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60-18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提供的《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160-180

    第161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5)

    说到雍正被骂, 嬴政的语气反而是欣赏。作为同样是逆天下而?行事 ,嬴政一统六国?,也挨了不少骂, 既得利益者被人拿走利益的时候, 无法抵抗也无法夺回时, 只剩下一张嘴可以骂了, 可不就得过嘴瘾?

    嬴政欣赏的,是胤禛那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精神,敢想?敢干的精神,有玄烨的无作为在前面对比着, 嬴政自然更欣赏胤禛, 也欣赏他?的政治智慧。

    刘彻笑道:“不错,这一朝皇帝, 儿子比老子有本事。前面那个,虽是对外强横, 但对内确实……”

    说到这里,刘彻的笑容逐渐消失, 因为他?想?到了自己,好像也是对外更为重视, 对内略差一筹。

    刘彻忍不住挠了挠手, 自己不会也被后人这样骂吧?

    李治越听越觉得有些不对劲, 忍不住看向李世民?:“父皇……”

    李世民?也看向他?,道:“是不是觉得,我近些时日做的事,有些相像?”

    李治点了点头。

    李世民?继续道:“我上?次听了天幕讲咱们大?唐, 她就说了,大?唐的问?题, 不在别处,正是在这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上?层人占的太多,下层人有的太少。”

    李治露出一脸复杂的神情:“可是……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李世民?摇头:“稚奴,真到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时,这天下便是换主之事。历朝皇帝都自称天子,可最后都会换别家做皇帝,真的是天在选皇帝么?”

    李治陷入迷茫混乱中。

    赵德昭十分赞同道:“这收税的法子是对的。”

    赵匡胤道:“只是,阻力怕是不小。那些占着东西的人,可比没东西的人,脑筋弯弯绕绕多多了。”

    赵德昭有些泄气地认同道:“是啊。”

    赵德芳听得半懂不懂的,有些苦恼道:“父皇,当皇帝好?难哦!”

    赵匡胤哭笑不得:“只是让你听听,都没让你做事,怎么就觉得难了?”

    赵德昭给弟弟打圆场道:“芳儿这是年纪还?小,等年纪大?一些,接触的事多一些,看的书也多一些,会慢慢明白的。”

    赵德芳想?反驳说不想?读书,可是想?到哥哥这是为他?说话,又不好?驳哥哥的面子,只好?委委屈屈地装作不做声。

    朱元璋和朱棣二人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一种“惊喜”。雍正的政策,给父子两?不小的启发。

    这些日子,父子两?搞经济,也算是认清了朱家真没搞这个事的基因,只能?翻出大?宋的史料,借鉴着上?头的法子用。

    现?在,雍正帝的政策,指了另一条路:田地税改革。

    “老四,这东西,得记下来,咱们回头好?好?研究!”

    “是是是,父皇,我立马用纸笔记下来!”

    玄烨心中怒意已经散去,毕竟天幕没继续骂他?了,而?是在夸他?儿子的政策。

    令玄烨震惊的是,这些事都是老四胤禛一个人办下来的。他?自己在位时,也常给阿哥们派一些活儿去干,可是阿哥们看上?去能?力差距并不大?,只是各有各的办事风格,而?老四反而?会因其?做事太过于彻底,会被弹劾。

    如今看来,以前老四还?是隐藏了实力,束缚了手脚的,如若不然,他?太多功绩,会让其?他?兄弟更加眼馋和嫉妒吧?

    想?到这里,玄烨终于忍不住为老四胤禛叹了口气,这个儿子,是自己低估了。

    李玉小心翼翼地为皇帝奉茶,连茶碗碰撞发出轻微的叮铃一声,都会让他?忍不住心一颤。

    这天幕明明夸奖先皇起来,为何?皇帝突然叹气了?不应当为他?父皇高兴么?

    【摊丁入亩政策,确实算得上?是雍正帝当政历史上?的最强高光。作为农业大?国?,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上?,土地就是最基础的生存资料,历朝历代的根本性社会问?题,都离不开土地,或者说,离不开土地兼并。土地兼并是一个社会自然规律,并不仅仅是因为人性的贪婪,更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就提出过“限民?名田”的政策提议,限制一些大?地主大?豪绅名下的土地数量,只可惜因社会原因,没有被采纳;后来隋唐时期的均田制,有力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所以得到空前发展,但上?一期说过均田制被破坏,社会矛盾又激化,所以安史之乱爆发;明朝万历年间,在政局不稳时,也是靠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稳住了局面……可以说,历朝历代要稳固统治,就是要与土地兼并做斗争,就是要防止生产资料过于集中,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化,从而?造成国?家的动荡。】

    【但要做到这点属实很不容易,这种政策,严重影响了既得利益者,也就是那些大?地主大?豪绅的利益,他?们虽然人数不多,可他?们能?造成的阻力更大?,不仅是有明面上?的斗争,更有背后的舆论斗争,许多皇帝不怕别的,就怕背负上?骂名,所以不太敢动手。而?雍正帝确实也被骂成了暴君,在某部历史小说出来以前,雍正帝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就是个冷血无情残酷帝王的形象。】

    玄烨只觉得面皮一紧,因为他?感觉天幕好?像是在骂他?,可是天幕又没指名道姓地骂,所以感觉十分不是滋味。

    其?他?帝王也都露出了笑容,有些是嘲笑,嘲笑玄烨的胆小,有些是苦笑,笑雍正帝辛苦一场,结果还?背了一身骂名。

    当皇帝就是如此,不可能?成为一个纯粹的好?人,一个完全?的君子,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对自己歌功颂德,这是帝王要有的觉悟。

    【摊丁入亩的政策,最后造成的影响也是极大?的,最明显的是人口增长,在这个政策实施以后,百余年里,人口增长了差不多三亿,这也是晚清会有华夏人口历史高峰的重要原因;其?次是商业的发展,不需要交丁税,一些没有地的人,便可以寻找其?他?出路,大?量人口会涌入其?他?的行业。】

    【可惜的是,虽然如此,雍正帝依旧延续以往的重农抑商的政策,以至于清朝的商业,并未得到足够的发展;同时清朝还?实行我们最为深恶痛绝的海禁和闭关政策,并不像大?唐那样广纳四海,与世界进?行通商。如此一来,人口膨胀以后,反而?导致内部压力大?,要养活那么多人,需要有足够多的粮食,可土地只有那么多,即便是再努力拓荒努力提高产量,也很难满足人口所需。】

    【说起重农抑商,不知?道为什么,几乎历朝历代都会坚定执行这个政策,除了宋朝对经商活动有放松,其?他?的时候,都是将这一点执行到底的。主播一直很好?奇,为什么统治者们,一直要抑制商业的发展,哪怕明清有宋这个靠着发展商业,而?收税买平安的先例在,也不见他?们对商业政策有所放松。】

    【当然,清是因社会矛盾复杂,满汉防备,大?明我看了看,就是朱家人没搞经济的基因。重农抑商的重点在抑商,重农我是没有很看出来。毕竟封建帝制时代,大?多数时候最苦的就是农民?,毕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响彻了千年。抑制商业并不是统治者不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160-180

    想?赚钱,只是因为商业流通会导致农民?大?量脱离土地去从商,导致粮食产量不足。这些统治者想?的不是提高农民?的待遇,让农民?心甘情愿地回去种田,而?是堵死经商的路子,让农民?被迫回到田地中去。】

    【另一方面,商业活动会让人口流动不便于管理,会导致社会稳定出问?题。可换个角度说,不就是官方管理能?力不行,也不愿意投入成本去做这件事么?百姓交税,不就是让官方去做这些事的么?公共支出是国?家管理的必须投入成本,结果帝制时代的统治者这笔钱都想?省。】

    天幕说起“重农抑商”政策的时候,不仅是玄烨,其?他?皇帝也感觉自己被扫射了。

    帝王们,特别是玄烨,都回忆起历朝的政策,确实是恨不得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像牛马一样老老实实干活,到期就交出尽可能?多的粮食布匹,有需要的时候就老老实实服徭役服兵役。

    嬴政整个人陷入了沉默,重农抑商是从商鞅变法时期就提出的,他?未曾想?到,这个法子也被后世用了两?千年。但嬴政本人并未“抑商”,相反,他?个人对商人还?是十分重视的,毕竟六国?时期,敢在各国?之间来回窜做生意的,都是大?胆有见识之人,民?间交流也需他?们承担。

    变法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那是因为战时状态,所以更注重基础生产,而?非提高生活水平,更多资源要倾斜于战争罢了。

    刘彻感觉自己又被扎了,除了老年昏庸,他?确实也延续了前朝的政策,一直鼓励农业发展,对商业却并不热衷。

    刘彻再次反省,自己对内政策确实有疏忽。

    听到天幕无差别扫射,李治十分不忿:“这天幕懂什么!发展商业之事,岂能?说做就做?历代帝王都抑商,不正说明这个做法是对的吗?”

    李世民?摇头道:“不,天幕说的有道理。”

    “父皇!”李治有些不满。

    李世民?温和道:“稚奴,做皇帝除了要站在皇帝的角度想?,还?要站在整个国?家整个天下的角度想?,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想?。有时候,皇帝做的对国?家好?的事,对百姓却不一定是好?的,这点你得认清。”

    李治闭上?了嘴,却还?是有些不懂。

    李世民?继续道:“有时候帝王,或者说统治阶级,只想?着自己权力稳固,想?着多收税,想?着青史留名,却未曾想?清楚过,作为至高无上?的掌权者,背负的责任可不仅仅是将皇位安安稳稳传下去,更应该是为万民?创造太平美满盛世。”

    第162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6)

    几期天幕听下来, 李世?民越发地认同天幕讲的于谦的那句话:“社稷为重,君为轻。”

    刻意去追求统治的稳固,追求自家的天下不会被别人夺取, 反而越容易失守, 但若是将百姓放在首位, 将天底下的万民生?计放在第一, 这天下就能坐得稳稳的。这就像雍正帝惩治贪腐一样,要做的不是从表面入手,只去抓贪官污吏,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刻的李世?民, 与千年后的一位伟大人物, 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础力量。

    这个问题又深入了一些,赵德芳确实是听不太?懂了, 赵德昭也有些懵,不是因为听不懂, 而是因为,天幕所说的事情?, 有些颠覆他的观念。

    “父皇,天幕这番言论, 是否太?过于叛逆了?”赵德昭小心翼翼地问。

    皇帝为天下之主?, 朝廷本就是要天下供养的, 天幕这般说,反倒像是皇帝与大臣该为普通百姓干活似的。

    赵匡胤沉吟良久,才道:“我先?前也不能接受这样的想法?,可是听完前三?朝, 便觉得这说法?是有些道理的,百姓、民生?是应当在皇帝之前。太?宗李世?民, 被人传颂千年,不仅仅是因他开创了盛世?,也因他那民贵君轻的思想。”

    天幕赞李世?民为天选帝王,又说他是能与秦始皇比肩的千古一帝,为何他就能做到帝王们所想要的生?前大权在握江山稳固,死?后名垂青史千年不朽,不就是因为他做成了帝王的标杆么?

    赵德昭琢磨着赵匡胤的话,回想着李世?民的施政,想法?与态度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朱元璋和?朱棣父子正兴奋地记录雍正的一些政策呢,突然听到天幕说,朱家父子没?有搞经济的基因,两个人同时愣住。

    “这……这是又骂咱了吧?”朱元璋不太?确定地问朱棣。

    朱棣拿着笔的手,悬在半空,整个人不知该作何反应才好。

    刚刚说整顿吏治时,就不点名地说了朱元璋,现在更是直接点名他们朱家没?有搞经济的基因,为何明明讲清朝,他们大明还要挨骂?还是所有姓朱的都要挨骂?

    好一会儿,朱棣才缓过神来,将笔缓缓搁下,道:“父皇,既然天幕都这般说了,搞商业一事,咱们就不必勉强自己了吧?”

    朱元璋反而是个脾气硬的,挥了挥袖子,道:“不行?,她越是这般说,我还越是要搞一搞,咱们老朱家的不行?,从那些大臣中选人去做不就行?了?我还不信了,我老朱家不行?,这大明就没?人行?!”

    朱棣顿时感觉,自己说错了话,明知亲爹是个不太?经得起激将的,反而用话刺激了他。

    “这倒也行?,只是须得看人品稳重可靠之人,否则贻害无?穷。”

    经济关系重大,又是容易钻空子的地方,老朱家的皇帝不太?懂那些,容易被人故意挖几个洞。

    很快,父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