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 这道点心不太难,恰好她前两日买到了小虾米皮,只是可惜,少了瑶柱和腊肠。

    作者有话说:

    晚上十二点前还有一更~

    第64章 欢欢喜喜过大年

    正好店里有泡好的干香菇, 再拿两根白萝卜削皮,切成细丝,撒少量盐搅拌均匀, 杀一杀萝卜里的水分。

    等待的时候把其他食材处理一下, 香菇切丁,没有腊肉干脆就用了一点腌制过味道的猪肉末。

    而后将萝卜丝攥干, 把水分挤出去。

    方念真从小秋那边拿了点自磨米粉,加入水搅成略显浓稠的米浆, 加盐调好味道。

    热油下小虾米皮爆香,再加入肉末和香菇丁,此时就已经飘出香味了,再把萝卜丝加进去共同翻炒。

    今日店里忙,三人都没顾得上吃早饭呢,都抽着鼻子使劲闻着香味。

    “一会儿咱们早饭也吃这个。”

    做厨子还是有点小特权的, 瞧瞧, 店里别的员工吃不到这些吧。

    加入米浆, 和配料拌匀,让米浆均匀地挂在每一根萝卜丝身上,之后就可以上锅蒸啦。

    装到刷了油的大盘子里, 上蒸锅大火蒸熟。

    后厨里,萝卜糕的香气和生滚粥的米香,还有肠粉酱汁的浓郁味道缠绕在一起。

    “咕咕咕”,也不知道是谁的肚子先叫了起来。

    萝卜糕蒸熟后,方念真就迫不及待切了几块,和小秋和安子分食了。

    “嘶, 好烫, 但是好吃。”

    此时的萝卜糕是软糯的, 但要是依方念真的感觉,还是得再煎一下,外脆里糯才是最佳口感。

    萝卜糕刚出锅,还有点水汽,不过现在有季节优势,扣上布帘防止灰尘进入,拿到外面吹一会儿冷风就凉下来了。

    这个时候就可以切成条形的小块,下入油锅小火煎了。

    鸡蛋肉末肠粉配着生滚粥,还有一小份香煎萝卜糕,方念真端到黄太医的桌上。

    “可能不大正宗,吃个意思,黄太医您尝尝。”

    黄太医先看了看面前餐食的品相,“你这女娃娃,厨艺上确实是有几分功力的,从外表来看,跟我吃过的基本一样。”

    又拿起筷子,第一个当然尝他心心念念的肠粉。

    肠粉已经贴心地切成了小段,方便入口,一筷子下去。

    “嗯,好!就是这个味儿!这肠粉皮的感觉也对。”

    小老头儿吃高兴了,眼睛都笑得眯了起来,“这粥和萝卜糕也不错。”

    见他满意,方念真就去了柜台,边算账边观察黄太医的反应。

    黄太医样样都吃到了,可惜除了肠粉吃光光了,粥和萝卜糕都剩了些。

    “人老啦,胃口不行了。”

    方念真赶紧安慰他,“哪有,我看你身子可康健着呢,您也就五十岁?”

    黄太医哈哈大笑:“你呀,能说会道,就哄我吧,我都六十三了,不对,马上过年了,该六十四咯。”

    方念真不想收他的钱,理由是感谢他对石大嫂的救命之恩,黄太医却坚决要给,“一码是一码的,你这个女娃娃撑起这个店不容易。”

    最后强硬地扔了个小银锞子就溜了,方念真追在后面直喊着“给多了”。

    黄太医潇洒地挥挥手,头都不回,“当作我一个月的口粮钱吧。”

    嘿,这老头儿,腿脚可是够利索的了,一点儿都不像六十多的。

    隔日,腊月二十九了,方记食铺开业的最后一日,黄太医又来了,这次他不是自己来的,王太医也来了。

    “我知道你的店要休息了,还是得赶着来吃一口。”

    方念真给他们安排到僻静的一桌,“还是昨日那一套?”

    黄太医回答道:“我还是吃那些,给老王头儿来一碗面吧,他口重,爱吃辣。”

    “好嘞,那就牛肉面?”

    “行,啥都行,他听说你店里辣椒油好吃,特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60-70

    意来的,真是,自己饱读医书,一点儿都不养生。”

    王太医闷葫芦似的,偶尔说两句却直戳人痛处。

    “哼,你倒是养生,给自己养成个大胖子。”

    方念真捂着嘴偷笑着去了后厨,看来两位老爷子交情不浅,应该是很多年的损友了。

    上菜的时候,方念真特意带了几瓣蒜。

    “辣椒油在桌上,这蒜可以就着面吃,一口面一口蒜,别有风味。”

    现在店里的熟客已经都知道“面条配蒜”这个吃法了,爱的人爱到不行,不喜欢的人避之不及。

    店里的用蒜量一下就增大了,知晓还跟她提过这个事,不过方念真算了算,也没费多少钱。

    “就当给大家添个乐子了。”

    王太医果然如黄太医所说,很是重口,光是辣椒油都加了五大勺进去,面汤上面浮了一层红油,都看不见里面的面条了。

    黄太医看的龇牙咧嘴的,“不是,你悠着点,今天吃这么辣,明天过年再吃的油腻点,到时候你窜稀了,我可不给你熬药。”

    王太医瞥了他一眼,“吃饭呢,能不能别说那些影响胃口的话?”

    方念真还给上了盘泡萝卜和酱牛肉。

    不得不说,王太医的食量比黄太医可好太多了,一大半的酱牛肉都进了他的肚子,“咯吱咯吱”咬着脆爽的泡萝卜也吃了半盘子。

    最后还不过瘾,端起面碗,“咕咚咚”地干了半碗红油面汤。

    “好久没吃得这么舒服了,冬日里就是得吃点够味儿的、热乎乎的汤面。”

    黄太医洋洋得意:“我找的这小馆子不错吧,咱不能总窝在府里不出来,你也得接接地气。”

    今天黄太医没有再强制着付钱了,“在这儿给我挂个帐,每次吃的饭钱从我账上走。”

    “好嘞。”

    “你们方记,是年后初八再开门是吧?”

    “对,忙活一年了,多放几日假。”

    方念真给两位太医装了几包瓜子花生和牛肉干、牛肉丝。

    “二位太医新年大吉!”

    黄太医和王太医缓缓地走远了。

    “看这小丫头多上道。”

    王太医倒是淡淡的,“开店的就得这样,生意才兴隆。”

    “你这老头,太倔,你不说人家好话还拿人东西,把那牛肉干给我。”

    “你怎么还上手抢,这牛肉干是辣的,你又不爱吃。”

    …… ……

    忙了一大年,方念真是一丝一毫都不想动了。

    反正在她宅子里过年的有这么多人,年夜饭干脆每人出一道菜吧,这样大家都不累,花样还多。

    “事先说好啊,我是真做不动啦,我就负责明晚的饺子馅儿。”

    于是小秋和安子记录了每个人想做的菜,总结出了需要的食材,给大家安排了做菜顺序。

    安子最近的脾性稳了很多,话也不那么多,也很少翘尾巴了,对于厨艺的钻研肉眼可见地更努力了。

    小秋曾经前几日偷偷问过方念真:“师父,你真不打算收安子哥为徒吗?”

    方念真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反问小秋:“你什么时候和他关系那么好了,还‘安子哥’?”

    小秋挠挠头,“他教了我挺多的,也不像以前一样,好像看不见我似的。”

    犹豫了下,小秋迟疑地说道:“我感觉,他长大了。”

    “噗”,看着眼前一脸懵懂的小女孩,刚喝了一口茶的方念真喷了出来,果然啊,女孩子心理年龄更成熟是真的。

    大年三十的清晨,方念真在一阵鞭炮声中醒来。

    迷迷糊糊的,她听了一会儿才听出来这是自己府里放的鞭炮。

    洗漱好了起床,知晓就在外间等着她。

    “掌柜的,你也太能睡啦,都放鞭炮了,你才起床。”

    “睡懒觉是多美好的一件事,起来这么早干嘛,又没什么事情。”

    新年都是要穿新衣服的,但是住在府里这么多人,她真顾不过来,之前给他们发的“年终奖”也算是很丰厚了。

    方念真干脆就给大家发了新的冬季工服,干净簇新,棉花塞得厚厚的。

    每个人领了新工服都挺欢喜的,虽然工服都是一样的颜色,也没什么花样,但是都是方念真在裁缝铺订做的上乘料子,针脚细密,穿着也舒服。

    早上随意吃了一口面条,大家就都开始忙活着挂灯笼,贴对联,贴福字。

    方念真问知晓:“年礼都送完了吧,没有落下的吧?”

    知晓答道:“没有,就连那个县里的朱财主那都送了。还有咱们店的常客、大主顾,也都送了。”

    “嗯,那就好,记好单子,礼尚往来的人情不能乱。”

    “是,咱们店的固定进货店铺也给您送了年礼,我也记录好了,都收在小库房了,姐姐有空的时候看看礼单。”

    “辛苦你了,走,咱们看看他们忙什么呢。”-

    “掌柜的来啦!”

    不知道哪个皮小子一声呐喊,吓得正在切菜的人一个哆嗦。

    “好好干,争取以后咱们店人人是大厨。”

    方念真如今府里住着的都是她签了活契和死契的店员,再就是老钱一家三口,这三口是死契,他们两口子当时是为了救闺女,正好遇上方念真需要一个会养马的人。

    现在老钱负责养马和赶车,夜里就在大门口守夜。

    他媳妇则在外院做些粗活,他们的小闺女病也好了,年纪小,干不了什么重活,但是可以擦擦扫扫。

    方念真觉得那小丫头有作“园丁”的天赋,这孩子天生就喜欢树木,自己院子里的园林都是交给她来打理。

    一般是小钱指挥,她爹老钱按照她的指导修剪花草树木。

    如今方念真站在院中,她旁边的红梅树有一半花苞已经盛开了,红通通的,甚是热烈。

    她找到睡觉的大福,给它穿了个红红的小背心,上面还绣了个倒着的“福”字,寓意着“福来到”。

    她自然是没这个手艺,这是石大嫂让石友送的年礼里带着的,如今她已经快要到预产期了,估摸着就是正月里生,到时候还得给石家备份礼。

    方念真想到这儿,觉得挺好笑的,石大嫂这是把大福当成孩子了。

    “大福,长大一岁咯。”

    去年,方念真还住在府衙安排的小院子里,就是大年夜的晚上她捡到了大福,这样算起来大福也一岁多了。

    不用在厨房忙活的感觉就是好,方念真发了一上午的呆,包了一会儿红包,就到了饭点。

    “掌柜的,来吃年饭啦!”

    方念真笑着赶去饭厅,饭厅里摆了三张桌,各种菜式,五花八门。

    有的人不擅长做菜,就做甜品,还有调果子饮的。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60-70

    方念真尝了个遍,有一道冰镇山楂饮非常不错,她就倒了一杯,举杯敬大家。

    “今日大家都辛苦了,这是咱们在一起过的第一个年,新年大吉!”

    “新年大吉!”大家都干了杯,就开始叽叽喳喳品评起菜品。

    “这是谁炒的白菜啊?醋也太多了吧!”

    “我炒的,怎么啦!酸辣白菜你没听过呀,是你自己不能吃酸。”

    “这道辣子鸡不错嘿,味儿真好。”

    “当然好了,那是秋大厨做的,安子做的是那道蒜香炸排骨,她和安子都不算在内的!”

    “呸呸呸,这是谁把盐当成糖了吧,怎么这么咸?”

    “刘忠你投机取巧,拿火锅底料煮牛肉是什么意思,那不还是掌柜的手艺吗?”

    刘忠梗着脖子:“那怎么能一样,那火锅底料……可是我花自己的钱买的。”

    今天的菜不是全部都好吃,但是大家都很是高兴,好吃的就多吃些,不好吃的就少吃点。

    最后桌上也没剩下什么,咸的菜也都就着米饭吃掉了,他们多多少少都是过过穷日子的,实在不忍心看到浪费。

    新云州这边晚上就是吃饺子,离晚饭时间还早着,大家闲来无事,就找来了叶子牌,过年磕着瓜子打叶子牌也是一项消遣。

    方念真找到了新乐趣,她以前在现代打斗地主和打麻将都挺厉害的。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