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对勋贵人家而言,一个小小的举人确实不算什么,可要这举人是自家孩子凭本事考的,意义又是完全不同。
荣家的门生故旧听闻消息,一下午时间,上门贺喜的人之多,即便大哥荣舒堂特意请了假回来帮着招待,兄弟二人还是忙的头昏脑涨。
这还不算,国子监那帮小弟们,还是闻铮与章明孝出面,直接请去五味楼招待的,闻铮这头忙的脚不沾地,回头还硬是抽空和章明孝玩笑道:
“跟你说实话我包酒楼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想着它能用上,当时只寻思着荣二若是失落难过,咱们就带人来这儿胡吃海塞一整日,白花花银子流出去,啥忧愁都没了!”
章明孝不能喝酒,但流转于各桌间,与诸位同窗一一解释今儿舒朗没法儿出面的原因就够他累的,说的口干舌燥嗓音干哑,可心底的高兴怎么都掩不住,闻言低笑道:
“回头一定让荣二专门给咱两摆一桌!”
闻铮深觉此言有理,转头环视一圈儿,纳闷儿道:
“十三去哪儿了?”
章明孝低声解释:“今儿这场面,十三殿下在场,这些人也放不开,索性他能代表二郎出席,已经给足了在场之人面子,就先行一步离开。”
闻铮深吸口气,觉得十三看似直来直往没心机,其实人情世故上只要他愿意,就能玩儿的比谁都明白,放眼全京城,也就荣二有这么大脸面,能劳动十三殿下亲自出面替他做脸了。
十三要想把事情做得漂亮,那是真让人无可挑剔,前脚离开五味楼,后脚就带礼物去了荣府,关键他到了荣府也不多留,和荣家一众旧部打个招呼便离开,既表明了他与舒朗的亲近关系,又不至于让客人为难。
毕竟荣家家事,他一个皇子在场,谁都不方便。
也是这一日,舒朗才察觉,这个家里的水是真的深,有些客人,大哥荣舒堂都说不清和对方究竟是种什么关系,还得在老太太亲自出面介绍下,两兄弟才明白。
当然还有些人,即便来了也只象征性的与两兄弟打个招呼,人家主要还是奔着老太太去的,得由老太太亲自招待才行。对于这些人,老太太眼下还没有给两兄弟介绍的意思。
舒朗一瞧就乐了,哟,这老太太藏得挺深啊!
好不容易从一众叔伯手底下脱身,舒朗找机会问他大哥:
“你知道家里还有这回事吗?”用眼神示意老太太待客的椿龄堂方向。
“不知道,但能大概猜到一些。”想了下又补充道:“祖父临终前对父亲做了安排,但据我推测,那些东西绝对不是侯府的全部家底,当时便猜测真正的大头掌握在祖母手里。”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穿成纨绔后直接躺平(穿书)》80-100
舒朗这会儿是真佩服大哥了,知道整个伯府最要命的东西拿捏在老太太手里,这人还一如既往的淡定,老太太不亲近他,他也没削尖脑袋往老太太跟前凑,该干嘛干嘛,一般人可绝做不到。
荣舒堂不知道弟弟心里对他的夸赞,拍拍对方胳膊,往那群如狼似虎,嚷嚷要亲自捉两兄弟回去拼酒的叔伯堆儿里瞧了眼,一咬牙,坚强道:
“这里大哥顶着,你去五味楼露个面儿,改日请他们上家里做客,再好好招待。他们为你而来,虽能理解你脱不开身,可只有闻公子与章公子出面,终归不好,去吧。”
何况那些人往后才是舒朗在朝堂上最大的助力,不该现在就留下隔阂。
第84章 光禄大夫
单说舒朗一个无官无职的孩子考中举人确实不值得半个京城的勋贵人家大动干戈, 可谁叫桂榜一出,紧接着就是陛下召见出使烈火国使团,并与使团在宫中历经一整日长谈, 然后在朝堂上论功行赏,给舒朗这个“任性玩耍”的熊孩子封了个金紫光禄大夫的官职呢!
首先,金紫光禄大夫, 在本朝是正三品,食两千石。
其次, 这是个散职。
何谓散职呢,一般是朝廷赏赐有功劳的大臣时封赏的官职,有职位有相应的待遇但没有实权, 是个兼任的官职。例如户部侍郎兼任光禄大夫, 可以同时领两份食俸,享双倍待遇, 但光禄大夫在本朝并没有实际权利。
这一封赏, 在舒朗明面上什么都没做, 只不过跟着去蹭了一圈儿功劳的前提下,就显得十分意味深长了。
可即便这只是个散职, 那也是文官的最高荣誉, 自认在朝堂兢兢业业一辈子的老大人都没如此特殊待遇呢, 凭什么荣舒朗这么一纨绔就能唾手可得?再说京中那么多在各大衙门混日子的公子哥儿, 哪个不是在父辈的荫庇下从底层混起来,该有的过场还是得有?就没见过如此离谱,一上来就正三品的!
你的起点是别家混日子孩子的终点,这谁受得了?
也就陛下能为了当年和忠勇亲王的感情, 在荣舒朗这纨绔身上如此不顾朝廷礼法!
有些人, 当忠勇亲王只是个庙里高高在上需要人供奉的牌位时, 自是如何恭敬仰慕,歌功颂德也不为过,可当那人突然从牌位上跳出来,跟他们争夺利益时,那便是另一回事了,只能以敌人相待。
因此出面反对之声不绝于耳,皇帝近几日上朝,每每都有御史出面弹劾,说的话一句比一句难听,中心思想就一个:
“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疼爱荣公子,可以赏赐他金银财宝,保他一生无忧,却不能拿朝廷大事玩笑。
即便弹劾之风很猛烈,但陛下心意已决,不管谁说什么都不听,封赏的圣旨早在第二天就到了荣府。
不管朝堂上如何闹,陛下打算抬举舒朗是显而易见之事,众人不好借着他任官儿的名头去贺喜,便打着恭喜高中的名头上荣府去打探消息。
新鲜出炉的荣大人,为了躲避各方过于热情的祝贺,只好提前一步去国子学上学。其余留给管家去应付,包袱款款重新住进国子学寝舍。
这次行走在国子学各处,舒朗明显感觉到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变了许多,一个个恭敬中夹杂着不明显的仰慕,即便不主动找机会上前与他攀谈,也远远地行个礼,显得极为礼貌,待遇都快比司业先生还好了。
回了同窗拱手礼后,舒朗跟身边的章明孝嘀嘀咕咕:
“感觉一下脱离群众了,以前大家多可爱啊,看不顺眼,直接抱团来找我约架,想群殴以多欺少的也不在少数。看不惯的路上碰见了不说直接吐唾沫,阴阳怪气几句肯定免不了。
你说才多久,一下子都这般乖巧,我这心里真是不习惯极了。”
明明是同一批人,小半年时间,对方眼里的不屑高傲没了,反倒生出钦佩仰慕。
舒朗顿时觉得快乐少了一半儿。
章明孝拎着硕大食盒,艰难往寝舍走,闻言不由没好气道:
“您可消停会儿吧,大家又不傻,凭实力,你如今在甲班那也是拔尖儿的,凭背景,你是整个国子学里唯一的正三品,若认真计较,祭酒在你跟前都得矮一头,哪个缺心眼儿的还往枪口上撞啊?”
“再说了。”
“再说了?”
章明孝抿抿嘴,还是压低声音道:
“再说了,我听闻朝廷打算练水师,陛下属意的人选是你大哥,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章明孝指指周围来往行人,再次重复道:“这里就没有真正傻的。”
朝廷准备练水师,开海贸之事,打从几年前便有风声,谁都明白里头有巨大利益,可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成行,近来又有了动静。
“这次来真的?”
章明孝不明显的点头。
得,京中又要热闹一段时间了,相比于练水师,开海贸,建海船这种大事,舒朗任一个紫金光禄大夫这种小事便不值一提。
“我总算可以回家了。”
原以为又能过一阵咸鱼日子,谁知当天下午,舒朗就被皇帝急匆匆召进宫。
一路上传旨太监神情严肃,便是舒朗用上了金钱大法也没从对方嘴里掏出一个字儿,舒朗这心里就开始不安稳。
这是出大事儿了啊。
果然,在太和殿门口见着海盛公公,老家伙一脸愁容,半个字儿都没秃噜,直接把人往里头带,整个太和殿安静的落针可闻,这是往日没有的现象。
结果等舒朗走到里头,就见他后爹安乐侯,十三皇子,以及太子都在场,皇帝一瞧见他来了,便开门见山,摆手对海盛道:
“你将情况跟他们说说。”
海盛一开口,就往几人中间扔了个大雷。
太子妃失踪了!
太子翻过年就二十一了,不管放哪里,这年龄不成婚都得是大龄剩男,也就太子原因特殊,才能一拖再拖,整个朝廷都在等太子过了二十岁这道坎儿,便立马迎娶太子妃。
因此虽然有太子二十岁前不能成婚的原因,但太子妃人选却是一年前就定好了的——
张明庭,云州统帅张栋嫡女,今年十八。
名字取得大气,实际上为人比名字更大气,是货真价实的战场将军,小小年纪,经历过大大小小上百场战役,实力不可小觑,在云州地界上名头比她一众兄长们都响亮,于云州军中也很得底下将士们拥护。
而云州军,近年来被人私底下戏称张家军,甚至云州军内部,都更愿意将自个儿唤一声“张家军”。
只要云州军统帅张栋不想造反,就明白这事有多可怕。
但他无力阻止。
因此陛下为太子选这么一太子妃的时候,其中原因满朝堂所有人心知肚明。
而云州方面也非常乐意嫁个女儿过来向朝廷投诚,表示他们衷心。
但是,就在上个月,张明庭失踪了。
云州私下寻了十来日始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穿成纨绔后直接躺平(穿书)》80-100
终不见踪影,见事情瞒不下去,今日一早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送来消息,陛下午膳都没用,紧急召几人进宫商议。
“书辰,你说呢?”皇帝见几人不说话,问安乐侯。
“太子妃身份敏感,目前情况不明,不能大张旗鼓将事情闹的人尽皆知。”
否则人寻回来,太子妃的名声也没了,朝廷上哪儿再寻一个身份年龄经历如此合适的太子妃去?再说万一人已经落到歹人手里,将人逼急了来个一不做二不休,朝廷和云州的仇可就彻底结下了。
更有甚者,若这是云州自导自演呢?云州打的什么主意?不得不防啊!
安乐侯直接道:
“既然陛下召臣等进宫,想来已经有了决断,您下令,臣等必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情况紧急,皇帝也没客套,在地上转了两圈儿,坚定道:
“书辰,由你带队,十三与舒朗陪同,以为太子送聘礼的名义前往云州,暗中调查太子妃失踪一事,朕准你便宜行事,即刻出发,不得延误!”
“是!”
殿内同时响起三道声音。
舒朗心里暗自琢磨,皇帝如此安排,非常巧妙,安乐侯首先是个武将,其次是个旧故便天下的武将,加之如今明面上是个闲散王爷,于情于理,让他主理此事都很合适。
十三的皇子身份也非常有迷惑性,应当可以给安乐侯打掩护,方便对方行事。
唯一的问题是,他掺和进来干嘛?
难道是他的纨绔之名传遍天下,同样可以帮安乐侯吸引别人的视线?
这也太儿戏了吧?
出宫路上,安乐侯见他纳闷儿,没好气拍他后脑勺:
“琢磨什么呢?两个时辰后出发,不回家说一声,叫人收拾行李,还有心情搁这儿磨洋工?知道误了时辰要掉脑袋的吗?”
舒朗挤眉弄眼好不滑稽,低声道:
“您说这要是被御史知道了,不得又说陛下用心良苦,特意叫我去蹭您的功劳啊?这下御史台可有的忙乎了,可惜我看不到那番热闹。”
安乐侯想起那些油盐不进的铁头御史,也是心头一梗,他自来不爱跟那些文人打交道,便是与他岳父说话,每每也是硬着头皮假装淡定,于是对继子的问题,只能很不讲义气的丢给他自个儿独自面对了。
脚下步子加快,不想思考这些恼人事儿给甜蜜的人生增加负担。
舒朗回府将事情一说,梨满瞬间慌里慌张,用惯的锦被想给主子带着,顺手的茶盏也觉得主子需要,转眼间就张罗出两大马车的东西。
还是刘嬷嬷看不下去,主动站出来帮忙,很快就轻装简行,给舒朗收拾好了包裹。
梨满还在纠结:“这么点儿东西,少爷肯定用的不舒服!”
刘嬷嬷一手一个包裹,放手里颠了颠,肯定道:“足矣。”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