金州城的中央,坐落着一个巨大的府邸,或者说,是缩小版的皇宫。

    里面住着的,是封地在金州的顺王以及其母施贵太妃。

    “娘娘,夫人从京城传了消息过来!”一个老嬷嬷神情激动,掀开了珠帘,向里头坐着的人汇报。

    对方缓缓转过头来,保养良好的面容上只有几分细细的皱纹,并不显得衰老丑陋,反而有一股成熟的柔媚风韵。若是细细看过去,可以发现柔昭仪的面容和这位妇人有着三分相似。

    这位被老嬷嬷称作“娘娘”的人,就是多年前艳绝皇宫的施贵太妃。

    不急不慢地看完信上所有的消息,施贵太妃的脸上就露出几分轻蔑的笑容:“她可算是聪明了一时,如今却是尽出昏招了。”

    老嬷嬷看着施贵太妃的脸色,小心问道:“娘娘,可是那许太后”

    施贵太妃点点头,向老嬷嬷道:“快去将我儿喊来,说是机会来了。”

    看着老嬷嬷激动离开的背影,施贵太妃内心也是按捺不住的激动。

    许氏身子底下坐着的太后之位,本来就应该是她的。

    作者有话要说:

    阿乔又晋升啦,个人认为明这个封号配从四品里面的婉仪最好听,嘿嘿

    今天也是很晚的一天,害

    日常晚安

    小天使们么么

    第五十四章 ·

    施贵太妃自在金州和顺王筹谋, 许太后就在后宫处理前朝之事,顺便派人盯紧了顺王。

    永宣帝这段时日则趁着朝中形势紧张,整日忙于政事, 发展自己的势力, 十分快乐地壮大自己的力量。

    永宣帝是蛮快乐的,但避暑行宫里大部分妃嫔是不高兴的:眼看着马上就是仲秋了, 说不准就又是一个大封的机会。皇上却偏偏不怎么进后宫了, 叫她们怎么获得机会晋升呢!

    刚刚晋升婉仪的蒋乔却不着急:她才刚刚晋封了一级,纵然仲秋不封,她也不会觉得有什么。

    对于蒋乔来说, 她在等着宫外蒋家的消息呢。

    而很快,莫约是八月中旬的时候, 蒋国公府突然传出来消息:一品诰命夫人, 蒋国公夫人许氏, 病逝。

    许氏是一品诰命,又是许太后的嫡姐, 这事情自然惊动了宫里。

    起先第一天,永宣帝下旨允准许氏的丧仪用内帑的钱财,许太后则为自己的嫡姐送去丧礼,还追封许氏为一品蒋国夫人。

    随后几天,蒋国公府开始大办许氏的丧仪,满京城的权贵都纷纷前去吊丧,蒋国公府门前可以说是一片宝马香车, 官来官往不绝。许丞相自然也在其中。

    但叫人奇怪的是, 许老夫人不但不去自己女儿的丧仪, 还派了自己手底下的仆从去,在蒋国公府门前哭喊, 说是蒋国公府逼死了许氏,让蒋国公府给一个说法。

    这件事情叫蒋国公和蒋老夫人颇为尴尬,对着刚刚丧女的许老夫人,觉得十分头疼,这仆从赶也不是,不赶也不是:若是不赶这仆从走,估计来的宾客听见这话,在心里肯定是嘀嘀咕咕的,转头不知道会传出什么离谱的话来呢;若是赶了仆从走,许老夫人恐怕会闹得更加厉害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宫斗不如做咸鱼》50-60

    ,说是他们蒋国公府心虚——说实在的,蒋老夫人愿意承认,许氏突然病情加重,一夕薨逝,只和他们蒋国公府有亿点点关系。

    蒋老夫人左右为难,最后让蒋国公去请许丞相出面,管管自己的家事。

    没成想,许丞相就在一旁冷静地看着许老夫人的仆从在蒋国公府的门前吵闹,还对着蒋国公的暗示和明示都装作听不懂。

    蒋国公就硬着头皮,上门拜访了许老夫人,却直接被赶了出来,让蒋国公闹了个好大的没脸,回来后直接要和许家断绝往来。

    蒋老夫人就反应过来了:得,许丞相和许老夫人肯定是将许氏的死归结为蒋国公府的错误了。

    这么想着,蒋老夫人就知道只是走前朝的路子,是行不通的,自然是要在后宫的路子上下点功夫。

    蒋老夫人谨慎,先找人向蒋乔偷偷递了消息,用的还是最常见的套路:先给蒋乔戴了一顶高帽子——“五丫头刚刚晋了位份,必然是很得永宣帝的圣心”;而后对蒋乔使用感情牌——“五丫头你父母早逝,是蒋国公府一路抚养你们兄妹二人长大”,最后对蒋乔使出激将法——“你不会这点事情都帮不到蒋家吧?”

    蒋乔看着蒋老夫人递进来的消息,笑眯眯地指示锦瑟将其全部在烛台上烧掉,然后两手一拍,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高高兴兴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当然,蒋老夫人想方设法递消息进来,又被蒋乔拒绝这回事情,被蒋乔找法子透露给了永宣帝。

    永宣帝知道后自然是对蒋乔加了好印象:不干涉前朝之事,不利用他为自己的母家解决麻烦,这般安分守己,自然让他心生喜欢。

    而对蒋老夫人,则是心生不满:许氏的丧仪,他可是赐了银钱,又允准了许太后所下旨的追封,可以说是将面子和里子都给的妥妥的。可没想到蒋老夫人还觉得不满足,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想着将手伸进后宫来,让他的妃子说情。

    进了宫,虽然背后有自己的母家,但说起来,却是皇帝的人,自然要事事以皇上为先,不能做有损皇上利益的事情,这才是好妃子。

    蒋老夫人往蒋乔那儿递了一些消息,没成想没有半点答复,就气恼地在自己屋子里摔了一整套的冰裂纹瓷器:“没用的东西!和她那个白眼狼的哥哥一样,都是吃里爬外的!”

    蒋老夫人这样说着,自然就想起了蒋柯提出分家时那坚决的模样和自己对蒋柯的威胁——“没了蒋家,你且看着你的仕途能走到哪一步!”。

    可如今看着,蒋柯新官上任,就在洪县治水上有着出色的表现,将来何愁没有官途呢?反而是他们蒋家,恐怕将来要依附着蒋柯呢。

    想着自己被打疼的脸和送给蒋乔那么多银票器具,蒋老夫人就觉得心肝疼。

    身边的老妈妈赶忙上前,劝道:“老夫人且别生气,如今先把许老夫人这件事情解决了才是。”

    “解决,怎么解决?”蒋老夫人恨恨道。

    老妈妈眨了眨眼睛,向蒋老夫人说道:“老夫人忘了?虽然这五小姐不中用,但后宫里自然有能够插手朝政,且可以劝得动许老夫人的。”

    蒋老夫人仔细想了想,眼睛一亮:“你是说许太后?”

    虽然许氏的死确实和蒋国公府有那么一丢丢关系,不过这只是暗地里的,在明面上,这只不过是许老夫人伤心过度,给蒋国公府泼上的脏水罢了。

    许太后如今坐到现在的地位,算是许家真正的掌权人,自然是以大局为重,将利益放在首位的。

    蒋老夫人不相信,许太后会为了安抚许老夫人,就任由其得罪蒋国公府——说起来,蒋国公府可是一流的世家,背后的人脉势力虽不如从前,但也不是许太后可以轻易舍弃的分量。

    “若是许太后也相信许氏的死和咱们有关怎么办?”蒋国公灰头土脸地从前头过来,对蒋老夫人的主意持着几分怀疑。此时提起自己刚刚过世的发妻,就直呼其姓氏,眉眼间还满满的都是嫌弃和厌恶:“说起来,许太后和许氏可是嫡亲姐妹,在闺中关系颇好。”

    “关系再好,许氏也只不过是一具不会开口说话、没了用处的一具尸骨罢了。”蒋老夫人摆了摆手,对蒋国公说道:“许太后从来都是利益至上,此时也应当不会改变就是了。”

    ————

    当晚,蒋老夫人就送给了许太后一封信。

    “蒋国公府从今以后的站位,下一任蒋国公夫人的人选”许太后看着蒋老夫人送上来的条件,觉得还是颇为满意的。

    蒋老夫人这回是猜对了,许太后再心痛于嫡姐的逝世,却不得不出手,维持住许家和蒋国公府这一条利益关系线。

    许太后还多想了一点:因着许老夫人的行为,现在蒋国公府在外面可是风言风语不断。现在蒋国公府的仇家造谣得高兴,别人则在旁边快乐地听八卦。但等这场风波渐渐地散了,京城里的权贵就又会想:若是每次许家的女儿死了,许老夫人就要像这次一样,去夫家那儿闹一场,这可怎么了得?

    一旦被旁人这样想,许家的女儿可就是嫁不出去了,许家走联姻的路子,算是断绝了。

    于是许太后在心里决定帮蒋老夫人一把,但在面上却是故作冷漠地放下那封信:“回去告诉蒋老夫人,要哀家帮忙也可以。只不过,哀家帮一回忙,就只值这么点么?”

    陈嬷嬷心知许太后这是要吊一吊蒋老夫人了,就微笑着回道:“是,奴婢知道如何转达给蒋老夫人了。”

    蒋老夫人看着被退回的信,又回想了一番对方有所松动的态度,咬咬牙,又写上去几个条件,再次递交给了许太后。

    然而没等许太后拿到蒋老夫人重新开出来的条件,就有一个突然的消息传到大家眼前。

    许氏过世,是因为知道了蒋国公在外面偷偷养了外室,还生了个年方二八的女儿,只比许氏的女儿蒋荷小了两岁。许氏一时受了刺激,病情加重,才最后没有救治过来。

    这一下子,可谓是将旁观者给惊呆了——原本他们以为只是许老夫人随便听信了他人的话,来给蒋国公府难堪,没想到,这居然是真的?

    整个许家和许太后,却是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就怒了——他们好生养大的闺秀大小姐,送进了蒋家,蒋国公不但没有好好对待,甚至养了外室!

    许太后再看重利益,此刻也是决心要弄死蒋家。

    蒋国公府却是慌慌乱乱,四处想着将这个消息压下来,却发现是无用功——在许家的推波助澜和许太后的默许下,漫天的折子飞向了永宣帝的御桌。

    说他蒋家不仁不义,恶意虐待许氏;说他蒋国公不体恤发妻,私养外室,不配于国公之位;更有甚者,说蒋国公舞弊科举,为自己的嫡子买通了一份功名。

    其他的也就罢了,最后一条却是让蒋国公出了一身的冷汗。

    还没来得及上奏,永宣帝就命人彻查这件事情,所用的是慎刑司那样的厉害手段。

    不出三天,蒋国公舞弊科举一事就被查清,里面但凡有那么点关系的官员,都被查了出来,还顺便带出了蒋国公从前做的隐秘之事。

    永宣帝自然是大怒,将接受蒋国公贿赂的科考官员统统处以流放。

    【请收藏本站】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