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40-46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秦朝穿越手札》440-460

    第441章 回荥阳正逢庆功宴

    静静想了半晌,反应过来时,看见妻子红通通的眼睛。他语气轻软,说:“这些事交给我,我会查清楚的。”

    想了一下他又说:“不过现在战况紧张,不会那么快有结果,你要耐心等些日子。”

    “那阮离欢怎么回事?别的士兵都不会打猎吗?非要你去?”怀瑾瞪着他,小声问道。

    张良坦荡的盯着她的眼睛:“阮离欢是因替我挡刀才受重伤,我能袖手旁观吗?况且我现在已经收她当徒弟了,她和莺儿、不疑是一个辈分的,你不要多想。”

    古代的师徒关系,和父子关系差不多,张良这么一解释,怀瑾顿时放下心来。

    最后才看向他的手臂,素白的衣袖红了好大一片,她顿时又在心里把自己骂了个狗血淋头。

    给张良的胳膊上了药,怀瑾安静的抱着他的胳膊,控制不住的默默垂泪。

    旁人都下去了,只有他们俩在屋里,心疼和爱怜已成了习惯,张良把她抱在腿上掂了掂:“不哭啊,姮儿,我在这里,万事都有我呢……”

    “这些日子,我好怕!”她使劲往张良怀里钻,像是被这阵子的事情吓怕了。

    其实她倒也不是怕那些阴谋诡计,面对这些,唯一的情绪就是烦和倦。

    真正怕的,是她昨夜如果真的负气离去,那她和张良又不知要误会多少年。

    想到此,她真是实打实的感谢陈平。

    把这些心里话跟张良一说,张良顿时脸色发青,咬牙切齿了一会儿他忽然一笑:“幸而有年轻时的那一番闹腾,不然你昨夜必定……那样的后果,光是想想就要发疯。”

    想到汉营里的人对陈平的谣言,张良笑睨着她:“陈平是美君子,姿容甚俊,你……”

    “人家喜欢他嫂子!”怀瑾飞快的接话。

    张良一愣,夫妻俩大眼瞪小眼的看了一阵,忽笑开,抵头缠绵。

    窗外明晃晃的日光,怀瑾嘤咛:“这还是大白天呢!”

    “不怕……”张良含糊的咬开她的衣带,软语笑道:“这些天我想你的厉害。”

    外面蝉鸣不绝于耳,日光静悄悄的,室内一片旖旎。

    怀瑾实实在在的睡了好长一觉,只觉得连日来的疲惫全都消散了。伸了个懒腰,旁边却空无一人,她发出一声浓重的鼻音,韩谈就端着水过来。

    “子房呢?”她喝了一口水,只觉得五脏六腑都被滋润了。

    “君侯一个时辰前去了军营。”韩谈说,他服侍怀瑾坐起来,又说:“阮将军已经醒转,夫人要不要去看看?”

    阮离欢救了她夫君的命,又拜到了张良门下,她不去看看都有些说不过去了。

    当即就换好衣服,韩谈在前面带路。在院子里一走,发觉阮离欢养病的地方离张良的居所隔了挺远,她可耻的高兴起来。

    偷偷笑了一声,鄙夷了自己一回,而后她见到了阮离欢。

    阮离欢靠着木枕,一个侍女正在喂她喝药,一见到怀瑾她虚弱的笑笑,开口唤她:“师母……”

    这个称呼实在显老,怀瑾腹诽不已。

    坐过去,拉着阮离欢的手,她真心实意的感激了一番。

    阮离欢不好意思的半低着头:“大王让我跟随师父办事,保护师父的安全,本就是我份内的事情。”

    不骄不躁的性子,让本就欣赏她的怀瑾,又生出一层好感。怀瑾想和她好好说说话,可阮离欢似乎不善言谈,让怀瑾也不知说什么。

    最后只好问她:“可有什么想吃的?我去让人给你准备。”

    “现在军中粮食紧缺,离欢不敢奢靡,有青菜有肉膏便算佳肴了。”阮离欢说。

    ……怀瑾点点头,看来自己没法和她成为闺中密友了,还是好好当她师娘吧!

    有了张良,她什么都不用想。儿子在萧何那里她不必操心,唯一担忧的女儿,张良也派人去楚营送信了。她只需在别院里吃吃喝喝好找乐子,顺便照顾一下阮离欢。

    张良很忙,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去了军营,深夜才回来陪她闲聊几句,而后夫妻双双就寝。

    他们没有在成皋待多少天,张良说,项羽解了后方的困境,会马上再来夺成皋。

    因此阮离欢的伤势略一好转,他们便启程去了荥阳。

    此时汉军各路首领也在了荥阳,他们到达时,汉军阵营中正在宴饮。

    听见张良到达荥阳,刘邦立即吩咐人在自己右手边新添一张桌子,让他们夫妻落座。

    一入席,怀瑾看到华服高冠的韩信,他的席位几乎快和刘邦并齐了,顿时有些吃惊。

    然后又看见韩信身旁的那个女子,怀瑾见鬼一般的瞪大眼睛,这个女子的长相,与韩信亡妻香草一模一样。要不是她亲眼见过香草的坟,只怕真的以为这个女子就是香草。

    韩信也见到她的眼神,郁郁寡欢的脸上带了些许笑意。只是匆匆一瞥,怀瑾就跟随张良坐下,刘邦边与张良说笑边觑着她的神情,不知是在观察什么。

    “离欢的伤怎么样啦?”樊哙举着酒杯走过来,笑问道。

    “已经大好了,我夫人把她安置在营地里,樊将军若担心可去瞧一眼。”张良清凉如水的声音与这个热闹的宴席格格不入,也让人没办法与他肆意说笑。

    刘邦侧头,笑着和张良说:“荥阳之战,里应外合,君臣同体,才终于小胜一次。现在回想起来,当真是凶险万分呐,寡人运气还是不错的。”

    刘邦一说话,下面说话的声音就小了一些,大家侧耳倾听。刘邦继续说:“黄河南岸有韩信声援,下邳有彭越声东击西,荥阳城里有陈平和……妙哉妙哉,荥阳这一仗打得漂亮!”

    众人举起酒杯齐喝,刘邦痛饮三杯,大家连声呼好。

    宴席上又开始热闹起来,刘邦看向张良夫妇,道:“前些日子论功行赏,你们也没在这里。寡人已厚赏荥阳的功臣,但陈平说他不敢居首功,让寡人先赏成信侯夫人。”

    这话不是直接对她说的,而是在询问张良的意思,这便是古代女子出嫁从夫的憋屈了。

    这里任何一个男人的眼中,她首先是别人的妻子,而不是一个有完整独立思想的个体。不过幸而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也不甚在意什么封赏。

    张良以眼神询问她,怀瑾则微笑道:“保卫荥阳牺牲了多少士兵和将领,我也没什么功劳,不过是躲在陈中尉身后的一个无知妇人罢了。”

    刘邦怔了,张夫人是个不贪恋名利的女人,这倒意想不到。以往只知这个妇人不恋财务,不喜交际,没想到却连人人追求的名也不在乎。

    那她在乎什么呢?世上真有什么都不在乎的人吗?刘邦一时有些出神,随即想到她管丈夫十分严厉,瞬间笑了。

    同时他又想到张良所在乎的东西,似乎也不同于世人,刘邦不禁感慨了一会儿,这两口子当真是有别于一般人,难怪这样如胶似漆的。

    有新归降的臣子上来缠着刘邦喝酒、献殷勤。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秦朝穿越手札》440-460

    韩信则离席过来,敬了张良一杯,面无表情的问:“彭越怎么没和你一道过来?”

    “他在东边,怎么都绕不过楚国那几路军,我就直接让他北上去谷城了。”张良温声回答道,旁边此起彼伏的说笑声,张良的声音低不可闻:“大王招你去成皋你为何不去?不然大王也不至夺了你和张耳的印信兵符。”

    还有这等事?怀瑾忙竖起耳朵,聚精会神的看着他们。

    韩信沉郁的眼睛没有任何波动,只交代了一句:“大王想让我去打头阵。”

    “你用兵如神,打头阵不好吗?”怀瑾微微抬头,疑惑的询问。

    韩信嘴角抽了一下,眼神里有些嫌弃。

    万万想不到韩信会拿这种眼神看自己,怀瑾有些受伤,张良便附耳给她解释了两句,怀瑾顿悟过来。

    见怀瑾明白过来,韩信心情不错的撇了撇嘴,说:“大王让郦食其去出使齐国,又让我暗地里收编赵兵去攻打,两手准备都做好了,这就是一块早晚啃下来的骨头。”

    这便是给怀瑾解释,他为什么不去打头阵的原因。打头阵的结果无论输或赢,都比不上现在的处境。

    怀瑾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然后又瞟了韩信坐席上那个女子一眼,问:“她是谁?”刚刚一进来看到就想问了。

    韩信回头瞟了一眼,他像是在看那个女子,又像是透过这个女子在看香草。再回头时,那张不快乐的脸上多了一片温情:“她叫霏娘。”

    只是看到韩信的表情,怀瑾就明白过来了。

    她不是很能理解替身这回事,长得再像,不是就不是,所以也不是很能理解韩信的快乐。

    “怀瑾!”有个动听的声音在叫她。三人齐齐回头,看见一张风流俊朗的脸。

    韩信和陈平并不熟,朝张良点了点头,然后端着酒杯回到自己的席位上。

    “你的伤好啦?”怀瑾见他面色红润,心道这才多长时间他就养回来了,身体真好!

    陈平和张良见了礼,对她笑道:“好了很多,本也没伤到要害。”

    陈平本来是想问问她和张良的嫌隙解决了没有,可看到夫妻二人在桌下紧握的双手,陈平便心领神会的笑了起来。

    张良站起来,客气又诚挚的冲他一揖:“我妻误入荥阳,多谢陈君子的照拂,张良铭感于心。”

    陈平比他还客气:“成信侯严重了,其实是我该感激怀瑾。”

    说罢看向怀瑾:“大王可给你说了赏赐的事不成?”

    “多谢你的好意,”怀瑾忙回答,想到刘邦刚刚说陈平不敢居首功,她不免笑着把自己的意思又重复了一遍:“是我多谢你才是,若非你带领士兵发动百姓保卫荥阳,只怕我也没法活着见到子房了。”

    陈平先是愕然,随即就有些敬佩,最终只是朝她拱拱手。

    作者有话要说:

    第442章 献真容庭中舞细腰

    这时大家都在与相熟的人喝酒,角落里三三两两错落而站,窃窃私语。

    那边刘邦打发完一轮臣子,见张良这边三人站着聊天,也走了过来。刘邦一过来,怀瑾就安安静静的站在张良身后,听刘邦和张良、陈平说话。

    这只是一个饮酒作乐的宴会,说不了什么正事,男人们侃侃大山说笑几句也就罢了。

    刘邦正满脸笑容,张良冷不丁的问了一句:“我妻误入荥阳,大王怎地不告知子房?”

    刘邦笑容一滞,疑惑道:“那日寡人欲告诉你时,郦食其忽然进来打断了,后来寡人又让内侍胡尔转告,他没带话给你吗?”

    张良温文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许是当时过于动乱,那个内侍忘了也是有的,不是什么大事。”

    顿了一下他又道:“不过这个叫胡尔的内侍,却是没怎么在大王身边见过。”

    刘邦哈哈一笑,亲昵的拍了拍他的肩:“那是戚姬的内侍,正好服侍在寡人身边罢了。”

    听到这里,张良幽幽的回头看了她一眼,怀瑾则深呼吸把那股怒火压了下去。

    陈平看到他们俩的眉眼官司,好奇的观察着他们。

    而这时又有人过来敬酒,刘邦看着来人,笑着看向张良这边:“子房,快把你夫人叫过来。”

    怀瑾不解其意,望过去,却看到头发花白的项襄。

    怀瑾怔怔的,张良便轻声道:“九江王英布叛变时,项襄带着儿子一同降汉。”

    怀瑾过去,叫了项襄一声表舅,项襄则客套的叫了她一声表外甥女。

    他们不是直系血亲,且在项家时她与项襄家的女眷也不是很亲厚,刘邦热情的想让他们认亲,却认了一场尴尬。

    就在刘邦侃侃而谈之时,室内忽响起了一阵乐声。

    正在交谈的人都安静下来,看到门口二十多个穿着单薄的女子鱼贯而入,众人见刘邦已经坐下摆出一副观赏之姿,知道这是娱乐宾客的舞女,便也都回到席上坐下。

    大战数月,这些男人们确实也需要一些歌舞来放松一下,一时间人人陶醉在歌舞中。

    这些舞女表演完,便退到席案两边为一些独自坐着的将领斟酒。唯有一个舞女站在下面,笑容可鞠的对刘邦说:“戚姬姐姐说,要为大王献舞,希望大王替她击鼓和歌。”

    “这有何难!”刘邦豪迈的挽起大袖,命人拿来一面小铜鼓。

    屏风后面的乐师换了音乐,显然是刘邦熟悉的,只见他有节奏的敲打起铜鼓,每一拍都没有错漏。

    这时门外进来一个红衣女子,她以长袖遮面,步履轻盈的到了席中央。伴着琴声和鼓声,女子展开袖子,袖子甩出去飘然如风。

    一看到这张脸,怀瑾立即坐直了身子,满眼怒火。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