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1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  “戴尔老板说的不错,我们岭南的东西可多着呢,一点也不比外面的差。”旁边的小商贩听到,与有荣焉地说道。

    这可把戴森稀奇得不行,他眼睛来回地在戴尔和商贩间转悠,“戴尔老板?这是什么意思,你什么时候和这里的人那么熟悉了?”

    “你们一去就是一年多,船上吃的穿的都少,我们只能经常下来这边买了。偶尔也逛一下街,一来二去的就和大家熟悉起来了。”

    戴尔这一解释,戴森才了然的点点头,看向旁边的商贩也换了一个脸色。

    “这位先生,你说岭南的东西很多且很好,不知道你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介绍,要是方便的话,能带我们去买就更好了。我们会有丰厚的报酬给你的。”戴森邀请道。

    他对大齐已经很熟悉了,决定用自己最后的钱去购买丝绸和茶叶。但他是外地人,对茶叶和丝绸的价格都不熟悉,所以他决定雇佣一个人来帮忙他们。

    商贩张竹根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落到自己的头上,他紧张地搓了搓手道:“小的倒是认识几个做茶叶和丝绸的老板,不过价格我不敢给你们保证。这些东西不是懂行的人可不敢轻易去碰。你们要是想要省钱或者买好东西,不如去衙门开的商行,那边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

    当然,能拿出来明码标价卖的,基本都是由衙门牵头去做的,水不深,但好东西也少。

    戴森不知道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在,当即就表现出了兴趣。张竹根从十岁开始就混迹在各种商贩间,自然看得懂他的脸色,立马就带着人到商行去。

    这是岭南这两年才出现的新鲜东西,像百姓们自己地里种的东西,一般是摆在城南门口的集市上,不需要交摊位费。像有自己固定商铺,平时会和百姓们收散货或者去订购的大商贩,就会到城西的商行去。

    商行是在城西特定划出来的一块地方,里面横平竖直的建了不少的铺门,都是衙门近两年规划的。每一个商铺都有库房,进来的商贩也都要登记,在这里做生意也是受衙门保护的。总体上来说,安全和方便性都很高,所以也很受这些商贩的欢迎。

    戴森跟着张竹根进到城西商行,才发现小小的平河县,竟然有那么大的一个市场在。

    “你们想要的茶叶和丝绸是我们岭南的畅销品,在西二街的最里面。这里的丝绸和茶叶都是今年的新品,东西应该不错。”张竹根介绍道。

    戴森看着来往不绝的商贩,眼睛都看不过来了。买东西的,卖东西的,还有很多扛着大包小包在上货的。这里面的热闹堪比在京都的时候。

    “这个是做什么的?”戴森忽然看到有个农人,背了一箩筐的草过来,但不管是店里面的掌柜,还是农人都非常小心宝贝他箩筐里的草。

    “哦,这个我们岭南特意的药材,这个老伯应该是采到了好药吧。”张竹根看了一眼,见到掌柜给了对方一个大银锭,更加确定自己的猜测。

    哎,人家就是好运气,这几十两银子的药材说采就采到了。他累死累活在街上跑三年都挣不到那么多钱。

    “这个草,是药材?”戴森等人顿时瞪大了眼睛。

    “当然,我们岭南的药材非常多,但除了大夫和专门的采药人,我们都认不得。”认得一些平常的应该不算吧?张竹根想到。

    “你们大齐人真神奇,这些东西竟然也可以当做药来用。”戴森啧啧称奇。

    此时的他还没有认识到中医中药的神奇之处,满心满眼都是能赚钱受欢迎的茶叶和丝绸。

    一行人不断地往前走,见到了做不同生意的人,直到最里头才看到几个比较冷清的店铺。

    “掌柜你好,请问您这里现在有茶叶和丝绸吗?”一进门,张竹根就朝对方打了招呼,指着身后的戴森等人客气道:“这是几个来自西欧国的客人,他们说想要带点我们大齐的茶叶和丝绸回去。”

    孟羽良抬头看去,张竹根他认识,这人经常给他们拉客人,帮忙销售一些残次的货物。但是带来的人吗,好像有点眼熟?

    “你们是码头上那艘大船的人?”孟羽良问道。

    “对,是我们的船。我是上面的船长,我们来大齐已经两年多了,打算过几天就回国,所以想要购买一些大齐的特有的东西带回去。这位先生介绍说您这里有,我们就特地过来了。”戴森说着拗口,但是能让人听得懂的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100-110

    大齐话,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诉求,甚至遣词造句都比一些没有读过书的百姓要有文化。

    孟羽良感到一阵稀奇,很是好奇道:“现在可不是茶叶和丝绸的季节,你们要买的话,就只能买到上半年积压的陈货了。而且我看你们的穿着不像是用丝绸做,买不布匹回去能做成你们想要的衣服吗?”

    孟羽良是平河县最大的丝绸商,和县衙几乎是半合作的关系,享受了不少衙门的优惠政策,但同时的也要负责兜底收购平和县、容县蚕农的蚕茧,然后自己再找人纺织成不布匹。

    他的丝绸自己不敢说最好,质量上肯定是比得上江南地区的。但就是颜色这一块,不认人家染色染得漂亮鲜艳,以及织造方面,图案花纹也没有华丽。这也是岭南丝绸至今还比不上江南丝绸的原因。

    而据他所知,这群人是去了京都和江南的,就是说要找好东西运回国。怎么现在去了京都回来,反而看上了他们岭南的丝绸?

    孟羽良想做生意赚钱,但也知道钱要赚的踏实,所以在戴森这个外行人准备购买的时候,把自己货物的优缺点一一讲清楚了。

    孟羽良把自己样货都摆了出来,然后手把手的带着对方一件件看去,告诉他这个叫什么,工艺好在什么地方,能做什么,值多少钱。

    戴森听完感觉收获非常的大,对孟羽良的真诚也非常的感动。感动到戴森忍不住握住了人家的人,含情脉脉地道:“这位先生,您这是天神一样的人物。竟然把您赚钱的秘密告诉我们,让我对丝绸了解得那么清楚。”

    “我对您,对您的货物都非常的满意。您说的这些价格我们都能接受,请问能不能给我准备颜色最鲜艳,花样最多的丝绸,我要五千匹带回去给我国家的人。”

    孟羽良咻的收回手,惊恐地看着他,实在是不能明白为什么一个大男人,握着自己的手含情脉脉的是个什么意思。

    “你有话好好说,不要动手动脚的。”孟羽良警惕地看着他道:“你要的布匹我这里没有那么多,我帮你看看其他人还有没有了。”

    孟羽良说着快速的走出门去吆喝了两声,不多时就又有两个人过来。他们交流了一番,得知戴森这个大主顾的要求,当即凑齐了东西。

    好在戴森去京都的时候还留了不少东西在船上,哪怕回来的时候被叛军扒得一干二净了,也有钱付款。

    买完了丝绸,又到隔壁买茶叶。见到了戴森他们的购买力,张竹根暗自窃喜。成交了那么多东西,他能得不少的赏钱呢。

    到了茶叶铺,张竹根也是率先进去打了招呼,介绍双方的情况。听到戴森在隔壁买了五千匹布,并且还不讲价,茶叶铺的掌柜眼里都放光了。

    然而一给对方介绍的时候,张竹根就发现这不是个诚心做生意的。

    第106章

    “陈年的茶叶, 还带着茶梗子,你竟然也敢要一两银子一包?这怕不是想钱想疯了?”张竹根震惊地看着掌柜,气得拉着戴森等人就往外走。

    刚走出门去, 就碰到了来找他们的衙役。

    “哎, 大明哥,您咋到这里来了呢?我陪着戴森老板他们来买点茶叶和丝绸,应该没有问题吧?”张竹根小心地问道。

    虽然县衙这几年都表现得很亲民, 对待他们这些小商贩老百姓也都很友好。但官府终究是官府,他心底里还是很怕惹上事的。戴森这些人是外国人,要是自己不知情做了什么坏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没事, 就是我们容县的大人听到了戴森老板想要买茶叶的消息,想叫我过来帮忙问问,要不要去容县看一下。”王大明说完自己的来意,又和旁边的戴森介绍道:“容县是我们岭南这几年种茶种得最好的县之一, 他们县的茶都是高山冷茶, 味道非常好的。就是去年战乱,东西积压了一点。戴森老板要是感兴趣, 不如去看看。”

    张竹根正懊悔自己怎么介绍了一个宰客的老板呢,听到王大明的话眼睛瞬间就亮了, 连忙和戴森道:“老板, 这个人是我们县衙的衙役, 说的话那都是真的。而且外地来的人也确实是喜欢容县的茶叶。最重要的是, 要是你这个生意和官府做, 那价格和品质上肯定没有问题。”

    要是放在以前张竹根不敢说这个话, 但经过了商行的筹建,还有县衙组织商贩去村里收购东西的事, 张竹根便在心里信了几分官府。

    戴森想的则是不一样,他去了京都也走过那么多地方,自然知道能搭上当地官员的重要性。之前是没有门路,现在当地的官员送上门来了,这笔生意就算是赔钱,他也要去做啊@

    “好,你介绍的东西都不错,我很喜欢很感谢你。”戴森顺手给了张竹根一块银子,转头和王大明道:“你们的大人竟然来到平河县了吗?真是不好意思呢,要是我知道他要和我们做生意,我肯定早早就去容县了。现在还得麻烦先生您带路呢。”

    这外国人还怪大方的。看着戴森随手给出去的赏钱就是自己半个月的俸禄,王大明在心里暗暗嘀咕。

    不过职责没有忘记,他微微颔首道:“刘科长就在县衙等着呢,戴森老板要是有空不如现在过去?”

    戴森从善如流,一行人就从茶叶铺转头去了县衙。原本还想要说张竹根两句,替自己货物辩解的掌柜,一见到王大明身上的那身衣服,瞬间就闭上了嘴。

    现在别说是说张竹根了,他还的祈祷对方没有把他刚刚干的事说出去,不然轻则面临罚款,重则要搬出商行。

    要知道,在平河县,或者说现在整个岭南,被县衙勒令搬出商行的,那都是经商不诚实,欺诈顾客的。一旦他背上这个名声,以后哪里还做得了生意?

    张竹根也不虚,他知道商行的规矩,一出门就暗搓搓的提起刚刚那家的老板经营有问题。

    王大明听得那叫一个高兴啊。他们衙役有个奖赏制度,其中有一个要是发现有危县城形象,抹黑经营平台的,处理好可以奖励一百到五百文不等。举报的人也有奖赏,在这样的制度下,商行的经营可以说好了很多。也建立起了大家伙对商行的信任,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这几年愿意把东西买到商行的原因。

    “好兄弟,过几天我休息了请你喝酒。”王大明高兴得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戴森在一旁看着若有所思。张竹根察觉到雇主的疑惑,也主动上前去解答。

    这个平河县对待商人竟然是这样的,怪不得这里看着那么热闹呢,大家都愿意来,,原来是有官府做保证呢。这样的环境和政令,是戴森没有见过的,他对这一次的交易也更加上心了。

    而县衙里,容县的招商科陈子豪也是踌躇不停,来回的在大厅里转悠,时不时的问上几句,“李大人,你说戴森会跟我做生意不?会买我们容县的茶叶不?这要是再卖不出去,我们县的茶叶可就积压一年了。”

    他们县前两年开了好几个茶园,产的茶自然也是有三六九等。那些最好的明前茶啊、嫩茶啊,还不没有产出呢,头一年就被预定完了。但是这稍微差一点的茶,既买不上好的价钱,竞争又大,想要当碎茶去买吧,又不划算。

    就是这一批中等的茶叶,把容县的茶园和官员都愁得不行。恨不得日日找来那些茶商谈生意,甚至还有人出过,想要好茶和差茶一起搭着卖的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100-110

    馊主意。

    “你们容县的茶好得很,要不是现在北方战乱,哪里会卖不出去?戴森这个外国人也看不出茶的深浅,你到时候优惠点就好了。不用太过担心。”李荣生淡然道。

    虽然他不是容县的官员,但每年的汇报他也是在场的,自然知道容县靠着好茶就赚了不少。这一批次一等的,就是舍不得降价才卖不出去,不然早就清空了。

    现在能产茶的州府就三个,江南、建闽、还有岭南。而且不止是大齐对茶需求高,北方的匈奴、少数民族也都需要。要不是岭南离得太远,还真说不好这茶叶卖给谁呢。

    “哎,郡主说我们茶叶太单一了,制作好了的绿茶只有大齐人爱喝。叫我们再去学学外面的红茶、黑茶、白茶,可以卖给外国人。我之前还觉得是瞎折腾呢,早知道我就去学了。”

    想起之前自己反驳的样子,陈子豪气得直拍大腿,“听说那些什么黑茶红茶越放越值钱,味道越好呢。不像这个绿茶,就得喝最新鲜的。”

    越想越气,越想越气。陈子豪恨不得回去拍死不愿意去学习的自己。

    叫你自作聪明,叫你自作聪明。明明就是个目光短浅的,还不愿意听郡主的安排,现在知道错了吧!

    李荣生看着他一会懊悔,一会揪头发的模样,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些新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