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足够了。没放主食。顾汐现在在自助餐厅演奏,偶尔还会接一些礼仪兼职的活, 得稍微控制身材。
平时大多时候她会在自助餐厅吃一些, 很少回来吃, 今天是有事要和父母商量, 这才提前回来了。
她安静地吃饭, 顾明寿和施晓睿也一言不发,只顾低头看着手机,顾汐边吃边打量着他们俩。
顾明寿和施晓睿夫妻俩是白手起家,两人也有着这类白手起家老板的共同特点,那就是事事躬亲,恨不得能将所有事情抓在手中。
也正因如此,两人压根就没有工作生活分开这根弦,以往在家里,他们的夜间生活基本在外,不是在无尽头的加班,就是在应酬,即便是回家了,那也是带着“任务”回来的——在家待客应酬、拿着手机打电话个没停、夫妻俩就经营方向展开重要讨论及争论,无非就是干这几点。
至于对女儿的关心?有,但总很表面,喊到房间里一通关怀,关怀还时不时地要被短信、电话打断,等回来时,那已经接不上前文了,纠结一会,便把重复的话再说一遍,然后匆匆了结。至于主题,甭管是为什么都有个永恒的宗旨,那就是他们这么些年辛苦拼搏,为的就是让顾汐过上好日子,实现阶级跨越,这不能单靠他们努力,顾汐也得努力。
那会他们俩总把工作上的作风带回家里,发号施令,想什么说什么,不顾及女儿的心情。偏生遇到了原身,不太叛逆,还都听到了心里。
后来事业崩盘,顾汐又强势地做了主,顾明寿和施晓睿在顾汐面前便有了很多不自在感,该关心的关心,但平时的聊天只少不多。
顾汐倒挺知道怎么应对这样的人,她放下筷子,认真道:“爸,妈,家里的账现在怎么样了?”
没想到她会问这个,顾明寿下意识地不想说,但反应过来后便从抽屉里拿出了本子——没有会计了他得自己做账,用不惯电子产品的他都是用本子记的。
“周边的租客和学生都经常来买东西,到现在为止,去掉开支,能有个小三万的利润,这里头还加上了我和你妈平时经营你说的私域的收入。”顾明寿的手指点了点,心里有点急躁。
这收入听起来很高,但还得扣除他和妻子的人工费,两人两班倒地很干,这要正儿八经请人来看店,一个月至少得两到三人,这就又是六千支出。
关键是,他们是有债的人!顾明寿想起自己从前每个月从手里流动的金额,性子就很急,他确实是错看女儿了,听她的话开了店是赚钱了没错。可是,他应该要赚更多的。
顾汐点头,这收入和她算的差不多。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收入,一是地址选得好,周边有学校有工厂,人口多,消费力不错,关键是这会附近开的都是小卖部或超市,便利店是降维打击,再加上顾明寿和施晓睿都很用心,按着他的意见各种花样的推新品,接下来便利店的收入应该还能稳步增长一段时间。
顾明寿欲言又止,施晓睿倒没说话,心里纠结的是另一件事,她思前想后,没有开口。
这段时间她做私域,不少从前的朋友关照了她的生意。有几个平时看上去挺低调,之前和她交往不多的朋友,在她这下单子都下得挺豁得出去,施晓睿看了都倒吸一口凉气,要不是前期为了拓展口碑做的都是低利润款,施晓睿敢说她一定能从这些人身上赚不少。
可在和他们沟通的时候,施晓睿又觉得心情格外复杂。这里面好几个据施晓睿了解,那都和她出身大同小异,大家的区别无非是嫁的老公不同,这就有了不同的生活,可这话该怎么和顾汐说呢?
她是当妈的,天天看孩子这么累,也会心疼的,这要是顾汐能有个好对象,哪用得着这样。
顾汐没有读心术,但她猜得出顾明寿和施晓睿在想什么。
东山再起为什么难?难就难在跌落谷底要面临的经济危机和心态崩盘。
经济危机指的是债滚债,就比如他们家,饶是顾汐这么利索处理,那利息都还是个挺高的数字,就现在的收入,那约等于在还房贷,吭哧吭哧还个五六年,发现本金一动不动。
这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的生活都将是“窘迫”的,辛辛苦苦的钱到账了,那就得马上转走,别说享受生活了,甚至感觉不到变好的希望,这种无反馈甚至负反馈是能把人逼疯的。
另外,一下从高位到低位,对于谁来说都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无论是面对昔日的亲朋好友,还是工作生活的变化,都会让人很不自在。就比如顾明寿,他从前哪次回村不是做主位,不是等着村里的小孩上门拜年散财。可今年,顾明寿甚至没主动提回村的事情。
越是在这种时候,越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死鸭子嘴硬,为了充场面不惜借钱,各种伪装自己风光依旧。二是赌性变大,孤注一掷,甚至是借钱来赌,急着想翻盘的时候,最容易做出错误的决断。这两点顾明寿和施晓睿上辈子都犯过。
顾汐拿起放在地上的书包,从书包里拿出了信封放在桌上。
“这是什么?”顾明寿接过信封,一打开便瞧见里面的粉红色。
“我的薪水,我是学生,所以被压价了,但是老板知道我们家的情况,又给发了全勤的奖金。我每天晚上演奏两到三个小时,每个小时是90元,如果能做到每天都到位,月底结算会给我算100元一小时。周日的时候兼做礼仪,一场是一百五……一个月零零散散加起来,收入是八千。”
她去的酒店在市内算是高端酒店,顾汐事先打听过,那儿的乐器演奏一般都能开到150元-200元一小时,之所以开那么高,是因为他们对演奏人员的长相、仪态及水平都有要求。
顾汐能拿到现在这个薪水及工作,也多少沾了学校的光,酒店总经理的女儿是顾汐的师姐,虽然不认识她,但对外国语中学印象很好,听说有学生家庭遇到困难
忆樺
了,他也很乐意给这样的机会。当然,大前提是顾汐的音乐水平到位。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炮灰女配发财后[快穿]》110-120
在这其中,顾明寿和施晓睿的“守信”也起了好作用,让人愿意帮忙。
顾明寿看着钞票沉默。
顾汐拿出今天发的奖状和成绩单:“您放心,学校的成绩我也没有落下,目前的分数再努努力,本科应该是挺稳的,我目前的目标是上本市大学的法学系,我在网上了解过了,本市的司法界人员有很多都是从这所学校出来的,几家有名的律所都挺愿意照顾同校的师弟师妹。”
“当然,这是最保守的做法,另外的选择是继续去学音乐,学费可能要高些,但是我有去市里的几家机构了解过,他们愿意为我介绍学生,收取中介费,之后如果做演奏和培训这块的话应该挺稳定。如果家里未来情况转好,我自己在学习上也能跟上,那我也想过去学医,不过这选项在最后了,学医花的时间长,是个慢热的专业……”
顾明寿和施晓睿看着奖状齐齐沉默。
虽然是住在楼下,平日里又忙于工作,但他们哪能不知道顾汐有多努力。
只是……
“顾汐。”顾明寿沉吟着想开口,他觉得身为父亲的他应当担负起家里的责任。
“爸,妈,我这段时间在餐厅认识了一些人!”顾汐像没听到般兴致勃勃道,“我们演奏是换班的,我坐在台下时常常有人和我聊天。”
天知道做生意的人为什么都这么喜欢说话,好为人师,见顾汐一个脸上还带着学生气的学生在那,就忍不住关心,给着各种建议,说话间还时常忆往昔回忆自己当年如何奋勇发家,中间遇到波折时又是如何度过,完全不考虑顾汐是否会听不下去。
但也挺巧,顾汐要的就是这个,否则她早就故意化妆让自己显得成熟一些。
顾汐从包里拿出了几张名片,名片上都贴着便利贴做了备注:“我聊的这几个人有爸妈你们的同行,我在想,是不是你们能给他们搭搭线,帮他们找些出货渠道和原料商?就赚个中间费用,毕竟咱们家还欠着一些货物的款项。”
“这张,是老板想转行,他说听过你们的名字,像是愿意给钱请个顾问咨询问题,但可能给不了太多。”
顾汐:“爸,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你要是给这些人搭了线,那这些人也就成了你的资源了,你再往外拓,我们也不求多,就多少赚一点,可行吗?”
顾父哑然,他还真身在此山中了,之前顾汐让他和妻子处理公司的东西,他只想着转手,分包。但其实女儿说的这行业他接触过,不就是掮客吗?高端的掮客连政府资源都能拉,他们做低端的总行。
顾明寿若有所思,施晓睿无奈看他一眼,看向顾汐:“你不累吗?”女儿那么聪明,该知道有捷径的!她看这段时间来,女儿和她的那些同学关系好了特别多。
“不累,靠我们自己越来越好的快乐盖过了所有痛苦。我们一起扛,一起解决问题,这才是一家人。”顾汐笑着答。
没有谁是救世主。
她不会要求父母谁去牺牲,但也不会牺牲自己。
顾汐随手收着餐具,打算先上楼看书,上了楼梯又退了下来:“差点忘了!妈,我周日想请同学到天台去烧烤,可以吗?”
施晓睿:“……可以。”
这孩子。
说是都她做主,可其实也没有,她只是太着急把这一切扛自己身上了,应该比谁都累吧?
她静静地看着女儿的背影消失,心情怅然。
长大多疼啊。
作者有话说:
晚安=3=
117 ? 校园跟班还债中(十六)
◎校园跟班还债中(十六)◎
周日是外国语中学周边居民区最“安静”的时间段。
外国语中学和市内的其他学校在节假日管理上步调挺一致, 统一走的单休路线,周日统一放假,高三阶段的同学也放一天, 但是个假一天, 下午四点统一到校参加考试, 晚上晚自习的时间用来上课。
居民区里有不少住户都来自于周边的工厂。而周边的几家大型工厂除了赶工期时是不停歇的两班倒, 日常都会在周日停休。
因此,每逢周日, 这大街小巷就有点万籁俱静的味道, 瞧不见太多人影。
不过一到午饭的点,情况就不一样了。像是有无形的闹钟在空气中响起, 周遭排布得挺紧密的楼里便各自冒出了人。他们的形象很相似, 基本都穿着睡衣, 或是随意套了件上衣,趿拉着拖鞋下楼,睡眼惺忪, 头发都懒得整理。他们行进的方向很一致, 都是奔着这条街上最醒目的便利店去的。
这间便利店虽然开门的时间并不长, 但已然成了大家的心头好。主要是它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懒得自己煮饭的, 能很快地在里面选到卫生可靠、口味不错还物美价廉的成品, 如果是担心成品太应付的,那也不打紧, 店里的冰柜和速食柜货物同样琳琅满目, 任君选择。
习惯自己煮饭的, 也同样需要便利店的存在, 顾明寿早就加遍了周边的微信, 每天会按照大家下的单去市场采购,因为周围的单量不算特别夸张,他目前还能关注品质,用心挑选,比那些不懂买菜的人去菜市场被人缺斤少两、糊弄一圈要好得多。送货上门要加跑腿费,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自取,顺便在这挑点东西。
便利店的“欢迎光临”铃声被按了暂停,这会来的顾客太多,响太多次会让选购的顾客心烦。
人虽然多,但顾明寿和施晓睿忙得井井有条,主要是顾汐当时在设计便利店时便参考了不少当年的印象,还跑去本市几家商超逛了圈,动线设置得很合理,还在可能有排队的区域做了分流。帮忙采买或者私域下的订单,顾汐也专门打了货架,是参考了快递站的设计,做了很多标签,有人来时,顾明寿和施晓睿能迅速地找到对应的货物,也便于人离开后的核对。
蜂拥来的顾客一个接一个地在被招待后离开,便利店的空间便松快了不少,只剩下一些打算不带垃圾回去,留在便利店吃的人。
“老板,怎么今天你这来这么多小年轻?新租户?”正龇牙咧嘴吃着新品烤红薯的男人疑惑地往外看,虽然周围住的人密度大,但是大家时不时地见,基本都混个脸熟,他刚刚瞧见的几个小年轻脸很陌生,关键还穿得挺讲究。
“不是。”顾明寿笑道,“是我女儿的同学,他们今天一起到家楼上天台聚个餐。”
顾家这住了两个外国语中学学生大家都知道,男人挺佩服现在的孩子,这两天虽然天气不算太冷,但多少有风,这天气跑天台聚餐,不冷吗?真是兴致太好,不过这就是青春吧!男人忆往昔一阵,红薯就被他囫囵下肚了:“老板,还有别的新品给尝尝不?我之前都不知道你们家卖红薯。”
施晓睿抬头:“小土豆和玉米也不错,看你们喜欢不,喜欢以后就上。也是我女儿才叫我们弄的,不知道合不合大家口味。”
“要的,都给我来一份。”男人殷切点头,这种风大的天气最适合吃这个了!
天台上的风没有想象的大,主要是他们住的这栋楼在周边不算是最高的一栋——房东没违建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