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就是周想华跟李阳两个人的。
李阳住在这房子里,他肯定会比跟着周想华住在属于周涛和周凯的房子里,要来得舒坦的。
而且私心里,周胜男其实更向着周凯和周涛两兄弟的。
原来周凯和周涛只是没了杨建忠那个生父,但是现在,周想华跟李阳结婚了。他们连自己的母亲,以后拥有的也不会那么完整了。
“买吧。”周胜男说道:“你们只管去看房子,看好了后,如果少了钱,就随时到我这里来拿。”
“我们想着就买现在这个小区……”周想华笑着说道:“那位置是姐夫帮我看了的,肯定差不了。学校也就在附近,孩子上学方便……而且离得近些,将来有个什么事也方便。”
这个将来,指的就是周凯和周涛长大后结婚了,会从家里搬出去的事了。
那个小区是苏启航帮忙忙的,因此房价这一块,周胜男也是清楚的。这会听见周想华这么说了后,立刻就问道:“给你们拿十万,够不?”
“够了够了……”周想华说:“爸妈给了我陪嫁八万八,李阳把他这些年来存的工资也交到我这里来,有四万多呢!再加上结婚收到的礼金……完全够了。”
因为是私人司机,还兼职了一定的保镖作用。所以苏启航给李阳开的工资,在省城的时候是一千五一个月。来了鹏城后,又涨到了两千。
他们那小区的房价现在是两千一平米的价格,九十多平也就十八万多一点。再把其他的费用算一下,二十万是肯定够了的。
剩下来的那些钱,他们还能拿去好好的把房子装修一下。
周胜男当即就回房间给周想华拿了十万块钱出来。
现在只有一些大商场等地方,才能刷银行卡。大部分的地方,还是收用现金的居多。因此家里面经常会备上一笔现金,方便家里人取用。
“谢谢姐。”周想华接过周胜男递过来的十万块,又说道:“等后面我们有了钱,就赶紧还回来……”
周胜男就说:“钱的事不着急还,什么时候有了什么时候再给都行的。用不着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
然后隔天,周想华和李阳就带着钱,把房子给买了。
买的是二手的,照旧是九十多平的三房,离苏启航之前帮忙买的那套房子的楼栋还很近。
不过房子是买好了,对方因为才刚买多久,也还没装修呢!想直接住进去,那是不行的。但是之前那套房子,却是可以了。
周想华跟李阳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搬到那边的小区住着。
因为马上就要开学了,住在苏启航这边的房子,离周凯和周涛即将要入读的学校实在是太远了。
而且住到那边去之后,同一个小区里住着,搞起装修来也方便许多。
在搞装修之前,周想华先去学车了。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八零年代暴发户》130-140
周想华这次结婚,苏启航和周胜男送了他们夫妻俩一辆面包车。毕竟他们家里人多,普通的小车根本就坐不下一家六口。
李阳照旧还是在给苏启航做私人司机,主要是这工作他干得挺适应的。
而对于苏启航来讲,李阳的人品这么多年也是亲自验证过的。想要再招个像李阳这么能让苏启航放心的私人司机,也是难了。
现在李阳跟周想华结婚了,那就跟苏启航成了连襟。是真正的自己人了,让他给家里开车,苏启航和周胜男只会更放心。
搬到鹏城来后,家里的这些琐事逐渐的安置妥当了,公司发展的也非常的顺利。
主要还是订货制度的改革。
因为随着国家把市场越来越放开,全国各地都遍布大大小小的制衣厂,且看起来还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时,其实市场已经开始受到其很大的影响了。
早几年的服装行业是真的特别的好做,基本上是只要开办了制衣厂的,都能快速的发家暴富。于是,也更蒙住了好多人的眼睛。最后导致服装这一块,快速的进入了一种“饱和”的市场现象。
这就跟某一年,全国各地的农民开始大规模种植某一样东西,导致这样东西的产量大幅度爆增是一个道理。
任何一样东西,当生产量远远大于需求量的时候,就一定会出现问题的。
其实这个现象,早在前年就已经隐隐有了苗头了。但在当时苏启航为了减少损失,也为了更好的拉起销售业绩,于是,他才想出了取消铺货制和传统的拿货方式,换成了订货制。
但没想到的是,订货制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公司里库存的问题。还让公司在这一次,幸运的避开了这场强大的冲击。
于是在众多服装制衣厂因为这波冲击,造成厂里库存积压严重化的时候,嘉嘉服装公司的销售业绩对比去年同期,再一次有了明显的上涨!
作者有话说:
晚点还有一更,照旧晚上九点之前哈!感谢在2021-11-01 19:28:152021-11-02 15:58: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剑起寒冰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钰钰sama 50瓶;Paradise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 133、133
面对厂里积压下来的众多服装库存, 很多制衣厂不得不忍着肉痛打出了亏本甩卖的操作。用以清理厂里积压的库存,达到快速回转资金的目的。
更甚至还有一小部分的制衣厂,在这波冲击之下, 根本就没能熬过去。到最后, 不得不走向倒闭。
而就在这个让大部分同行都焦心劳思的时刻,苏启航却放下了公司所有的事, 跟着周胜男一块,陪着苏嘉宝去新的学校报名去了。
苏启航给苏嘉宝新找的学校,是有寄宿制的。
但是学校并没有强制要求学生们入学后一定要寄宿, 采取的是自主选择方式。想走读的话就走读, 如果想念寄宿的话,也能在报名的时候把这个报上去。
苏启航和周胜男都没打算让苏嘉宝搞什么寄宿,他们家离这学校路程也还好。家里有车, 上下学接送苏嘉宝念书完全不成问题。
再不行的话,苏启航还能在学校附近去找房子买上一套。就跟他们之前在省城一样的, 全家人住学校附近陪着苏嘉宝念书不就行了嘛。
反正苏启航和周胜男今天就先带着苏嘉宝把名给报了, 之后再看具体的情况, 再考虑要不要在学校附近买上一套房子的事。
报完名一回来, 苏嘉宝就背着书包飞奔进了她自己的房间里去了。
在厨房里正跟李婶一块准备午饭的钱多娣,听到动静走出来一看,结果只来得及瞧见苏嘉宝的一个背影。
钱多娣就只能跟后面走进来的苏启航和周胜男说道:“饭菜都做好了,你们去把嘉宝喊下来先吃饭呀!”
她瞧着苏嘉宝背着书包跑那么急,还以为是赶着去书房看书呢!
“那我去吧。”苏启航说着,就往楼上走。
苏启航走到二楼苏嘉宝的房门口,只见她那房门是开着的。苏嘉宝正坐在书桌上, 认真的写着东西。
苏启航走过去喊道:“嘉宝, 吃饭啦!”
“啊, 来了来了……”苏嘉宝一听,连忙把桌子上的东西收了起来。
苏启航就看到苏嘉宝把收好的东西,还可细心的往抽屉里放好。这还不算,苏嘉宝竟然还又拿起书桌上的钥匙,插到那抽屉上的锁孔里,扭了一圈,把抽屉给锁住。
原本没当回事的苏启航,瞧着她这么一番动作,心里顿时可好奇了。
想问吧,苏启航又想着苏嘉宝这么做,估摸着就是不想要家里人知道。于是他要问的话都到了嘴边了,又给咽了回去。
苏嘉宝可没觉察到她爸这会的想法,把抽屉锁好后,钥匙又显得很随意的放进了书桌上的一个小置物框里,然后才高高兴兴的朝着她爸跑了过来。
下了楼,坐在餐桌上吃饭的时候,苏启航就老在想这件事。
周胜男就瞧着,苏启航连吃个饭都显得心不在焉的很。而且她还注意到了,苏启航没少往苏嘉宝身上去看。
“嘉宝怎么啦?之前吃饭的时候,我瞧着你老往嘉宝身上看。”等到吃完饭,苏嘉宝又跑楼上去了,周胜男就把苏启航拉到一旁来小声的问他。
苏启航:“喊嘉宝下来吃饭的时候,我瞧着嘉宝好像是在给谁写信。”
他是在刚刚吃饭的时候才想起来,先前看到苏嘉宝摆在书桌上写东西的纸张,瞧着就是专门写信用的那种信纸。
周胜男听了就笑:“那肯定是给明诚或者是莉莉写的。”
苏启航愣住了。
对哦,他刚怎么没想起这两个啊?
既然是这两个的话,那就没什么关系了。
苏启航一下子就放心了。
苏嘉宝确实是在给赵明诚和杨莉姗写信,她这次写了两封。两个玩得最要好的小伙伴,一人一封。
信寄出去没多久,苏嘉宝也收到了两封分别来自于杨莉姗和赵明诚给她写的信。
苏嘉宝收到信,认认真真的看了好几遍,拿起笔,又继续给那两个回信。
照旧是信寄过去了,那边过几天,又会寄回来。
于是家里人,就经常看到苏嘉宝收信的情况。也撞见过好几次,苏嘉宝在房间里神神秘秘写信的模样。
知道苏嘉宝是给赵明诚和杨莉姗写信后,苏启航是放心了,但却特别的不理解。
因为大家现在家里都有电话啊!
平时放假的时候,苏启航也没少撞见苏嘉宝拿着话筒,跟赵明诚或者是杨莉姗打电话的场景。
“胜男,你说嘉宝和明诚还有莉莉,到底是有什么事,是在电话里讲不清楚,非要拿笔和纸写出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八零年代暴发户》130-140
来,寄过去再说啊?”苏启航是非常疑惑的来问周胜男的。
主要是苏嘉宝现在越来越大了,那么有些事情,做家长的就不得不去多注意一些了。
周胜男听了就在那里笑:“你肯定是没帮嘉宝收过信!”
苏启航见着周胜男笑,更是一头雾水的很:“怎么啦?这跟帮嘉宝收信,有什么关系啊?”
主要是苏启航白天基本都是在外面忙公司的事,所以他确实是没在家里帮苏嘉宝收过一封信。
“嘉宝,明诚,还有莉莉,他们现在是在交笔友。”周胜男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跟苏启航解释道:“现在他们给对方写信,用的还都不是自己的名字,是他们给自己取的笔名。”
其实信里真的没写什么,先是开头问好,之后就是讲一些类似于各自在学校里所发生的事情。甚至很多事情,他们三个在打电话的时候还都说过了的。
但架不住,现在就流行这个。
用苏嘉宝他们的话来讲,信是写给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的,是他们用来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的。
这比打电话直接当面说,让他们觉得更具有仪式感。
钱多娣在知道这些事情的时候,当时就在那里嘀咕了一句:“就是闲的。”
可不就是闲么?这要是忙得狠了,哪有功夫来写什么信啊?实在需要沟通,一个电话打过去,多方便!事情还讲得更清楚。
苏启航也没法理解这种所谓的仪式感。
但是这位一向来宠孩子,在跟周胜男问清楚苏嘉宝为什么这么频繁写信的原因后,苏启航转头就给家里买了一大堆的邮票和信封信纸回来。
这些东西被苏启航搬到了苏嘉宝的书房里,他还乐呵呵的跟他闺女说道:“先用这些,等不够了,爸爸再给你买!”
苏嘉宝惊呼:“好多!”
每一样都是拿大纸箱子装回来的,可不是老多么!
这么多,苏嘉宝得跟杨莉姗还有赵明诚这两个小伙伴,通信到猴年马月才能用的完啊!于是苏嘉宝想了下,拿起笔和信纸,又给老家县城的苏丹丹写了一封信。
等到后面把信寄过去的时候,苏嘉宝还往信封里塞了好几版崭新的邮票。
果然没等几天后,苏嘉宝也收到了来自于老家县城,苏丹丹小朋友给她寄过来的信。
苏丹丹今年才七岁半了,上的小学二年级。这孩子懂事懂得比一般的孩子早,学习这一块也比同龄的小朋友要好上一些。
苏嘉宝寄过去的信,要是里边有她不认识的字,苏丹丹就自己查字典。
把信看完了,轮到苏丹丹来给苏嘉宝写回信的时候,这位也是一边写信,一边用拼音或者是查字典完成的。
只不过这两姐妹的称呼,就没有所谓的笔名了。
苏嘉宝在信里称呼苏丹丹,是我最亲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