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怎么会,你们的那些石头我年年都要,别的部落哪有你这些东西,木炭我也要,我还想着,我们要是什么时候有时间,把两个部落中间的这段路整一整,开辟出一条平整的路来,往后有牛有马,运货也方便。”

    “我看行,我早就想这么做了。”

    娅最近才驯服几匹马,已经开始尝到用畜力代替人力的好处。

    “到时候路中间再建几个处歇息点,搭几间竹屋,走累了下雨了,就在那儿歇歇脚。方便我们自己人,也方便其他部落的过路人。”

    “你这个想法好,要是能在半路那里再建个球场就更好了,搞得每次我想踢球,都得来你这,远得很,这个球场建在两个部落中间,我骑马不用一天就能到,等把路给整好,还能更快。”

    “你自己在部落建一个啊,你们那儿前面都是平原,往哪儿划一块不行?”

    “是可以,可自己玩,又没有跟着你们玩来劲啊,搞起来吧,我们两个部落一起每年固定踢几场。不然部落里死气沉沉的,大家就知道狩猎、采集,然后就知道吃睡觉,好无趣。”

    两人越说越兴奋,这场谈话简直就把桑榆血液里的相关因子给调动起来。

    以前有丝绸之路,她们两个部落之间,也可以建一条铁矿之路。

    沿路进行建设,参照现代「一带一路」那样,把贸易线给搭建起来,让周边的部落给融入进来,大家一起贸易一起做生意一起互通有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在原始部落当首领(基建)》80-90

    无,没有必要一天天打打杀杀,和平发展共同富裕不好嘛。

    这个说法一说出来,就得到了娅的大力支持,两人是一拍即合。

    但还需要行动来支持这些理念。

    桑榆道:“这两年我们内部还是要继续发展,等我第一批房子建好好,才能分出人来搞这个计划。”

    “嗯,跟你走了这么一趟巴河集市,我心里也有了一些想法,回去也得好好发展一下,不过日子还长着,我们有的时间来做这个。”

    第82章

    过了隔离期,桑榆带着这次买回来的这群人进入关卡返回部落。

    早在出发之前,岩就已经带着建筑队搭建新的生活区。如今刚回来的这些人和年初的五十名游人,一起住在新区。

    而关卡外面的隔离区以后将作为外来人交易和歇脚的地方。

    关卡后面的游人营也暂时空着。

    桑榆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从巴河集市带回来的珍贵稻谷种子进行晾晒存储,她本来想着快些赶回来,赶着在下半年种出来做实验。可如今已经是农历八月份下旬,这个时候种就太晚了,稻子到了天冷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活下来。

    好在种子只需要储存好,保持干燥不给它发芽,五年之内的陈谷种子都还能种。

    而第二件事,就是要对整个部落的人手进行调整,重新分队。

    这次买回来的这些人,处决了3个,现在还剩208人,其中孩童90人,成人118人。

    这些孩子目前还没能形成有效的劳动力,主要还是以学习、训练和成长为主。

    于是将这些成人将和年初的那50名游人整合在一起,形成组成一个新兵队,下分新兵一二三队。

    大队长由大雪统一管理,一二三小队各设置一个副队长协助管理。

    一队副队为苗,二队为草,三队为克。

    其中一队40人、二队64人、三队64人。

    作为还处在观察期的新人,这些人是没有资格加入与打铁、制陶、食盐及武器相关的工种队伍。但可以直接投入到种植、房屋及围墙建设等这些简单劳作中。

    原建筑队和种植队的人如今思想上已通过考核,成了部落建设的中坚力量。可以根据个人天赋和兴趣爱好再分配到其他任何一个领域。

    如今整个部落,成人加起来一共428人,儿童100人。

    桑榆决定重新细化生产力工种,那就意味着会有一些小类将独立成队,也会多出一些小队长来。

    种植、养殖和狩猎,依然是部落的三大基本工种。

    种植队队长枝,队员人数依旧保持在50人。

    其中10人是从原来的队员中挑选留下来的。比如像大米这种在种植方面有天赋有兴趣的种植园、农艺员。

    剩下的40人缺口由新兵一队补上。

    新兵一队副队刚好是苗,先前苗也是种植队的副队,如此一来,直接无缝对接。

    养殖队队长雀,副队长青,人数增至35人,人员从之前的建筑队和种植队调配过来,养殖队未来最大的任务是要圈养更多的马匹和牛,以作为发展运输和战马的基础力量。

    狩猎队,队长壮,队员保持在30人不变。

    制衣坊,队长花,队员增至20人。除了负责部落衣物制作外,未来还要涉及鞋子、旗帜、被子等御寒服装生产加工。

    手工队,队长角,副队长树。

    考虑到未来打铁工作量艰巨,队员在原来基础上增至40人,该小队将来会涉及部落的科技秘密,不接收新成员加入,新增人员从原建筑队和种植中调配。

    制陶队队长小雪,队员增至20人,人员从原建筑队和种植中调配。

    砖瓦队队长二雪,队员增至30人员,从原建筑队和种植中调配。

    制陶队和砖瓦队两个小队可根据所发布的任务安排工作。如果遇到紧急出货或砖瓦短缺情况,可临时互相搭把手,侧重生产。

    安防队,队长羽,队员增至20人,人员从原建筑队和种植调配。

    任务包含山上一二哨塔的放哨,关卡守卫安排,以及平时的早午晚定时巡逻和实时巡逻。

    后勤处,队长高,队员13人,其中包括以圆为首的伙房3人,柴火工作增至2人,部落卫生管理1人,仓库和粮食晾晒存储管理3人,医馆2人,打杂2人。

    这些人都是从原有人手调配过来。

    建筑队,队长岩,人数一共158人。其中27人是原建筑队留下的一些较有经验的泥瓦匠师傅。

    剩下的是由新兵队二队和三队一共128人进行补充。

    同时设置少儿管理中心,这是凤凰部落未来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部落思想引导的重要阵地,一点都马虎不得。

    桑榆暂时兼任管理中心主任,白作为她的秘书随时协同工作。

    管理中心下设生活组和学习组。

    生活组由慈负责,分配10个人给她做助手,一个生活老师对应照顾10个孩子。

    另外学习组暂时由明和慧负责任教。

    这些孩子有父母的晚上就和父母一起生活,没有父母的就统一在新区的儿童生活区域住,白天上课,周六跟大人一起去训练,生活老师随时跟进。

    这样下来,整个生产活动规划和人员安排完毕。

    大家也很快就发现,几乎最早一批跟着桑榆的人。除了红年纪还小还没有更多出彩的表现,其他人都坐上了小队长的位置。

    但对于桑榆来说,这样的安排还不断完美。因为手工队副队长这个岗位,桑榆更倾向于梅。

    考虑到树虽然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但也没有出过错,其他跟着桑榆一起过来的。

    除了红都是小队长了,就这么把他拉下来,可能会引起其内部情绪不满,最后还是暂时留着树,至于梅,先让她继续历练历练。

    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只要是金子,桑榆就会有办法让它发光。

    如今部落里一共有五个生活区。

    第一个生活区是以前刚来到新地时建的草棚子。如今三年过去了,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腐朽;

    第二个生活区,是从鹰部落救回来的第一批成员居住区域;

    第三个生活区,是过年下雪那段时间在关卡后面建设的游人营,这些人现已经搬至新建的新人营,那里暂时空置。

    第四个生活区,是桑榆在出发巴河集市之前交代岩带着建筑队搭建的新人营,为的就是安置自己带回来的这些奴隶,如今所有新人都安置在那里。

    第五个生活区,则是关卡外头,为了隔离用的区域,目前也暂时空置。

    随着「衣食住行」中前两项的逐步攻克,部落如今重心要放到「住」上,桑榆这些日子都在跟进砖瓦房的建设项目,想先把一批人给迁进新房。

    部落现在人口已经达到五百多人,砖瓦房分配也要提上日程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在原始部落当首领(基建)》80-90

    了。

    在年初的时候,的利于早一批的游人加入了建筑队,到今年四月底,经历了一年半的地下排水系统终于建设完成。

    从五月份开始,建筑队所有成员全部投入砖瓦房的建设中。

    制陶队也一刻不停地烧着红砖。如今这些砖头已经堆满规划地边上。

    先前规划的砖瓦房,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家庭式的两房一厅再配个篱笆小院子围起来的平房,适合已婚人士居住。

    还有一种是一房一厅宿舍式的平房,适合单身的人居住。

    建房子一般要经过挖地基,建设地梁,主体结构的施工,还有砌墙封顶这几个流程。

    先前在建设第一批房子的时候,桑榆每天都要在工地上转,监工指挥。

    建筑队的老队员们想着马上就要住上这样的房子,格外认真,新兵队的人羡慕不已,为了能尽快通过试用期,更是是拿出吃奶的力气干活,丝毫不敢怠慢。

    每一个宅子除了房屋的主体,还要隔好隔间,建设卫生间,砌好炕,这才算是房屋建设完成。

    按照每十个人作为一个小组来建设一个宅子,从开始施工到完成,完成一套家庭式平房预计要半个月的时间。

    这十人,三天挖地基平整,四天砌墙,一天上山砍房梁,两天盖瓦,剩下五天处理好卫生间、厨房还有小院的篱笆,再进行整座房子的修整,这个时间刚好合适。

    单身平房小一点,而且是毗邻而建同时动工,平均一套可能需要八到十天完工。

    在桑榆去巴河集市之前,部落已经建设了30套家庭式平房。

    参加集市回来这段时间,又新增了40套单身式平房。

    但这些房子还远远不够,于是大家加足马力,把更多的人力和资源都倾注到建筑队这边。

    几乎每个人都在为了能成为有房一族而奋斗着。

    从春天开始建房子,等下了雪跨了年,又继续开干。

    在继续经历一轮的寒来暑往之后,终于在次年,也就是凤凰五年的八月份,新地的第一批砖瓦居民房终于完工。

    建设出来的两种房型,各有一百五十套。就算是让整个部落的人都搬进来已经绰绰有余了。

    宿舍式的儿童房也同时跟上,有父母家庭的孩子则和父母住一块,没有父母的就住四人间儿童宿舍,由生活老师以一对十地进行管理。

    如此一来,新地一共建设了三个小社区,家庭社区、单身社区和儿童社区。

    儿童社区跟着学校连在一起,学校一共五个教室。除了作为平日孩子们上课活动的地方,也作为夜校上课的地方。

    一百个孩子分成三个班,由慈、慧和明三人分别作为班主任进行管理。

    孩子们最先搬进学校宿舍。

    ……

    之后接下来,才到为凤凰部落的民众进行分房。

    不算新兵队在内,凤凰部落的原住民已经从原来的260人增加到了268人,这一年来,又新增了几个婴儿。

    算起来,已经成家的140人,需要的家庭式平房70套;

    未成家的116人,需要单身式平房116套。

    新生婴儿跟父母住在一起。

    八月是丰收季节,也是分房的季节,即将分到房子的人喜上眉梢。

    几个队伍的小队长都优先分到了房子,并第一时间搬进去。

    至于家里的家具,可以去手工队处领取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两张凳子。如果还想要更多的家具,得自己利用空余时间打造。

    现在还没有生产钱币,所以桑榆暂时还想不到用什么办法来对这些东西进行销售。

    目前就只能先吃大锅饭了。

    第一个先搬进屋子的是高和柳一家,第二个搬进去的是壮、枝一家,岩和女儿……

    至于单身公寓这边,羽不想跟香一起住。于是搬到了单身公寓,香自己单独一人,也住到她附近,毗邻而居。

    大雪三姐妹中有两人已经结婚,结婚的住院子,小雪则住到单身公寓。

    不过大雪性格跟她身高一样彪悍,原先在进行户口登记的时候,桑榆规定可自由选择妻子或丈夫作为户主,当天一起登记的几对,大雪长臂一挥就下了决定,让白直接登记都是女人作为户主。

    男人们欲言又止,但也没说什么。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