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姑娘们的行动力很强,第二天就换了当地妇人干活的衣服,撸起袖子来,该做饭的做饭,去量地的量地。

    都是大户人家见识过的,她们看着那些请来的工人,用树枝在地上比划着,告诉他们要将房子建成什么样的。

    纸坊的设计是以荷香的想法为主,她根据自己记忆中父亲呆过的地方,还有王怀玉给的那些东西,照猫画虎地将一个个池子挖了出来。

    “这些个池子一定要是不透水的,若是用石头来就太贵了,桑稻园那种做水渠的东西就很合适,玉竹姐,你和人回一趟府里,看能不能和宋公子买一点水泥来。”

    “好。”玉竹立马应承道。

    玉竹快马加鞭回去问了王怀玉,得了指令又立即赶到了王屋村和宋回芳商量,当天晚上就带着一车车的水泥回来。

    她指导着工人将水泥和砂石、水按照方子一点点的搅合在一起,然后倒进之前砌好的模具里。

    看着凭空高出来的池子,工人们都心生嘀咕。

    “玉竹姑娘,你们这还真有意思,用这个什么水泥来就能做成池子了?你们这十个池子感觉比我们村的池塘还大,用来做什么啊?”老李大着胆子问。

    “我们这个啊,是用来做纸张的,要是成了,以后都会去村里找你们干活的。”玉竹笑着回答道。

    这个村子的人比较淳朴,请来做活都认真仔细,正好到时候有些力气活,可以交给他们来。

    “那好啊,那好啊,你们这干活就在家门口,方便得很。而且一天十文钱,这上哪里去赚去,我们村的人都说我是好运气,会点泥瓦匠的活就能赚上这个钱呢。”老李憨憨道。

    玉竹抿唇笑笑不再说话。

    池子做了不到半个月,荷香就按照宋回芳那边的说话,让人将木板都拆下来,然后放水进去泡净。

    因为池子离河边还有一定的距离,众人不得不拿着水桶将水一点点填进去。

    “荷香姐姐,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每天都这样提水的话,我们也太消耗时间了。”茯苓看着手都磨破皮的手无奈道。

    “这确实是个问题,我记得父亲在的坊间是有水流进来的,他们旁边也是有河流,但是我不记得水是到怎么到作坊里的了。”荷香也有些皱眉。

    她看着不远处的河流,还有跟着自己一起抗水的姐妹,不禁想,要怎么样才能让水自己流到作坊里呢?

    荷香忽然想起了桑稻园里的水渠和水车。

    她们这里也离河很近为什么不能做一个一样的呢?

    这样一想,荷香便把之前建池子的人泥瓦匠找来,把自己的想法和他说。

    “可以倒是可以,姑娘是想铺一条水渠从河里到这里是吧?你说的这个水车小的不知道,您得自己去寻了。”老李诚实地回答道。

    “没事,你先把水渠修好,水车我自己来想办法。”

    荷香能想什么办法,当然是直接回郡主府去和王怀玉商量。王怀玉为了能把纸坊做出来,这样的小要求自然不会拒绝。

    有了水渠和水车,纸坊旁边的清水池就立马装满了。然后再搭上竹管子,将水牵流到不同的池子里。

    看着不用再提水,就有源源不断的清水从竹管里流出来,茯苓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听说这做纸张特别的废水,要是没有这些东西,我们抬水都要废不少功夫吧。”

    “现在是不用抬水了,但我们要轧捣练了。”玉竹无奈道。

    做纸张是一件力气活,技术活。

    早就她们计划砌池子的时候,就掏钱让村里人砍竹子泡在河里了。前几天还捞了一半出来,放进堆了石灰的池子里。

    昨天捞出来看了一下,表面已经烂得差不多了,根据荷香的记忆,现在就是该捞出来捶打了。

    纸张基本步骤就是将原材料变软然后切碎,要是用桑麻这一类的植物,还要进行脱胶,不过一般用石灰水浸泡过就行了。

    然后就是捣舂了,可以增加纸张的牢固度,让纸张不容易散开和晕墨。接着就是洗涤,洗过后的浆液会可以洗掉杂质和灰浆,让纸张变得更加洁白。

    到这个时候浆液算是可以进行打漕了,就是用棍子木棒一类把池子里的纸浆打匀,让可以凝结成纸张的东西浮在池子里。

    接着便是抄纸,用定好的抄纸木框将池子里的纸浆抄起且均匀地铺在抄纸木框上。

    最后把留有湿纸张的木框放在通风处晾晒,等到完全干透了再揭下来,一张完整的纸就做好了。

    虽然大概的步骤荷香还记得,但纸张要切碎到什么程度,泡到什么程度,什么样才叫做洗干净了,怎么样才能抄纸抄得均匀,这一切都是一头雾水。

    她都不知道,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二十几个人,只能一点点的摸索着来,一遍一遍的进行尝试。

    因为要从石灰池子里把竹子捞出来,很多人的手都被泡得发烂了。但是没有一个人喊累说不干的,全都咬着牙在坚持。

    “不行,这一次的纸张还有毛刺呢,就是用来做元宝也差点颜色。”

    “不行,这一次的太散了,只是轻轻从木框上揭下来就裂成了几片,肯定写不了字。”

    “不行,这一个的颜色太灰了。”

    一次次的不行,让荷香的心里有些受挫,再看那些信任自己,跟着自己出来,不过短短几个月就变得蓬头垢面的姐妹们,荷香心里忍不住怀疑,她真的能行吗?

    “怎么了?最近做纸张不顺利不开心了?”夜里,玉竹看着院子里独自坐着荷香,犹豫了一下上去拍了拍她的肩膀问道。

    荷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40-50

    香吓得赶紧回头,脸上的泪甚至都还没有擦掉。

    “哎哟,我们的荷香姑娘还哭了?”玉竹好笑地坐在她旁边,看着她慌里慌张的样子劝慰道:“便是郡主来做,也不能一次就做出来。若是这纸张真的那么容易,它还会卖那么贵吗?”

    “你不满意,我倒是觉得很不错了。至少我们知道这个方法是对的,我们只是差在不知道怎么做得更好而已。”

    “郡主说的不错,我们多尝试不怕错,一次不行就十次,十次不行就百次,百次不行就千次,总有一次我们能试出来的。”

    荷香还没有说话呢,就听到平日里少言语的玉竹这样劝自己,不禁破涕为笑起来。

    “玉竹姐姐,你这是在劝我啊。要是真试了千百次都不行,我可没脸活着了。”

    “哎哟,”玉竹不赞同道:“就这你就不活了?那你之前做的不就白费了?”

    第47章

    “我才没有放弃!”荷香撅了撅嘴, 眼泪已经不知道哪里去了。

    “我只是觉得让大家跟着那么辛苦,但是又什么都没有做成,对不住大家而已。”

    “明明叫你们出来的时候, 许下了各种承诺, 美好愿景,说要带大家赚钱,替郡主做好纸坊的。可如今你看, 花了多少钱,你们干了多少活?我瞧见茯苓的手都裂了,姐妹们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苦?”

    荷香自责得无以复加,但也只是怪自己。

    “我只是怕, 若是再试一次,两次,十次,百次都不成, 到时候该如何面对姐妹们?”

    “我们选择跟你出来, 难道就能笃定你会了?”玉竹笑道,“若是这般, 大家都抢着来好了。”

    “就是再怎么不成,郡主那里也有我们一口饭吃的, 就是苦点累点, 万一成了, 那可就是赚大了。”

    荷香知也知道这个道理, 但还是得别人说了才感觉好点。

    “我知道了玉竹姐姐, 我就是想哭一会, 肯定不会把半途而废的,你放心吧。”

    听到她的这一番话, 蹲在墙角的几个小姑娘暗自松了一口气。

    还好,没有被打击到不干了。

    荷香发泄了一通,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知道这件事关乎着多少人的生计,知道这不单是她自己想要恢复父亲的荣光,还有姐妹们的心血在里面。这件事不成也得成!

    鼓起干劲的荷香工作起来越发卖力,每天在纸坊里呆的时间越来越长,除了吃饭睡觉回一下小院,其他的都在纸坊里呆着。

    “纸张不够白就多洗几遍,洗了浆液不够粘稠怎么办?加浆液过滤放芭蕉糊糊?不对。”

    “阿爹没有说过这种方法。”

    荷香沉浸在纸张的制作中,不在拘泥于王怀玉给她的方法或者自己的记忆,而是把目光放在了外界更多不同的材料中。

    她知道纸张就是细碎的树皮草茎之类的东西粘在一起。如何把它们做到牢固光滑能书写,就是成纸张的关键。

    当荷香发现自己怎么洗浆液也洗不白的时候,就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用的原材料不对,或者加入的东西少了。

    她尝试着用不同的东西,凡是在路边能看到的,别人不要的,不花钱的,只要能切得出来做纸张想要的东西,她就都不嫌弃的捡回纸坊,一个人在那里闷头鼓捣。

    于是,石鼓村的村民就天天看见一个小姑娘,要么背着一个箩筐到处捡东西,要不就是走着走着,就开始盯着前边的草木在发呆。

    “这有钱人家的丫鬟都和我们不一样,瞧瞧人家天天的,不是捡花就是挖树的,不用干活也能有饭吃,这可真是舒坦啊。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过上那样的日子哦。”

    村里人看着她们整天只在那个纸坊里,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每天不是花钱和他们买柴火,就是买竹子烂布头或者其他奇奇怪怪的东西。

    这倒没有什么不好,虽然只是一两文钱,但让家里的孩子捡来卖也算是个营收不是?现在村里的孩子,就盼望着每天早上纸坊开门,然后拿东西去换钱呢。

    荷香不知道自己在村里人成什么样了,只是看着越来越好的纸张,心里忍不住的雀跃。

    “快好了快好了,用芭蕉杆加竹子原来是真的可以!”

    看着自己手里新出的纸张,荷香激动得脸都红了。

    玉竹等人听到,也纷纷都凑过来,全都挤在一起,看着她面前那个略微有些泛黄的纸张,伸手摸了摸。

    “荷香姐姐,这个纸很软。”茯苓一阵惊喜。

    她们之前做出来的硬得能割手,但是现在这个摸上去就跟摸到了丝绸一样,软软滑滑的感觉非常好。

    “不止是软,你们看这个颜色,是不是和郡主常用的明和宣纸差不多?不过我们这个吸墨不太好,不能和明和宣纸比。”

    明和宣纸在大齐中只能勉强算得上二等纸,是那些顶尖世家不屑于用的,但却是在权贵中最常用的。售价更是到达了一两银子一刀。

    “若真是能代替明和宣纸,日后咱们府里用纸就不用出去采买了,这也能省下一大笔钱呢。”跟在梅香身边学过账的玉竹迅速算道。

    “不说府里用的,就是他们县衙现在不也是要用吗?咱们这可比县上书肆的要好,而且正成本,”玉竹粗略看了一下道,“这成本若是除掉我们之前做坏的那些,那算来一百张也不过是三十文钱。”

    “不过我们买的轧刀、修的池子、买的工具还有姐妹们干的活,这些若是都折算成银两的话,怕是价格也不菲。”

    茯苓从手上的纸中转回心神,听到玉竹的话便道:“玉竹姐姐,你这样算不对。我们买的这些东西,建的池子,以后也是都能用的啊。我们干的活,就算换成银两,那也应该是每个人一个月的月银。但是这才是第一次做出纸张呀。等我们大家都会的话,肯定就能做出更多的了。这样一算,花费的银钱也不多的!”

    玉竹闻言有些诧异地看着她,“茯苓,你小嘴巴巴的,怎么就把账算得那么清楚?”

    她当然知道这些东西都是能长久使用的,只是说一开始的投入比较高而已。但是折算平摊后的成本她还没有算过,只能预估大差不差的。倒是没有想过茯苓居然能一眼看出来。

    茯苓也很懵啊,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吗?

    她迷茫地看向身边的小姐妹。

    “我们能记得每天干什么,把事情做好就是了,谁会去想这个啊。”丁香看着她这样,无奈扶额道。

    这还用想吗?

    茯苓也疑惑。

    见着她们两面面相觑的模样,玉竹也忍不住道:“你们两真是,这个是茯苓的事,说不定跟梅香姑娘一样,是个算账的好手呢。”

    听到这个话,茯苓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摆摆手。

    “不不不,我如何能和梅香姑娘一样。”

    梅香姑娘是什么人啊,在郡主身边算着整个府里的支出,每个月每年成千上百万的银子都是要她算要她写条子的。在府里,除了老夫人院子里的老嬷嬷,整个府里就是管家也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