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60-267(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不能种地的地方都是鸡肋。海军还不能跨洋的时候,高丽又不像突厥那样有地理战略价值。

    只有高丽北端有一点成片的能种地的平原,所以高丽北端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央王朝直管。

    就算不直管,明清时期,高丽半岛遇敌或者灾荒,中央王朝也要出兵出粮支援,甚是亏本。

    如果要让高丽半岛变得有用,李玄霸就要开辟新的丝绸之路——一条朝向某个孤立的大州的丝绸之路。

    某个孤立大州上有很多文明,比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正进入了强盛时期。只要帮他们点亮海上丝绸之路,他们一定付得起购买丝绸和瓷器的钱。

    大唐兼容并包,对于对外输出经济文化甚至技术都很是乐意,是真正的友好无害的大国,不会吝啬与玛雅文明技术交流,补足他们畜牧和铁器的短板。

    不过这是长久的计划,不知道自己看不看得到那一日。

    以后的计划以后再说,李玄霸现在要做,是先把挑衅的宵小给打服了。

    “啊,殿下!前面有一条商船!还蛮大的!”

    “大唐的商船早就被禁止下海,就算有走私船也该是小船,肯定不是我们的船。击沉。”

    “好嘞!”

    陈棱看着船上兴奋的、完全不询问自己意见的部将,再次感到无力——

    一章半合一,欠账-0.5。目前欠账8.5章。

    第262章 李玄霸极为阴险

    在说明李玄霸的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260-267

    计策之前, 先说明一下高丽半岛现在的势力分布。

    高丽半岛北端是高丽,南端从中间“劈”开,西(左)边是百济, 东(右)边是新罗。

    后世假称自己是高丽的后高丽王朝, 实际上是新罗人建立。后世高丽半岛也几乎是新罗人的后裔。

    但无论后世人再厌恶某些人, 但很无奈的是,现在新罗是唐朝铁杆小弟,除了废物了一点, 其乖巧程度可称楷模。

    高丽半岛一直都这样,他们之后对大米怎么样,现在就对大唐如何。

    大唐对这么乖(舔)的藩国, 很遗憾只能把他们当楷模立起来。

    为了让他们一直当楷模,李玄霸会让高丽一直保持三国鼎立的姿态, 才能让他们的乖巧卷起来。

    要实现这个目的, 首先要让他们知道,得罪大唐所面临的痛苦不一定只有灭国。

    认为自己偏远贫瘠,大唐打自己得不偿失,所以使劲作死?

    呵。

    “高丽半岛整块的田地都在西边沿海,只要我们能控制海洋, 时常派船只从西边海岸线上岸劫掠,他们的皇帝和贵族都别想吃到一口精米精面。”李玄霸点着高丽半岛的地形图道, “我们的水军不仅能练兵,还能自给自足。”

    他抬头看见陈棱等人瞪大的眼睛,补充解释道:“这个战略, 乃是我二哥最先提出和采用。二哥镇守张掖时, 就是这样对付吐谷浑残部和东|突厥人。我们现在不过是把骑兵换成水军。”

    陈棱等人:“……”这么一想, 好像是一个很正常的策略?

    陈棱略沉思, 道:“这不就是突厥人对我们的做法?”

    李玄霸笑道:“是的,他们能打我们的‘草谷’,我们为何不能打他们的‘草谷’。当然,这一招我们平时是不用的,中原文明是礼仪之邦,怎能学蛮夷行径?但他们胆敢对大唐宣战,那我们采取怎样的战法,都是他们活该。”

    陈棱看着李玄霸的笑容,感到背后有点凉飕飕的。

    不过他认为李玄霸说得对。对敌人不能报以任何同情心。

    “他们的战船只能进行跳帮战,我们的战船能远程攻击。所以即便他们也能拿出有风帆的快穿,也拿我们无可奈何。”李玄霸道,“我听伯褒说筑紫岛还未丰收时,你常去倭国讨粮,应该很擅长登陆和撤退。”

    陈棱嘴角略抽。什么擅长登陆和撤退,你只说我擅长劫掠便好。

    他本认为这是自己不道德的黑历史,但李玄霸说皇帝陛下也干这等事,他便无所谓了。

    陈棱道:“是,我很擅长,所以三郎乖乖在船上等着。”

    李玄霸道:“我很有自知之明,不会上岸给你们拖后腿。”

    陈棱道:“薛伯褒以前也这么说。”

    李玄霸:“他喜爱作死,与我有什么关系?”

    看来薛收和陈棱在筑紫岛还有很多趣事可以挖掘。等闲下来,他定要好好问问,然后写进“贞观趣事”里。

    陈棱对李玄霸的厚脸皮无可奈何,无法委婉提醒,只能直言道:“你若对你的性命很爱惜,便不会亲自来海上。”

    李玄霸;“哦,我会反省。”啧,陈棱也学坏了,居然直接怼我。

    陈棱听到李玄霸的话,心头莫名火气升腾,好不容易才压下去。

    不知为何,他眼前浮现出李世民坐在皇座上的面容。

    李三郎还不如陛下呢!至少陛下会装出一个深刻反省的表情!

    气到陈棱后,李玄霸见好就收,免得陈棱把自己送回涿郡。

    陈棱知道他如果如此做,自己不会怪罪他,所以不能让陈棱生出这个念头。

    李玄霸这次没有骗人,他确实乖乖待在最安全的地方。

    当陈棱所带领的水军熟悉了高丽半岛周围海域后,李玄霸连船都不上了,每日带着张亮在筑紫岛晃悠。

    他还笑话张亮:“跟着我就是这么倒霉,立不到功。”

    张亮忙道:“比起功劳,郎君的安危才最重要。”

    李玄霸见张亮这话说得真心诚意,不由感慨张亮或许真的不会走到原本的结局了。

    “走吧,趁着宇文老师还没派人来抓我们,我们把筑紫岛逛遍。”李玄霸抬头道,“乌镝!不准把吃剩的东西乱丢!差点砸到我!”

    乌镝“啾”了一声,振翅飞走,继续狩猎。

    李玄霸这里很快活,高丽和百济就不快活了。

    高丽如今的国王是高建武,百济如今的国王是扶余璋,都是其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有为之君,也都是“前贤后昏”给灭国埋下伏笔的君王。

    现在他们正处于年轻气盛的“前贤”时期,才能抓住唯一的机会攻打大唐——虽然李玄霸不认为这是什么好机会,但对于他们而言,这确实是不想灭国的唯一的机会了。

    中原王朝的大军要攻打他们,需要翻越北部山脉。

    李世民登基时就成了天可汗,高建武战战兢兢,早早就开始修长城,依靠北部山脉把高丽半岛和辽东完全阻隔。

    虽然李玄霸提前提醒王薄等农民起义军首领,跟在征高丽的隋军后面捡东西,导致高丽没有舔到大隋太多血包,但中原大乱还是让高丽偷偷摸摸从中原抢了许多百姓和物资。

    高建武一咬牙,这些人力物力全部用在了修长城和扩充军队上。

    北部山脉堡垒层层叠叠,高丽可以居高临下劫掠辽东,威胁涿州,大唐想要越过北部山脉却十分困难。

    高丽、百济、倭国联军脱离本土后战斗力一般,但他们采取的也是“打草谷”的战斗方式,依靠山上堡垒不断骚扰大唐,导致本来人口就还没恢复的辽东变得杳无人烟,高丽联军可以直接奔驰到涿郡之外。

    虽然他们来到涿郡后很快就会被宇文弼击退,但能在大唐境内畅通无阻的疾驰,让他们自信心膨胀无比,以为找到了对抗大唐的诀窍。

    这时,前线主帅得到国王退兵的诏书,很是不解。

    他们狐疑,自己形势一片大好,为何要退兵?难道大唐放弃攻打西突厥,大军回转了?

    拆开密信一看,他们懵了。

    啊?大唐不翻山越岭,而是水军直接袭击高丽/百济腹地?

    大唐动用水军很正常,大隋也有水军。但大唐这战法是怎么回事?中原人怎么还会劫掠?那不是蛮夷的做法吗?

    而且大唐的战船不仅又大又快,还搭载了能召唤天雷陨石的神奇武器,隔着老远就能击沉他们的战船。更可怕的是,大唐战船上飘着的旗帜,是“晋王李玄霸”!

    将领问送信的士兵。

    “晋王李玄霸不是在涿郡吗?怎么跑到海上了?假的吧!”

    “是真的!除李玄霸本人,还有谁会召唤天雷!”

    “他们的战船难道威胁大王的都城了?”

    “没有!但他们快把田地烧光了,即使将军不退兵,也要缺粮了!”

    将领:“……”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260-267

    局势一片大好,他们还是不想退兵。

    虽然国内无法运粮,他们可以抢大唐啊!

    谁知道,宇文弼那个早该入土的老匹夫,居然一改守城的谨慎作风,率领唐军从涿郡出击,一城一城打到了高丽北部长城之下,把他们逼上了山中堡垒。

    宇文弼在山下安营扎寨,人数不多,却总能把下山的高丽联军逼回去。

    高丽联军仗着人多,为了让唐军疲惫,最多的时候一天出战百余次,昼夜不息。

    唐军居然次次获胜,防线死守不退,把他们牢牢控制在了山脉之中寸步难行!

    更可怕的是,唐军此次不知从哪冒出一堆猛将,如他们听过的中原“斗将”故事似的,总能亲自冲锋夺旗斩将,个个都是力大无穷还箭无虚发,让他们的将领出兵时都不敢穿太好的盔甲。

    唐军把他们拦在了山上,他们就只能在山中寻找吃食,无法从辽东获得补给;李玄霸从海上的骚扰,让他们国内粮食供应捉襟见肘,粮草很快告罄。

    高丽联军很快出现了混乱。

    高建武和扶余璋都是聪明的国王。当李玄霸的旗帜出现时,他们就知道这唯一的机会完蛋,赶紧召回军队回防。

    让他们惊愕的是,出征将领居然不听从他们的旨意,留在北边和唐军死磕。

    所有封建君王都差不多,比起外患,更在意内忧。

    统帅不听国王的命令,岂不是要造反?!

    李玄霸得知此事,捧腹大笑。

    当他得知高丽统帅是渊盖苏文,就知道这计谋稳了。

    渊盖苏文可是造反逼宫,把高建武剁碎的神人啊。他在高丽执政时期,正是与大唐交战的时期,所以李玄霸对他印象很深刻。

    这样的人,可不会轻易放弃眼前的大好局势,高丽王说退兵,他就退兵的。

    至于百济将帅,他虽然不了解,但渊盖苏文蛊惑人心的本事可不弱。渊盖苏文不想退兵,也绝对会说动百济将帅别退兵。

    什么“将在外有所不从”,“大王不知道边疆的情况,等我们立了大功劳,他绝对不会怪罪我们”之类的话,不是手到擒来?

    得到高丽联军没有撤退的消息后,李玄霸无视陈棱痛苦的神情,亲自披甲挂帅,带领五千水军,及五万冒充唐兵的筑紫岛百姓,再次重现雁门郡吓退始毕可汗那一幕,在穴口岛(后世江华岛)登陆,在高丽王的行宫安营扎寨。

    穴口岛在高丽和百济正中间。李玄霸率领大军到达,被骚扰许久的穴口岛官吏完全没有抵抗,都乖乖听唐军吩咐。

    李玄霸同时向高丽和百济遣使,让两个国王滚过来谢罪。

    “本王听闻你们的大将无视诏令,拥兵自重。若对大唐臣服,大唐还能保你们子嗣世代继承藩国国王之位。等你们的大将回兵,恐怕你们全家的脑袋都不保,无须大唐动手了。”

    大唐居然能出动二十万水军,只半日时间便攻占了穴口岛,吓得高建武和扶余璋隔着天南海北都默契地瘫软不起。

    见到李玄霸的书信,他们才明白为何唐军有攻打他们的兵力,却迟迟不肯出兵。

    “‘算无遗策’李玄霸极为阴险,向来吝啬兵力,惯爱‘攻心’之计。他小施策略,便让我国内乱,真是恶毒!”

    出征的联军因饥饿生乱,逃亡者甚多。将帅无奈班师回朝的时候,李玄霸身边多了两位质子,也班师回涿郡。

    高丽和百济勒紧裤腰带凑了许多钱粮,并送来船只和捕获的中原百姓数万人,“赎”回了穴口岛,并支付了部分战争赔偿款。

    待明年粮食丰收,他们再付剩下的赔偿款。

    筑紫岛的百姓拿着钱粮喜笑颜开,回家继续种地打鱼。

    高丽和百济给的钱粮,李玄霸奖赏了众将士后,还余下不少,可以再去犒劳涿郡的唐军。

    在李玄霸回涿郡时,又派人去告知高丽和百济的出征将领。

    你们不听国王的命令,回去就要被砍头灭门,不如投降我大唐。爱信不信,拱手告别。

    高丽和百济的将领杀了很多大唐将士,但对倨傲的大唐使者却以礼相待,恭恭敬敬把人送别,并送上从大唐抢来的许多不能吃的财物。

    他们对大唐使臣痛哭流涕,说自己没有忤逆大唐的意思,是国王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