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瑾内心腹诽着,一不小心就笑出了声来。
“你乐什么?”英月一直坐在她身旁,也没见有人和她说话,她突然笑得乐不可支,让英月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怀瑾摇摇头,英月看着一旁的贵夫人们,又道:“你怎么不和她们一块说笑,我瞧你和她们倒能聊得来,不像我。”
听着她低落的语气,怀瑾不禁心想,我刚刚为了你得罪了好些人,她们自然远着自己了。
刚刚坐的时候,怀瑾就感觉到了,她一坐下,好几个妇人都陆续换到别处去了。项李氏如何发现不了,于是定要拉着她在自己身旁坐下,怀瑾则借口要看孩子,坐在最外面。
坐在她身旁的,不过是英月、青儿还有穆渔。
“那些夫人都是名门望族,日后肯定是有交际的,你何苦得罪她们?”穆渔觉得自己与怀瑾算是旧识,她说这句关心话,怀瑾应当也不会介意。
谁知怀瑾只是笑了笑:“告诉你一句话,如今这个年头女人之间的交际,不是看谁与谁投契,而是看谁的夫君更厉害。”
比如项李氏和赵歇夫人,再比如青儿,不论她们说了什么不好听的话,都不会有人敢当面给她们脸色看。
青儿点头认同:“怀瑾说的在理。”
无论男女,都会为了权势低头。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秦朝穿越手札》360-380
“你家两个孩子呢?”青儿四下扫了一圈,也没见到怀瑾两个孩子。
怀瑾回头看了一眼,指着某处密林,道:“那儿呢!”
一群孩子在树林里玩游戏,简直不亦乐乎。
这时,张良从凉亭那边走了过来,怀瑾起先还没注意,是项李氏问张良过来做什么,她听到张良清凉柔和的嗓音时,才意识到他过来了。
张良已经到了面前,怀瑾不解的看着他,却见张良往袖中掏了一下,一束被扎好的香草出现在眼前。
怀瑾笑了一声:“你倒是有闲情逸致。”
对比起项梁等人的郑重其事,张良简直像是来踏春游玩的。
怀瑾把花接了过来,余光瞟到前头那些女子都看了过来,不由面色发烫。
“过去吗?尉缭先生说想与你说说话。”张良说明来意,不由分说把她从软垫上拉起来。
难怪他突然跑过来,怀瑾点点头,就跟着他过去。走出去两步,听见有人在问:“不知这位先生出自哪位世家?”
怀瑾听到项李氏得意的声音:“我这外甥女婿,乃是故韩国张相之子,颖川张良。”
“好体贴的夫婿!”也不知是谁发出叹息,听声音显然是位年轻姑娘。
怀瑾忍住不往后看,只侧头去看张良,只见他唇角一个愉悦的弧度。
怀瑾咬着唇,偷偷笑了起来,这人!故意的!
魏咎带着穆生在凉亭里和大家说着什么,而尉缭独自坐在山顶一块大石头上,怀瑾过去坐下,张良则站在一旁眺望山下的景致。
“你怎么不跟过去?”怀瑾瞟了一眼凉亭里的魏咎,问尉缭。
尉缭温和的笑了笑,平和道:“今日所论,不过是口头谈兵,让穆生替他周旋吧。”
今日上午刚到,魏咎便把他介绍给了其他人,众人有意无意的便往他身旁靠。
尉缭说完这段,怀瑾捧腹大笑:“熟知兵法之人必知《尉缭子》,有幸见到本尊,怎能不结识呢?”
换而言之,尉缭这个人相当于魏咎的门面,哪怕魏咎在这里面是最年轻的一个,也没有人敢小瞧他没经验。
“刚刚他们提到扶苏和蒙恬,我一时惆怅,便让张先生把你叫了过来。”尉缭看着她,温和的眉目里满是看尽风云后的沧桑。
日光照在脸上,怀瑾看着山坡上随风摇曳的野花,干笑两声:“把我叫过来干什么呢?陪你一起伤心吗?”
她并不是嘲笑,不过想缓解一下自己内心的伤感。
尉缭叹了口气:“昔年在咸阳的故人都已经不在了,只余你我。今日听闻扶苏真正的死因,我反而释怀了。”
“为何?”怀瑾问完,瞬间就想到了答案。
尉缭道:“我与他君臣一场,他待我不薄,我也一直相信他的为人。起先听到是他赐死了扶苏,我心头还不是滋味,总觉得自己看错了人。”
“可你不觉得,现在更不是滋味吗?”怀瑾看着他,两人都苦笑起来。
他们知道嬴政并没有赐死扶苏,可扶苏自己却不知道,不知他就死前究竟是何等心情?怀瑾再度替扶苏落了泪,面颊冰凉。
静默了一会儿,张良看着他们,悲悯道:“王朝更迭,本就是伴着阴谋、死亡和牺牲,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他无法避开这场灾难。扶苏不幸,不能为君。百姓更不幸,得不到一位仁厚的君王。”
俯瞰着山下成片的房屋,张良感慨道:“或许一位能带给万民福泽的仁君,必须要经过无数厮杀,踩着万千人的性命浴血重生,再度带给人间光明。”
“大禹、商汤、文王……莫不是如此。”尉缭接着他的话,点头称是,随后看向凉亭那边的一种豪杰,问张良:“张先生认为,下一位仁君,可在其中?”
怀瑾心里回答:不在,那一位还不知在哪个旮旯里呢。
张良回头看了一眼,淡淡笑道:“我也不知。”
他又道:“不过我有一种奇怪的预感,这一次平定天下的那位,也许并非出自贵族。”
尉缭神色一动,他坐直,低声道:“其实我也有这种感觉。”
莫非说这两个聪明人一拍即合,都有着超强的第六感?
怀瑾纳闷了一下,尉缭又道:“前些时日,我遇见一个人,这人是个平民,想来公子门下为士,公子没见他,但我见了。这人跟我说,如今秦二世暴虐无道,欲领民夫、农人反抗,但他为布衣出身,并不足以领袖,便想投奔贵族。”
张良眼中炸开笑意:“此人是谁,倒与我的想法有些不谋而合。”
尉缭遗憾道:“他听闻公子见都不见他,十分愤然,我本想留他,但他依然离去了。他临走前,我问了他的名字,他说他叫陈胜,是阳城人。”
“自古以来,军中领袖皆为士族子弟,那些民间征来的兵都被充作马前卒,这是一个弊端。”张良告诉尉缭:“我在下邳几年,将那里的任侠、地痞拢成一派,其实和陈胜所言是一个道理。他们都把目光放在士族身上,可全天下的士族子弟加起来都不及平民的一半多。这个天下是百姓的,若所有人都站起来反抗,何愁推翻不了二世?”
尉缭好奇的看着他,平和的笑道:“张先生胸有丘壑,尉某拜服,只是适才大家聚集在一起时,你为何一直沉默?”
“尉先生不也一直没说话吗?”张良笑道。
两人对视了一会儿,忽站起来互行了一个礼,怀瑾托着腮:“我还在这里呢!”
二人不免笑起来,怀瑾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时魏咎几人走过来,笑道:“见你们相谈甚欢,我倒有些好奇,想听听你们说什么。”
怀瑾站起来,朗声道:“不过是谈些男人谈的事咯。”
魏咎哼了一声,笑道:“反正尉先生从不隐瞒我什么,我回头问他!”
魏咎等人一过来,凉亭那边的人也渐渐的过来,见男人们越来越多,怀瑾就想先告退。
作者有话要说:
第363章 找悠闲听风言恶语
她已为人妇,除了亲族,没有哪个男人会主动上来找她说话,因此怀瑾溜得很顺利。
哪怕田假的目光在她脸上过了好几遍,终究都没有真的开口把她叫住唠嗑。
“怀瑾!”谁知她那好舅舅项伯突然把她叫住。
怀瑾压抑了一下怒气,端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回头:“小舅有何吩咐?”
项伯咳嗽了两声,道:“你去让你舅母端些茶水过来。”
她立即恭顺着答应了一声,然后往树林的方向过去。
当然她不会真的让英月去送茶,英月会把那边弄得一团糟的,她径直去跟项李氏说了一声那边要茶水。
殷氏正在派人收拾宴席的残羹剩饭,项李氏就命桓楚夫人任氏去置办了。
坐下,就听见项李氏正热切的跟田假夫人夸赞着项羽,直把项羽夸成了一朵花。
怀瑾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然后扭头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秦朝穿越手札》360-380
寻孩子,待看到两个孩子正在后头玩,阿燕如护雏的母鸡一样在旁看着时,她便放心的躲在僻静的树后小憩了。
正闭眼假寐,耳边忽传来几声低语。
“……一个男人只会围着妇人打转,再体贴又能有什么出息……”
“听说有个刺客叫专诸,对自己的妻子言听计从,大约就是这样子吧。”
“诶,人家可是贵族出身,怎能拿刺客与之相较?”这声音耳熟得很,似乎是龙且夫人昭氏的声音,笑得有些不怀好意。
“我父亲说,昔年韩国在诸国中最弱,与赵国和楚国的几大世家比起来,张家也算不得什么大贵。”这不知是何人在嘲笑,说得有些歹毒:“如今也不过是破落户罢了。”
大约有三四个女人的笑声,怀瑾听了半天,终于意识到对方是在说她老公张良。
倒也不是很生气,怀瑾只是好奇她们还会再说什么,忙竖起耳朵聆听。
又有一个年轻女声响起来,压抑着的声音满是好奇:“不过我见他生得倒是不错,肌肤似冰雪一般,不知是如何保养的。”
“生得不好,如何能入她的眼呢?”还是昭氏的声音:“就是这容貌生的好,生计不用愁,自有项家替他筹划。不光养着外甥女,连外甥女一家都养着,可不叫人羡慕嘛!”
怀瑾纳闷了,龙且是跟着项家的,他老婆怎么和外人一起说自己的坏话?
她们虽是在嘲笑张良,其实是在嘲笑她。怀瑾睁开眼,明亮的光线一阵刺目,她平静的敲着手指,心道自己是过去教训她们一顿呢,还是当没听到呢?
可她确实不大生气,言语辱骂,对她而言都比不上被蚂蚁咬了一口。
怀瑾心道,算了。
可谁知昭氏忽然压低声音,又说:“还有……”
这神神秘秘的语气,旁边几个人连忙着急的催问,怀瑾本想换个地方,听到昭氏这语气便继续稳坐着了。
“听说她中间还跟别的男人跑了,她大女儿,不是现在这位的。”昭氏的声音十分得意,大概旁边的人反应十分给面子吧。
立即就有人追问:“那张良还能忍?”
“怎么不能忍?娶了她,就得了项氏的襄助,何愁将来!”昭氏小声笑道,她其实也是道听途说,这些辛密是从项家好几个下人那里拼凑来的。
女人们或嘲笑或看热闹,怀瑾动了气,倏地站起来,从树后走了出来。
眼前四个女人:昭氏、赵歇女儿、另两个不认识。不认识的,都是项李氏不曾介绍的。项李氏没有介绍的,那就是龙套。
四人一见怀瑾,登时愣住了,随即尴尬起来。
昭氏脸色最难看,反应过来忙站起来,笑道:“妹妹怎么也在这里?”
其他人她动不得,昭氏她却是不怕的,笑脸都懒得给一个,怀瑾直接冲上去抡起胳膊给了她一巴掌。
结结实实挨在脸上,清脆的巴掌声,瞬间让怀瑾堵塞的血管流通了。
“你……怎敢……怎敢动手!”赵歇女儿被这野蛮的行为惊得目瞪口呆。
怀瑾对着她只是客客气气笑了一声:“这是我们楚国项氏的事情,不劳小姐操心了。”
昭氏捂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她:“我可不是项氏!”
“是,你是昭姓,不过您丈夫却是从少年时就在我舅父帐下效力了。”怀瑾目光平静的看着昭氏,扯出一个冷漠的笑脸:“你若不服气,要么现在打回来,要么回去让你丈夫来找我算账,要么现在就把我舅母请过来,让她评评理,我这一巴掌打得该不该!”
昭氏脸上青白交加,半晌说不出话,其他三人却有些心虚的别开头。
十步开外就是那群贵妇,昭氏往那边瞧了一眼,心知项家人最护短,只有站在怀瑾那边的,心头大恨,但也只能忍气吞声的把委屈吞进了肚子里。
见昭氏只是难堪的站在那里,并没有行动,怀瑾满意的点点头,有风度的和其他三人行了一个礼,然后转身离去了。
怀瑾耸耸肩,觉得身心舒畅,她钻进后头茂密的植株,找孩子去了。
这一段小插曲怀瑾并没有放在心上,香炉峰“踏青”结束后,那些远道而来的贵族依旧带着家眷回去了。
怀瑾并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