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怎么可能为了救他们而承受如此大的损失。
况且有情报说,当初青阳县主带了人马去解救被围困三阳州的太子殿下,却不知道为何,让太子殿下动了杀心,这才导致青阳县主与夏国从此形同陌路。
谢常德也面色凝重,但仍坚定要求援,“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手下们的顾虑他何尝不知道,他甚至很清楚,这样的选择还会加重夏皇与太子对他的猜忌与不满。
可,他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如今只有青阳县主有能力救惠阳关与城关平原的百姓们。
与卷入了战火的北方不同,青阳府一带虽然就在边关,却丝毫没有受到战火的侵袭,百姓们甚至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当中。
此时,他们已经完成了秋收,麦田里到处都晒着麦秆,屋前屋后的坝子里,也都晾晒着麦子。
村民们不惧烈日,勤劳地翻动着麦子,即使九月初的天气很热,众人脸上都是汗水,可依旧是神采奕奕,眼中充满了对来年的期待。
这一季的春耕,种地前农正们各种讲究,要这样要那样,甚至派了士兵强制要求他们,让他们私底下都在抱怨,种了那么多年的地,哪有这么麻烦过。
农正们说是如此便能增产,可在没看到实际效果前,村民们多少都有些不耐烦。
只是才从府衙拿到手的地,谁都不想失去,只得不耐烦地跟着农正们的要求种地。
等到了麦子成熟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原来农正们的话都是真的,那些繁琐的种田办法的确能增产。
到了收获的日子,许多家里的麦子产量都直接翻倍,就算是当初不耐烦的,对农正的话敷衍着做的,也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增产。
那些敷衍做事的人虽然也有增产,可毕竟比不得旁人,此刻悔得肠子都青了。
而望着屋子里堆着的粮食,百姓们也高兴极了,他们大多从来没有拥有过如此多的粮食,都泪流满面地向着青阳府府衙的方向磕头。
有了这些粮食,还有那么多麦秆拿来盖房子,烧着冬天取暖,这个冬天便不怕会冻死或者饿死了。
青阳府此时正忙着统计今年秋收的产量并准备征收税。
看到今年四地的府库都将充盈起来了,周诸城满意极了。
但随后他便接到了来自惠阳关的求援信。
他怎么也没想到,夏国名将谢常德,竟然会以如此卑微的口吻,向着只有四五万兵力的县主求援。
如此看来,惠阳关的情况确实是太过危险了。
不过,对于送信士兵充满乞求的目光,他并没有给出任何承诺,只像是推脱一般地道:
“大将军是不容易,但我们县主最近太忙了,实在是抽不出空远行。只能靠你们自己勉力支撑一阵子了,等朝廷缓过来或许情况就好了。"
送信的士兵也知道自己是强人所难,可这是他们惠阳关最后的希望,他怎么也不想轻易放弃。
他跪下来苦苦哀求:“求求总长大人,救救惠阳关,救救城关平原的百姓们吧!"
周诸城却是叹了口气,不再言语,让人把他请出去了。
这士兵绕过沙国的封锁,历经许许多多的辛苦才回到惠阳关,却是不知道该怎样把这消息汇报给大将军。
明明青阳县主这里是大家所有的希望,可他却没能请来援兵。
谢常德的态度异常平静,看他这样的态度,就已经猜出了几分。
“青阳县主那边不肯出兵?"
士兵低着头,眼泪从眼角流出:“是。”
接着,他又把那姓周的总长的话复述了一遍。
谢常德知道,这都是推托之词,他叹了口气道:“下去休息吧。”
他本就知道青阳县主出兵的可能性不大,此时虽然失望,对这消息却也没那么难以接受。
望着军帐中,或多或少都有些负伤的一众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