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王夫人红着眼睛,看着怀瑾,隐隐有着感激。怀瑾反抓住她的手,一边在她肚子上按着:“你继续呼吸,就像刚这样——”
王夫人点点头,呼吸了几轮开始发力,稳婆叫道:“看到头了,夫人再使把力气!”
一声凄厉的叫声,让昭阳殿短暂的安静了几秒,随即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众人全都歇了一口气。王夫人的手松开,怀瑾感觉到手上的痛,低头一看,手上被抓的乌青了,但王夫人头一歪,昏了过去。
“怎么回事!”怀瑾惊恐不已,这里的血腥味让她头昏脑胀。
产婆在下面收拾完,就把莫医师请了进来,莫医师一摸脉就松了口气:“还好还好,只是力竭昏了过去。”
孩子被擦干净包好,而王夫人已经昏了过去,宫女抱着孩子不知道往哪里送,最后送到怀瑾面前。孩子皱巴巴的有点难看,是个小公子,她有些不想抱,只是说:“抱到乳母那里去,小心照顾着,等陛下回来了,通通有赏。”
把昭阳殿一切都打点好,又遣人快马加鞭去雍城报信儿,天边微亮时,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去。身上还有血腥味,让她有点想呕。夏福在大厅里等着,靠着桌子睡着了,她把夏福叫醒,烧了一壶水洗了个澡,在公鸡鸣叫声中,栽倒在床上睡过去。
睡到傍晚,她醒过来,睁着眼睛发呆,院子里有人说话。分辨了一会儿,是甘罗和夏福的声音。刚睡醒手脚乏力,她走到外面,才发现除了甘罗和夏福,阿大也在这里。
“你睡醒了?”甘罗精神奕奕的看着她,笑得还有些不怀好意:“听说你昨儿给人接生去了?”
“滚!”怀瑾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看向阿大:“你怎么在这儿?”
阿大满面笑容:“陛下今天中午就到了,听了昨晚的事,很是高兴,让我接您进宫领赏呢!”
“来了多久了?”怀瑾满头黑线,她不会因为睡觉而耽误领赏吧?
阿大捂着嘴笑起来:“我出来的时候,陛下说您肯定在睡觉,吩咐我等您睡醒了再叫您。”
夏福早就打好了洗脸水,怀瑾随意抹了一把脸,就跟着阿大进宫了,甘罗则留在家里和夏福聊天。
进了宫,其实也就先是一顿口头的嘉奖,然后再来了点实际奖励——一整箱金子。
怀瑾恶趣味的想,该专门盖个小房子来放金子。自从她说希望赏赐是钱之后,家里的床底下柜子里全是金子,就连灶台下面也藏了一盒……
嬴政在王夫人宫里,抱着他新出生的儿子,这是他第三个儿子。扶苏是长子,还有一个次子是为一个美人所生,不过因为那个美人并不出名,且咸阳宫非常之大,妃子们又都住的很远,怀瑾几乎没有见过他们。
话说回来,嬴政的儿子女儿也好几个了,不过他最宠爱的,只有扶苏。
像她时常可以进出的章台宫和扶苏的承明殿,这些地方一般妃子是去不了的。首先从自己宫殿到章台宫,即使坐轿攆也得有两个小时路程,何况戍守的士兵和宦官都不是吃素的。
所以除非像王夫人和郑夫人这种得宠的妃子,还有扶苏这种内定的储君,不然是没有资格来章台宫这边的。如古依莎这等奇葩,守卫们不敢触碰她的身体才赶不走她,不过也只溜进去几回唱了几次歌。后面再溜进去就是老猎出马,一个顶俩。
“此次多谢赵大人了。”昨天在生死线上挣扎下来的王夫人,此时躺在褥子上,但看着嬴政和孩子,露出一个虚弱的大笑脸。
怀瑾点头:“都是陛下嘱托,这是臣的本分。”
昨晚还皱巴巴的婴儿,现在被弄的干干净净,在嬴政臂弯里安静的睡着,看着有点可爱,就是太过瘦小了。
嬴政把孩子往她面前一送:“你也抱抱?寡人给他起了名字,叫子高。”
怀瑾吃了一惊,当着一殿人的面,他让臣子抱儿子?
殿内人也是吃了一惊,笑容都收了一些,她看向王夫人,只见王夫人诚恳道:“是赵大人救了我们母子,你就抱一抱他,不要见外了。”
她今天一休息好,就问了贴身的大宫女昨夜情形。若不是昨天赵姮果断下命,产婆和医师都是不敢随便做主的,只怕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就生生被拖死了。
听到王夫人这么说,怀瑾才硬着头皮把孩子小心翼翼的抱过来,ps:她不是见外,她只是真的不敢抱而已!
战战兢兢的抱着小孩,看着孩子安静的睡颜,怀瑾僵硬的手臂渐渐放松,抿着嘴笑了一下。王夫人笑道:“赵大人今年多大了,看着面皮嫩,像是哥哥抱弟弟呢。”
王夫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女子,她拿一个宦官和自己的儿子比在一起,怀瑾忍不住对她心生好感,这是个懂得感恩且胸怀宽广的女子。
没注意到一旁的嬴政眼神忽得揉成一团水,眨了眨眼,那水汽就没了,一派正经:“寡人记得你生辰是冬月里,马上就十五岁了吧?”
不知不觉来秦国五年了啊,怀瑾也怔忪了一下,王夫人捂着嘴笑了一声:“男子二十行冠礼,赵大人还要等五年呢!”
怀瑾只是低着头笑起来,嬴政把孩子重新抱回来,接触到她的手臂,衣袖相擦,嬴政忽闻到一股淡淡的兰花香。他想起尉缭曾说,她在家里种了十多盆兰花,一年四季都娇养着。
作者有话要说:
第126章 生辰
冬日还没有到,昭阳殿里却支起了火盆,嬴政陪王夫人坐着,怀瑾领了赏赐正准备告退,殿外几个清脆的女声传了进来。
王夫人不动声色的皱起眉,郑夫人带着几个妃子从外面走进来,喜气洋洋的说:“我们几个姐妹听说妹妹诞下三公子,特来祝贺,没来迟吧?呀,赵大人也在呢?”郑夫人掩嘴笑道:“赵大人总在内宫里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秦朝穿越手札》120-140
打转,听说昨晚多亏了你看顾,真是辛苦你了。平日里又要看顾我的苏儿!唉,你若是个女子,我非是要求陛下把你接到内宫来,这么能干!可惜内宫里是找不到一个这样的女子了!”
她声音清脆,却刻意温柔,怀瑾听着有些违和,不过郑夫人这一番话倒是叫她身后的那几个妃子都笑了起来。怀瑾清晰的看到,王夫人撇了撇嘴,看郑夫人的眼神十分淡漠。
嬴政也笑了,看怀瑾一言不发,殿内人又尽是他的妃子,他忽然有些不自在,就道:“你先回去吧,放你三天休沐。”
怀瑾领了命出去,走出昭阳殿老远,都还能听到里面一群大老娘们叽叽喳喳。
秦国的年是秋年,冬天是秦国一年的伊始,今年的冬天又下雪了。
许久没有收到韩国那边的来信,怀瑾很思念他,只是苦于没有自己的信使,不然她一定天天给张良写信。
等冬天过去了,夏福就准备跟着甘罗去雍城学医了,所以这几日他照顾得越发殷勤,备了好多肉啊菜啊米啊放在地窖里,好像他一走自己就要饿死了似的。
这天早上起来,雪停了,外面一片寂静。甘罗和尉缭昨天说过来吃中饭的,怀瑾一起来就让夏福去厨房准备,谁知叫了半天,也听不见夏福的回答。
怀瑾诧异了一下,只好从床上爬起来,一边叫一边出去。到大厅里,看到案桌旁十多盆兰花,就知道是夏福搬进来的。
厨房也找了一会儿,不见人影,怀瑾走进庄婆婆的房间,庄婆婆正靠着一张虎皮半躺着,浑浊的眼珠望向她这边:“你怎么……不多穿点衣服……冷啊……”
婆婆很着急,但说话很吃力,怀瑾过去在她背上顺了顺,问道:“婆婆,看见夏福了吗?”
庄婆婆笑起来,嘴里一颗牙齿也没了,说话漏着风:“不能……告诉你……”
她摸摸脑袋,有些搞不明白,回去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她饿的不行,只好自己去厨房找吃的。灶台上冒着烟,揭开锅盖,里面是温着的一盘豆糕。
怀瑾一边吃就一边奇怪,夏福这是要离家出走了吗?还特意给她留了吃食怕她饿死。
怀瑾正坐在灶前吃着东西呢,院子那边突然开始咋呼了,好像来了很多人一样。怀瑾忙起身过去看,只见夏福、甘罗、尉缭、扶苏、阿大、阿小还有小赵全都在院子里抖身上的雪。
“你们这是干嘛呢!”她嘴里还塞着豆糕,一着急说话,嘴里就往外喷糕屑。
甘罗立即上前拽着她往屋里走,一边吐槽:“你能不能有点形象,这么冷的天,你就这么穿件单衣在外面,嘴里还喷沫子。”
她一边被拽着,一边频频回头看:“你们怎么都来了?”
扶苏哗的一下冲过来:“老师,我们来给你过生辰!”
“啊?又到我生辰了!”她被甘罗拽回房间,严严实实套好衣服,甘罗又给她梳了一个紧紧的发髻,直揪得她头皮疼。
院子里声响不断,似乎又进来了不少人,怀瑾被甘罗按着,嘱咐扶苏:“你把窗户打开!”
扶苏答应了一声,推开卧室的窗户,只见院子里人来人往,看穿衣打扮都是宫里的宫人,她傻了眼:“什么情况啊?”
“别动,这还没梳好!”甘罗把她的头摆正,一边翻着白眼:“陛下听说了你今日生辰,说十五岁是个大生日,得好好办一下。”
她看向扶苏,在他腋下挠了一把,佯装怒气:“那你今日怎么也出来了?书也背完了吗?”
扶苏蹲在一旁,嘻嘻笑着:“学生特意来贺老师生辰,是父王允了的!”
铜镜里映着后面,尉缭从外面进来,笑道:“今天托你的福,我们也能吃到宫里的菜肴了。”
等她梳好头发,穿好衣服,院子里早已是张灯结彩,布置得仿佛过年一样。
大厅里四张小桌案合起来的大桌,上面摆满了菜肴,那都是宫里才有的菜式,由宫人们用食盒子提了过来。
等一切都布置完了,送菜和布景的人全部离去,只留下两名乐师。
庄婆婆也被夏福扶了出来,在大家的簇拥下,怀瑾不好意思的坐在庄婆婆身边,坐在主位上。阿大、阿小和小赵三人和她也很熟,不过是上下级的关系,骤然这么一桌他们很是拘谨,何况桌上三位大人和一位公子。
夏福就在旁说:“我们家没有那么多规矩,随意坐吧。”
“哎呀,我是不是忘记谢恩了?”怀瑾忽然惊呼,这是御赐的菜,她是不是要磕头谢恩?
甘罗在她头上敲了一下,翻着白眼:“你可拉倒吧,人都走完了你才想着谢恩,陛下不差你这句谢!”
正说着,外面又响起一个男声:“我们来迟了!”
大家纷纷转头去看,原来是蒙恬和蒙毅两兄弟。蒙恬穿着一身黑衣,手上还绑着护腕,应该是刚交班不久,一卸下盔甲就赶过来了。
怀瑾很有主人家自觉的亲自起身,迎接道:“不迟不迟,刚刚好,赶紧坐吧。”
蒙恬就在甘罗旁边坐下了,蒙毅紧跟着兄长坐好。蒙毅一一给席上的众人行礼致意,蒙恬就一把拉住他,说:“赵大人家里向来没什么规矩的,在这里不论官职,只有朋友。”
怀瑾坏笑了一声,看向甘罗:“哎哟,蒙恬现在上道儿了。”
曾经多么端正守礼的少年,好好一根嫩葱被他们嚯嚯出了混混气质。
蒙恬脸颊微红,来这里不知道多少次了,最初两年还恪守礼仪,后面就各种随意了。赵姮和甘罗从不拘泥于规矩,不知不觉他也习惯了这种松快的氛围。
旁边坐着两个乐师,看着眼前这一桌,尊重的眼神里略微有一点诧异;小宦官和家仆竟然也能和公子官员们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他们是想都不敢想这回事。
看着那两个乐师,尉缭轻声吩咐:“这里不听管弦丝音,你们回去吧。”
两人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其中一名乐师才大着胆子回道:“是陛下命小的们来的。”
他们可不敢抗旨啊。
怀瑾从桌上探出头:“没事,你们就说中常侍这么嘱咐的,陛下不会责怪你们。”
俩乐师对视一眼,然后行了个礼,抱着琴出去了。
夏福客客气气的把他们送到门口,门一关,回过头来是一张异常兴奋的笑脸,亢奋的跑回桌边坐下。
怀瑾亲自给阿小和小赵倒了一杯酒,笑道:“你们应该跟你们老大学学,你看他,多自然!我这里没有规矩等级一说,在我酒桌上坐的都是我哥们!”
阿小嘴快:“老大是尚书令,他当然不怕,我和小赵可都是没有品级的小宦官!”
怀瑾不由分说灌了阿小一碗酒下去,道:“这话不爱听,反正今儿你们都别拘谨,你们要讲规矩,出了我的院子再讲。”
小赵听到她这么说,就不那么紧张了,就着她倒的酒一饮而尽:“小的祝大人身体康健,小赵能有今日,能在咸阳宫里当个好差事,都是大人的庇护。”
拍了拍这孩子的肩,怀瑾重新回到座位上坐好,大家都开始吃喝了,庄婆婆吃不了多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