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世矩道。
裴蕴道:“郑州哪有民乱?千里之外的民乱还能吓着他们?”
裴世矩本想说郑州附近也有民乱,但见杨广的脸色,想起郑州离洛阳很近,他不敢说实话,便道:“可能胆子确实太小。”
苏威叹气:“郑州又不是没有大隋的军队镇守。他们让千里之外的李二郎李三郎去护卫什么?私自调动朝廷军队,真是荒唐!”
虞世基困惑:“他们是不是太无礼了?或许有什么误会。”
宇文述安静地听了许久,待看准杨广的态度后才开口:“我见李三郎带了一个护卫来,不如问问那个护卫,李三郎可有什么隐瞒的事?他应当不会将护卫带到皇后殿下那里去,护卫应该就在殿外候着。”
杨广颔首:“把李三郎的护卫叫来问问,朕难得见李三郎如此委屈,定还有事隐瞒。”
宦官很快就将李三郎的护卫带来。
陪同李玄霸进宫的护卫就是憨直的陈铁牛。
他提前得了李玄霸的命令,皇帝一问,他就一股脑把当日之事讲了出来。
“郑家派了个家丁拉着郎君的袖子质问,还吐郎君唾沫。郎君好言回答没有陛下的诏令不可私自调兵,大郎君的奴仆就骂郎君不尊重郑家的家丁,国公派来的奴仆也骂郎君得罪郑家的家丁。”
陈铁牛越说心里越委屈,他趴在地上哭道:“陛下,仆就不明白了,郎君那么尊贵的人,为何还必须对个家丁尊重。就是陛下派来传旨的官员,也不会对郎君吐唾沫啊!”
正好李渊和莘国公郑元璹急匆匆赶来。
郑元璹为沛国公郑译之子,先继承沛国公的爵位,后改封莘国公。他出身荥阳郑氏洞林房,是荥阳郑氏中爵位最高的人。虽然没有得到杨广的重用,但也是如今荥阳郑氏在朝中最有话语权的人了。
李渊和郑元璹在大殿门口候着,没有杨广的命令不敢进来。
陈铁怒的嗓门极大,他们在大殿门口都听得一清二楚。
李渊满头雾水。
他转头对郑元璹道:“你家家丁对我家三郎吐唾沫?!”
郑元璹震惊:“怎么可能?!”
陈铁牛还在扯着大嗓门哭:“国公派来的那个叫李初五的家奴,说长辈身旁的家奴也是半个长辈,要替国公教训郎君!郎君也是没办法了,他不能不孝啊!”
郑元璹转头对李渊道:“你家家奴都能给你儿子当长辈,还让你儿子孝顺他?!”
李渊震惊:“怎么可能?!”
陈铁牛面相憨直,一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90-100
看就是个老实人。他畏惧皇帝,提及主人的遭遇却真情流露,连御前失仪都顾不上了。杨广和他的五位近臣都相信了他的话,又惊又怒。
杨广怒骂道:“李渊!郑元璹!给朕滚进来!李二郎和李三郎在为朕带兵打仗,你们私自要求李二郎和李三郎把兵调往千里外,是要造反吗!”
李渊:“啊?”
郑元璹:“什么?”
他们晕乎乎地跪在地上。发生什么事了?怎么都能扯到谋反上了?!
苏威好心道:“李二郎和李三郎正在清河郡剿灭民贼,唐国公,莘国公,你们怎么能写信给李二郎和李三郎,以长辈身份逼迫他们带兵去郑州保护荥阳郑氏?你们究竟在想什么?”
李渊和郑元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事啊!
李渊忙道:“臣绝无此意!臣只是得到郑家请求支援的来信,写信询问二郎和三郎在哪里剿贼,若离得近就去照顾郑家一二。臣怎么可能让二郎三郎私自调兵!定是刁奴添油加醋,胡编乱造!”
李渊吓得冷汗都冒出来了。
这时候哪怕和郑氏不接亲了,私自调兵的事他也不敢接啊!
李渊有些埋怨李三郎,这是能面圣告状的事吗!
虞世基看出了李渊的埋怨,为李玄霸解释道:“唐国公,你和你家大郎派去的家丁都要对李三郎动用家法了,事情闹得这么大,肯定已经传遍清河郡。若不是李三郎连夜赶路将此事禀奏陛下,陛下就会从御史的弹劾得知此事了。”
苏威道:“唐国公,你要庆幸你有个识大体的聪慧儿子。”
李渊反应过来此事的严重性,继续磕头道:“此事臣真的冤枉!”
其实李渊确实冤枉。他只是拗不过郑氏的请求,李世民又确实带兵跑到荥阳附近过,所以他就写信给李世民和李玄霸,若离得近就照看郑氏一二。
而且李世民是自募的兵,他就没意识到李世民的兵也属于“大隋军队”,只当李世民带着家丁在打仗,就和伏击吐谷浑可汗一样。
如果李世民的兵是杨广给的,李渊脑子怎么可能开这个口?郑家也不可能开这个口。
郑元璹糊涂了:“私自调兵?李二郎带的不是唐国公府的家丁吗?”
裴世矩皱眉:“莘国公,你胡说什么?唐国公府有三千带甲家丁?那都是李二郎和李三郎得了陛下的旨意,组建的大隋剿贼军队!你休要诬告李二郎李三郎!”
裴世矩有点可怜自己两位弟子了。
这什么猪队友啊?怪不得李玄霸不顾体弱多病也要亲自星夜兼程面圣。他如果不及时面圣,他和二郎对陛下的忠心,都快被猪队友变成反意了!
苏威年纪大,声望高,没给李渊和郑元璹面子。
他直言道:“有你们这样的长辈,李大雄和李大德真是可怜。唐国公,莘国公,你们就不想一想,‘三千甲士’是个什么意思!怪不得大德都吓哭了,跪着求陛下换将领。”
虞世基想着弟弟提起的唐国公府中兄弟二三事,道:“唐国公溺爱李大郎,恐怕只考虑了李大郎要在亲家面前挣脸面,完全没有想过李二郎和李三郎的难处。若李二郎和李三郎没那么机敏,说不准就要去牢中走一遭了。”
宇文述想着李三郎给他送的珍宝,也叹气道:“李大雄和李大德少说也能给你赚个侯爵回来,这么优秀的儿子不珍惜,唐国公你糊涂啊。”
裴蕴和李二郎、李三郎不熟悉,但为了合群,他也连连称是:“唐国公你由着郑家的家丁吐李三郎唾沫,真是不慈!谁家家丁敢向我儿子吐唾沫,我非杀了他不可!”
李渊:“……”说的好像他不会杀似的!郑家的家丁怎会如此嚣张!
郑元璹不敢置信道:“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臣家的家丁断不可能做此事啊!”
裴世矩与李世民和李玄霸共处一年之久,对两人过往很是了解。他冷笑道:“做不出来?当年李二郎和李三郎还是稚童时去你郑家做客,你郑家派出上到弱冠、下到与他们同龄的子弟轮番与李二郎李三郎比试。他们滴水未沾比了一整日,才为李建成求得你郑家的女儿。这可是当年的佳话啊。”
虞世基也想起弟弟提过这件事:“据说当年身体十分壮实的李二郎都因此累病了一两月,不知道本就体弱的李三郎病了多久。如此对待两位幼童,你们郑氏真是……唉。再者,唐国公,我就没听说过谁家儿郎求娶佳妇不是自己上门,而是让幼弟去的。你也太偏爱李大郎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是已经与苏威和好的老友薛道衡的弟子,苏威自然也偏向两人:“嫡长虽重要,但李二郎李三郎也是你的儿子啊。唐国公啊,你糊涂了!”
宇文述摇头:“真是看不下去。你不想要这两个儿子,送给我如何?”
裴蕴继续努力合群:“陛下,李二郎和李三郎擒获吐谷浑可汗之功就足以封爵,此次剿灭民乱也有功劳。虽然二人实在年少,难以封爵,但也该给个正经的将军职位,免得别人不知道他二人是陛下的将领。”
裴世矩立刻道:“陛下,臣附议!”
苏威道:“臣也附议。”
宇文述阴阳怪气:“陛下,哪怕一个最低的杂号将军也好,他们再不当将军,说不准还有人以为他们带的三千甲士不是大隋的兵呢。”
虞世基叹气:“确实应该封将军。”
“大业五贵”意见达成一致。
杨广冷哼:“李渊,朕知道你没有反意,只是太偏爱李建成,偏爱到糊涂了。看在大雄和大德的忠心上,此次朕不重罚你。这次征讨高丽,你就别领兵了,好好在蓟州给朕督运粮草,将功补过。”
李渊叩首:“谢陛下!臣一定反省!”
他松了口气。此事还好三郎机敏啊!自己这次是真的糊涂了!
杨广对郑元璹道:“你就免官回家,好好整顿家风。虞卿。”
虞世基起身:“臣在。”
杨广道:“查一查荥阳郑氏有多少人担任地方郡守刺史,都免官回家。敢私自调朕的兵,朕可不敢让他们当一地之长。”
郑元璹瘫软:“陛下!荥阳郑氏绝无反意!”
杨广平静道:“无反意都敢私自将朕的兵将调往千里外,有反意的人都没你们荥阳郑氏嚣张。朕没有削掉你的爵位,还给你起复的机会,已经是看在老沛国公的脸面上了。滚吧。把他拖下去。”
侍卫将瘫软的郑元璹搀扶走。
荥阳郑氏已经被隋文帝打压过一次,无论朝中地方任高官者都寥寥无几,杨广毫无心理负担。
荥阳郑氏的嚣张给杨广敲了个警钟。
一些世家仗着自己祖荫不把皇权放在心上,杨广早就厌恶他们。
原本杨广最厌恶的是关陇的那群勋贵世家,所以才不愿意回大兴。他想给最支持自己的江南世家机会,也有提拔山东世家的意向。
没想到山东世家比关陇勋贵还要嚣张,连私自调兵的事都敢做,不愧是自诩第一等豪门的山东郡姓。难怪父皇不喜山东五姓世家。
用此事敲打荥阳郑氏后,希望其他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90-100
山东世家老实一点。
“虞卿,为朕拟旨。”杨广手指轻轻敲击桌案,“李世民和李玄霸先斩吐谷浑可汗,后平民乱,于社稷有功,封李世民为虎贲郎将,李玄霸为虎牙郎将,领清河郡府兵权!”
虞世基跪地:“臣遵旨!”
跪伏在地上的李渊瞠目结舌。
我还只是个从四品、不领兵的杂号上镇将军,二郎和三郎都当拥有实质兵权的卫府统兵官了?
二郎还是正四品!比自己高半品!
一时间,李渊心中五味杂陈——
算周三的更新。二章半合一,与上章一共凑齐四更。其中两更是补上了周一的更新,并因昨日忘记补更自罚一更;两更是今天的。
欠账-1,目前欠账9章。
碎碎念:
隋炀帝改制频繁,品级又与前后朝代大不相同,查资料查混了。其他朝代骠骑将军领外兵,虎贲郎将领禁军。大业年间骠骑府改鹰扬府后地位权力管辖范围都缩减了许多。此时总领一郡府兵的是虎贲郎将。所以李二李三应该是虎贲虎牙(头疼,抓狂)。
第93章 想请知世郎一叙
=
隋朝许多官职名称继承自魏晋, 魏晋的官职名称又继承自汉朝。
如虎贲郎将的名称就沿袭自虎贲中郎将。
虽然名称相同,职责和地位却大不相同。虎贲中郎将最初统领禁军,非亲信不能当, 现在不过是府兵制中一员中层军官。
杨广大业三年军制改革, 将遥领天下府兵的十二卫改成十二卫四府, 合称十六卫,新增加的左右备身府和左右监门府将护卫皇帝和守卫宫禁的职权从原本十二卫中剥夺,原本的十二卫所统领的府兵成了“外军”。
杨广将原本最基础的卫府骠骑府改成鹰扬府后, 扩充了鹰扬府的数量,基本每个郡都有一两个鹰扬府。鹰扬府数量的增加,让每个鹰扬郎将的权力减少。
杨广此举就是削弱朝堂将领对鹰扬府的管理权。扩充的鹰扬府中将士多是本地人, 又得皇帝命令不听从其他鹰扬府的调遣,所以原本属于中央禁军的鹰扬府全部变成了地方军。
鹰扬府演变成各自为政的地方军的后果就是先被农民起义军各个击破, 然后残存的鹰扬府纷纷反叛自立, 鹰扬郎将成为地方军阀。
隋末那么多“反王”,大多都是原本大隋的鹰扬郎将。
虎贲郎将是十二卫大将军的副手,非大战争时期的实际领兵人。虎贲郎将接受皇帝命令,有调动多个鹰扬府的权力。
现在虎贲郎将基本还是中央官员,只有在得到皇帝命令出征的时候才会领兵。
杨广让李世民担任虎贲郎将, 李玄霸担任副手虎牙郎将,让他们常驻清河郡, 就改变了原本中央派出直属将领领兵的原则,让中高层将领直接驻扎地方。
这个改变让朝中大臣很兴奋。
隋文帝在扫灭天下的时候,也将军权下放到地方, 在重要关隘设置军政合一的总管府。
在天下稳定之后, 隋文帝自然收回地方兵权, 撤销总管府, 将军事权从地方长官手中剥离。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