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20-24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多人,表示支持皇帝的新税制……

    刘彻听罢,暗暗点头?,王莽的这篇赋,让他想起了天幕讲唐朝时,那?深沉的声音,极为有韵律地诵读的《石壕吏》。

    当时天幕说,每一个皇帝,都应该好好读一读《三吏》《三别》,刘彻此时却感?觉到,不仅仅是皇帝,是每一个上?层的人,都应该读那?种书写描述贫苦百姓的文字,因?为这世?上?,有太?多人像王莽一样,从未真正直面过苦难,更没有经历过苦难,所?以他们狭窄的眼界里,只有自己的那?几分利,只想着将好处都捞到自己怀里,从未想过他们一人、一家,需要坐在多少贫苦百姓的头?上?,才能享受那?般奢华富贵的生活。

    如今,大?汉有了自己的《石壕吏》,也算是一件幸事,是该当做时时警醒的提示了。

    王政君捧着王莽那?篇赋,读了好多次。听说皇帝让人当着所?有朝臣的面,诵读了这篇赋,王政君就?要笑出声,她没想到,侄子王莽哪怕是离开了长安,也能在长安城中?,掀起这么大?的波澜。

    宫女低声道:“这篇赋,确实写的极好,奴婢读来,也好想亲眼见着了那?些可怜人,还有那?饿的哇哇直哭的孩子……”

    王政君顿时眉头?一皱,心?中?也差了:“当然写得好,若是写的不好,皇帝不会让人直接在朝堂上?读的。”

    宫女抿了抿嘴,她说这话,是因?为她察觉到了皇帝的意思,皇帝让人抄送了这份来给太?后,不是让她欣赏王莽的文采的,也不是让她为了王莽如今的声势而沾沾自喜的,而是想让她也读一读赋,了解一下穷苦百姓的情况。

    宫女心?中?默默叹息,以她对太?后的了解,就?觉得太?后根本不会想到这一层,不会在意到那?一层去。

    果然王政君还叽叽咕咕道:“我又不是没为他们做过什么了,我都跟着陛下清减了多少衣食,你又不是不知道。”

    宫女低头?,罢了,太?后一直是这样的,皇帝也大?约是看穿了这点,所?以完全不听她的了。

    偏殿里,班婕妤也捧着那?篇赋在细细品读。

    她与王政君不同?,她不仅能读出文字里,那?些穷苦百姓的痛苦,还能看出王莽的同?情与怜悯。

    一口?气?读了好几遍后,班婕妤才道:“这篇赋,与王莽先前的文章,是完全不同?的了。”

    班婕妤虽与王莽没什么往来,但她一直待在太?后这边,耳濡目染的,也知道了王莽的一些事。

    宫女给她倒上?水,问:“婕妤娘娘看出了哪里不同??”

    班婕妤想了想,道:“他长出了真正的人心?。”

    “啊?”宫女有些不懂,难道王莽以前的心?不是真的人心?嘛?

    班婕妤当然不是这个意思,王莽品性如圣人,一直扶贫济弱,这点班婕妤是知道的,只是她觉得以前的王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救世?主的感?觉,但这篇赋里的王莽,他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了,反而是走进了穷苦百姓中?,平视他们,与他们交谈。

    想到天幕说过的,王莽的问题在于没受过什么挫折,所?以会显得天真,班婕妤心?中?想,难道这就?是皇帝的目的?

    待神思回?来,班婕妤又叹了口?气?,她忽然十分羡慕王莽,身为男子,就?可以周游天下,建功立业,而她作为女子,还是皇帝的妃嫔,就?要困囿于这后宫之中?,难怪自己流传下去的,也是一些怨妇诗、宫怨词。

    想到这里,班婕妤眯了眯眼睛,她想起后人班固父子三人所?写的《汉书》,心?中?有些想法逐渐冒了出来。

    王莽的一篇赋,帮助刘彻将舆论环境扭转,刘彻却并没有为这等事多花心?思,他终于等到了一个重要的时机,要完成一个他设想了许久的计划——开科考。

    这一年里,他虽从太?学提拔了一些人来,也设置了许多场考试,自从第一次考了“社稷为重,君为轻”的考题后,刘彻要求太?学每旬一小考,每月一大?考,每一季时,便会亲自出题考学子们,他看中?的人,就?会直接提到朝堂中?来授官。

    这样确实将朝堂中?的人手换了不少,还将新设置的官职填补了不少,可是这些人,毕竟大?多是长安及周边的人,稍远一些的官都很少。

    这样下去不行,朝廷中?若都是长安人,那?这些人不仅都有着歪七扭八的亲戚关系,还会让他们眼界局限于长安周围,那?样如何?治理和领导整个大?汉?

    所?以在新税制普及全国后,刘彻很快又宣布了举行科考的事。而且还宣布,那?些远一些的学子,朝廷会报销差旅费,到了长安,会由朝廷统一安排食宿。

    这消息像新税制一样,通过盖有皇帝印信的邸报,传达到了每一个州每一个郡每一个县,要求各地方官将这消息公布出去,若某地有优秀学子考得好,也算当地官员政绩。

    复兴乡学的事,自然还是在进行中?,大?半年时间还看不出多大?的效果,但是刘彻已经等不及了。

    这种全新的取士方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即便是大?多数普通百姓不读书,也知道了皇帝要招读书人做官的事,许多人都羡慕起来了,读书还能有这样的好事呢?

    当然也有人不看好,甚至极力反对的,不过在刘彻因?新税制的事,发过威杀过人后,这次倒是没有那?么多头?铁的了。

    不过,主要是因?为皇帝也说了,参与科举者?,不管是贵族或者?是平民,只要家世?清白、才学过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成为在朝堂上?,和皇帝面对面奏对的官员。

    消息传到王莽耳朵中?时,他吃了一惊:“陛下怎生如此心?急?”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220-240

    在他看来,他这乡学复兴的事,还未取得什么成果,结果皇帝就?直接开始要科举取士了,这让王莽觉得有些手忙脚乱的。

    可是,王莽也逐渐反应过来了,这应该是皇帝十分想做的事情之一,半年前弄出来的纸,应该就?是为此事做准备的。

    如今改良后的纸,已经从长安,传到了大?汉各地,皇帝直接派工匠们去往不同?的州和郡,开设了造纸工坊,给各地都供应纸张,许多读书人都已经习惯了用纸书写了,竹简也慢慢地被放弃。

    对于读书人来说,这种轻薄便利的纸张,实在是太?好太?有用了。

    因?为纸的事,许多读书人对皇帝的印象也扭转了不少,以前皇帝确实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但现在浪子回?头?了,这是多难得的事啊!

    再看皇帝连续颁布的新政,都显然是想要改善国家的情况的,皇帝为国如此,他想要从全国各处吸纳人才,治理国家,也是正常的吧?

    开科举考试的诏令发布全国后,收到的响应比预期的还要积极,刘彻十分满意,看来前面所?做的事,没有白费,至少天下读书人的心?,还是向着他这个皇帝,向着刘氏皇族的。

    第227章 牡丹花下鬼刘骜(35)

    按照皇帝的要求, 各县先举行了第一次考试,然后再?到郡中参加考试,再?到后来, 就是道长安参加考试。

    这么一来, 其中消耗的时间也不短, 一直到两三个月后, 各州郡才将过考的学子的名单,呈送到了长安,抵达了刘彻的御案上。

    翻了翻各州送来的名单,刘彻启封了王莽写给他的信件。

    这段时间, 各地都在?忙科考之事?, 王莽手下也有些学生参与了考试,所以一直全程跟着学子们?, 看到了不少考试中的事?。

    其他杂七杂八地不用说,王莽想说的重点只有两个, 一个是各地学子的水平,与长安城中学子的水平, 差距挺大的,所以这次择取人才, 恐怕不会多乐观, 所以皇帝要做好心理准备;另一个就是舞弊的事?。

    这是各地第一次举行科考, 虽有皇帝规定?的章程,还?有长安的官吏来指导此次工作,可是第一次难免乱象频出、鸡飞狗跳。

    氏族在?大汉的任何地方,都是十分?普遍的存在?, 若是家中能出几个做官的,自然对家族更好, 所以各地方大族和豪绅都瞅准了机会,想往里面塞人,最好能混过最后的长安考试一关?,弄个官当一当,所以作弊的事?,还?挺厉害的。

    这两个问题,刘彻当然早就想到了,或者说,在?他心里冒出要搞科举考试的念头的时候,那?些相伴而生的问题,他就想到了,但他知道,有些事?,是要先做,才能出效果,然后再?进行调整的。

    而且这些问题,他派出去的官员,也都有类似的回音,刘彻也早就听说了不同的郡县之间,作弊的风气水平不同,而且方式也不太一样了。

    放下王莽的信件,刘彻重新拿过名录,对照着各郡县的大族和地方势力,看看各地的人,塞了多少人进来。

    一个月后,各地考生陆续到达长安,都住进了朝廷安排的住所,天南地北的,还?挺热闹。

    对于?来自偏远地区的考生来说,长安的一切都让他们?大开眼界,长安的繁华富裕,还?有开放的民风,以及天子脚下的那?种天然的骄矜,都让外地考生觉得十分?新奇和有趣。

    其中,最为?受关?注的,自然是书局。

    这书局不是别人开的,还?是刘彻命人开的,有些闲散宗室,实在?闲极无聊,总是闹出些事?情来,刘彻便授命他们?,开一个书局,除了雇人抄写?竹简上的四书五经之外,还?要将其他的书都誊抄到纸上,然后装订好,放在?书局中可售卖可租借。

    所以书局里的书花样繁多,不仅有四书五经类,还?有许多新奇的书籍,《诗经》《山海经》类的不用说了,最新整理完书的《黄帝内经》《黄帝外经》都有,五花八门的门类,不仅是外地来的考举的学子们?觉得新奇,长安本地人也觉得很新奇,这书局确实是大大增加了许多人的见识,毕竟以前竹简不能配图,但纸上可以,有些草药经上还?配了手绘的图,方便学习者认识。

    这些外地来的学子们?,在?逛了长安几处地方后,都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书局中,因?为?书局里还?有大儒文?章的集子,甚至还?有皇帝这一年多来,一些政令手稿,以及一些与臣子的对话辑录,这对他们?考试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材料。

    还?有人感叹道:“这里的书,比我家那?边要便宜太多了,还?有些集子,只有那?些大户人家的藏书阁才有,想借都借不到,不想这里却能直接买到。”

    长安到底是天子脚下,什么东西都是最好的。

    许多人还?特地多买几本,不是想带回去送给一起读书的友人,就是想带回去加价几倍卖,好几倍盈利是跑不了的。

    刘彻听闻此事?,让管书局的宗室不要阻拦,他苦心孤诣搞这么多,也是想这些学子们?回去后,将长安的风物带回去,让朝廷的影响,对地方更大一些。

    “加紧派人抄书,什么卖得最好,就多抄什么。”刘彻吩咐道。

    “是。”

    这个事?,萦绕在?刘彻的心头,他毕竟巡视过天下,深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深知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要想将朝廷的触角,深入到这些地方去,就要将中央的影响带过去,而这些学子,也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三日后,刘彻根据天幕播放过的一些片段画面,还?原出了雕版印刷的方式,命工匠们?立马刻了一套《大学》的雕版出来,上墨印刷后,虽然墨迹点点不少,有些页面不小心印歪了,但这速度,属实要快太多了。

    于?是刘彻命人加刻了那?些重要书籍的雕版,日夜印刷装帧,很快就做出了一大批书来。

    学子们?看到这大量上货的新书时,还?吃了一惊:“这是雇佣了多少人抄书了?长安不会人人都会识字写?字吧?”

    那?就太可怕了。

    书局的伙计们?解释了一番,是用雕版印刷术加快印出来的书籍,目的就是满足学子们?的需求,而这法子,还?是皇帝亲自想出来的。

    无数学子,对皇帝的崇敬之情,又上了一层:

    “陛下可真聪明!”

    “是啊,听说这造纸也是陛下特地命人改进的,没?想到这么快又想出了这种印刷术。”

    “所以陛下是真的将咱们?这些学子,放在?心上了吧?不然怎会急咱们?所急呢?”

    ……

    学子们?议论纷纷,还?有人耐不住了,直接作赋赞美皇帝。

    当初王莽做的赋,有些地方已?经看过了,还?有些地方没?听过,但是听到长安人说起当时的情况,许多人也心向往之,希望自己的赋文?也能得到皇帝的欣赏。

    当然,纯粹地赞美拍马屁的赋文?,是没?法入皇帝眼的,倒是在?学子中流传了开来,在?提升皇帝的形象与地位上,着实是贡献不小。

    待考试日期一到,众学子们?便在?朝廷的组织下,进入了考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