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永宣帝御桌颇远的地方,自然看不见永宣帝御桌上铺设圈画的地图。
永宣帝近日在位着派兵遣将的事情而苦恼:根据顺王母子改变之后的计划,他们从京城出来之后,就会向着封地金州的方向出发,等过了锦州,来到耀州面前和叛军相会之时,就立刻调转方向,向京城进攻过去。施大将军当时应该刚刚出京城不久,正好到了锦州附近,见状也不得不反了。永宣帝和手底下几位亲信大臣仔细商议着,准备在耀州那边加派兵力,和京城的禁军一起,对施家叛贼形成两面包夹之势。
如今永宣帝苦恼的,就是如何合理地将兵力给调过去,而不引起施贵太妃和顺王的警觉之心,顺便还可以借此叫顺王母子以为京城的兵力减少了,从而变得更加自大狂妄。
可这次德妃的觐见,却给永宣帝开了一道新的思路:皇子前往封地,自然是需要禁军护送而去的。而耀州原名“药州”,正好是盛产草药和不少医学世家传承的地方——将耀州赐给大皇子作为封地,再将伪装成禁军的精兵给派过去护送,是十分合理的行为。
想到这,永宣帝深深看了一眼德妃,沉吟道:“朕知道了,等朕仔细考虑之后,朕再告诉你回答。”
德妃面上就是一喜,颇为激动地谢恩退了下去。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宫斗不如做咸鱼》100-110
等德妃走了之后,永宣帝的眼轻轻扫过何长喜,何长喜就立刻说道:“回皇上,奴打听道,德妃娘娘今日遇见了娴修媛,之后就来求见皇上您了。”
永宣帝点了点头,内心在想这个方案可行性的同时,对娴修媛微微皱起了眉头:前朝他正在苦恼之事,娴修媛是如何得知的?是安国公同他=她说的,还是这建章宫混进了旁人的耳朵?
不论如何,后宫不得干政,是永宣帝在心中划定的底线。
“你去含章殿给娴修媛传一句话,告诉她最近几月后宫事务管理得颇为不错,可堪大任。”永宣帝平平静静地说道。娴修媛的确后宫事务处理得不错,但只限于后宫事务就可以了。
想了想,永宣帝又补充了一句:“朕记得娴修媛的生辰就在几月之后,朕去年不曾给娴修媛好生举办宴会,今年是必定补上的。”这就是很可能给娴修媛晋位的意思了。
何长喜应下,心头感叹:到底是有从小长大的那一点情分,又有孝安太后的情面,娴修媛可以说是万分顺畅了。
永宣帝却是为了心里的那一点影子说了这话:早上细想蒋乔的嘀咕之后,永宣帝就发现了几分恭妃之事的不对劲。这样巧的浑水摸鱼,叫永宣帝不禁想起来怜嫔之事——这件事情,还会是娴修媛么?
但大战在即,永宣帝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来查清了,只能是对娴修媛的好感不断下降。
娴修媛有点不安份,即将又有两个妃嫔要超过娴修媛的位份,其中一个还是怀有身孕的蒋乔。
永宣帝为了后宫里面的安宁,愿意给娴修媛画上一个大饼。
这样想着,永宣帝的眼前蓦然闪过蒋乔欣喜的面容、含泪的双眼和颤抖的肩膀。
“叫禁军巡视皇宫的时候,多注意注意永熙宫的情况。”永宣帝忖度着给了忠心的宫人、良好的物质食物,就只剩下安全的环境了。
“是,奴才知道。”何长喜愈发感觉到蒋乔的重量,小心翼翼地应下。
下午,建章宫发出了一道圣旨,封大皇子谢玦为康王,赐耀州和曹州为封地,由其母任德妃带着,前往封地治疗身子。
曹州和耀州盛产草药,又出名医,但却山势连绵,不宜发展农商业,是个偏差的封地。加之未成年皇子提前到封王的事情先前也有过,诸位大臣们说了一阵后就不再提起了。
翌日,德妃的父亲忠国公告病请假,不再上朝。德妃迅速收拾完了细软,说着大皇子病情严重,急速往耀州和曹州赶去。永宣帝不曾放心,就派了将近四分之一的禁军去护送。
“倒真是爱子心切,给了我们可乘之机。”施贵太妃笑容柔媚:“再过几日,本宫和皇儿就要出宫了。”
“而再过几个月,那慈安宫的凤座,就是本宫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
前一章结局改了哦!一定要回看哦!
我的六千越码越慢了呜呜
永宣帝:朕之前怎么就认定了呢?
娴修媛:我有女主光环!
第一百零二章 ·
施贵太妃在延禧宫喜气洋洋, 含章殿得了永宣帝的传话也是欢喜。
“娘娘,皇上是要晋封您的意思呢。”彩云笑得尤为欢喜,上茶向娴修媛恭贺。
娴修媛面上含着淡淡的笑容, 接过彩云献上的茶之后未曾露出欢喜的笑容, 而是将茶盏放到了一边。
彩云见此微微愣了一下,正要说话的时候, 却被白穗碰了碰肩膀:“你这丫头, 借着我倒的茶来孝敬娘娘,娘娘怎么会喝呢?要想真心恭贺娘娘,还不感觉去御膳房拿娘娘爱用的牛乳燕窝?”
“是, 白穗姐姐。”彩云心头些微的怪异感有了解释,就放下那点子不对, 去御膳房拿燕窝继续讨好娴修媛了。
“娘娘, 皇上好像知道了您见过德妃娘娘。”等彩云走后, 白穗轻声对娴修媛说道。
“这是自然的。这些年来,皇上的势力眼线变得越来越多了。在这后宫里面, 已经不是许家和施家争霸的地方了。”娴修媛对此没有表示半点意外,而是平静叙述道:“更何况,在劝说德妃这件事情上,本宫从来没有想着瞒过皇上。”
相反,娴修媛就是想让永宣帝知道此事,好了解她为朝政做出了一点贡献。
但根据永宣帝传过来的话,可见永宣帝的确有晋升她的意思, 却是因为后宫之事的缘故。
永宣帝不喜欢后宫妃嫔插手朝政。
娴修媛对自己这位青梅竹马的永宣帝多了一点新的认识:曾经愿意和旁人分享的小皇子, 在面对朝政的时候, 已经有一点专断独行的意味了。
既然永宣帝不喜欢,那么娴修媛就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
“去告诉父亲, 以后送进来的信件中,少提一些朝堂上的事情。”娴修媛保持着嘴角完美的微笑,向上挺直了背脊。
毕竟一位合格的皇后,首要条件就是要服从皇帝夫君。
————————
三月二十一日,在大皇子封王离开京城的后四日,施贵太妃带着顺王悄然辞别皇宫,向着自己梦想中的锦绣之路狂奔而去。
至下午,永宣帝又发了三道圣旨。
第一道,晋封文充媛为正二品文妃,抚养二皇子。
第二道,明贵嫔怀有皇嗣,晋位从二品昭容。
第三道,端妃身子痊愈,和娴修媛一道主理后宫大权。
这最后一道,是许太后隐隐有的意思——因为最后收网在即,许太后已经无暇顾及后宫诸事了。加之端妃的“病情”已经到了应该好转的时候,就委婉提出了几分这样的意思来。永宣帝却是擅自加了一笔,将娴修媛给算了进来。
一则是端妃的能力和心思实在是不能让人放心,二则是给娴修媛机会,好好展示自己,在清算许家时能替代许太后和端妃在后宫中的作用。
这三道圣旨一下,就好似三块石子丢入了看似平静的后宫之中,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如今这圣旨一下,来咱们永熙宫登门的人瞬间就变多了。”茗夏在门外紧紧地拧起了眉头,对锦瑟抱怨道:“这些人表面上看着喜气盈盈,说是来给娘娘送上贺礼,但实际上却是不安好心,虚伪得叫人作呕!”
茗夏性子老成稳重惯了,可今日却忍不住说道起来,可见往来的、带着假面的妃嫔之多。
锦瑟看了一眼室内,点头道:“奴婢看这满宫的妃嫔里面,也就薛宝林和常良媛真心对待主子了。”
此时,薛宝林和常良媛正在室内对着蒋乔“兴师问罪”。
蒋乔此时有了身孕,自觉性子沉静了许多,连面皮也比往常变薄了不少。经过薛意如和常良媛的一轮打趣询问,蒋乔就招架不住,对着二人连连道歉坦白,还顺便送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道歉礼。
薛意如宝贝地摸着蒋乔奉上山水瓷瓶,歪头哼道:“其实也不能怪乔妹妹啦,有了身孕自然是要越谨慎越好。若是早些告诉我们,恐怕要会被有心人给听到,做些对乔妹妹不好的事情。”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宫斗不如做咸鱼》100-110
瞅见薛意如瞬间变脸的蒋乔幽幽道:“薛姐姐,你方才可不是这么说的”
常良媛也对蒋乔所送的画卷爱不释手,闻言向蒋乔腼腆笑道:“薛姐姐说了,就是要这样唬一唬乔妹妹,看能不能从乔妹妹那里得些好东西。”
蒋乔就了然地点了点头,笑着拉长声音说道:“哦——原来如此。看来薛姐姐和常妹妹都学坏了,想借着我愧疚的心理来趁机敲我呢。”
“怎么会呢,乔妹妹真是误会我和常妹妹了。”薛意如狡黠一笑,随即正了正面色,对蒋乔说道:“我们可是特地准备了好东西送过来的,要定下这孩子的大义母和二义母的角色。”说罢,拍了拍手,身边的江碧和清平就带着两方礼盒走了上来,送到蒋乔面前。
蒋乔亲手打开了两个盒子,里头都是不算顶顶贵重、但是又十分精致的东西。除了精致东西,薛意如里头有好几件孩子样式的小衣,常良媛里面也有一整套的小袜子小手套。
“到时候孩子夏天穿着我绣的小衣,冬天就用常妹妹的袜子手套。”薛意如望着蒋乔面上惊喜的神色,含笑缓缓道:“若是孩子喜欢,我和常妹妹就一直做下去,直到孩子大了为止。”
蒋乔神色温柔而又欢喜,抚了抚自己的小腹:“薛姐姐放心吧,这个孩子一定会喜欢的——不过也不能叫你们一直做,意思意思就好了。”
薛意如倒是心意已决,口中换了一个话题:“方才我们过来,看见永熙宫中多了不少宫人,想来是殿中省配的宫人到位了——我多问乔妹妹一句,这些人可都是查过了?”
“皇上当时亲口吩咐了殿中省再选过来的宫人。”蒋乔微微一笑,对着薛意如和常良媛解释道。
“我看着里头好像有眼熟的宫人,好像从前在哪儿看过。”常良媛说道。
蒋乔笑了笑,未曾将话给说出口:德妃临走前将救了大皇子一命的谢礼给送了过来,是德妃经营人脉中的一小半。
虽然只是一小半,却是蒋乔急需的那一部分——宫人机构的中层们。
作者有话要说:
大姨妈到访,卧床不起,最近几天少更一点
第一百零三章 ·
不错, 蒋乔虽然再基层宫人们建立了基层,在一些情报方面算是强于别人,却吃亏在无法得知更加高级的一些情报。
能在殿中省及其下属机构坐上管理位置的, 不论大小, 要么是身后已经认了主子、有了庇护;要么是油嘴滑舌,墙头草一般讨好上去;又或者是自身能力出众但极为谨慎、擅于明哲保身的。无论是哪一种, 对于蒋乔来说都是不好拉拢的。
原先蒋乔无法, 只好寄希望于梧桐看人能力准,看中的发展人选给力一点,能在几年之后混上一个小小管理的位置。
没成想这个可能要延续好几年的计划, 却因为德妃的一次谢礼而完成。
当时德妃找到蒋乔的时候,蒋乔是颇为惊讶的, 先是客套了一句去封地一路顺风的话语, 随即就为德妃亲自沏茶。
“明贵嫔不用多礼, 本宫是来给你相送谢礼的。”德妃温和一笑,将一张薄薄的纸交在了蒋乔的手上。
蒋乔原先以为是一张礼单, 可看了几行之后,蒋乔就意识到这是一张写满了人名的名单——多亏参与了少部分的后宫事务,蒋乔认出有两个人名来给自己汇报过工作。
“德妃娘娘,这、这是”蒋乔下意识地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望着德妃。
德妃低头一笑:“这就是本宫多年来相熟的宫人,虽然官位都小,但或许将来会对明昭容有所助益。”
“不、不, 德妃娘娘, 臣妾虽然救了大皇子, 但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天上掉馅饼虽然是好事,但蒋乔在后宫里面可不敢乱接旁人给的馅饼。
德妃对蒋乔的反应只是一笑, 微微偏了偏头,整张秀美的脸都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显得格外温柔和婉:“明昭容,当日若是没有你,只有那个不怀好意的小宦官和什么都不懂得二皇子留在玦儿面前的话,玦儿恐怕就不会在今早还嚷着吃荷叶饼呢。”
“自从我生下玦儿之后,玦儿就变成了我生活的全部,乃至我的生命。”
“对你来说,或许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我来说,你不仅救了玦儿的命,还救了我的命。”德妃微微一笑,眼角有泪光一闪而过:“这后宫里实在太冷了、太寂寞了,唯有玦儿一直陪着我、一直爱我罢了。”
蒋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