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提供的《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第95章番外二
蒲甘的事情发生后,朝廷以雷霆手段处理了个干净,而后又在报纸上发文,宣传了下‘寸土不让’、‘寸土必争’的概念,这件事就过去了。
另外,这件事还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后续。
十几年过去,报纸带来的下沉市场早已深入到农村,不少农家炕边上的墙都是报纸糊的。
即使穷到揭不开锅的人家,也能去收那些二手的报纸,多数人都会买一份官方的《盛京时报》、《大锦周报》。这些自己读不了不要紧,也能留给儿孙辈启蒙用呀!
最近这蒲甘的事儿一发,让不少农村人同时发现一个好口号,那就是‘寸土不让’。
农村一直有一个坏现象,就是偷田。
即有些无赖,会拿着锄头有事没事刨田埂,直把自己家的田埂扩出去,将别人家的田地圈进来。
一天刨一点,将自家的田埂一点点往外扩。日积月累下来,与他家相邻人家的地块,会有一大块地被这地痞无奈给‘扩’进去;你若再想找回来,对方却会撒泼打滚说从分到手上便是如此。
这种小人虽是少数,但就是有且顽固,不少家里人少的农家,遇上这种无赖根本没办法。
即使闹到村长里正那里去,人家也就道个歉,道完歉后继续反复。
没脸没皮,死乞白赖。
简直比那搅屎棍还恶心人。
这次这‘寸土不让’的词儿一出,让那些不知怎么反抗的老实人都学会了这么一句话。
“这可是皇帝说的!寸土不让,寸土必争,这是我家的田,大不了你搞一回,我就去告一回官爷,毕竟这可是皇帝的法令,他们不会不管的。”
显然是搞错了缘由,不过这么用起来实在好用。
普通的田间地头的老百姓,别说皇帝了,就是最普通的官,他们见了都怵,‘皇帝的法令’几字一出,他们哪里还敢造次。
这条报道倒是不知不觉间让田地纷争变少了不少。
朝堂运转这些年早已相当顺畅,最近朝堂上最大的事情就是皇帝和太子在闹别扭。
之所以说是闹别扭,正是因为这两人行为相当的小学鸡,今天你说我行文写得不好,明天我在你开朝会时候偷偷站边上打哈欠这种。
但要真去打听吧,却也打听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有人打听了一耳朵,却被酸了回来。
“你可知皇帝与太子二人为何如此别扭?”
“为何?”
“据说是陛下想提前退位,但太子却不肯接,说想再玩几年。”
听听,听听,这是朝臣能听的话吗!
多少人殚精毕力,只为了摸到皇权的一点边边。
这对天家父子倒好,别人眼红巴不得的东西,在他们这儿却成了避之不及的身外物。
气人,何其气人!
许是朝臣们的怨念太大,最近安临琛收到了个匪夷所思的折子。
是关于边上邻邦的。
“项爱卿,麻烦你再说一遍,朕似是听岔了?”安临琛一脸不可思议,看向项伯和,“真是那倭国先起兵,攻打我大锦沿海边境?”
项伯和无奈道:“陛下,是真的,您没错听。不过臣接到这份折子的时候,和您是一个反应。”
倭国,东海蛮夷,又穷又落后的小国家。
怎么突然有胆子来攻打大锦?
“朕记得,这倭国,是我大锦的附属国吧?这是发达了打算背主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