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09(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br />     让密切关注他的梨满松了口气的同时,不得不再次感慨她家少爷是真的心大。

    舒朗心大不大,他自个儿都说不好,不过反正周家村的村民,是不能再惯着了,刚好可以被他用来杀鸡儆猴。

    让人连夜将周家村的学堂给拆了,安排去周家村的百科先生们,也转移到了其他村子,并吩咐下去,凡是周家村的村民,其他村子学堂都不收。

    所以说,在他安睡之时,在周大朗为了将柳娘送回娘家和父母争执之时,在整个周家村陷入黑暗之时,周家村那才建起来不到半年的学堂,便被人拆的干干净净。

    连一根儿多余的木头都没留下。

    等第二日一早,前去那里去上学的人发现这一事实后,整个周家村陷入了怎样的境况,就不是舒朗想关心的了。

    “都说君子欺之以方,你就是平日里表现的太端正,太讲道理,他们才觉得你好说话,好拿捏,随便从哪儿冒出来两个村民,都试图用这点拿捏住你!”

    闻铮听闻外头将这件事传的沸沸扬扬,说什么难听话的都有,于是急慌慌跑来舒朗这儿瞧瞧。

    熟料进门后才发现他兄弟根本就没当回事,日子过的自在着呢,又听了梨满现场讲述当日事情,不由拍桌大赞道。

    舒朗眼睁睁看着钓竿儿动了一下,被闻铮这一巴掌又给惊的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穿成纨绔后直接躺平(穿书)》100-109

    没影儿了,没好气道:

    “我可不是什么君子,记仇着呢!”

    “哦哦哦,我说兄弟,您这样儿无私奉献的都不是君子,那整个泉州城还有正人君子吗?”

    闻铮对这个说法十分不以为意,就他兄弟干的这些事儿,哪一件不是不求回报的利人?而于己,除了一身不痛不痒的名声,还能得什么实惠?

    且叫他说,这名声眼下瞧着也虚得很呢,就周家村那群刁民对他兄弟的态度,是真觉得他讲道理,好说话,便想利用这点欺负他呀!

    并没有多少敬重。

    不过可惜,踢到铁板了,他兄弟可不是没牙的老虎。

    舒朗不与闻铮争辩这些没用的事情,静心钓鱼,还想多钓几条,午饭就用这个来招待闻铮呢。

    可闻铮不是能闲住的性子,见舒朗真的没事儿,便又风风火火的走了,他还得回去好好和那些私底下给舒朗泼脏水的人理论理论呢。

    正是斗志昂扬的时候,谁来都劝不住,很有他兄长当年在朝堂上,劝的陛下见了他便想躲的意思,该说,不愧是闻家人,一脉相传的嘴皮子功夫。

    果然如舒朗所料,有人借此生事,攻击舒朗罔顾伦理的,攻击舒朗以官欺压百姓的,攻击舒朗办学堂是沽名钓誉的。

    周家村的村长和族长,在一些人的安排下,出来大肆宣讲那日舒朗在村中的嚣张行径,指责舒朗一言不合,就拆了学堂威胁他们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

    周遭几个村子的学堂也因此跟着受到了影响。

    就连在娘家的养病的柳娘家中,也遭遇了好几拨村民的攻击,在时下很多人眼里,不管柳娘是不是有苦衷,不管舒朗的出发点是什么,柳娘被一个外男看光了身子是事实。

    她就不该有脸好好的活在世上。

    更离谱的,不知道哪路神仙脑洞大开,编排舒朗放着好好的黄花大闺女不要,就喜欢别人老婆。

    要不然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往人家产房里钻干什么?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关键这说法不少人觉得有道理,因为除了这个,他们想不通舒朗一个大男人,要身份有身份,要出身有出身,要官职有官职,要钱财有钱财,要长相有长相。

    只要他愿意,勾一勾手指,有的是女人前赴后继,干嘛那么想不开,急吼吼跑去人家产房里看个正在生产的妇人?

    总不能是有特殊癖好,就喜欢那等腌臜场所吧?

    最为相信这个说法的,正是以王识聪等人为首的,出身高贵,看不惯舒朗的官二代们。

    作为阶级划分的得益者,他们深刻的明白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是那些一无所有的刁民投胎十次也换不来的,他们习惯了高高在上,从不将普通百姓放在眼里。

    自然也不会相信,舒朗只是单纯的,亲自去救一个普通产妇。

    别说他们这样出身的男人不会干这种事,就是他们家中稍微有点身份的仆从,也不屑于干这种事。

    一个普通产妇而已,死就死了,值得他们冒险,搭上自个儿的名声,亲自去那等腌臜地儿劳累一遭吗?

    答案当然是不。

    因此他们攻击舒朗,攻击的理直气壮。

    任由外面风浪滔天,舒朗自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稳坐钓鱼台,笑看湖中风浪翻涌。

    许是外头闹的实在太过,这日五殿下难得的亲自上门,梨满将人引到舒朗钓鱼的地方,心里颇有几分忐忑。

    整个京中谁人不知她家少爷年少时追在五殿下身后干的那些傻事?这算得上是两人决裂后,五殿下第一回 主动找自家少爷。

    她还真怕少爷脑子一热,又做出点儿什么出格的事儿,于是选了个不远不近,既不至于打扰两人谈话,又能密切关注两人的动向的位置站着。

    她,梨满,这回说什么都不能看少爷再走上原来的错误路线!

    舒朗二人不知梨满丰富的内心想法,一人一根钓竿儿,悠悠荡荡的瞧着平静无波的湖面。

    “你究竟打算做什么?”

    五殿下包容舒朗的前提,是舒朗对她的事业造不成伤害和威胁。

    可最近的事,一波将平,一波又起,市舶司人心浮动,上面的还算能稳得住,到了闻铮那种程度,一天到晚拉帮结派,竟顾着和王识聪等人打嘴仗了,谁还有心思安心做事?

    五殿下对这件事的建议是:

    “适可而止!”

    舒朗懒洋洋的躺着,阳光透过头顶树叶打在身上,有一种静谧之感,就连五殿下似有似无的警告,也在他心里掀不起一丝波澜。

    偏头,他很好奇的问对方:

    “殿下听说过自下而上的改革吗?”

    五殿下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哼笑道:

    “纵观史书,自古以来,但凡是有点影响力的改革,哪一桩哪一件,不是由读书人发起的?读书人是你说的‘下’吗?

    那些普通人,不说有没有能力集结帮手,他们甚至连自身的诉求,连他们真正想要什么都说不清楚。何谈为了自身利益,发起一场改革?

    举凡被人称赞为普通人变革胜利的历史事件中,哪件没有几个有思想有能力的读书人出面带领他们?”

    舒朗也不争辩,手搭在眼皮上遮住斑驳的光,声音中带了几分说不清的笑意:

    “那下官请殿下瞧瞧,什么是自下而上的改革?”

    作者有话说: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管子·牧民》。

    躲进小楼成一统,鲁迅。

    第103章 星星之火

    103

    周家村中, 村长和族长因那日被舒朗驳了面子,很是不甘。

    他们并不知舒朗真实身份,只晓得他是个家里小有资产的举人老爷, 尊敬是有几分,可对方实在过于年轻,翻过年也不过十八的年纪, 和他们家中听话又乖巧的孙儿差不多大。

    不由便摆出几分长辈的款儿来。

    舒朗也一向不与他们计较这些,倒叫他们生出了舒朗其实很好拿捏的错觉。

    等看见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的学堂, 他们才心下骇然,察觉自个儿竟是看错了舒朗的为人。

    正不知如何是好,心下慌乱时, 村人又因学堂被拆一事, 对他们诸多抱怨,以至于叫他们恼羞成怒。

    便在这时, 有人上门, 许了他们诸多好处, 叫他们将那日发生之事如实对着外界讲出去。

    这岂不是瞌睡来了送枕头,正好撞在他们心坎儿上?

    他们当然会如实讲, 不仅要如实讲, 还要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 站在村民的角度, 好好诉一诉他们的委屈——

    他们是那么信任荣先生,是那么敬重荣先生,恨不能将他当亲生父亲对待,谁家有了好东西不是第一个想着他?自家菜园子最新鲜的菜蔬, 一定是送去叫他第一个品尝。

    听不得旁人说他一句不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穿成纨绔后直接躺平(穿书)》100-109

    好的话, 平日没少在外头维护他的名声, 他走到谁家门口,谁家就把他当成座上宾。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辜负了他们的信任。他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堂而皇之的冲进了村中产妇的产房,与赤|身|果|体的产妇同居一室,长达半个时辰。

    事后更是不知悔改。

    村民试图维护他的名声,提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想将他从这件不光彩的事情中摘出去。可正人君子荣先生却放纵身边的侍女肆意辱骂他们,斥责他们是一群忘恩负义的白眼儿狼。

    事后更是在无数带刀护卫的护送下,嚣张的离开了周家村,毫无半点愧疚之心。

    夜半,为了报复村民们对他的指责,连夜叫人将村中学堂拆除。

    荣先生种种举动,枉为读书人,辜负了村民们对他的信任,伤害了村民质朴的心!

    二人觉得他们对外说的就是实情,事情的真相便是如此!他们真情流露,没有一个字作假,可以对着村头祖宗牌位发誓。

    他们拿了许多好处,又将委屈说出去,还去泉州城里出了好大的风头,叫众人如他们预想中的一般,谴责姓荣的为非作歹。

    真是大快人心!二人回到村子后,很是满足。

    读书?真当村里那些泥腿子能读出个名堂来?知道供养一个读书人要花费多少钱吗?就一个个妄想读书之事?还是安安稳稳在村里种田来的好。

    才读了几天书啊,村里这些人都不好管束了,尤其年轻后生们更是生了一身反骨,叫人厌烦的很。

    两人摸着贵人们赏赐的丰厚金银,想着回头拿这银子,足够将家中孙辈送去泉州城书院读书了,皆是露出满意的笑。

    琢磨着这事儿还急不得,得等这一阵子风头过了再说。

    两人是满意了,村民中不满意的声音快要将房顶都掀了。

    道理也很简单,村民若是没感受过希望,自然不会有如今的绝望。

    可眼看着一日日过去,旁的村子里,人家红红火火,学厨艺的,学刺绣的,学炮制药材的,学盖房子的,机灵的已经跟在师父身后,去给旁人家做席面儿赚钱,卖了绣品赚钱,炮制药材赚钱,盖房子赚钱了。

    而他们呢?原本他们也是可以拥有这一切的,就因为村长和族长向着周家老两口说话,让他们与希望失之交臂。

    其中痛苦,非亲身体会,三言两语难以言说。

    有一部分人认为:

    “荣先生这是生了周家人的气,所以故意报复我们村子,应该让周家老两口去给荣先生道歉,取得荣先生的谅解。”

    他们从根子上也不认为这件事里,舒朗做的是对的,同为男人,他们只要一想到自家媳妇儿被人看光了,就浑身不自在。

    可眼下看被看的又不是他们自家媳妇儿,为了大家的利益,牺牲一下周大朗的利益,叫他爹娘去跟荣先生道个歉,给荣先生一个台阶下又有什么关系?

    再说这本就是因周大朗婆娘引起的,自该由他家去解决,而不是连累整村人跟着遭罪。

    但有一部分很小的声音,一直在强调:

    “这件事的关键,不是荣先生生不生气,生谁的气,而是一开始我们便不该罔顾人命!”

    其中,尤其是没成亲的女子与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妇人之间,关于这件事的看法更是千差万别。

    小姑娘们坚定的认为:

    “柳娘的命难道就不是命吗?她平日在家孝敬公婆,下地种田,操持家务,更是在为周家生儿育女的过程中难产,难道周家人就眼睁睁看着她去死吗?

    如果不是荣先生,柳娘可能早就死了,难道这世上就没人能为柳娘讨个公道吗?谁又能保证我们日后遇不着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时,又有哪个荣先生肯站出来救我们一命?”

    对她们这种想法,那些已经做了婆婆的人嗤之以鼻,她们理直气壮的告诉年轻小姑娘们:

    “哪个女人不是这般过来的?哪个女人不嫁人?哪个女人不生孩子?哪个女人不伺候公婆操持家务?生孩子难产死了,只能说她命该如此。

    就她柳娘特殊,让男人给她接生?她自个儿倒是活下来了,她丈夫的脸还要不要?以后顶着个活王八的帽子出去能抬得起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