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源远远落在后头,出门时陈正已?经等了好一会儿。
陈正撩起车帘:“老夫人让奴才准备了手炉,公子可先焐着。”
苏源附身钻进马车,一眼瞧见外观精致的?手炉。
这是苏慧兰前?几日置办的?,母子俩一人一个,捧在手心暖呼呼的?。
苏源捞起手炉,后背倚在车壁上,摩挲着手炉外面缝制的?柔软布料,缓缓勾起唇。
一刻钟后,马车停在苏家小院门口。
苏源进了门,直奔苏慧兰而去?:“娘,这是铺子的?钥匙,您有?时间可以过去?看看。”
苏慧兰先是一愣,而后是掩饰不住的?笑,接过钥匙:“这么快就找到了?”
苏源嗯了一声:“跟咱们家以前?的?铺子差不多,我直接买下?来了,您怎么安排都成。”
其?实这铺子早在十来天前?就已?经到他手上了,只?是略有?些瑕疵,苏源看不过眼,让人修整一番才交到他娘手上。
苏慧兰满眼笑:“好,等过完年娘就过去?瞧瞧。”
母子二?人边走?边说,路过厨房时,闻到一股浓郁的?卤香,苏源不禁多看了眼。
上次吃卤味还是上次,不免有?些惦念。
苏慧兰见状忍笑:“等会就要好了,正好晚饭时尝尝味儿。”
苏源抿了下?唇,只?当看不出对方的?揶揄:“好,我先回?房换身衣裳。”
官服太过正式,且不如常服穿着舒服,在家里苏源更追求舒适感。
小半个时辰后,在昏黄的?烛光下?,苏源终于尝到了卤味。
滋味一如以往,令人怀念。
洗漱后,苏源回?屋,给方东和唐胤写信。
之前?忙着盐税案,他压根分不出多余的?心思做其?他事情。
即便二?位好友给他来信,问及外放缘由?,苏源也不曾回?信。
眼下?涉案人员以及赃银、账册都已?上路,二?十天左右便可抵达京城,他也能抽出空来,给亲友们回?信。
信中他并未隐瞒盐税案一事,并对两年后不能送他们进考场表达了遗憾。
外放官员三年一任,等他回?京,那两人说不定都已?经在翰林院站稳脚跟了。
写完信,苏源又掏出笔记本,着手准备松江府接下?来的?发展计划。
离京前?弘明帝就曾暗示过,等吴立身落网,他就会顶上吴立身的?官位。
作为一地父母官,自然?得保证百姓衣食无忧,家家有?粮有?余银,才不至于辜负他们的?信任与期待。
回?想起午时在西山所听?见的?那些话,苏源只?觉得浑身的?疲惫也算不得什么,书写的?速度又快了几分。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100-110
翌日,苏源派陈正把信送出去?,乘马车去?了府衙。
今日除夕,官员们只?需在府衙待一个上午,根据各自的?年底考绩进行奖惩,下?午便可归家,准备过年。
苏源批完最后一份公文,官员们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府衙里空荡荡,穿堂风吹得人面寒体凉。
苏源披上挡风的?大氅,信步走?出府衙。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守门的?衙役讨巧地说了几句吉祥话,送通判大人上了马车。
街头巷尾充斥着浓郁的?年味,小贩的?吆喝声都透着欢快,两旁铺子的?东家也都极力叫卖,生怕输给了左右竞争者。
更有?不少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在街边支了个摊位,替人写春联。
凛冽寒风吹得他们脸颊通红,右手更是僵硬到握不住笔,可他们仍咬牙坚持,只?为了那几个铜板。
苏源虽不曾经历过这样的?生活,却很看好这些吃苦耐劳的?书生。
沉吟片刻,他让陈正去?买了好几对春联,争取把家里的?门窗都贴满。
看到书生脸上的?喜悦,连带着苏源也被影响到,手指轻点矮几的?频率加快。
等到晚上,家家户户团圆。
和往年一样,吃完年夜饭苏源和苏慧兰开始守夜。
母子俩相?对而坐,就着烛火安静看书,互不打?扰。
直到天边出现鱼肚白,苏源才回?屋小睡。
刚褪下?衣袍躺下?,苏源就发现了枕下?的?东西。
棱角坚硬,触感微凉。
抽出一看,果?然?是红封。
苏源哭笑不得,翻个年他都十九了,怎的?还有?压岁钱拿。
双手却格外诚实地攥紧红封,嘴角上扬的?弧度怎么也控制不住
府衙的?年假共有?七天,倒是和前?世类似。
从年初一开始,往苏家送年礼的?人就没停过。
不论是官员还是富商,前?来送礼的?人个个满脸堆笑。
说完拜年的?吉祥话,又替自家老爷转达了对苏大人的?新年祝愿,争取在苏大人跟前?留个名儿。
对此,苏源倒是没再不近人情地将他们拒之门外。
毕竟他要在这里待满三年,若想自己规划的?政策得以顺利施行,没几个趁手的?工具人可不行。
对方有?意讨好,苏源也就顺势而为,让陈大把年礼收进库房,并记录在案。
至于这些送礼的?人家,苏源隔天就还了同等价值的?年礼。
宋家也差人来送了年礼。
苏源打?开看了,除去?一些很常见的?年礼,还有?几本古籍。
书页泛黄,却被保存得很好,连卷边都不曾有?,散发着油墨香。
苏源看了几页便爱不释手,回?礼时在里头添了一本兵书,以及一柄锋利秀气?的?匕首。
兵书是他半月前?让人搜罗来的?,一直放在他的?书案上,正是为了过年时送去?宋家。
至于匕首,是苏源在
LJ
武器行挑挑拣拣,花了小半个时辰挑出的?上品。
不仅价格漂亮,更是男女通用。
苏源不知宋家收到年礼是何反应,忐忑之余选择刻意不去?关注。
除了应邀前?往夏同知家吃了一顿饭,其?余时间基本窝在家里,看书写文章,倒也充实。
七天一晃过去?,官员们打?着哈欠走?进衙门,开始新一年的?忙碌。
因着去?年年底的?变故,府衙多出许多空缺。
除去?知府、同知还有?通判的?三个空缺,这需要弘明帝亲自任命,其?余的?空缺都由?苏源填补。
苏源把表现良好的?小官往上提一提,补足一部分空缺,剩下?的?空缺由?品学兼优的?举人通过考核担任。
当然?,这些七品以下?官员的?提拔及任命,都是经由?弘明帝的?准许。
即便如此,苏源也还是写了一份奏折,将具体官员调动上报京中,以免被人捉住错处,成为攻讦他的?理由?。
身处漩涡,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刚让人把折子送去?驿馆,由?专人送往京城,夏同知过来:“大人,盐运司的?人来了,想问问大人何时给盐商发放盐引。”
原本是要在年底给盐商发放盐引的?,只?是那时府衙众人忙得脚不沾地,盐运司更是因为此案与盐税有?关,个个战战兢兢,提都不敢提一句。
如此一来,一年一度的?盐引发放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若非那些盐商三天两头催促,盐运司还真?不想来触这个霉头。
苏源掀起眼皮,将毛笔架在笔洗上:“让他进来吧。”
夏同知麻溜把人请了进来,又赶紧脚底抹油溜了。
自从苏大人成了代理知府,可把他折腾得不轻,并非是刻意刁难,而是打?着“本官看重你”的?名头,给他安排各种差事。
现下?他手头还有?不少公务未处理完,若再让苏大人逮住,估计连睡觉的?时间都得贡献出来。
惹不起,他还躲不起么!
苏源何等敏锐,自然?觉察出夏同知的?意图,不由?莞尔,诸多琐事带来的?心烦都散去?不少。@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苏大人。”
浑厚的?嗓音拉回?苏源飘远的?思绪,习惯性地正襟危坐:“林大人。”
眼前?之人正是盐运司副使,松江府这一片的?盐务都由?他负责上报到省城的?盐运司。
林大人上来直奔主题:“本官打?算月底发放盐引,不知苏大人可有?异议?”
论品级,二?人同为从五品,没有?谁高谁低一说。
只?是林大人被外放多年,比不得苏源深得帝心,不免多了几分谨慎。
再加上年前?苏源把整个松江府官场搅了个天翻地覆,也让林大人对他多有?忌惮。
担心苏源再在盐务上做文章,为保险起见,林大人还是决定来知会他一声。
苏源指尖细微磨蹭着,笑意温和:“自然?不成问题,只?是”
林大人刚松了口气?,又因后面俩字儿屏住呼吸,紧张之意溢于言表。
苏源紧忙道:“林大人不必如此紧张,苏某只?是就盐引提出一二?点建议,对松江府盐务只?会有?益无害。”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林大人干笑两声,头疼得很。
眼前?这位可能不知道,自从他把松江府的?官员薅走?一半,不论是盐运司还是其?他人,私底下?都称他为“铁面无情苏大人”。
他对苏源破盐税案的?事迹也所有?耳闻,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100-110
更觉得苏源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甚至不太敢与之对视,生怕被对方看出心中所想。
苏源也没再说什么废话,开门见山道:“根据苏某调查所知,往年发放盐引只?管盐商是否有?足够资产,却忽略了他们的?本性。”
“依苏某看,松江府的?盐税之所以被贪墨转移,一部分是官员的?贪婪不作为,另一部分则是盐商的?品质良莠不齐。”
“松江府只?是一个小小缩影,不仅整个省城,甚至于整个靖朝,也都存在这个问题。”
林大人瞳孔收缩,表情精彩得紧。
苏源可真?是胆大妄为,什么话都敢说啊!
又仔细一想,苏源说得好像有?点道理,鬼使神差地没有?打?断他。
苏源见状,眼底掠过笑痕:“眼前?的?问题便是,如何规避这些问题。”
林大人心中腹诽,他不过一个盐运司副使,上头还有?正使压着,哪轮得到他考虑什么规避的?问题。
苏源似看出他的?顾忌,气?定神闲道:“林大人放心,关于这件事,苏某在离京前?就已?经同陛下?商讨过,陛下?也愿意一试。”
在翰林院的?那段时日,他只?要被宣召到御书房,一待就是一两个时辰,真?以为他是单纯过去?带娃,陪陛下?对弈的?不成?
和弘明帝达成计划的?那天,弘明帝特意让宫人把十二?皇子抱回?皇后宫中,与苏爱卿促膝长谈。
弘明帝是位明君,骨子里同样有?股拼劲。
听?完苏源的?提议,他仅思忖片刻,就同意苏源拿松江府作为试点,进行官盐改革。
林大人得知其?中有?陛下?默许,有?些意动。
踟蹰半晌,出于谨慎,还是没有?一口应下?,只?道:“林某回?去?将此事告知正使,再给苏大人一个答复如何?”
苏源欣然?应允:“善。”
只?要盐运司别捣乱,给他拖后腿,松江府的?那些个盐商掀不起什么风浪。
林大人带着满腹心思离开府衙,苏源让新上任的?通判知事把公文搬来,继续伏案处理公务。
今天又是打?工人的?一天呢。
等他正式上任,一定要多找几个工具人,帮他分担一部分这如山一般的?公务。
两日后,林大人再次登门:“黄大人同意了,只?提出一点要求。”
苏源眉梢轻挑:“您说。”
“若松江府的?盐商集体抗议,继而影响到这一片官盐的?售卖,苏大人必须立即停止新的?盐引制度。”
苏源爽快应下?:“不必黄大人说,倘若真?遇到您所说的?情况,苏某也会即刻终止。”
林大人紧绷的?后背瞬间松开,面皮也不似起初那么严肃了……
苏源递上一张宣纸:“这是苏某拟出的?盐引制度初稿,林大人不妨先看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