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3-3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点。”

    秦玉逢打了打扇子,身后的壁水与星璇便会意地上前清点。

    不一会儿就清点完毕,均表示没有问题,毕竟是自家的钱庄,掌柜平日里再贪,也不敢糊弄她。

    “一箱放入马车,剩下的星璇带人送去城郊的军营,叫冯副官带着剩下的将士把它们发去战友家中。”

    班师回朝后,大部分士兵回到家中,等待下次征召。

    小部分精锐则是留在离京城挺远的郊外,等并入羽林军或是其他的安排。

    冯副官是秦跃从前当先锋时的副官。

    因为出色的军务处理能力,在她兄长当上元帅之后,就被安排成后勤的一把手。

    熟悉的人仍旧称他为冯副官。

    可见是她兄长的铁心腹。

    马车载着沉甸甸的钱箱和一行人,缓缓朝京畿的村庄驶去。

    半路有人追上人,说是张村的本地人,可以领他们去战友家里。

    经过三代帝王的建设,京城已经是整个顺朝的经济与政治中心,富商与世家皆将根系伸往此地,将它变得十分繁华。

    可是离开京城后不过行了半个时辰,周围就骤然荒凉许多。

    附近的山丘还露出漆黑的山石,证明着许多年前的一场火灾。

    皇帝望着远去的山林出神,待完全看不到才放下车帘:“据说,皇祖父攻破都城的前几天,整个京城都陷入一场大火,竟然还包括这里。”

    秦玉逢:“竖壁清野,对百姓来说,是最为可怕的噩梦。”

    是树枝失去主干和根脉。

    是不得不变成流民离开的痛苦。

    即使再回到故乡,也无法再看到旧时的任何痕迹。

    她:“外公说,他们当时都以为后兆的国君会投降,高祖当时连封对方当怀王的旨意都写好了。结果大军在郊外等了三天,只等到一场大火。”

    也是因此,大家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太平。

    不然就先帝干的那些事情,他们还真不一定能忍。

    和方寻一起挤在车辕上的小兵回过头,笑了笑说:“听村里的老人说,如今的世道已经很好了,所以官家来征兵打西戎的时候,都推着我们出来入伍。以前乱的时候,他们还把男丁藏在棺材里呢!”

    底层的百姓其实很好满足。

    一块不会被破坏,能够种地的田,在税后能够全家吃上饭的收成,就足以让他们自发地完成建房,犁地,务农,生孩子的全部任务。

    有了战乱时期的对比,在过上稳定平安的日子之后,他们便自发地爱戴新君,拥立新朝。

    皇帝听完他们的话,顿时笑起来。

    是踌躇满志的笑容。

    他再次坚定了把党争抛到脑后,共同治国的决心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我在后宫当社交悍匪》23-30

    。

    回去就抓秦党和严党的人一起陪自己加班!

    华妃娘娘很欣赏这样务实的皇帝,翻开名单就开始跟皇帝算账。

    “此次西征,一共有一万三千五百三十一位将士亡故,两千两百四十三位将士受伤残疾,无法再上战场。”

    和西戎打仗大半年,前后调去前线二十万人。

    考虑到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个伤亡数量可以说非常少。

    “陛下赏三军十万两,同样也批了十万两用于抚恤这些将士的家人。这十万两的抚恤金假使能全部发给家眷,平均一家是六两多点。”

    而实际上能有一半就叫不错了。

    秦玉逢并没有说这段,而是说:“京城中买卖奴仆的伢人那里,这个钱能够买到十来岁的小丫鬟,却买不到二十岁的青壮男子。”

    因为青壮年一般是卖人的那个。

    但皇帝不知道这些,他只觉得自己的钱还是给的少了。

    “没有玉逢你的补贴,想必这些家眷接下来的许多年都很难过。”他叹了口气。

    却没有提再加抚恤金的事情。

    今年才过去一半,按照惯例,马上就要有旱涝灾害,国库里的那点钱要撑到收税已经够呛了。

    秦玉逢也并不在意。

    或者说,对她来讲,国库没钱才是最好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她舅舅手里的钱才具有充足的价值。

    “张村共有三户人死了男丁,另有一位断了胳膊的将士在家养病。妾的打算是家里有白事的发八两,养病的那位发五两和一张医馆的打折券。”

    秦玉逢从另外一个盒子里取出一张纸递给皇帝。

    皇帝打开一看,是一张盖着章的纸条。

    上面写着:“凭此劵可在保和堂或济世堂免费看诊(可提前告知,专车接送),药材五折。”

    他笑了:“妙啊。假如给养病的那位发一样的钱,他不一定愿意去医馆里看大夫,但给他发少一些,他就觉得已经在这上面花了钱,不看不划算。”

    在战场上受伤后得到的治疗大多非常粗糙和不卫生,生死看脸。

    所以重伤的人数远低于死亡人数。

    而就算是活着回来,不精细养着,也很容易出问题。

    “只是这医馆的损失,又该谁来出呢?”

    秦玉逢:“保和堂和济世堂也是三舅舅名下的连锁产业,这些劵的发放,并不会给他带来太大的损失。”

    甚至有得赚。

    这年头,但凡是技术含量高一点的行业,都是暴利。

    一张祖传方子富三代,并不是夸张的(替人打工的除外)。

    “玉逢和你家里的人,都是极好的。”皇帝又是一通夸奖,只觉得世上没有比眼前人更好的,全然忘记某人过去的赫赫战绩。

    马车到了张村,引起不少人围观。

    小兵跳下车,将凑热闹的人赶了赶:“别都挤在这里,冲撞了贵人,快去请村长来。”

    不一会儿,村长就被人拉着跑过来。

    村长年纪不小,见识也很多,他还没瞧清楚人,就熟练地往地上跪。

    跪……

    嘿,怎么没有跪下去?

    方寻和壁水一左一右地扶着他,他们俩对视一眼,似乎都有些震惊。

    秦玉逢跟皇帝对视一眼,有些心虚地撇开眼。

    嗨呀,要是叫皇帝知道她的贴身宫女能一个人单挑禁卫军一个队,岂不是很破坏她今天塑造的形象?

    好在这么多人看着,皇帝就算是疑惑也不可能当众问她。

    而是上前一步,扶住老村长说:“老先生不必如此,如此实在是折煞我们这些后生。”

    老村长便站直身子:“几位贵人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与西戎一战大捷,本是普天同庆的好事,然而对失去亲人的百姓而言,又是一件悲痛的事情。陛下赐钱粮以作抚恤,但尚未清点妥当,全部发放要等上一些日子。”

    “又因不久后便是中元节,陛下便决定先发一半,聊作慰藉。我们正是来给家眷送银两的人,烦请带路。”

    皇帝的演技向来很不错。

    配上他这幅斯文的长相,更具有十二分的可信度。

    老村长不疑有他,感动地点点头说:“麻烦贵人来这里一趟,老朽这就带你们去。”

    张村新建也不过二十来年。

    各家都是互相帮扶着过来的,其他村民对官家来给将士家眷发钱的事情并不羡慕眼热,反倒一个劲儿地说死的那几个小伙子有多么爱国,他们家里有多么困难。

    指望他们能多给点儿。

    家人战死的消息传回来的时候比胜利的消息更晚一些,所以死了家人的三家还挂着白。

    说是打算一直挂到中元节。

    “回家的路太远了,现在就撤,怕他们找不到方向。”

    老村长解释着,一行人都沉默地点头。

    头两家人听说他们的来意之后,眼中悲痛更甚,面容却坚毅许多。

    一位老母亲抓着皇帝的手说:“我儿不是为了打仗死的,他是为了保护我,保护他媳妇,为了能够让他的儿子不像他一样,一出生就四处逃命,是为了这些才死的,谢谢你们给了他这样的机会……”

    他有些说不出来话。

    只回握住对方粗糙苍老的手,等对方心情平复才离开。

    在去第三家的路上,他小声地对秦玉逢说:“总有一天,我大顺会强大到不需要用任何人的死,去证明大顺疆域不可侵扰。”

    她笑了笑:“会有那么一天的。”

    第三家的屋子里空无一人。

    “阿勇家里只剩他媳妇了,可能出门了吧。”村长解释着,心里却觉得非常不妙。

    贵人进村时间也不短了。

    就算阿勇媳妇不在家,这会儿也该被人喊回来了。

    他不妙的预感很快落地。

    一位妇人冲着人群大喊:“阿勇媳妇跳河了!大家伙快去救她!”

    第24章

    以身殉情。

    大家很快反应过来。

    在德昭皇后殉于帝陵之后, 民间常有效仿者。

    未必是不想活了,或许是一时的无措,或许是他人的怂恿, 也或许是因为今天今天七夕,受到什么刺激,才叫她做出这样的决定。

    所以还是要救一救的。

    皇帝立刻偏头对方寻说:“你快去救。”

    方寻点头,边跑边脱身上的衣服。

    结果到河边的时候,人家已经被人捞了起来, 他穿着单衣,站在人群之外,神情有些尴尬。

    秦玉逢被皇帝拉着赶到的时候, 见到这场景,心里莫名古怪。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我在后宫当社交悍匪》23-30

    要是按照话本的话。

    剧情该是少年将军奋不顾身地救下殉情的贞烈寡妇, 在水中发生一些渡气之类的肌肤之亲, 从而展开的一段寡妇文学。

    结果少年将军跑这么快, 都没赶上呢。

    不过这样也很好, 叫人少受些罪。

    凭借着“贵人”身份, 秦玉逢反手拉着皇帝挤进人群, 瞧见白衣湿透, 乌发滴水的遗孀。

    方寻脱下来的外衣盖在她身上,她跪坐在地上, 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但状态看起来不差,应该没有在水中溺太久。

    在女子的身边, 坐着一位同样湿透, 有着深色皮肤, 右胳膊少去四分之三的男子,正用左手抱着残缺的右臂大喘气。

    等缓过来, 他关切地问女子:“小苗你可有哪里不适?”

    被称为小苗的女子摇了摇头,不肯看他,而是转头看缓缓流淌的河,不发一言。

    但旁人觉得这场面很有说法。

    秦玉逢很快从村民八卦中得知事情的大致内容。

    女子名为林小苗,是张勇媳妇,男子名为张久,是他们打算最后去拜访的那位受伤将士。

    两人都是张村的本地人,和张勇都是一起长大的,情谊深厚。

    小苗最终嫁给了父母双亡的张勇,希望跟对方互相扶持地走下去。

    但两人新婚没多久,朝廷便把她的两位竹马都征走了,最会只回来一个残疾的张久。

    “阿勇就这么死了,连个后都没留,小苗还这么年轻,连个盼头和牵挂都没有。”

    “要我说,不如叫小苗改嫁给阿久,两人的日子都能好过些。”

    “是啊,两个人从前关系也不错,而且现在阿久救了小苗,那句话叫什么来着,救命之恩……”

    壁水补充:“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君若不弃,以身相许。”

    “对对对,就是这个!”

    那大娘见有人接了这个话头,还是贵人身边的人,更觉得这个主意很妙,走到林小苗的身边,劝说之言滔滔不绝。

    什么“你们认识这么多年,知根知底,他必然不会嫌弃你是寡妇”“他伤成这样还冒着会死的危险救你,你就算不想活了,也该把这份恩报了再说”之类的还好,她说上头了,还冒出一句“他都摸过你身子了,没必要再扭捏了”。

    “老四媳妇说什么呢!”

    一见状妇人将大娘推开,抱着林小苗哄了哄。

    但言语里仍旧是在劝对方嫁给张久。

    张久听到她们的话,一下子也忘了手臂的痛,连连保证说:“你要是真过不下去,便跟我搭伙过日子吧,我肯定会对你好,比阿勇对你更好。”

    在周围人一致的言语中,林小苗回神。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