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60-70

    第61章

    是真还是假, 当王怀玉和林清风到了岭南府城,见到所有官员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场鸿门宴了。

    “年初我们岭南迎来了郡主, 大家还叹到是我们岭南府有福气, 竟然派了郡主过来。果不其然,这才一年不到的时间,郡主就给岭南百姓带来了那么高产的稻种, 实在是岭南百姓的福气啊。明年回京述职,一定如实禀报皇上,给郡主您求个嘉奖。”

    韦向行举起酒杯,带着岭南的官员就是一饮而尽。

    林清风站在王怀玉旁边, 听到他这番话厌恶得都不想再看他一眼。

    “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王怀玉却像是没有听出他话里的意思一般,诧异地道,“这稻种不过是从江南购买来的,以往岭南灾年的时候, 朝廷也从江南调了不少粮食和种子过来啊, 怎么我们岭南的百姓还没有种上吗?”

    韦向行想让岭南官场的人给她施压,用百姓来当借口, 让她把种子拿出来。那王怀玉就拿往年的赈灾物资说事。

    果然,在王怀玉说起往年的赈灾东西后, 韦向行身边的人脸色都开始变得不自然起来。

    岭南百姓种上了江南来的种子了吗?当然没有!这种子粮食都被他们给瓜分倒卖了, 百姓怎么可能种上!

    最后还是韦向行沉得住气, 笑得像是受了多大的委屈一般道, “郡主说笑了, 朝廷发来的种子百姓自然是种上了。不过郡主也是从京都来的, 也知道有些官员对农事不甚熟悉,种子采买上有出入也正常。不是所有人都和郡主一般亲力亲为。”

    “更何况这江南的种子也五花八门的, 听说种的也比我们的精细许多,这些东西也只有郡主您才能学得来,我们这些常年身居岭南的人,哪里懂得这些门门道道。”

    说着还不算,还当众给王怀玉深深的鞠了躬,一幅为民着想的模样道,“还恳请郡主看在岭南府百姓的份上,将稻种和耕作方法教授给百姓们,也好让他们多些收获,用以果腹。”

    这样的厚脸皮,就连见识过不少世面的林清风都叹为观止。

    王怀玉自然不可能受他的礼,侧身避让将人稳稳的扶起,语气更是无比坚定道,“大人这是为了百姓考虑,作为岭南的领主,本宫自然责无旁贷!就是不知道原来岭南百姓还没有种上好稻子,生活如此践行,要是知道肯定早早的就从江南多加购买了。”

    “如今还要一个月就要过年,翻年一过就要播种,若是这个时候去江南购买稻种,怕是会耽误百姓们的春耕。可我庄子里的稻种已经承诺卖给苍梧县的百姓,无法再给岭南其它显示,让百姓白白耽误了好时节。实在我的失职啊!”王怀玉痛心疾首道。

    表示了自己的愧疚和无能为力后,王怀玉转头问,“大人在岭南为官多年,相比比本官有更多的经验和智慧,不知道这个事情盖怎么解决呢?要是有好的稻种不能给百姓用,就是你我的失职了,本官实在是不忍心看到。”

    韦向行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郡主能为百姓着想,下官也是感激不尽,但正如郡主所说,您的无能为力的事情,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办法?上不能达天厅,下也无郡主的能耐,不然也不会耽误百姓到今天。”

    “不过这一年的时间,若是我们早早想办法应该也是能赶得上夏种的,郡主您以为呢?”

    韦向行退了一步,不要求明年春天就拿到这样高产的种子和方法,将时间推到了明年夏天。

    时间延长了,就算是重新从江南购买种子也是绰绰有余。这步步紧逼,根本就没有给王怀玉留下退路。

    然而他却不知道,这正中王怀玉的想法。

    “那这可太好了,正好趁今年春耕可以先让苍梧县的人学会新的耕作方式,等您从江南买回新种子后,再让苍梧县的人去教导其它县的人,如此一来也不用担心大家浪费种子了。”

    “而且本宫同林大人一起教导其它人心方法,您和其他大人负责购买种子,我们相互配合为岭南百姓谋福利算好处,等传到皇上的耳朵里也是好事一桩,你我做个表率,好让其它地方的藩王和地方官吏学习学习。”

    这下可不止是地方百姓的事情了,谁不知道世家和藩王是皇帝心里头最大的敌人啊,尤其是那些藩王们。

    皇帝既怕他们在地方和地方官吏勾结,又怕他们没有能力不能替自己镇守江山。

    但归根到底还是怕自己的皇位坐不稳。

    他这个表率要是敢做出去,其它地方的官吏不把他撕成碎片才怪!

    虽然不怎么和外面的官吏打交道,也不打算高升到京都,只想做岭南的土皇帝。但韦向行还没有傻到做这种群起而攻之的蠢事。

    “郡主又说笑了,我等月峯不过十两,如何承担得起整个岭南府百姓的稻种?若是只给一部分人,那岂不是不公平?郡主是千金之躯,王家更是有累世家财,便是从指头缝里露出一点点来也足够了。”一个黑瘦的官员突然出声道。

    王怀玉看了他一眼,认出来这是港路县的知县禤鱼满。

    港路县就在钦防县的旁边,两县相邻还都靠海,但港路县却比钦防县要富裕得多,但王怀玉没有找到这位禤知县,就是知道对方是韦向行的人。

    “禤大人何出此言?”王怀玉收回目光惊讶道,“朝廷每年不是都有给粮食种子的批款吗?既然有专门的钱款,为何还要大人们自己出?本宫竟不知道禤大人如此心系百姓,愿意自掏腰包贡献钱财,实在让本宫汗颜啊。”

    “我不是——”

    “这样吧,既然禤大人有这样的心意,本宫也不好做那个坏人。不如成人之美,让各位有意向为百姓出力出钱的大人也能尽尽心。”

    “就和平时修桥铺路的样子来就好了,凡是捐了钱的,买了多少稻种给了哪一户人家,咱们就把这个刻在石碑上让大家都知道,也好让大人们的爱民之心被大家看到,传播传播我们岭南父母官的好名声如何?”

    “不如何!”

    被王怀玉堵了一句又一句的禤鱼满,终于找到了说话的机会,眼看着王怀玉就要就这自己的话将所有同僚都拉下场,禤鱼满没有丝毫风度的扯着嗓子大声道,“下官不是这个意思!”

    “禤大人是说不想为岭南百姓出钱?”王怀玉忽然一改和气的态度,锐利地发问。

    这样大的帽子扣下来,禤鱼满吓得冷汗直流。再一瞟同僚们恨不得吃了他的眼神,一咬牙干脆晕了过去。

    “好了,郡主说的这事,我们稍后再议吧。禤大人身体不适,快差人去请大夫过来看一下。”

    第一天的述职,以禤鱼满的晕倒结束。双方除了扯皮,没有任何收获。

    大概是知道了王怀玉难缠,第二天一上来韦向行就直接说了,“郡主,您说的下官回去想了一下,确实是那么个道理。但您也知道岭南在朝廷里一向不受重视,尤其是您受封岭南,朝廷便不再给岭南拨付这些钱款。”

    “如今想要再另外找钱出来买种子,也只能从别处挪用了。当然我们作为岭南的父母官也责无旁贷,这些是各位大人凑出来的银两,也算是尽了我们的绵薄之力。”

    韦向行一句话堵住了王怀玉的嘴。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60-70

    她想让官府掏钱买种子,走官府的专项款道。但是没有想到因为自己受封岭南,要对岭南自负盈亏,被皇帝给停掉了各种对岭南的拨款。

    这么离谱的事情,就算是放到大齐整个受封的藩王来看也是少见的,但这确实是大齐皇帝干出来的事情。

    王怀玉轻轻吐出口郁气。

    算了,反正这些家伙打算在岭南推广新稻种,她的目的达到了,其它的事情后面再慢慢算账吧。

    “大人说的再理,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明年夏种的稻种本宫就负责购买吧。方法的话,各位大人可以从各个县里去挑选有经验的农人来苍梧学习,等回去了再交给各县各村的人。”

    “不过本宫也有个要求,这新种子没有办法保证谁都能种出那么高产,甚至大面积种植的话还会产生病害等,为了稳妥,每户只允许种植一半新种,剩下的一半还要种植原来的。”

    “同样的,在税收上也不允许上涨,如果有欠收的情况,还应该调到三成。各位大人认为如何?”

    韦向行皱着眉,都不用他开口其他人就纷纷开口。

    “这不行!这怎么可以,这不是公然违背朝廷的律令吗!全大齐都是一样的税收,我们如何能降?”

    “不可以,这绝对不可以,税收这样的大事,我们怎么能擅自做主!这是大不敬!”

    “诸位大人难道不知,本宫受封岭南不止可以从中收取税收,还能任免官员、制定税收、调度军队?”

    王怀玉终于放出了自己的杀招,将明黄的圣旨高高举起。

    “关于岭南税收一事,若是明面收成有所下降,税收也将按照情况下降。若是有所增长,则先要按照今年的来收取。直到三年稳定生产了,才可看情况增税!”

    “此事本宫会如实上报陛下,诸位大人只要按照命令行事即可。”

    在座的听到这个话,都恨不得爬起来拿个放大镜上去看看,这皇帝究竟是昏庸到了什么地步,才能写出这样的圣旨!

    第62章

    稻种和税收一事, 整个岭南官场的人都不同意,哪怕是站在王怀玉这一边的几个县大人也都皱起了眉头。

    “郡主,稻种一事是由你负责, 官府没有出钱, 那能种多少买多少自然也是看郡主府的能力,我们没有任何意见。但是税收一事关乎的确实整个岭南百姓,就算是陛下给了您调度税收的圣旨, 我们也要考虑一下百姓是否能接受。”梅州县的陈县令说道。

    “这还真是稀奇了,百姓不能接受降低税收,难道还想要多交税不成?”林清风嗤笑道。

    “你,”陈良生被一个年轻人堵着, 一口气险些起不来,但看着他身边的王怀玉还是压着气道,“林大人年纪轻经验浅,当上一县父母官也不过半年的时间, 怎么知道这其中的门道?”

    “这降税收对种地的百姓来说自然是好事, 但是对行业的人来说呢?就是拿商业、工坊的要不要降?要是不降你怎么交代安抚他们?要是降了,县里的俸禄拿什么发?上交给朝廷和郡主府的又从哪里来?你当我们想当个剥削百姓的贪官不成?”

    陈大人是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 一身官服穿得补丁撩补丁,手上满是厚厚的茧子。

    从决定跟王怀玉来岭南, 林清风就对这里的官员做过了解, 知道他是个真正为民的好官。他那脾气又臭又硬, 就是韦向行也拿他没有办法。

    不过能在梅州县守下来, 不被同流合污, 一是他自身意志坚定, 另一个也得益于梅州县是真的穷。

    对于这样的人,林清风以前是嗤之以鼻的, 现在却是敬佩。

    故而有不满也变得和声细语了许多。

    “陈大人说的是,是下官经验不足考虑不周。但从苍梧县上看,这粮食税收虽然也是占大头,可一年也不过万两,若是官府自己做个营生,或是想个别的生财的法子,那粮食就可以少收许多,百姓也能填饱肚子。”

    “说你放屁还真的是,我们是缺那几万两的银子?为啥收的都是粮食,因为我们要的是粮食可不是银子!”

    “你说说,往年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那个银子管用还是粮食管用?到灾年的时候就是有万贯家财也不如有一担米!”

    “若是官府收不够那么多粮食,赈灾的时候哪里来粮食?”

    林清风被说得哑口无言。

    但陈良生虽然这样说,事实上他却是比谁都希望百姓手里的粮食能多一点。可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百姓手里有官府就没有。官府手里有百姓就必然要多拿出来。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提高产量不是?提高了产量我们收和以往一样的税收,那官府也一样可以运行,但百姓手里的存粮却变多了。”王怀玉看着韦向行道。

    韦向行沉默了,依照他们的做法和惯例,那自然是粮食上涨税收也得跟着涨。

    总不能种出亩产三百斤的时候一亩收一百五十斤,种出五百斤的时候还收一百五吧?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不过在这位郡主这里,倒是行不通了。

    “郡主为民着想是百姓之福,但这个先河还是不能开。要是都这个样子,以后遇到什么事情了,我们官府去哪里找粮食?往年只收那么多,不是因为那么多就够用了,而是只能收那么多。郡主,您说的这个恕我无法答应。”

    王怀玉不得不承认他们说的有道理,百姓的手里要有粮,他们的手里也不能少,就拿年初军中的粮食来说,要不是她去和那几位藩王买粮,还不知道要怎么过这个坎呢。

    “大人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不然这样吧,税收呢还是按照现在的来收,但是百姓手里多出来的粮食,只能优先卖给官府,官府定价则比商+便宜一两文钱。这样一来,百姓也能多些收入,官府手里的粮食也不会短缺。”王怀玉沉吟了一会道。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