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尉缭临死前,让她有机会便把这个排箫带给古依莎,他们俩又有怎样的纠葛?应该是发生在她离开咸阳之后的故事,怀瑾无从得知。
在房中坐到午后,张良才从前面回来。怀瑾问:“他们走了?”
“嗯,走了。”张良把她手上的排箫拿过来看了一下,笑问:“你要跟我一起去咸阳吗?”
怀瑾淡不可闻的嗯了一声,张良把排箫放回去,手指在她面颊上轻抚过,理解又怜惜:“那我把不疑送到子游那里。”
怀瑾看着他:“不把他留在颍川吗?”
“这次一走,恐怕不会再回颍川了。”张良叹息一声,目光寂寂,他似乎看出了很远很远,远到怀瑾以为他开了上帝视角。
愣愣的盯着他,怀瑾说:“你既然都打算好了,就按你说的去办吧。”
刘交是个可靠的人,怀瑾相信儿子在他那里,必定不会有什么危险。
七月时,刘邦拜张良为厩将,韩成大为震惊,那么言辞恳切的借人,竟然真的只让人去管粮草?
不过田安听说,便十分安心。
田安放心了,那么张良和刘邦此前种种做戏就达到了目的。张良还特意宴请田安,让他继续在韩国当太尉,甚至言辞恳切将韩国一切都拜托给了田安。
“姑父放心,我一定会襄助韩王治理国家,在此等你们归来。”田安觉得自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秦朝穿越手札》400-420
己备受信任,不由十分感动。
怀瑾便想,不论是项庄还是田安,在张良面前都是个生瓜蛋子。
若真想监视张良,合该派范增或者项声过来。不过那样,张良就真的处处受掣肘了。
临出发前,张良特意进宫见了一趟韩成,怀瑾以为他去道别,谁知回来时见到了韩念。
张良说:“咸阳城中有昔日韩国旧人,需得韩念相助才能联络上。”
“多谢、公子!”韩念又换回旧日称呼。
怀瑾听到他语气中的欢快,笑道:“你可算又跟在他身边了!挺好!”
“是我、求了公子,韩念愿、愿意跟着公子。”韩念有些不好意思,青铜面具下那双眼睛闪耀着光芒,熠熠生辉,与在韩成身边的他判若两人。
只是如今再看韩念,他与张良的身形已经有些微微的不一样了。成年之后还会继续发育,张良明显挺拔了一些,韩念却有些微微驼肩。
不过他已经不再是张良的暗人,张良不需要借着他的身份做任何事了,因此身形不一样也没了太大影响。
“眼下我身边并无你这样的人才,有你在身边相助,做什么都可事半功倍了。”张良也有淡淡喜悦,自他成年韩念就跟在了他身边,可以说是他最得力的助手。
安排好外面的政治,最后才是安排家事。
不疑要被张良送到沛县刘交处,正好樊哙要回去一趟,便由他一路保护不疑,至于跟过去照顾的就是阿婉和雀儿。
阿婉已成良籍,怀瑾对她说的是聘用,按年发工资。
再则,阿婉失了情郎,换个新环境也许对她好一点。
看着阿婉消瘦下去的面庞,怀瑾心中怜悯,拍拍她的手:“沛县是个安宁地方,若在那里遇到喜欢的人,可叫刘交先生替你做主,我已给他写了信,他会照顾好你们的。”
“阿婉日后也不想嫁人,只照顾公子就是了。”阿婉年轻的脸上呈现出一股枯败之气,像是没有什么可留恋的。
怀瑾倒不知怎么劝了,再看向一旁,阿燕有些惴惴不安,主母一直没有安排到自己这里。
安慰的拍拍阿燕白胖的肩,怀瑾道:“我……我的私心,想把你送到漳水去照顾莺儿。”
阿燕一愣,怀瑾便马上道:“你若是不愿意,就算了,我绝不强迫你。”
想了一瞬,阿燕做出了决定,她道:“娇娇独自在他乡,我也不忍心,我去就是了。”
怀瑾喜出望外,紧紧拉住她的手,眼中有泪光:“你照顾好莺儿,便是我的恩人。”
顿了一下她说:“将来你儿子长大,我必会让子房许他一份前程!”
阿燕顿时满脸感激,得到申徒的提携,她那小儿子便可跨越阶层成为上等人,而不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布衣。
她只差跪下磕头了,但怀瑾却一径拉着她,阿燕真心实意的做出保证,一定会照顾好莺儿。
接下来就派人将她们各自送走,怀瑾看着儿子的车驾久久不愿转身。
不疑从车窗中探出头来对她和张良招手,还挤出笑容:“说好了,早些来接我啊——”
怀瑾万分不舍,张良揽着她的肩,道:“不疑长大了,不是黏在我们身边的年纪了。”只怕去别的地方玩,他还开心得很。
“子游家有三个小子,这下你就不用担心他没有玩伴了。”张良打趣道,拉着她的手走回府中。
颍川一切琐事都已安排好,只等刘邦军队出发。
怀瑾准备了许多药物装在随身的袋子里,然后让张良给她去打造了一把轻便的铁剑,她本想做一件轻软的贴身护甲,可这个时代并没有这样的水平,最后只好作罢。
夏日的清晨,太阳尚未升起,怀瑾便早早起床。
换上一件利落的短打,脚上蹬上货真价实的鹿皮靴,头发全部束好,带上男人的冠子,她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
张良已经在府外整顿人马了,依旧是跟随他的那批游侠,以原伏和越照为首,共计一百多人。
张良尚未上马,却看到越照等人惊讶的望着身后,他便已猜到是谁来了。
回头一看,张良瞧见她的装束,便是眼前一亮。
“赵公子。”张良温润笑开,给她行了一礼,旁边的人都默契的扭开头笑起来。
怀瑾大大方方走过去,用男人的礼仪来回他:“张师兄,小八有礼了。”
张良溢出两声笑,指着旁边的一匹白马:“这是给你准备的。”
怀瑾点点头,摸上马脖子,顺着毛来回几遍,便是和眼前这匹良驹打了招呼。
下一秒,她抓着缰绳一跃而上,稳稳坐在了上面。
“好俊俏的骑术!”原伏忍不住夸口。
下邳几年见到怀瑾,每次她都是挽着头发慵懒的闲在家中,或拿一卷书或钻研美味或侍弄花草,谁能想到她在马上竟有如此风姿。
“你不是在大王身边任左庶长吗?”怀瑾笑问道。
原伏道:“大哥去外面征战,我岂能不追随?至于左庶长,大哥已另派能人。”
天边第一缕曙光照出,张良也骑上马,带着他们往城门口去。
怀瑾回头看了一眼张府,心里涌起那么一丝不舍;可看到身旁张良坚毅的侧脸,怀瑾心头的那一丝不舍又散开,将来天下太平了,他们还会一起回来的。
刘邦早已整装待发,所有的士兵整齐的立在他身后,一丝声音都没有发出。
远远的,看到百人队伍近了,刘邦一扬军旗,士兵迅速列好行军的队伍。
作者有话要说:
第403章 贵自知不敢比妇好
厩将管后勤粮草,张良一和刘邦汇合,简短的交接了几句,直接去了队伍最后面。
原伏等人各自都收到了张良的指令,迅速上岗,张良在三天时间把后勤部所有的明细列在竹简上,给大家分派好工作,而后便清闲了。
因他在队伍最后,刘邦就趁安营扎寨时过来找他说话,或者让人把张良和怀瑾一同请到主帐中喝酒论事。
男人们一熟起来,说话就荤素不忌,更何况刘邦身边的人也都是些没文化的粗人,怀瑾有好几次听到樊哙和周昌调侃男女之事,简直重新刷新了她对古人的三观。
“上次在魏地那个小女子,那屁股又肥又圆,我现在梦里都还想捏两把!”说话的是曹参,他对周昌使了个眼色,悄咪咪说:“你还有印象吗?”
周昌一脸迷茫显然是记不起来了,不过他很快就抱怨道:“那你也不拉我过去一起摸两把,事后还有什么好说!”
一旁樊哙就笑:“魏女娇小,哪能受得了两根!”
怀瑾瞬间目瞪口呆,深感自己还是见识少,从前那些年她所遇到的人大多都是受周礼影响的文明人,绝对不可能把那些粗鄙之言挂在嘴上。
那边说得肆无忌惮,完全没有注意到营帐后面树杈上的怀瑾,她在后面听说书似的津津有味。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秦朝穿越手札》400-420
正听到樊哙开始唱颜色小调,怀瑾聚精会神的辨着歌词,那边忽哑了声。
“张先生!”
“申徒大人!”
樊哙等人这几声一出,怀瑾意识到是张良出营帐了。她听到张良温和的与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就沉默了一小会儿。
似乎是张良已经走远了,周昌的声音又响起:“怎么不说了?”
“突然……突然有点不好意思了。”曹参有点茫然的声音传过来,随即语调往下走:“感觉看到张先生,突然就……就……”
半晌没说出所以然,怀瑾正竖着耳朵听呢,樊哙就说:“其实我看到他,也有这种感觉。”
那边的几个人似乎就这么散了,怀瑾意兴阑珊,在腰间的小袋子里摸了一把,拿出一颗晒干的乌梅放进嘴里嘬着。
正是吃午饭的时候,怀瑾察觉到周围渐渐安静了下来,大约都去另一边吃饭了。
她骑坐在树杈上,茂密的绿荫将她的身形掩住,这爬树的本事还是跟桑楚学的。不过像桑楚那样在树上睡一整夜,她还是做不到。
斑驳的日光落在她脸上,怀瑾惬意的闭上眼睛。
她吃饭都不定时,上午还吃了一根烤鸡腿,张良想来是不会来寻她吃饭的,便在这里小歇一会儿吧。
闭着眼歪了一会儿,树下忽有脚步声传来,怀瑾看过去,刘邦正站在树下,好奇的看着树上的她。
怀瑾有一瞬间的尴尬,坐起来,两只靴子晃在刘邦头顶,她讪笑着不说话。
刘邦却探究的望着她,也一直不吭声,像是在等她的解释。
旁边就是主帐,刘邦或许以为她是来偷听的?
大眼瞪小眼的互看了一会儿,怀瑾开口解释了:“上午子房过来找你,我在外面等他,等太久了,就爬上来歇歇。”
“难怪那会儿说着话,张夫人就不见了。”刘邦脖子快仰成九十度了。
怀瑾往下一跳,不甚雅观的落下,然后拍拍身上的落叶,道:“武安侯没事的话,那我……回后面了。”
“张夫人似乎有些讨厌刘季?”这段日子刘邦因为要见张良,也经常见到她,刘邦自认在她面前很有亲和力了,可这位张夫人对从来对她不假辞色,连句沛公都不叫。
怀瑾笑了笑,拱拱手:“在下不敢。”
她一身玄衣男装,连说话动作都类似男子,刘邦不禁笑起来:“若非张夫人面容过于娇美,倒真看不出来是女儿身。”
怀瑾只是微微笑,刘邦又道:“其实子游不止一次提过你,早在夫人还没见过我时,我便已知道夫人许多事了。”
听出刘邦语气中的亲近,怀瑾也放缓了语气,轻声说:“昔年胡闹,做出不少荒唐事,想必是惹武安侯笑话了。”
“多年前子游求学时,我听到一个五岁的孩子被齐国大儒收下,还颇觉惊奇。后来知你是女子,便深感佩服。”
刘邦笑呵呵的与她闲聊,仿佛与她十分熟稔:“妇好之后,再无女君子,如今刘季开了眼,竟见到如妇好一般的女士。”
刘邦满口赞溢,怀瑾失笑:“武安侯实在太抬举我了,我怎比得上饱读诗书的士人?”
他如此夸口,对方竟是无动于衷,刘邦有些意外。须臾,他道:“旁人听到如此吹捧,即便不生骄,也会有些自得,夫人倒不为所动,刘季佩服。”
见他神色不同于刚才,怀瑾便知他是此刻才开始认真起来说话,于是半低头,答道:“人贵在自知,武安侯虽高看我,但我亦知自己是比不上妇好,更比不上士人。既已自知,自然不会有所动摇。”
刘邦半晌无话,只觉得张良这夫人极难讨好。
须臾,他又开口:“刘季有一问,不知当问不当问。”
不知当问不当问,那就不要问,怀瑾腹诽道。可面上却客气的一笑:“不知何问?”
“行军艰苦,张夫人为何坚持一同上路,在家里抚育小儿岂不更安稳?”刘邦早在第一天看到她时便想问张良,只碍于不便开口。
静默片刻,怀瑾说:“我答应了尉缭,要把他的遗物带给咸阳一个故人。”
刘邦瞬间想起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