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玉干脆利落的事情吩咐下去,除了县令感觉到大事不好,其他人都非常的欢迎,甚至摩拳擦掌的想要讨论一下,谁第一批去苍梧县培训了。
现在已经是四月份了,距离夏收夏种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王怀玉希望在这两个月内把这两个县捋顺,这样就不耽误夏种了。
两个月时间比较短,但苍梧县的衙役已经习惯了这种紧凑的生活,在接到林清风的调令后,纷纷申请来平安县支援。
虽有平安县离家几百里,需要两个月不回家,每天要点灯熬夜,但还是大把人抢破了脑袋想要来。
无他,就是县衙制度里规定了,出差尤其是出县的差事,一天补贴八十文。
八十文啊!两个月就能赚将近五两银子!而且回去之后考核能评上等,两个月还能再多拿六百文钱!这是他们之前一年都不赚不到的钱!
接下来的日子,王怀玉在平安县和桃江县两地来回跑。苍梧县的二十个衙役也到了平安县,带着他们手把手的适应新制度。
自从接触到了苍梧县的衙役,平安县的人才知道自己之前过的日子有多舒服。连着干了十天之后,平安县的衙役见面都是有力无气的点头问好,之前下衙后去喝个小酒聊个天的日子再也不复返了。
尤其是哪些跟着跑外面的衙役,看着在县衙里的同事,羡慕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还是你们好啊,一天到晚都是在县衙里,不像我们每天都要到外面去跑,这几天下来我都瘦了好几斤了。”
留守县衙被分到整理宗卷的吴大良看了他一眼,冷笑。
第94章
“哟, 我们好,羡慕我们啊?那你回来这里干,我跟着出去啊。”
吴大良, 平安县的文书, 平时就是负责县衙的宗卷和兼职一下账房,这是个会识字算账才能干的轻松活。在王怀玉接手之前,每天只要按时过来泡上一壶茶, 然后把当天的事情记录一下就可以了。
要是这一天都没有发生什么事情的话,那就什么都不用管,也就是每个月给各个同仁们算工钱的时候,花费一点时间。
但是这十天!就这十天, 吴大良就没有见过县衙外的白天是什么样子的!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过来,晚上还要点着灯把事情干完才能走。他都不知道,这小破地方竟然有那么多东西要算要记。
“哎,要不是我不认得字不能留在县衙, 谁愿意出去啊。”吴小新嘟囔道。
他眼里的羡慕好像自己得了多大的好处一样, 一想到屋子里还有成堆的东西等着自己去整理,吴大良就憋了一口气。
果然, 苍梧县那些人说得对,这县衙里人人都识字非常重要!
“好, 你羡慕是吧, 那我申请一下让你回来帮忙。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90-100
”吴大良狠狠道。
虽然这个家伙不认得字, 但是又一身力气啊!想到库房里那些成堆的竹简, 还有要改建的县衙, 吴大良丝毫不犹豫的把这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堂弟薅过来干活。
得知自己不用跟着出门了, 吴小新的眼睛一亮,连忙点头, “真的?谢谢堂哥。”
看着还不自知的吴小新,吴大良呵呵笑了声。
笑吧,最好你明天还能笑得出来。
吴小新笑不出来了,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就被准备去上工的堂哥叫起来,眯着睡眼随便洗了一把脸,就被人拉着出门。
为了赶进度和工作方便,王怀玉在每个县都拨了一笔钱做食堂,县衙的人一日三餐都能在食堂吃,一天也就三五文钱,每天早上有米粥有咸菜和鸡蛋、包子,中午是干饭和两素一荤,对县衙的人来说还是蛮实惠的,工作紧张的时候也大都愿意在食堂吃。
到了食堂,吴小新才发现往常这个点还没有开门的县衙,竟然已经排满了大半人,全都是拿着自己的碗在打饭的。
每个人都迷迷蒙蒙的样子,甚至还有人连头发都没有梳好就过来了,打完饭坐在食堂里不到一刻钟,就吃完洗碗走了。
脚步匆匆,见面也都是一副熬干了精气的模样,让见惯了他们悠闲模样的吴小新大惊。
“大家怎么都是这样模样?天不亮竟然都来了,”他端着自己的饭菜,咬了一口包子,猪肉白菜的吃得他满嘴留香道:“我的天,你们竟然吃得那么好。我们在外面吃的都是什么猪食!”
“好吃就多吃一点,”吴大良赶紧往自己的嘴里塞了一口,连回答他问题的时间都没有,只匆匆的说一句,“你快点吃吧,我们还有两刻钟就要考核了,要是到点不签到的话,考核可是不合格的。”
吃完饭还要洗碗筷,吴大良实在没有时间磨蹭,好在两人的动作比较快,哪怕来得算迟了,还是赶上了签到的时间。
吴大良带着一脸懵的吴小新来到县衙的东倒座,原来是用来安置衙役的,但王怀玉给他们重新在县衙旁边建了一个叫做宿舍的东西,让他们搬过去住了,这里就用来办公。
又因为库房要翻新重新装修,所以大家都挤到了这边来。
吴家两兄弟到东倒座的时候,负责考核的人正在门口看着旁边的快要燃尽的香,只要香燃尽了,后面进来的人都算迟到。
“吴大良,你今天有点迟了。”考核的人在手上的册子画了点什么说道。
吴大良立马将旁边的吴小新推过来解释:“我堂弟,今天刚过来的,刚带他熟悉了一下情况去食堂吃饭了。”
“快点进去吧,郡主已经在里面了。”考核的人点点头,放他们进去。
听到这话的吴大良顿时头皮一麻:救命,完蛋,又要挨骂了。
吴小新也很疑惑,还抬头看了一下天,这才蒙蒙亮呢,郡主怎么会在这里。
吴大良拉着吴小新小心翼翼的进去,看见主簿旁边站着的女子,连喘气都不敢大声。
“已经半个月过去了,你们这一年的宗卷记录都没有整理出来?三十个人,还有苍梧县的十个人帮忙,你们这是有很多东西吗?竟然还捋不清。”
王怀玉只是简单的陈述了一下他们遇到的问题,声音甚至连起伏都没有,但是大家都吓得连声都不敢吱。
无他,工作确实是他们没有干好,并且对方还拿钱拿粮拿肉好好的养着他们,不说别的,就说这半个月来,虽然天天早出晚归,甚至住在了衙役里,但是每多干一个时辰的活就多给三十文钱,每天食堂吃喝都按时供应,甚至晚上在这里住的,带有宵夜吃,他们哪里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啊。
但是吧,他们干的活和苍梧县来的人一比,那真是被碾到地上了。
那些陈年的宗卷情况,哪年有什么账、哪条街上多加了什么商铺,交税情况如何,只要一看就能分得清清楚楚,然后分门别类的排好。接着另一批人会拿装订好的空白册子,将其全部拓印下来。
这十个人,顶了他们三十个人的活,甚至干得比他们还要好还要多。
“郡主,他们刚刚接触还不熟悉,您看,是不是再给点时间呢?”主簿在旁边硬着头皮求情。
然而王怀玉只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他便感觉到了脖子一凉。
“大家都是久经官场的,难道只有这样的本事吗?本宫答应过知州大人不动你们,但你们要是一直这样的工作情况,那就只能到别的地方去了,到时候是去扫大街还是看牛,可就别怪本宫了。”王怀玉给他们下了最后的通牒。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拆分重组,他们也知道了扫大街和看牛的活是给那些老弱病残的,照顾他们的特殊职位。他们能留在县衙处理公文,那就是都有点学识,自然不肯去干这种‘低级’的工作。
这话一出,别说了一直在这里干活的人,就是吴小新也感觉到压力。
“还站在这里干什么,赶紧把事情给我处理好,中午吃完前我要看到县衙完整的人员安排,还有各人擅长的信息。”
王怀玉把话放下,顿时所有人都忙了起来。
吴小新还有些不知道要干什么呢,顿时就被屋子里的一个不熟悉的同仁抱了一大堆宗塞过来,“这个,拿到东边去给那边的人。”
说着,还不待他有反应就匆匆的又去干别的了。
这个屋子里放的东西,都是平安县三年的宗卷,事关县里的人口、土地、税收等等一系列的记载,他们要做的就是分门别类,将其送到相应的地方去。
现在县衙被王怀玉简单的分了几个部门,一个是农业、工商业、还有一个税收财政、司法户籍、一个是安保,这几个部门相互联系但是独立的,都有相应的负责人。但因为平安县才接受,部门只是短暂的划分出来,人手还没有能选好。甚至后面发展好了,还要再划分一个教育。
现在将这些宗卷分好,就是为了送去给各个部门,让他们自己保管自己的东西,对这个县里自己的部门的情况了解情况,方便更好的工作。而县令则是统筹所有工作的领头人。
不得不说,把各个部门的职能分清楚之后,活得干就更加精细了,大家的精力也可以集中在某一方面,而不是要面面俱到了。这个从苍梧几个县中就可以看出来。
但平安县刚刚经历,现在还处于一个混沌期,尤其是县衙还在重新修建,看着凌乱的工地和满屋子的宗卷,大家都有种乱糟糟的感觉。
天刚刚亮起,被招聘来干活的工人就拿着锤子钉子在叮叮当当的干活了。原来,是王怀玉觉得原来的县衙不适合办公,自掏腰包给他们做了改造。
原本的县衙格局,基本都是前面是县令办公的,后面是他和家属住的地方,每天一到点县衙就没有人,百姓来了或者上面来巡查,也基本是到前面的大厅去看看。旁边的库房和账房则是不开放,还又小又窄。一点也不方便办公,也不方便百姓们来访。
王怀玉改造后的样子,则是将县衙的办公属性和居住属性完全分开,在离县衙的不远处买了三栋共三亩地的房子,在上面建了三座给县令、主簿这样带官职的人住的院子。还有三栋和郡主府里差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90-100
不多的院子,提供给没有房子的衙役们住。
原来的县衙则是将门面扩大了,分出了五个门面,一个大厅。大厅就是原来的县衙大厅,上面是县令审问犯人、或者接待来访者的地方。旁边的五个门面则是各个部门面对百姓的窗口和办公的地方。
门面的前面都挂着各个部门的牌子,一进去有半个厅事空着的,放着几张椅子和桌子,供给百姓们坐。再往里进去,则是一堵和外面商铺差不多的柜台,负责该项事务的衙役就在里面,隔着半人高柜台给百姓解决问题。
再往里面一点,则是被用木板隔起来的墙,里面坐着不需要面对百姓,但需要统计部门整个情况的人员。那里四周墙边都是书架,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中间是大长桌和若干的椅子,每个都有自己的位置。
再往后走,就出了这个部门,到了县衙的院子,院子里准备种些花草树木。穿过院子再往后则是他们的食堂,旁边则是各个部门以及厕所。
第95章
新修建的县衙极其大, 是原来的十倍不止。除了日常办公和生活休闲的地方,还有少数人才能进去的库房、档案处,以及衙役的训练场所。
修建房子一直是一件大事, 需要耗费的钱财时间都是不菲的, 但在王怀玉的钞能力下,两个县的县衙修建以非一般的速度建成。很多人早上来的时候旁边的工地还在挖地基,到了晚上下衙回去, 就看到上面建起了厚厚的一堵墙。
如此速度一开始大家还有些震惊,久而久之就已经麻木了,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之前见到的是不是太慢了?
回到自己的工作上更是如此,也总算是明白为什么王怀玉老是嫌弃他们的进度慢了。和外面建房子的人一比, 那真是堪比乌龟。
原本四五月份正是农闲的时候,但这两个县在王怀玉接受后,不管是县衙的人还是县里的其他百姓,都感觉到了无比的忙碌。
首先是县里的一天一个样的改造, 外面的百姓呢也翘首以盼来了王怀玉给他们的利好政策。
谁家哪个村有什么特产优势的, 县衙的衙役通过往年的经验还有这半个月的走访,基本上把县里的情况摸清楚了, 汇总成一个个小册子给王怀玉。
根据各个村的情况,王怀玉又找到了几处适合做水泥的村子。
这一次不需要向王屋村的水泥厂一样慢慢摸索了, 不管是生产模式还是销售渠道都已经打开了, 王怀玉只要从王屋村的水泥厂里调几个得力的管事过来, 再把需要的设备打造好, 平安县的水泥厂就可以立马开工。
而这, 从找到合适的地方到开工, 平安县的人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以前他们还要到苍梧县或者容县去打工,现在自己家门口也有了厂子, 就不用跑那么远了。一个水泥厂,立马就带动了当地近千人的就业。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