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攀上脊背,强行按捺心中惧意才不至于失态。
“是忠,还是奸,可不是仅凭一张嘴。”苏洛屿与高轶自若对视,一挑眉头,“高大人以为,是与不是?”
高轶冷哼一声,翻身上马,驱马至帅府马车侧方,亲兵纷纷警戒起来。
“臣今日斗胆拦下宸王,只为一言。”高轶居高俯视苏洛屿,掷地有声,“但凡误国殃民者,必然成为高某刀下亡魂,望宸王谨记!”
苏洛屿理理袍袖,神色悠闲,道:“那就请高大人务必记住今日的话,来日万不可忘。”
高轶冷哼一声,又越过苏洛屿看了眼曲斯远,意味不明,随即扬鞭策马而去。
“王爷,高大人似乎有备而来,可要提前去告知丞相?”亲兵请示。
苏洛屿摇摇头,道:“不必,高轶在东南再所向披靡,在帝都也不过是只孤立无援的平阳之虎。”
亲兵应下,驾马车继续往皇宫而去。
待到南华门,亲兵不得再入内,到指定地方等候,曲斯远留了个心眼,悄然跟随了方才那亲兵一段,发现他果然趁人不备给奉茶的内侍传了消息。
曲斯远不用猜,也知道那内侍是冯太后宫中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戏长风》50-60
的人。
“阿城心不在焉,在想什么?”苏洛屿将一杯热茶递给曲斯远,问道。
曲斯远知道苏洛屿是在明知故问,便直言:“前些日子,王爷还笑金丞相身边有细作,但如今看来,王爷的镇远帅府可也轻松不到哪去啊。”
说罢,还示意了一眼不远处装作无事的亲兵。
苏洛屿抿唇一笑,道:“此等监视之举,绝不可能断绝,倒不如留个活路,做个传话的信鸽来使。”
曲斯远回头看向苏洛屿,问:“那王爷就不怕玩火烧身?”
苏洛屿定然看着眼前昳丽又狡黠的人,反问:“若是涅槃之火,为何不纵身一跃?”
随着乾极殿内悠扬浑厚的钟声传来,百官宗室从南华门出发,共往乾极殿参加大祭和瑞雪宴。
以曲斯远近侍的身份,显然不能再随苏洛屿更进一步,便留在南华门旁值庐等待。
“阿城。”
曲斯远正要踏入值庐门槛,身后传来去而复返的人的呼唤。
“阿城!”
曲斯远方回身,便落入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怀抱,冷香扑面笼住他整个人。
旁边小吏对苏洛屿金屋藏娇一事或多或少知晓,识趣地避开到一边。
“原谅我无法自控的越界。”
苏洛屿紧紧抱住曲斯远,像是要将他揉入自己骨血,再次低声嘱咐昨夜的话。
“若是我成,必然兑现一应誓言,若我不成,阿城可自行决定去留,不必顾及他人之语。”
说罢,不待曲斯远回答,苏洛屿心下一狠,松开了他,转身同百官宗亲走进漫天风雪之中。
远处,是隐隐约约的乾极殿,巍峨宏伟。
远处,是明明灭灭的修罗场,前途未卜。
曲斯远看着风雪中渐行渐远的身影,心里百般滋味杂陈,似被冰火两重天折磨。
或许,阡州那个对苏洛屿掏心掏肺,坦诚相待的阿城并没有离去,但就如同阿城这个从头到尾都是假的身份,三年朝夕不过是苏洛屿编造的一场幻梦,一座牢笼,所以一旦梦醒,便是无尽深渊。
更何况,他和苏洛屿之间隔着国恨家仇,隔着血淋淋的数条人命,纵然苏洛屿从未欺骗他,予他真心,他也断然不能因此放下。
宿命早已让他万劫不复,但他情愿痛苦,也要完整的过去,完整的自己。
这是他的选择,也是他的坚持。
很快,百官宗亲消失在风雪之中,曲斯远借口有事回府,出了值庐。
但他却并没有离开南华门,而是直接向宫内走去,临到皇宫侍卫面前,拿出寒虓的象牙腰牌示意,侍卫一惊,赶紧放行。
宫墙之上,孟怀晋已经等候多时,看到曲斯远如约而来,含笑上前迎接。
“十七果然守约。”孟怀晋抬手拍了拍曲斯远肩膀,不由感慨,“三年了,我们终于又回到了这里。”
曲斯远侧目看向曾经无比熟悉的皇宫,点头道:“师父放心,我们这次必能得偿所愿。”
“但愿吧。”
孟怀晋摇摇头,叹气道:“我尚不足十岁,便假意归于冯太后势力,忍辱负重,后又拜金文焕为老师,虚与委蛇,才做得今日这场局,一旦失败,功亏一篑。”
“的确,我不希望败,毕竟若能计成,危害大楚江山太平的三股势力都将被诛灭,但世间所有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不到最后一刻,谁也算不到结果。”
“不会的。”曲斯远语气坚定,“多行不义必自毙,师父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心血定然不会白费!”
曲斯远说着掀袍跪下,抱拳起誓:“师父放心,徒儿定会完成师父交代的任务,万死不辞!”
孟怀晋这才松了口气,拉曲斯远起身,嘱咐道:“今日宫变凶险,十七务必小心。”
曲斯远郑重点头,看了眼不远处来此处巡视的皇宫侍卫,不再久留,起身避开。
毕竟,孟怀晋此时对外的身份依然是阡州通判知事,青鸾台寒虓十一位的身份鲜少有人知晓。
乾极殿,随着号角震天,大祭正式拉开帷幕。
因元景帝尚在清平宫养病,礼部商榷后,便由冯太后代为祭天。
百官宗亲分列肃立于丹墀祭台下,各怀心思。
曲斯远面带狰狞面具,一身劲装,以寒虓腰牌为令,带着青鸾台悄然行动,迅速在乾极殿附近布控。
待布置完毕,曲斯远由乾极殿侧门入内,进到侧殿,静观其变,以待其时。
“奏大乐!”
随着普初道长持桃木天蓬尺上前,一声悠扬传开,庄严礼乐遂起,冯太后携百官宗亲做礼。
金文焕作为百官之首,一身赤袍居于前端,身后侧便是难得入京参加瑞雪宴的高轶
——东夷倭寇近年屡屡犯境,东南战事常年无休,故而朝廷特许高轶自定每年的述职时间,并因高轶劳苦功高,特许其剑履上殿。
不过,高轶一般会选择仲夏返京述职,极少在瑞雪宴时回京。
当然,金文焕也知道,元景帝对高轶这般隆恩信任,并非完全是君臣关系。
更知道,高轶此番突然回京,多半是听到了风吹草动,要回京护驾。
想到这里,金文焕突然身形一顿,直觉不妙。
不对,他们宫变只可能借瑞雪宴行事,以高轶的城府,不可能想不到这层。
他应该找借口去清平宫护驾,而不是待在这里!
金文焕下意识去看立于宗亲之首的苏洛屿,而对方却似乎早就料到什么,正含笑看着他。
但与其说那是一个笑,不如说是虎狼看到猎物进入包围后,不再遮掩的昭昭杀意。
来不及了!
金文焕心下一沉。
作者有话说:
柿子:老——婆——你的狗师父在骗你,快跟我走!我们不要理他(嘶声力竭JPG)
备注:整理一下寒虓成员,一共七位,从十一排到十七,十一位是老大孟怀晋,十三位是三哥,十七位是曲斯远,剩下的四位,有位死在苏洛屿手中(前面提过),剩下三位文中还未说明,作话暂时不做交代
PS:上卷【恰金风】到此结束啦,明天开始下卷【玲珑骰】
下卷:玲珑骰
第53章 急雪(一)
“你也别高兴的太早。”
祭台之上, 万众瞩目,冯太后代帝祭天,衣袍随风猎猎, 雍容尊华至极。
这是一个历经两帝, 奇迹般把持朝政三十年余的传奇女性, 满朝文武已经完全将她与深闺相夫教子相分离, 而是将她当作一个纵横捭阖的真正政治家。
在元景帝登基的二十四年里,帝都曾有过无数次的明争暗斗, 流血牺牲,但最大的胜利者永远都是冯太后。
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 没有人会质疑她的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戏长风》50-60
抉择和能力,没有人觉得她会败, 故而追随者甚广, 权势愈发滔天。
直到, 今年剑南道平乱一事上, 宋拂突然通敌叛国, 宋氏全族随之入狱,一夜之间, 冯太后失去了这条左膀右臂。
百官宗亲唏嘘之间, 不难猜出时局有变, 皆是隔岸观火,静待其变。
至于暗流汹涌处, 各股势力则早已蓄势待发,只等契机出现。
“皇天渺渺,厚土茫茫, 祛除灾祸, 佑我子民!”
随着冯太后祈福完毕, 普初道长将准备好的符箓点燃。
但变故却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普初道长刚点燃手中符箓,火星子只闪了一下,便熄灭了。
冯太后皱起眉头来,普初道长便又点了一次,但还是燃不起来。
而此时,天幕中的风雪恰好止息,不可能干扰到大祭。
“禀太后,贫道有罪!”
普初道长俯身跪下,声音发颤。
冯太后瞥了眼普初道长,直觉不妙,自己将符箓拿过,但尝试了好几次,任旧点不燃。
百官宗亲纷纷伸长脖子看祭台上的反常,不由开始窃窃私语。
“肃静,大祭上交头接耳成何体统?”冯太后侧身出言训诫,自带威压。
百官宗亲再次安静下来,但恰逢此番契机,显然已经不可能装作无事发生。
冯太后也知道这点,便自行先问普初道长:“符箓遇火不燃,可是有所预兆?”
普初道长又是一番请罪,支支吾吾。
冯太后见他这般模样,便知其中有鬼,微不可查地笑了下,道:“普初道长但请直言,毕竟大祭关乎国本,容不得半点闪失。”
普初道长这才道:“自大楚创立以来,遵循立法,方延两百余年,如今……如今牝鸡司晨,有违祖法,故而今日天不允祈,且来日必降灾祸!”
百官宗亲闻言皆是一怔,敏锐地察觉到了潜伏在暗中的危险
——敢言牝鸡司晨,明显是将矛头公然对准冯太后,但普初道长主持大祭已经十余年,断不会为了几句真话自毁根基,招致杀身之祸。
所以,这是一个信号,一个腥风血雨即将到来的信号。
顿时,整个乾极殿内外草木皆兵,人心惶惶。
冯太后倒是早有所料,神色立即变得悲怆无比,正身朝东跪拜下来,语气诚恳无比:“罪人冯氏自知有违祖法,奈何陛下多病,江山社稷为重,故而不得以垂帘听政,辅佐君王。”
“罪人不求青天先祖原谅,但求万方降罪于我一人,而勿伤及大楚黎民苍生!”
说罢,冯太后竟是当众摘下自己凤冠,脱簪谢罪。
宗亲百官眼看危机化解,但却心中更为忐忑,只觉暗中蠢蠢欲动的一切就要爆发。
“继续吧。”
冯太后出声示意普初道长,但回应她的却是普初道长突然刺过来的匕首,简直猝不及防!
“太后小心!”
一旁钱薛眼疾手快,赶紧将冯太后推开,自己臂膀中了匕首,瞬间见血。
“护驾!”
随着冯太后一声令下,祭台下侍卫往祭台上来,普初道长趁机又扑向冯太后行刺,旁边连个道士也突然目露凶光,加入刺杀,丹墀瞬间乱成一片。
祭台下,百官宗亲愕然,大为吃惊,很快混乱起来。
“大胆普初,竟敢公然行刺!”
高轶一把推开前面咋呼推搡的几个宗亲大臣,起身一跃上了祭台,拔剑朝普初道长冲过去。
朝中无人不知,高轶乃是元景帝心腹,且不仅仅是心腹,他嘴上说是护驾冯太后,但搞不好是要趁乱谋私。
果不其然,金文焕亲眼看到高轶趁乱踢开偷袭的侍卫,帮普初道长解决了致命一击。
高轶这般,倒是帮金文焕一行人省了不少事。
不过金文焕此刻已然背脊发凉,焦头烂额,因为他和台上的冯太后一样,都明白高轶此刻断然不该出现在乾极殿。
毕竟最开始,冯太后是打算叫回高轶打压苏洛屿,自己也是猜测高轶会去清平宫护驾元景帝,所以特意派了兵部尚书方立明去解决。
而现在,他已经后知后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