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百用。”
张良温润一笑:“名字也好听。”
怀瑾道:“是啊,鸳鸯藤!不过,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张良道:“因为它的花是对生的,一蒂双花,就像鸳鸯相生相伴,故名鸳鸯藤。”
“真浪漫!”怀瑾撇撇嘴,啧啧道:“可惜后世偏生不叫这个名儿了。”
张良好奇,低头瞧她:“两千年后,鸳鸯藤叫什么名?”
怀瑾道:“金银花。”
沉吟一会儿,张良忽然道:“林宸。”
“啊?”怀瑾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从他身上坐起来,扭了扭发僵的脖子,问:“怎么忽然这么叫我。”
刚刚这一声,让她一瞬间误以为自己是在现代。
张良把她拉下来,道:“只是突然想起来,你以前同我说过你在两千年后的名字,可我却从未叫过这个名字。”
“真怀念啊……家乡的日子。”怀瑾被他引出了乡愁,窝在他臂弯中看着漫天繁星长叹一句。
但张良却轻声发问:“人死后,魂魄当真会下九幽吗?”
这种不真实的问题,他极少去思考,怀瑾正要回头,可一抬头,见他出神望着夜空,便知他并不是在问自己。
正思索着如何给他科普一下什么叫唯物主义,张良却有些不安的把她搂住:“姮儿,你的魂魄并不属于这里,若你死去,你的魂魄是不是便回到两千年后了?”
他忽然有些惧怕,同时深悔为何提起她的故乡,刚刚也不知为什么,鬼使神差想到了这桩事。
可怀瑾却笑着在他腰间拧了一下:“我都陪了你一辈子,死了还不让我回家!你也太过分了吧,张子房!”
他怎会如此自私?他知道的,她有多怀念那个遥远的故乡。
“若死后魂魄能回家,我怎么会阻止你?”张良抿着唇,露出一点罕见的天真:“只是连死后,我也想与你一起,你想回家,把我也带着一起去。”
怀瑾咬着唇,憋着笑:“那孩子们不管了?”
张良道:“孩子有孩子的伴,他们也会像我们一般,与心爱的人死生相随,我只顾你。”
见他说得认真,怀瑾故意逗他:“万一你的魂魄跟不了怎么办?毕竟我跟你不一样,我的灵魂本来就属于两千年后,你可不是!”
张良神色一黯,沉闷道:“没听说过魂魄会死,大不了,我熬上两千年,到时候就见到你了。”
发觉他真的是深思熟虑才说出这番回答,怀瑾要笑喷了,她又刁难:“要是我明日就回到故乡了,那你该怎么办呢?”
张良紧紧盯着她,怀瑾继续道:“若明天醒来,我身体里的魂魄变成另一个人,变成原本这具身体的主人,你当如何?”
“你还继续跟她过吗?”怀瑾幻想到这一幕,忽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那你呢?”张良问。
怀瑾道:“我回家乡了,回现代了。”
腰间那只手骤然收紧,差点把她腰箍断,怀瑾正要叫他松手,张良去把她整个抱在怀中,他们几乎要贴成一个人。
“你回去了,我怎么办?”张良在她耳边沉声低语,重重的语气满是恳求,仿佛她真的马上就要走了一样。
“再说,你舍得走?”张良松开一些,与她面对着面,他的眼睛近在咫尺,像是徒手可摘的星星。
“你舍得让别的女人做我的妻子?”
“舍得莺儿和不疑叫她阿母?”
张良目光幽幽,语气越来越笃定。
“你会吗?”差点没法招架,怀瑾连忙反将一军。
张良一滞,随即笑着把她搂住:“若是你身子里住进别的魂魄,那我便先好生养着你这具身子,然后去找一个厉害的巫祝,把你的魂魄招回来。”
“迷信!”怀瑾甜蜜的嗔他一句。
夜逐渐深,怀瑾感觉到有些凉,窝在张良怀里缩成一团。
“倘若你真回到两千年后,无论怎样都再招不回你,那我……”张良认真的看着她:“那我便给你写信,告诉你我在这里一辈子为你守身如玉。”
她本来还在感动,可听到这句话又想笑,遂问道:“你怎么写?那可不是隔着几千里路,而是隔着几千年呢!”
张良挑挑眉:“你不信吗?”
怀瑾努努嘴,憋着笑不理他。
张良自得的笑一声:“我自有办法。”
“行!你牛b!”怀瑾起身,结束今天消暑时的无意义闲聊,伸出手:“绝顶聪明的张先生,咱们是不是该去歇着了?”
张良就着她轻轻一拉起来,先她一步往屋里走。
偷偷瞥见她在灭烛火,张良慢吞吞的往后直退几步,然后猛的把她抱起。
“啊——”怀瑾吓得大叫,想到屋子里睡着的孩子,她又压低声音,在他胸前猛锤:“张子房,你要死啊!”
张良笑得有些邪美:“莫非……夫人又想像往常一样弄死我?”
赤裸裸的勾引,明晃晃的暗示,怀瑾顿时满脸通红。
作者有话要说:
第487章 她留下的痕迹(合集)
1
始皇三十一年的秋天,蒙恬破天荒跟一向疼爱的弟弟发了大脾气。
“你预备犟到什么时候!”蒙恬立于正堂,指着父亲的牌位,怒道:“你这样,叫我到了地下如何跟父亲交代!”
今日蒙毅第二十八次把上门的媒人赶走,蒙恬终于忍无可忍。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秦朝穿越手札》完结+番外
妻子连忙上前按住他的肩,担忧的看了他一眼,蒙恬这才把那股火气压下,问道:“不娶,总有个理由,你倒是说来听听,若有理从此我再不多舌!”
可蒙毅只是跪在堂下,脊背跪得笔直,不言不语。少年时的斯文清秀过了三十岁,已发酵成如今的沉静内敛,兄长为他的婚事已苦口婆心很多回,今次终于发了火。
可蒙毅不知道该如何告之因由,亦不愿将心底藏的那个人公之于众。
蒙毅始终缄默,蒙恬问不出什么只能无奈作罢,可叫蒙毅起来他却不起来。
无言姿态,向兄长道歉,跟父亲的在天之灵请罪。
蒙恬拿他没办法,只能由他。
忧得一夜没睡,凌晨时听仆人说弟弟已经回去,蒙恬松了口气,问妻子:“你觉着他是为何?莫非不爱女子?”
妻子茫然摇头,蒙恬长吁短叹。
·
咸阳宫扩大再修之后,蒙毅要做的事情比之从前更多,数十个副使聚在殿内显得十分拥挤。陛下曾拨给他一座宽敞的大殿充作他办公之所,可他只偏爱这座清凉殿。
他坐在桌案旁,手边摆了许多盘糕点和果子,可他很少吃。倒是扶苏有时来看他,会把那些一动不动的新鲜糕点吃几块。
曾有下属问他,是不是厨子做得不好。
那可是给陛下做御膳的厨子,如何会不好吃?他只是不爱吃甜腻之物,之所以摆在旁边,不过是因为……
“曾经有人喜欢吃这些。”蒙毅这样回答。
她曾经坐在他现在坐的这张桌前,吃得糕点干屑到处都是,每每从清凉殿送去的对牌,经常散发着糕饼的淡淡香味;若是上手去拿,有时手上还会沾上清浅的油。
想着,蒙毅便不自觉的发笑,笑了一阵他看到副使递上的对牌,又皱了眉:“长宁殿的供给怎么这么少?”
副使压低声音:“珩夫人交代的。”
蒙毅摇摇头,正要提笔添一些东西,可想到什么又停了下来,他嘱咐副使,偷偷给长宁殿玉夫人添些东西,不要记在册子上。
“万一叫珩夫人知道……”副使心中有些不安,亦不明白长官为何去关照一个早早失宠的妃子,也未曾听说他们有过什么交情。
蒙毅只道:“不必担心。”
这等小事,即便珩夫人告到陛下那里,陛下也不会为了此事责罚他。
忙完琐事,已是傍晚,蒙毅并没有急着出宫回家,而是先去了御马苑。老迈的红马悠闲的躺在干草堆上晃着尾巴,蒙毅过去,拿了一块糖喂它。
老马也不起来,躺着便把糖吃了,十分惬意。
“红红,有时候我很羡慕你,你曾经陪她走过那么多地方。”蒙毅抚摸着红红的鬃毛,低声轻喃:“你也很想她吧?”
那年千里马红红被燕国送回来,便一直养在这里,她也没有再问陛下询问这匹马的下落。
“她还会想起你吗?”不愿意同人说起的心事,蒙毅却愿意告诉一匹马:“应该不会吧,她身边那么多人,她怎么会记得你呢?”
“不过没关系,我们记得她就好了。”
2
徐家村是个安宁平静的美丽乡野,是扶苏忘记一切烦恼的地方。
这日他同妻子散步在乡野,忽听内侍传来惊呼,跑过去一瞧,才知儿子适才吃杏被噎住了。
内侍茫然无措的跑去叫医师,妻子在旁哭得梨花带雨。
扶苏立即勒住儿子的上腹,使劲颠几下,小儿一张嘴,把喉咙里卡着的东西吐了出来。
子婴哇的一下哭出来,妻子又喜又后怕,在儿子屁股上狠拍几下,教训他往后吃东西万不可跑动。
“夫君,幸好你会医术。”妻子擦着眼泪,止不住抽泣。
扶苏温柔的抚摸她的后背,道:“我不曾习过医术,这是我一位老师教我的。”
提起那位老师,扶苏忽然怅然若失的望着天边的晚霞。
妻子见状,问道:“夫君可是为去上郡的事忧虑?”
“上郡有蒙恬将军,我去那里自有人照顾,我只忧心你们母子。”扶苏一手牵着妻子一手牵着儿子,慢慢往前走:“若是老师在便好了,她也许能替我说服父皇接纳你们。”
妻子听见他语气中的惆怅思念,忍不住问道:“是上次随你一起来看我们的那位先生吗?”
扶苏摇头:“不是纪先生,他是后来才教我的。是我小时的一位老师,她对我很好。”
可她已经离开很多年了,久得扶苏都有些记不清她的模样。
3
汉惠帝元年的冬天,射阳侯府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
项兰被老父亲操着棍子打得满府乱窜,备受宠爱的小公子,此时却无一人帮他,连最疼爱他的母亲也不闻不问。
谁叫他不小心把父亲准备的祭品吃了,但他当真不是故意,谁晓得那盆香辣鸡爪子是祭品呐!半夜喝了酒回来饿的慌,迷迷糊糊就把那碗鸡爪子吃完了。
因此一早上还没睡醒便被父亲打起来了。
“你个狗玩意儿!良心叫狗吃了,你表姐的祭品都吃,气死老子了!”项伯追了一圈,气喘吁吁。
项兰摸着屁股上刚刚挨的那一下,咕哝:“表姐要是活着,才不会跟我计较!”
一旁的项庄表哥便笑了:“姐姐重口腹之欲,你抢她的吃食不亚于虎口夺食。”
项兰郁闷道:“我瞧不疑和辟疆都不是贪嘴人呐……”
项伯一听,顿时气起,拖着棍子再度扑上去。
项兰大叫一声,摸着屁股扭头就跑。
4
高祖五年,长安的张府术士巫师频繁进出,不少人都暗地里称奇,都议论说张良那样运筹帷幄的聪明人,居然开始信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
秋风萧瑟,张府四处结满彩幡,有年迈的女巫师摇铃嘶喊:“魂归来兮——”
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波巫师了,张良面色灰败的坐在廊下,他仿佛丧失了所有的精神力。
许久,巫师停下来,告诉他:“君侯所招之魂,已归故里,再难招回。”
“已归……故里吗?”张良干得发咧的嘴一动,丝丝血迹晕开,他低头自语:“若是如此,于她而言是喜事,她终于可以回家了。”
蓦地,他盯着巫师,问:“人死后有轮回吗?”
巫师道:“当是有的。”
张良道:“那我与她下辈子可还有缘份遇到?”
巫师不假思索,恭维道:“君侯情深,必与夫人有生生世世的缘分。”
他寂然一笑,彻底心灰意冷,他当真是走投无路了,还会对这些东西寄以希望。无力的挥挥手,他叫下人奉上钱财,将府中的巫师们全部遣走。
5
汉文帝元年的时候,长安突然开了一家酒楼,名解忧楼,因菜式新颖美味,立时间名声大噪。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