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br />     “烧了,就连洗手洗脸的水都是烧开后晾凉才用的。”

    宋玉竹点点头:“先带我去看看那几个士兵。”

    大家匆忙的朝军队驻扎处走去。

    一间帐篷里,五六个士兵躺在木板床上,脸色蜡黄嘴唇苍白。

    他们都是从昨天开始上吐下泻,严重的几乎拉了一宿,感觉肠子都快拉出来了。

    白宁帮几个人诊治过,熬了药喝下去,腹泻稍微好了一些,但依旧没有胃口,饭菜都吃不下去。

    门帘掀开,郑大安带着几个人走进来。

    士兵都认识赵骁,见将军来了连忙要下地磕头。

    宋玉竹连忙制止:“都躺着吧,不必多礼。”

    郑大安道:“陛下,人都在这里。”

    士兵们一听郑将军恭敬的叫那人陛下,激动的瞬间坐直身体,皇帝居然来看他们了?!

    宋玉竹走到其中一个士兵身边道:“把手伸出来。”

    士兵颤颤巍巍的伸出手,宋玉竹叩在他脉搏上探了探,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又看了看士兵的眼睑和舌头,有些脱水还不算太严重。

    “这几日好好休息,多喝水,不要胡思乱想。”

    “哎!”士兵感动的眼泪都掉下来了,谁敢相信皇上亲自给他瞧病!他这辈子值了!一定要活下来,将来把这件事讲给后人听!

    宋玉竹从帐篷出来,见到了白宁。

    几日奔波让白宁沧桑了许多,原本干净的衣袍沾了许多脏污。

    “下官拜见陛下!”

    “快起来说话,县里的情况如何?”

    “回禀陛下,病患依旧在增加,下官已经按照您的吩咐,让各家各户将病人单独隔离开,没患病的人不许饮用生水和生食。”

    “药够用吗?”

    白宁摇头:“昨日就已经用的差不多了,今天上午的药都减半了。”

    宋玉竹道:“正好,朕带来了药。”

    他让侍卫把东西从车上卸下来。

    “此物名叫酒精,有消毒杀菌的功效,你们将此物倒在碗里,给病人诊脉后擦拭自己的手。”

    白宁上前闻了闻,一股浓烈的白酒味直钻鼻子,怪不得叫酒精。

    “陛下,此物既然可以杀菌消毒,病患能直接饮用吗?”

    “不可!直接喝下去会毒死人。”

    白宁小心的放下酒精坛子。

    “还有陈芥菜卤汁,你派人把这药汤分发给病患,记得先用针划破病人手腕处的皮肤,将陈芥菜卤汁滴在上面,等上一盏茶的时间,若无疹子方可食用。”青霉素过敏是致命的,这算是简易的皮试。

    “是!”白宁立马带着手下去搬药。

    安排妥当后,赵骁递来帕子,让宋玉竹擦擦头上的汗。

    “去歇歇吧,这几日着急赶路都没睡过一个踏实觉。”

    宋玉竹抬头看了看天,面色凝重的摇了摇头:“不行,得尽快把死者的尸首焚烧完毕,快要变天了……”

    第86章 回京

    冀州快进入雨季了。

    宋玉竹看了眼地图上的天气预报,明天晴转多云,后天就有小雨。一旦下起雨,尸体腐烂后的病菌,会被雨水冲刷流河里,污染水源,届时还不知道要传染多少人。

    所以务必赶在下雨之前,把死去的人全部焚烧。

    他们来之前,郑大安已经带领下属烧了不少尸体,但是木柴有限,尸体又是极其难烧,没有足够木材很难烧干净。

    带来的士兵虽然人手不少,但是又要砍木材又要烧尸体,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这样不行,必须让当地百姓也出来帮忙。”宋玉竹道。

    任青山抓着头有些为难:“陛下,百姓们对这个病非常恐惧,已经患病的人没有力气干活,没有患病的人更不敢出来处理这些尸体。”

    宋玉竹看见他就气不打一出来,若不是延误了时间,疫情哪会这么严重,死了这么多百姓!

    “那就让他们上山砍树!若是再不自救,所有人都得死,神仙也救不了他们!”

    “是!”任青山吓得赶紧始吩咐手下挨家挨户的叫人,让他们去山上砍柴。

    夜里橘红色的火光冲天,一车一车的木柴从山上拉下来,士兵们彻夜未眠,将郊外堆积的尸体全部焚烧干净。

    第二天一早,天就沉了下来,空气的湿度很高,看样子随时可能下雨。

    明面上的尸体烧完,士兵们还得挨家挨户去搜索尸体。

    有不少人家,一家子都死绝了没人帮忙敛尸,尸体留在了家里,腐烂的不成样子。

    这些尸体也要赶在下雨前处理干净。

    赵骁带着亲卫去帮忙,以前他在战场给同袍收过尸,不过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战场上都是刚死不久的尸体,除了血腥味没别的味道

    这可不一样,这里的人都不知道死了多久。有时一开门被屋里的惨相吓一跳,死去多日的人早已腐烂的没了人样,臭味熏的人头昏脑胀,堵住口鼻都挡不住那股味道,简直臭的令人发指!

    他们搜出尸体直接堆在路口,有专门的士兵推着木板车过来收敛,再拉到城外焚烧。

    这一条街搜到最后一户,赵骁握拳上前敲了敲门,依旧没人应声。

    没人应声说明家里没人,或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朕要搞基建》80-90

    者没活人。

    旁边的侍卫熟练的抱起石头上前砸门,木门还挺结实,砸了十多下才咯吱一声打开。

    这家院子不算大,除了三间正房,左右还有两间偏房。往里走几步,尸臭味就传了出来。

    两名侍卫熟练的分开查看旁边的屋子,赵骁则径直走进主屋。

    屋子很干净,摆设也十分整齐,看样子家里是轻快的人。

    穿过堂屋走到后面的卧房,赵骁屏住呼吸,一般尸体都是在这里发现的。

    推开卧房的门,里面果然传来一股难闻的恶臭味,赵骁往床上暼了一眼,应当是个女人,死了多日尸体已经开始腐烂。

    他拿剑挑下床上的罗帷将人罩住,拉着往外走。

    刚走几步他似乎听见一声啜泣,习武之人耳力比常人好很多,他确定是这间屋子里发出的声音。

    卧房里只有一个梳妆台和两个小柜子,人能藏在哪里?

    他弯下腰,果然床底下藏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

    赵骁没想到居然找到个活人,这么小的孩子这几日是怎么活下来的?

    那孩子被陌生人吓得尖叫一声,死死地躲在床底不敢出来。

    赵骁没哄过孩子,学着宋玉竹哄妹妹的模样,挤出个笑容:“乖乖,出来跟我走吧。”

    “哇!”孩子更害怕了,哭的撕心裂肺。

    没办法赵骁只能钻进床下把人拽出来。

    他拎起小孩上下打量,见他手里还抱着半个发了霉的馒头,像只小狗似的可怜巴巴。

    赵骁摸了摸孩子的头:“你娘死了,跟我走吧。”

    “你胡说!我娘没死,我娘没死!”男孩哭的满脸鼻涕眼泪,还不忘伸着小脚踢他。

    赵骁叹了口气,把他夹在胳肢窝下,拎着他娘的尸体出了屋子。

    侍卫们从院子里搜出五具尸体,估计这一家人只活下来这么一个孩子。

    另一边县衙旁边临时搭建了许多帐篷作为隔离点。

    重病的患者或者没有家属的病人,可以在这里治疗。

    霍乱最重要的是止泻,人在长期腹泻的情况下很容易脱水,导致全身器官衰竭而死亡。不少人都是因为脱水后休克才死亡的,所以补充水分非常关键。

    宋玉竹命人在县衙门口熬了几大锅烧开的糖盐水,百姓们可以自己拿着炊具过来盛水饮用。

    糖是稀罕物,一两蔗糖要几十文钱。寻常百姓很少舍得放这么多糖煮水,大家端着锅碗瓢盆,纷纷排队过来打水喝。

    领到水的人,有的直接就喝了,再去领第二回。

    没打到水的人,急得在后边叫骂,大伙吵吵嚷嚷差点打起来。

    “别着急,水有都是,一个个来!”负责打水的小兵掐着腰吆喝。从上京带来了几车的蔗糖,足够给他们煮水喝了。

    宋玉竹今日换了一身深色的短打,脸上蒙了布巾,手上也戴了简易的手套,正在帐篷里查看病患的情况。

    白宁跟在他身边,左手拿了个板子,上面夹着一搭宣纸,上面记录着这些病患的情况。

    “陈芥菜卤昨日给他们用了吗?”

    白宁道:“按照陛下您的吩咐,先划破手腕滴试后,除了两个起了疹子的人没用,其余人都用了。”

    宋玉竹走到一个小伙子身边,用手探了探他的额头,体温已经降下来了。

    “今天感觉怎么样了?”

    小伙子恢复的不错,语气轻快道:“不拉了,就是有的饿得慌。”

    宋玉竹知道是那陈芥菜卤发挥作用了,“饿就好,待会儿我让人给你们送吃的。”

    “哎,哎。”小伙子感激的拱手道谢。

    宋玉竹又询问了一下旁边的老伯,老人上了年纪,身体恢复的比较慢,不过照比前几日已经有了起色

    听闻他还有些头痛的旧疾,宋玉竹顺手帮他诊治了一下。

    老人是颈椎不好扯得头痛,施针帮他扎了几个穴位,能缓解一下。

    诊治完他拉着宋玉竹的手道:“小郎君,你这人真是热心肠,叫什么名字,等俺病好了给您立长生牌。”

    旁边的白宁吓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老头还没痊愈呢,万一传染给皇上怎么办?

    “老伯,我姓宋,就叫我宋郎中就行。”

    “哎!”原以为自己这一把老骨头肯定熬不住了,没想到官府派了这么多人过来救治他们,不光给药还给吃食,真是天大的恩情!

    陆续又询问了几个,腹泻都止住了,古代人的身体抗药性很低,这种简易的青霉素对他们有非常大的效果。

    从帐篷出来,宋玉竹见柳树下横七竖八躺了好几个医官,他们躺在稻草或靠在树上就这么睡着了。

    这几日把医官们累的不轻,人手不够用,需要照顾的病患多,他们几乎都是连轴转。

    宋玉竹忍不住感叹:“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

    白宁打了个哈欠,连忙捂住嘴道:“不辛苦,这是我们应该干的。”

    傍晚天空打起闪,轰隆隆的雷声紧随其后,不多时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赵骁在后院冲洗了两遍才敢进屋,身上还是有股挥之不去的臭味。

    宋玉竹拿来布巾帮他擦头发。

    “尸体处理的怎么样了?”

    赵骁道:“县里和周边的民舍都清理出来,烧干净了。”

    “那就好。”

    “对了,我今日在城中搜罗尸体时,找到一个男孩,才四五岁大,家里人都死绝了只剩下他一个人。”

    宋玉竹道:“你把他想养在身边?”

    赵骁笑着摇头:“我哪会养孩子,给老郑了,他一直没娶亲想收养个儿子养老。”

    宋玉竹靠在他身上,两人听着外面的雨声,难得有这么宁静的时候。

    疫情暂时控算制住了,不过还不能掉以轻心,雨季来临霍乱随时可能反扑。

    宋玉竹不能一直留在这里,上京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处理。

    他将白宁暂时留在此处,让他注意这里的疫病,早发现早预防,防止再次泛滥。

    两日后宋玉竹一行人离开永宁县,昌顺县和白安县的疫情也控制住,宋玉竹一行人准备回上京了。

    不少病愈的百姓自发走出屋子出门相送。

    那个病愈的老伯追着车相送,大喊着:“宋郎中,俺给您立长生牌!”

    宋玉竹掀开车帘,笑着朝他招了招手:“回去吧,大家别送了。”

    等马车看不见后,百姓才停下脚步,太医苑的白宁走到老伯身边道:“你可知刚刚叫的宋郎中是谁?”

    “老朽不知。”

    “那是咱们当今皇上。”

    “啊?!”百姓们都傻了,没想到这些日子竟然是皇上亲自跟他们瞧的病?!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