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她是不是无意推孕妇的,都已造成了伤害。

    不过,因为她自己来了府衙投案,还是可以略减轻些刑罚,最终判她□□三年半,罚五十两银子赔给石家。

    胡阿婆这次也不问二儿子的意见了,当场求人写了休书。

    胡兴才眼神涣散地坐在地上,胡阿婆抓起他的手,按了印泥就往休书上按,胡兴才也不知心里是同意了,还是没力气反对,顺从地按了手印。

    胡阿婆将一封休书扔到王氏身边,“上次你犯事,我便让老二休了你,可他念着你俩的情分不肯答应,如今你又做错事,你们的夫妻缘分也就到头了。”

    王氏泪眼朦胧,看也不看地上的休书。

    “想我王家,在我小时候也是富过的,我爹还请女夫子来家里教过书,我也略识得几个字。不想一日破败,我婚嫁之事便只能配个农夫。”

    “如此,我也没什么怨言。可胡兴才他不成器,撑不起这个家。还有你,你这个恶婆婆,只偏宠你的大儿媳,屡屡看不上我,不就是因为我没生个孩子吗?”

    王氏伸出手指怒指胡阿婆。

    胡阿婆气得大喘气,“你别瞎说,我啥时候给你缺吃少穿了?是你总是盯着别人家的日子,眼睛挂到天上,脚踩在云里,想着一夜发财,一点都不脚踏实地,这样我才看不上你。”

    王氏越说越起劲儿,几近哭喊:“无论我跟别人发生了什么矛盾,对面只要一句‘不下蛋的鸡’,我就没了底气。我看过许多郎中,他们都说我身子没毛病,就是子女缘分未到,可是都六、七年了,到底这缘分什么时候能等到?!”

    方念真可不想听她在这怨天尤人:“所以呢,所有人都对不起你?石大嫂又做错了什么呢?无端被害。”

    王氏无言以对,眼神却柔和起来,嘴角还挂着微笑:“只能怪她的命太好了,都已经有一个儿子了,又怀上了,这肚子里的孩子,分我多好,我定会用心抚养的。”

    方念真越看她越觉得瘆人,这不是要疯吧?

    “说到底,你还是只能欺负老实人罢了,你口中所有的不满、不幸都是跟你自己的所作所为分不开的,你却都要归到别人身上,没有担当。”

    胡兴才这时候落寞地从地上站了起来,“云娘,这次我也救不了你了,我们……便散了吧。我没想到,原来你一直是看不上我,看不上我胡家的。”

    王氏听了胡兴才的话,擦干眼泪,不再抬头,只留了一句:“别告诉我娘家人,就当我失踪了。”

    “大人,把我关回去吧,罪我已认了,我不想在这儿了。”

    方念真觉得三年半还是便宜她了,石大嫂遭了这么大的罪,怎么也得把她关个十年!

    可惜本朝律法就是这样,主要按造成的实际后果来定罪,石大嫂性命无碍,孩子也保住了,王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50-60

    氏的罪责很难再加重-

    回家的路上,胡兴才带着浓重的鼻音说道:“娘,你能不能借我四十两,我给你打欠条。”

    胡阿婆大惊:“老二,你都休了她了,不会还想替她赔钱吧?”

    “娘,她若赔不上这一笔银子,刑期还得再加二年,原就是我配不上她,这是……我能为她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配不上个屁,她都吃牢饭了!你啊,唉!”

    胡阿婆不允,胡兴才也没有底气闹,不声不响地跟着回了胡家。

    可胡阿婆想不到,她这儿子有多么的“痴情”。

    …… ……

    方念真不能一直守着石大嫂直到她好起来,毕竟自己还有两家店、一个牧场要管理呢。

    她只能是派黄莺或者小秋勤往石家跑跑,送些补品和吃食。

    马上年底,方念真又拾起了卤肉生意,今年她可以卤得就多了,这回她又杀了一头牛,先做酱牛肉吃一吃。

    虽然牛肉价高,但新云州的食客还是比较追捧和喜爱的。

    酱牛肉用的是大块的牛腱子肉,“卤”实际是最省心的一个烹饪方式了,只要比例对,卤啥都入味。

    卤好的牛肉放置两个时辰,这时候也凉透了,切成片,牛肉纹理分明,瘦肉夹着筋,看起来诱人极了。

    卤牛肉的汤也不能浪费,方念真打算拿来做牛肉面!

    牛肉面就不能用手擀面的手法了,那必须得吃“拉面”啊!

    作者有话说:

    胡家老二,“恋爱脑”无疑了……

    第54章 牛肉面

    眼看着要进腊月了, 天气越发得冷了起来,这几日新云州也不知是怎么了,老是阴天, 阳光都很少见。

    人来人往的主街上, 方记食铺前支了张大桌子。

    方记食铺周围已经围了一圈人了,大家都没看够。

    “掌柜的, 再来一下呗。”

    “是呢,都赶上练功了, 方掌柜这面食功夫真到位。”

    方念真叫了阿青来,问明白之前做出来的差不多都卖出去了,就答应了食客们的要求。

    “好嘞,咱们再来表演一块面团的,看好咯!”

    围观的食客们只见她往醒好的面团上不知刷了一层什么水,就开始把面团揉成长条状, 两手各执面剂子两端, 在空中越拉越长, 同时翻绕着荡起来,再将面两端捏到一起,面剂子顺着这个惯性自然缠绕成麻花状。

    如此几个反复, 再醒上几分钟,真正可以拉开且不会断的面团就准备好了。

    将面剂子分成几段,都压成扁扁的条状,方念真开始了正式的“表演”。

    她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扁片子拉长,这面延展性极强, 看起来又软又有筋性, 之后双手交叠回来, 右手捏住端点,左手快速再次拉伸,

    方念真手中的面越来越细,也逐渐垂到了案板上,直到拉得与肩平齐,打得案板“啪啪”作响。

    案板上有面粉,防止拉出来的面条粘连,方念真并没有拉到太细,主要是对自己的面团还不够有信心。

    食客们看不懂的那碗“水”是她特制的蓬灰水,她穿过来之前,做过视频特辑,专门研究了牛肉面的“面”是怎么做到那么筋道的,所以她自然而然接触到了“蓬蓬草”。

    这蓬蓬草还是她和知晓“秋游”那次发现的,那日行程匆忙,离家又远,她也没顾得上摘。

    好在后来在城北的小山上也发现了蓬蓬草,她摘了些晾干,制成了“蓬灰”。

    如今制成了“蓬灰水”,她昨晚苦练好久,终于掌握了加“蓬灰水”的比例,今天才有信心搬到店前“表演”。

    只是家里做废掉的面团,又够吃好几顿面片汤的了。

    方念真在前面拉好面,阿青就拿到后厨交给安子煮,小秋如今接过了“切墩”的活计,想学厨,自然基本功要练扎实。

    将面煮熟后,浇上一碗肉香四溢的牛骨清汤,配上煮好的白萝卜片,撒上胡椒粉,最“奢侈”的是,这面上竟有几叶香菜!

    绿色的叶子菜在冬日里可太难见了,方念真也就是想着这牛肉面不配香菜可惜了,才咬牙拿出来的。

    香菜是黄莺前几日种在盆中,放在灶旁种出来的,比夏天的长势差多了,稀稀楞楞的,还都长不高,不过,有总比没有强。

    一碗简单的“牛骨汤面”就好了,若是想加牛肉,就得额外加十文钱,安子就会往上面盖上三片圆形的牛腱子肉。

    酱牛肉也单卖,但是价格高,五十五文一盘,食客一般都不舍得点,还是觉得吃面条的时候尝个味儿比较划算。

    可能只有宴客的时候,为了席面好看,才可能点上一盘。

    酱牛肉在店内销量一般,方念真也毫不担心,因为她的目标客群本来也没放在店内。

    最近“锅里捞”那边去各大府宅外送的时候,都会遵从掌柜的吩咐,赠上一碟“方记酱牛肉”,人家根本不在乎一碟五十多文的牛肉。

    尤其是孙府,已经又下了“订单”,跟方念真订了十斤的酱牛肉。

    现居新云州的百姓们多吃擀面条或者切面,对“拉面”这项技法并不熟悉,欣赏够方念真的“拉面表演”后,大家纷纷入座,等待自己的那碗面。

    方念真忙活了一早上,并不感觉冷,甚至感觉自己隐隐出汗了。

    她在柜台下拿出自己的茶杯,里面有小秋给她晾好的米茶,“咕咚咚”痛快地喝了几大口,这才解了渴。

    擦了擦嘴,她这才注意到,食铺临窗的座位上,那不是何正嘛!

    她端了盘酱牛肉走过去,“何大人,您怎么来了都不叫我一声?”

    何正面露笑容,“我来的时候你正忙着,就没叫你。早上没吃饭,刚刚点了碗面,你看,你还搭上碟酱牛肉。”

    “您正好尝尝,我新研究出来的。”

    恰好此时,何正点的牛肉面也端上来了,阿青稳稳地放下,“客官您小心烫,辣椒油和醋在桌边。”

    何正先尝了口原味的面,嗯,汤很鲜,加了香菜又多了一重香气。

    不过他是吃惯了辣椒油的,就加了两小勺辣椒油进去,红通通的辣椒油配上绿油油的香菜,顿时觉得食欲大开了。

    夹起一著面条入口,筋道弹牙,还有种独特的香气。

    “方掌柜,有没有小咸菜,来一点儿。”

    何正也不跟方念真客气。

    方念真给他端来一碟酸豆角还有烧椒酱,竟然还有几颗大蒜瓣?

    何正不解,“这蒜是干嘛用的?”

    方念真嘿嘿一笑,“看您口味重,特意拿来的,您试试。”

    她手上动作不停,剥好了一瓣白白的蒜瓣,“一口面,一口蒜,就着吃香得很。”

    何正将信将疑,吃了一口面条,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蒜,在方念真看来,这瓣蒜也就受了点皮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50-60

    外伤。

    他细细品味了一下,又吃了一大口面,咬了一半的蒜瓣。

    “嚯,真够劲儿!就是这蒜挺辣。”

    他又夹起面前那盘酱牛肉,牛肉片厚薄适中,中间都夹着透明的筋,一口咬下去,卤香味十足,“筋”的部分尤其美味。

    何正由心地夸奖:“方掌柜厨艺大有进步啊。”

    吃了个半饱,他才放慢速度,说出了今日来这里的真实目的,“方掌柜,我听说你做甜品也很厉害,那个……双皮奶,能不能过些日再做一回?我预订,我们王爷过生辰,他向来不收我们的礼物,我寻思送这个表表心意。”

    方念真愣了一下,“啊,是哪日啊?”

    “腊月初三。”

    “行,那日我早上做好了,送到府上门房。”

    “有劳方厨娘了。”

    方念真送走了何正,心里却想着,因为石大嫂而去借太医的事,还没跟人家表表谢意呢,如今瑞王过生辰,自己正好借这个机会表达一番。

    可是,七日后就是腊月初三了,知道的这么仓促,她恐怕也来不及寻什么好玩意儿了。

    再说了,她觉得“好”的,瑞王可能都是司空见惯了的,送些什么好呢?-

    自打多了“牛肉面”这个选项,方念真的开店时间又被迫提前了半个时辰,没别的,食客们集体反映,早上就想吃上热乎的这一口面条。

    为了延长自己的睡眠时间,方念真把“拉面”的手艺教给了安子,当然,“蓬灰水”那一茬安子是不知道的,方念真只教他揉面和拉面的手法。

    安子倒是乐不得的,他知道这手艺有多重要,夸张点说,有这门技艺,撑起一家小面馆都是绰绰有余的,所以他学得很是仔细认真。

    练了三日,方念真终于能甩手不管了,专心地研究她的“秘密生日礼物”去了。

    …… ……

    方念真还拿了醒好的面团和材料,去了石家,现场做了一锅拉面。如今石大嫂已经能吃发物了,她也得多吃点肉补补身子了。

    方念真如今拉面已经很是娴熟了,小石头看得惊叫连连,石大嫂也乐得合不拢嘴。

    方念真和石家人围坐在桌前一同吃着面和酱牛肉。

    石大嫂不吝夸赞着:“念真呀,你说你,总能研究出这些个我们想不到的,一个面团都让你做出花样了。”

    “嫂子,如今身子可好全了?”

    石大嫂轻轻摇头,“算是吧,不过感觉精力不如从前,也不知是这场事闹的,还是怀到后期了就这样。太医说不让我出去吹冷风,只让我在屋内溜达,都要憋屈死了,还好今日你来了。”

    “还是得听太医嘱咐的,预产期是二月,是吧?”

    石大嫂叹了口气,“太医说,不一定能到那时候了,这孩子也许会早产,一月份就得做好准备了。你石大哥已经请了有经验的稳婆,念真,不瞒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