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2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捏人,不如就让她一直头疼下去好了,痛得死去活来,自然没那个精力再指手画脚了。

    至于德妃会不会因为病痛提早几年薨逝,那就看她的忍耐力了,反正涂一一给她留了时间,肯定能让她看到她最爱的小儿子成婚立业。

    要问涂一一会不会觉得心虚,她还真是半点不虚;不说德妃这十几年对原身的搓磨,就说涂一一来到小世界时原身和弘晖身上的毒也有德妃的手笔;德妃本就偏爱小儿子,心里的算盘打的噼啪响,先用老四得到皇上重用,之后再借由老四提拔幼弟,最后若是筹谋的好了,以小儿子取代大儿子的地位也未尝不能实现。

    这样的人,收拾起来也算给原身母子报仇,涂一一可没有半点不忍心,她就是这么恶毒!

    悄无声息回了府里,又安然无恙回到自己的院子里,涂一一对这个小世界皇家侍卫的武力值也有了估量,还不如她上个世界教出来的凰羽卫。

    次日,宫里就传出消息,说是德妃娘娘头疾发作,比往前的哪一次都严重。

    涂一一作为德妃的儿媳,自然是要领着府里的两个女人进宫去侍疾的;到了永和宫,看到德妃抱着脑袋直喊疼,甚至还想撞墙,涂一一满意了,这下子她可真没精力搅事了。

    像模像样侍疾了几日,太后看四福晋形容憔悴,特意让她回府歇息两日,召了已经嫁到承恩公府的五公主也进宫侍疾;便是胤禛和胤祯兄弟俩也每日过来,永和宫一时热闹起来。

    小崽子也来看过一次,但停留时间不长,这还是康熙的意思,说小崽子好不容易身子好了,万一再被过了病气便是真的有违孝道了,只令胤禛这些子女们侍疾就是。

    这么折腾着就到了康熙四十四年,眼看着德妃的病症还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康熙索性下旨让十四阿哥提前与十三阿哥前后脚成婚,也有冲喜的那么点意思。

    于是时不时来永和宫侍疾的人又多了十三福晋和十四福晋,胤禛总算是能腾出一些时间处理公务;至于本该在这一年进入四贝勒府的两个穿越女,因为胤禛的忙碌和德妃的病情,又失了机会,听闻一个成了太子的庶福晋,一个成了老八的侧福晋,真正的神发展。

    随着时间越来越久,德妃的头疾并没有起色,反倒是因着病情她的脾性越来越暴躁,动辄打骂奴才还是小事,有几次甚至对几个儿媳动手,康熙听闻之后,道功臣之女嫁入皇家并不是要给婆母搓磨的,下旨免了四福晋几人的日日侍疾,让她们还是按着初一、十五进宫请安的规矩来,这两日侍疾便可。

    德妃的失宠和她所有筹谋已成败局,再翻不起一点风浪了。

    宫里的事情告一段落,府里也还安宁,涂一一倒有些不适应这样清闲的日子了;清点了一遍手里的嫁妆银子,还有弘晖给她的那些分红,可谓是资财丰厚,看来她一直想着的那件事也可以做了。

    请了九福晋和十福晋过府,闺蜜三人商议了一番,决定在京城先开几家医馆和药堂;三人都是不差银子的,还有如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女配是阎罗(快穿)》100-120

    今老九和老十的生意也经营得风生水起,这三个妯娌加闺蜜若是想做这件事,还真是要银子有银子,要人脉有人脉。

    涂一一开医馆的目的也不是赚银子,她自己的医术精湛,便想着通过自己的医馆和药堂救济那些百姓,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可以合理解释她的医术,还可以提高此方小世界的医学发展,也算是她为小世界做一点贡献;九福晋和十福晋自然也乐意这样做,不说她们不缺银子,就是这样做之后得来的声誉也对她们自己和爷们儿有益。

    都商议好之后,涂一一进宫去见了太后和苏麻喇姑,与她们说起这件事,她想拉着两位老人家一起做这件事;并不是为了她们的银子,只要有两位老人家的名头,又能给她们找点事情做,让她们不至于长日寂寥,最重要的有了两位老人家的参与,在民间也能提高皇室女眷的声誉,康熙那里也好说得通,免得这位帝王又疑心到夺嫡上。

    果然,太后与苏麻喇姑听了很是意动,不赚百姓的银子,还能叫百姓们可以找到安心的看病的地方,这是好事啊。

    太后当即叫人请康熙过来,她与皇帝说了这件事,道她们这些深宫妇人也不知还有多少日子,这一辈子她享受了皇帝的孝顺和万民的供奉,若能做一些回馈万民的事,也算她为皇家尽一点心力,心里也会觉得无愧于万民。

    听闻这是四福晋的主意,九福晋和十福晋也一起参与,康熙便问了四福晋为何要这样做,还问她可知晓这样做下去,又累又费银子不说,若是遇到那种救治不好的病人,她们还容易被骂。

    涂一一说了自己的想法,说了她通过与官家女眷们来往时发现的事情,比如自古人们就喜欢表亲结亲,可是这样有亲缘关系的人结亲很容易生出的孩子早夭,或者就是有其他病症活不长,只不过这些人家都是私下悄悄处置了。

    再比如很多人家,尤其是权贵人家的孩子都成亲早,但是他们自己的身子其实还没有发育好,导致生出来的孩子也容易早夭;还有很多女子有了病症不便求医,富庶之家还好,可以请大夫到府里诊治,百姓人家却只是粗略问过大夫就乱吃药,造成很多女子早逝。

    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只不过都不被人们注意;如今大清已经平定内乱,正是举国发展国力的时候,男人们在朝堂办事,她们这些皇家女眷既然享受了百姓的供奉,也看到了这些问题,不如尽些自己的能力,既可以为百姓做些实事,也算是积德行善。

    康熙一边听一边出神,他自然想到了自己早些年失去的那些个孩子,可不是么,那时候仁孝皇后和荣妃几人都是十四、五岁就生孩子,难怪先前的几个孩子都保不住,倒是后面再出生的孩子都健康活下来了,可见四福晋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再听完她详细讲了计划,不只要开设医馆,她的医馆还是专为妇人和稚童开设,里面会有各种安防布置,可以确保女子来求医时的隐私;甚至她还要设立可供病人住下来治病的客房,想的很是周到;最重要的是她还大胆提出要教授女子学医和护理病人的知识,这样一来,既能让女子放心看病,还能给一些女子教授学识,让她们日后也可以赚银子养活家里。

    再想想弘晖给老九的点子,织坊和布坊也都招收女子,解决了不少百姓家里的生计,还提高了人们对女子地位的认知;弘晖说的对,只要是对建设大清有益,管他是男子和女子呢,再者随着女子有了收入,百姓家随意溺死女童的现象已经得到了遏制。

    四福晋想的这个就很好,女子和孩子其实对大清的发展极为重要,她这样施行下去,能救回多少女子和稚童的性命,大清还用愁人口不济吗;至于人口增长之后,大清的疆域这样辽阔,多少土地等着开垦,还有多少新兴行业等着人们做工,当然是人口增长才能证明一个王朝的兴盛。

    想了很多,康熙越来越觉得四福晋这件事利大于弊,难得她还不贪功,第一个先来找太后,有了太后的参与,这件事就是皇家行为;这样为百姓真正谋福利的好事,是皇家组织起来施行的,百姓们当然会感念皇家的恩德,可谓是一举多得。

    康熙痛快应下,还说要她们偶尔也请太后两位老人家去看看。

    有了康熙的首肯和暗中的支持,涂一一和九福晋、十福晋三人都忙起来,还好有老九胤禟对京城熟悉,很快给她们选了几处铺面,有大有小,最大的是由好几个院子组成的,被涂一一定为总店。

    修整铺子,挑选各地药材,延请医者,招收学徒等等,经过几个月的准备,由四福晋主持,宫里太后娘娘和几个皇家女眷开的广济堂终于开张了;开张的那日,不只有百姓们看热闹,还有各位皇子们前来捧场送礼,皇城里的达官贵人们也都送来厚礼。

    一看这阵势,本来还有些怀疑的百姓们再不犹豫,从次日开始就陆续有人上门求诊;之后就有这些被治好的病人们口口相传,都知道广济堂不只医术精湛,用药精准,最重要的是真的价格低廉,是真正为百姓考虑的,京城三家广济堂的生意是蒸蒸日上。

    到了康熙四十五年秋,距离京城近一些的其他州府的人也来广济堂求医,涂一一与太后几人商议后,又挑选了几个州府设立分馆。

    她们几个女人这里是热火朝天的忙碌,在忙碌中相处的更加亲近;但朝堂却涌起风云,一时间京城里的气氛都开始紧张。

    前几年明珠和索额图先后被查抄免职和圈禁宗人府,这两人是太子党和大阿哥党的最重要人物,这两人倒台后,太子和大阿哥的争斗日益激烈,两人争相拉拢和培植党羽;于是等到胤禛接管户部后就查出官员借银几乎掏空国库这件事,甚至还有太子两人的党羽巨额贪墨。

    这几件事令康熙勃然大怒,下令彻查贪腐和追缴欠银,当然是由胤禛来主管这件事;胤禛本来就是个面冷的,尤其痛恨官员贪腐,有了康熙的谕旨,他办差时更是铁面无私,不知得罪了多少权贵。

    且不说这些权贵和官员,就是太子和大阿哥也被牵连其中,两人有一段时间甚至停止了彼此争斗,一致对准胤禛,一时间胤禛在朝堂上可谓是举步维艰。

    弘晖自然明白其中厉害,特意回府找胤禛这个阿玛深谈过一次,给他想了几个追缴欠款的点子,让他没有如历史和剧情中那样闹出人命,自然也没有因此落下严酷的名声 ,当然也就少了几次康熙的责骂。

    一开始胤禛还觉得长子的建议有些好笑,但越到后面,看到那些官员的为难和哭诉,他才知道弘晖果然将人心琢磨的明白,他这个当阿玛的反倒是想的简单了些,看来办差也不是一定要公心为上的,有时候会变通很重要。

    若没有弘晖的点醒,他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闹出人命来,他恐怕是真的要面对众叛亲离的情境。

    胤禛再一次正视自己这个嫡长子,看来他这几年跟着汗阿玛没有白历练,成长的速度十分惊人。

    忽而又想到小少年谈起这些时的肆意,胤禛脑子里闪过灵光,汗阿玛为何要教弘晖这些?

    越想心里越沸腾,胤禛不敢想的太美好,但又不得不想的美好,为何汗阿玛只教导弘晖为君之道,其他皇孙可没有这样的待遇,难道汗阿玛已经看好了孙辈的继承人?

    想想前明的永乐帝和好圣孙朱瞻基,胤禛心里越发激动。

    弘晖啊,真的是超乎他的预料,是不是他可以因为这个嫡长子,夺嫡之路也可以变得不那么艰辛了?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女配是阎罗(快穿)》100-120

    第103章 圣母或恶毒(16)

    康熙四十六年的胤禛过的更加艰难, 他不知道为什么太子和大阿哥都连番针对他,有一种恨不能置他于死地的感觉。

    将近一年的应对, 胤禛已经很是疲累, 若不是有弘晖时不时给他传信和出点子,还有老九、老十、老十三的维护和支持,恐怕胤禛这会儿早走入陷阱里了。

    对于胤禛的疑惑, 涂一一也有些不懂了;按说此时的胤禛早应该与天界的玄渊仙尊合为一体了,玄渊仙尊应该有剧情的提醒的, 怎的他表现出来的好像全然不知,这演技也未免太厉害了些。

    涂一一甚至怀疑是不是她自己哪里不注意露出了马脚,胤禛对她产生了怀疑,可细看他的神情又不似作伪;或许还有另外一种情况, 就是玄渊仙尊是为了渡情劫而来到小世界, 他并没有任何剧情提醒。

    关于这一点涂一一还是有依据的,天界的人最是喜欢强调正义, 尤其像玄渊仙尊这样的战神人物,历来只相信凭实力取胜, 最不屑的就是耍手段等动作;或许这次玄渊仙尊来执行任务,明知自己是渡情劫,大抵是存了顺心而为的心思,这才不带着任何记忆来到小世界。

    所以, 他才会对现在的形势有不解和怀疑, 想不通他一直跟随的太子怎会这般下死手对付他。

    涂一一却是能想到一些的,她可没忘记老八后院还有一个穿越女,还有那几个本来该是胤禛的女子, 现在都到了太子和老十三、老十四的后院;人的立场是会变的, 她们如今已经是别人的女人, 自然不会再维护四大爷,只有凭借着自己的知后事提前拉胤禛下马。

    老大那里有老八提醒,太子那里有他的庶福晋提醒,不管这两人是不是真的相信这些女人们说的,最后是老四得了皇位;即便现在老四还只是一个贝勒,但夺嫡路从来就容不得意外,所以太子和老大当然会针对胤禛,皇家本就无情。

    听福晋说了她对几个兄弟后院女人的猜测,胤禛有些一言难尽;这些女人都是从哪里来的,怎就这般喜欢对朝政大事指手画脚,而太子和老大竟然还相信了。

    看了眼自己的福晋,胤禛心里越加踏实,还是自己的福晋好,从来不过问这些事情,也只有他说起来才会回应几句,却句句都是正理;尤其福晋与太后、九福晋、十福晋几人合力弄起来的广济堂,这才是真正的胸怀百姓;那些女人有这些心思,像自己的福晋这般做些有益于百姓的事情不好么,胡乱掺合朝政大事,不知会弄出怎样的乱子。

    对于他的抱怨,涂一一并没有怎么辩驳;现在大清的环境就是这样,从孝庄皇太后下令后宫女子不得参政,康熙就奉若神明;胤禛深受皇家教导,这种思想自然也根深蒂固,认为女子就不应该参政。

    当然,这种思想本来也有男子瞧不起女子的思想作祟。

    这个小世界,涂一一并没有打算掌权执政,这些事情她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