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70-8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提供的《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70-80

    第71章 胡椒猪肚鸡

    方念真在府衙偏院接连摆了两天半的摊位, 为了推广“地瓜”的种植她也是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了,原因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谁不想粮仓装满, 衣食无忧呢?

    她当时作为难民来到新云州, 受到过府衙的接济,又很有缘分地在府衙做了那么久的厨娘, 如今自己有能力了,回馈一些也是应该的。

    活动结束后, 府衙要给她发十五两银子,方念真连忙拒绝了。

    “您要是方便,能不能给我换成等量的地瓜苗?”

    府衙的人一愣,“方掌柜真是深明大义,这事我给你记着了,等地瓜育好苗了, 我给你送去。”

    这个要求自然是不难满足, 对府衙来说, 给地瓜苗可是比付钱要划算多了。

    在朝廷的政策支持下,他们有很多等待育苗的地瓜,本来就担心推广不开, 到时候新云州的地瓜种植量不达标,可就要挨批评了。

    他们这位郭知州啊,是个偏“大气”的地方官,朝廷一年才拨那么丁点银两,都用来搞建设了。

    大手一挥,“城墙不牢固了, 修!”

    “这里有一部分百姓出行不便, 建个桥!”

    听说城里新来的居民都忙, 孩子们没人看管,整日在街上乱跑,又大手一挥。

    “建学堂,把六岁以上的孩子都抓来上学堂,给补贴,一直学到参加科考。”

    这不,现在就指着这次推广红薯呢,任务完成的好,就又可以问上面要银子了,郭大人激动地搓搓手,说是等银子批下来就要栽树、修路。

    “哎呀,新云州的风沙有点大,多种些树,应是能改善很多。”

    方念真在城里商户中本来就算是头等梯队的,如今她打算大面积种植红薯,那也许也能带动城里商户也参与进来。

    她之前在严氏那里请到的育苗的能人,这两日就要开始进行育苗了。

    人伢子带来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但方念真都不满意,总感觉第一眼的眼缘看上去不踏实。

    种地是个力气活,却也是个细心的活,最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方念真索性拜托了进城送羊肉的老黄,问问他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老黄沉思了一下,一拍大腿:“还真有!他们是一家七口,家里挺穷,吃饭都费劲,若是掌柜的能提供住处,约么是愿意干这个活计。那可是我们村里的好庄稼把式!”

    老黄亲自来城里,自然也是顺便来看望黄莺,因此黄莺也在身边听见了。

    她一脸嫌弃:“爹,你说的不会是杜家吧?”

    方念真好奇:“怎么了?鲜少见你对谁这样不喜欢。”

    黄莺叹了口气,“倒也不是不喜欢,他家做农活的活计确实是一等一的,只是人多田少,供不上吃。就是吧,那杜家的婶子脾气太爆了。”

    “这倒是无妨,脾气再爆也不会来得罪东家吧,只要农活好就行了。”

    待送走了自己的爹,黄莺踌躇了一下,还是寻方念真,告诉了她。

    “掌柜的,那杜家的媳妇赖氏,她重男轻女,家里五个孩子都是女孩,她一心要生个男娃,对她家那几个孩子也不怎么好。刚才当着我爹的面不好意思说,杜叔和我爸还是有些交情的。”

    方念真了然,怪不得黄莺如此看不惯,黄家虽然也有男孩,但是对黄莺这个长女也是视为掌上明珠。

    “您别觉得我是说坏话,只是我觉得您应该知道所有的情况。”

    方念真笑笑:“我知道你的好意,那家人不让自己家孩子吃饱吗?”

    黄莺想了想,摇摇头:“那倒也不是,基本的吃饭穿衣还是没问题的,要不然他家也不会这么穷了,就是孩子多拖累的。只是一天天地骂人,他家的姑娘在家连多余的话都不敢说。”

    “人品有问题吗?好吃懒做?偷鸡摸狗?”

    黄莺连忙摆手,“那绝对不会,要不然我爹也不会推荐他们家了。”

    方念真说道:“那就还是见一下,活计确实好的话,也不是不能用,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只要对我有用就行了。”

    待到过两日,牧场再来城里送羊肉的时候,方念真就见到了杜氏夫妻俩。

    两人一进来,女人就拉着男人要跪下。

    方念真赶紧制止了:“使不得,咱们不兴这个。”

    一眼就看得出来,那男人是个朴实的农家汉子,在这种场合上不善言辞,吞吞吐吐地还是没介绍清楚。

    他媳妇倒是强势,直接抢过了男人的话头。

    “回方掌柜,他叫杜河,我叫赖从芳,我俩今年都是三十三岁。”

    方念真先观察二人,穿着虽然破旧了些,衣服裤子上都有补丁,但是干干净净,两人的手上都有着厚厚的老茧,看得出确实是经常干活的。

    “家里几口人啊?种着几亩田呢?”

    赖氏顿了一下,还是利利索索地答了,“我家人多地少,有五个孩子,地就四亩。”

    “那来我这里干活,你们家里的地怎么办?”

    一直蔫蔫的杜河开了口,声音闷闷的:“还可以抽空回去种。”

    赖氏用胳膊肘使劲怼了他一下,又对方念真堆起满脸笑容:“方掌柜,您别听他瞎说,咱们这边酬劳够的话,我们就把家里的地包给别人种。”

    赖氏可是听说了,这年纪轻轻的方掌柜有好几十亩地呢,若是能接了这个活计,家里不说有没有剩余的银两,起码吃饭不成问题了,就是自己家这个不争气的爷们,这会儿又恋家了!

    方念真装作没有看到二人的小动作,又问了几个问题,就让黄莺带他们去后院。

    正好今日要开始讲育苗的课,对农活精不精通,一学便知。

    赖氏见了黄莺,先是一惊,这丫头如今都穿这么气派了?再是一喜:“诶呀,这不是黄家大丫头嘛,你记得吗,你小的时候婶子还抱过你呢。”

    黄莺跟在方念真身边久了,难免学了一点她的脾气,该回击的时候就回击,绝不让人占便宜。

    黄莺呵呵一笑:“那我可太小了,我真不记得了,就记得我小的时候,婶子老说我是不值钱的丫头片子。”

    赖氏准备套近乎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呃,婶子那都是随口说的,你看你这丫头,多少年的事了还记这么清楚,记性真好,呵呵。”

    黄莺没有再搭理她,那天自己的老爹嘱咐自己了,尽量拉拔一下杜家,其一是他家在村子里风评确实不错,其二也是看杜河一年年地干苦活却攒不下钱,太累了。

    方念真绝对不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她除了派了杜家两口子去听课,还有车夫老钱、刘忠、还有店铺里两个懂农活的伙计。

    方念真想试探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天赋,便也跟了去。

    结果她发现自己跟听天书一样,罢了,放弃了,自己之前能种一小园辣椒已经很是不易了。

    她听不懂归听不懂,却发现蔫头耷脑的杜河到了这个场合,真正地活了起来,他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70-80

    甚至能跟讲课的人一问一答,还能举一反三。

    其他会写字的伙计都拿笔记录着,会的字不够多,就用自己会的符号记录。

    赖氏也听不懂,她一向只会干活,如何干都是听丈夫的,悄悄环视屋子,发现方念真也在发呆。

    她悄悄凑到方念真身边,“方掌柜,怎么你店里的伙计也都会写字啊?你招工要求这么高啊?”

    方念真耐心跟她解释:“我们店里的员工都要学认字的,一天几个,一年也能认不少了。”

    赖氏撇了撇嘴:“那也考不了科举。”

    方念真大约明白黄莺为什么烦赖氏了,这人目光太短浅。

    “学会认字有很多好处,起码在我店里,认的多的,工资还会涨。”

    “还有这事?”赖氏似乎在一旁陷入了沉思。

    方念真不欲与她纠缠,起身离开了屋子。

    回到自己的卧房,感觉清静多了,她睡了片刻,醒来时黄莺已经在等她了。

    “掌柜的,讲课的人说了,杜叔确实是很懂农事,一点就透,有他在,咱们的育苗应该是没问题。”

    方念真惊讶:“评价这么高?”

    “是呢,说是您要是不要杜叔,他就把杜叔聘到知州夫人的庄子里了。”

    “要要要,我当然要了。”

    可不能把人才拱手让人。

    方念真出钱在自己那片田附近的庄子里赁了个院子,院主人早就搬走了,那里多少有些破败,但是住人还是没问题的。

    她跟杜家签订了一年的契约,除了每月的工钱,秋收了还会给他们分粮。

    这五十亩地,多是用来种红薯,边缘一点的地块打算种花生,还留了一小块地种芝麻。

    春耕就要开始,方念真眼看着是指望不上“发财”那个小牛犊子,又置了一头耕牛供杜家使用,闹心的事又来了。

    杜家穷,从未养过牛,从未!

    这牛总得寻个靠谱的人照顾,思来想去,还是把耕牛和奶牛放到了一家,也就是石大哥的工友家。

    耕地需要牛的时候,还得让牛走一段路。

    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叫问题,春耕的事起码是有了着落了,方念真又可以放心关注眼前自己的生活了。

    新云州春季里总会有一阵子“倒春寒”,这两日就是,中午时候还好,一早一晚可冷了。

    方念真感觉自己有些鼻塞、流鼻涕,她想起来上次病倒在床,喝了几天的苦中药。

    “算了算了,赶紧食补一下。”

    她去肉铺订了一副新鲜的猪肚,第二日取了回来,这东西在新云州不怎么受欢迎。

    虽然肉铺已经给料理过一遍了,但方念真拿回来还是自己又用粗盐和少许面粉清洗了三遍,猪肚上的所有肥油也都清理掉。

    把清洗干净的猪肚和生姜、大葱、白酒一起焯水,去一去腥味。

    今天方念真要做一道猪肚鸡,胡椒暖胃,热乎乎地喝上一碗最驱寒了。

    鸡则是石家送来的一只嫩鸡,方念真推辞说给石大嫂补身子用,石友坚决不肯拿回去。

    胡椒猪肚鸡的灵魂就在于自己研磨的胡椒,方念真磨完胡椒,躲到一旁打了好几个喷嚏,感觉自己的鼻子瞬间都通了。

    就是胡椒味太冲,熏得有些头疼。

    把猪肚切条,放入油锅煎一下,小火慢煎,不要太长时间,只要微微变黄即可,这可不是吃烤肉。

    这一步主要是要保证汤汁的乳白,方念真把猪肚和鸡都放到砂锅里,大火煮开,再转小火,放入胡椒粉和卤料包,慢慢熬煮。

    在现代,她吃猪肚鸡最经常搭配的主食就是煲仔饭,大方的王太医送了她一条腊肉和两根腊肠,今日正好拿来做煲仔饭。

    猪肚鸡足足熬了一个半时辰,方念真加了些盐进去,尝了尝,咸淡正好。

    端到托盘上回了屋子,虽然是三月了,但是屋子里还燃着足足的炭火,方念真把砂锅的盖子打开,胡椒伴着鸡肉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

    盛出一碗乳白色的汤,撒上准备好的葱花,舀起一勺吹了吹,“滋溜”一口喝进去,顿时感觉那股辛辣的“暖意”从口腔到了喉咙,又一路顺进了胃里。

    汤汁很是浓郁,连喝了两碗方念真才开始吃猪肚和鸡肉,果然是小嫩鸡,肉质一点都不柴,还很鲜。

    猪肚就差了点意思,也不知道是自己没加工好还是怎么回事,她又去拿酱油、醋、辣椒和香油、葱花调了一碗蘸料。

    夹起猪肚,往蘸料里一裹,再送入口中,“嗯,这回对味儿了!”

    猪肚又有嚼劲又很弹牙,直到把小砂锅半锅的汤都喝了,又吃了一小碗煲仔饭,方念真终于感觉自己的鼻子轻松了一些。

    屋里又热,喝汤又烫,方念真感觉自己发了一身的汗,不敢出门吹冷风,就把残羹剩饭放到了外间,自己回了卧房歪到床上,裹起被子睡了一觉。

    自从穿过来,除了放假和生病,方念真很少有这种放任自己“偷懒”的时候。

    “两位太医说了,解了毒之后就是会有些精力不足的,那我这也不算偷懒吧。”

    给自己找好了理由,她就沉沉地睡去了。

    醒来后,天色已经近黄昏了,她又有一种享受独处的安稳感,又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

    好在,起床后感觉自己身子都轻盈了些,想来这胡椒猪肚鸡还是起了功效了。

    季节快要过去了,不然方念真还真想把这个也作为自己店里的特色锅底,加入到“锅里捞”这边来。

    她身体的不适缓解了很多,就又有些闲不住了,这个时间三家店里应该都忙着,方念真去巡视了一番,还是到了食铺的后厨。

    小秋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