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40-16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被这新奇的口感征服。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好吃!”

    柳燕子道:“牛百叶,知道是什么吗?”

    查尔斯摇了摇头。

    “是牛的胃,看见那小毛刺了吗,是牛用来消化草料的……”

    查尔斯脸一白,嘴里的毛肚吐也不是,咽也不是,最后在柳燕子笑眯眯的桃花眼下,咕噜吞了下去。

    赵骁又让人去取来葡萄酒,西方还没有酒瓶装酒,用的都是橡木制作的酒桶。一桶酒差不多有四十多斤,赵骁带回来了十多桶。

    喝葡萄酒得用专门的杯子,宋玉竹有一套琉璃杯,仿现代红酒杯制作的,盛上红酒颜色十分漂亮。

    查尔斯以前在安顿特普喝酒用的都是银杯,还是第一次食用这种琉璃杯。杯身像冰做的一般晶莹剔透,就连酒的味道都增色的不少,被惊艳的说不出话。

    吃过饭查尔斯询问在哪里可以买到这种琉璃杯。

    宋玉竹笑道:“你若喜欢朕让人给你送一套过去。”

    “多谢国王陛下!”查尔斯单手放在胸口,深深鞠一躬。

    等他离开后柳燕子也找借口离开了,只剩下赵骁和宋玉竹两人。

    “腰还疼吗?”

    宋玉竹瞪了他一眼:“还好意思问。”

    “咳。”赵骁握拳咳了一声。“昨晚实在是憋的太久,控制不住……下次肯定不会了。”

    “还想有下次啊?明天就搬回你自己府上睡!”

    “我错了,阿竹~”

    时间一晃来到长治六年,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大启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十八州的公路全部铺设完毕,每个条公路都有自己的名字、驿站、关卡。这些都由各地政府负责管理。

    公路的好处也渐渐显露出来,行商的速度快了一倍不止。不少路段过去非常难行,遇上下雨天更是泥泞得走不了马车,如今新建的水泥路下再大的雨都不会陷车了。

    拿顺风镖局为例,前两年走镖的利润在三成左右。

    一件货运费三十两银子,除去路上的人工花费,再刨除马车和马匹的损耗,最多只能赚十两银子。

    如今路修得好,马跑起来不费劲,速度又快又省钱,利润最高能达到五六成。

    孙镖头年纪大了,干脆金盆洗手,把生意交给了自己女儿和女婿。

    孙家小姐招了刘长洲为婿,前些年刘长洲因怒斥官府私自收税被打坏了腿。后来虽被朝廷褒奖,但身体一直都不太好。

    去年他年迈的母亲也去世了,只留他一人过的孤狐伶仃。

    孙小姐再次经过昌吉县时去看望刘长洲,二人互生情愫,孙小姐询问他是否愿意跟自己回保定府。

    刘长洲无亲无靠自然是愿意,没过多久便喜结连理,孙小姐有胆量管外,他有头脑掌内,两人日子过得十分舒心。

    顺风镖局还开展了新业务,送镖的同时也代购货物,赚钱的同时又避免了空车浪费资源,镖局二人手中越做越大。

    话说回橡胶一事,从柔佛州带回来的橡胶送到科研所,沈伦带着江一道和一众下属将精力全部放在这一堆橡胶球上。

    起初他们将橡胶球放在熔炉里,温度太高就会降解,控制温度在一百度左右时,橡胶球会软化,可以放到模具中制作各种形状的物品。

    但是做好的橡胶制品有个缺点就是害怕温度变化。

    夏季温度炎热,橡胶制品就会变软变黏,气温降低时橡胶又会变硬失去弹性,这些东西根本没办法使用。

    科研部连着做了三个月的实验,把能用的催化剂用了个遍,都没办法降伏这块小小的橡胶。

    就在沈伦一筹莫展时,一次橡胶实验,隔壁军工部的金炎过来看热闹,刚巧他怀里揣着一袋准备做炸药的硫磺,不小心洒进了橡胶桶里。

    金炎吓了一跳,连忙跟他道歉:“真不好意思,我忘了身上还带着这个,糟蹋了你这一桶橡胶了。”

    沈伦无奈的摆摆手:“无妨,一会再换一桶。”浪费的橡胶又不止这点,算不上多大损失。

    时间一到,沈伦让下属打开模具,没想到从里面拿出一条弹性十足的橡胶片!

    “这…这这这!”沈伦惊讶的说不出话来,平日开模的时候,橡胶都是沾在模具上,等凉透了才能拿下来,今天的橡胶竟然一点都不黏!

    他又赶紧把这块橡胶放在提前准备的冷水里试了试,随着时间推移,他深吸一口气将橡胶拿上来。

    完全凉下来的橡胶竟然也没像之前那般结成硬块。

    沈伦激动的抱住金炎:“老金,你可帮了我大忙了!”

    金炎一头雾水,他怎么就帮忙了?

    “硫磺,一定是硫磺的作用!快再去军工部搬十筐硫磺过来!”

    金炎急忙道:“等会,你要那么多硫磺干嘛?”

    “橡胶里掺入硫磺会稳定性能,变的更具有弹性和韧性,我马上派人进宫,给你请赏赐去!”

    金炎连忙拉住他道:“别别别,你们都忙活这么久了,这赏赐可别给我啊,有空请你我喝顿酒就成了。”

    沈伦感激的点了点头,这三个月研究所里的人几乎从早忙到晚。每个人焦头烂额,就为了这一块小小的橡胶,如今终于研制成功,不少人都流下了开心的泪水。

    不过这期间倒也不是全无收货,制作了三百多种橡胶模具,研制出十多种催化剂,以肯定能用上。

    很快江一道从军工部带回来半马车硫磺,沈伦带领着科研所的人花了三天时间,成功调配出硫化橡胶的最佳比例。

    他们用橡胶制作出车轮,玩具,胶皮管,雨鞋,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这些东西被送进了皇宫。

    沈伦知道橡胶是个好东西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朕要搞基建》140-160

    ,有了它大启的工业将快速发展。

    宋玉竹摸着熟悉的橡胶制品会心一笑,这回终于能骑上胶皮轮子的自行车了。

    他立马在滨州和福州两地开设橡胶厂,然后是在云南地区种植橡胶树,希望号再次启航前往柔佛州。

    这次除了要收集橡胶,还给那边的人带去了先进的纺织机和适合那里种植的食物种子。

    不管怎么说柔佛也是大启的一部分,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效忠大启。

    三月末,倭国皇子来上京拜访。

    这是继大启建立后,第一位主动进京的外国皇肆。

    倭国皇子名叫松本鹤,二十多岁,身上穿的衣着样式同武朝差不多。这是他们当年来中原学习时,一起将武朝的文化也一并学了过去。

    松本鹤会说汉语,说得还不错,跟查尔斯有得一比。

    他这次来姿态放的非常低,一直为自己的国家道歉,还带了不少金银财宝赔罪。

    不过宋玉竹却不怎么吃他这一套,这个无耻的民族从古至今都让他厌恶,自然没给什么好脸色,只派了鸿胪寺招待他,自己都没露面。

    上次宋玉竹派水军轰炸了倭国,把他们吓得半年不敢出海捕鱼。松本鹤千里迢迢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大启,就是想要学习制作炸|药的方法。

    鸿胪寺卿廖玉一听脸色都变了,开什么玩笑?火药这么重要的东西能教给你?教会了你们打我们国家?这倭人还真是有够不要脸的,炸药是不可能给的,想要学习大启文化请自便。

    松本鹤大概也察觉出大启皇帝的态度,愤愤不平的说他们瞧不起小国,当年武朝可不是这么对待他们的,不光教他们文化,还赠送他们许多财宝。

    宋玉竹直接吩咐廖钰道:“武朝已经亡了三百多年,倭国若想追随武朝,朕随时可以送满足他们。”

    松本鹤一听吓坏了,第二天便要回去,临行前廖钰也没让他空着手回去,送给了他三车水泥当做礼物,对付不要脸的人就得比他更不要脸。

    没过多久高句丽的公主也来了,还带来了许多人参灵芝等珍贵的药材,打算到大启和亲。

    十多辆马车行走在前往上京的官路上,车里满载着珍贵的草药和珠宝。

    其中一辆马车里,一个打扮华贵的女子有些紧张的望向窗外,此女就是高句丽的长公主李显秀。

    行驶的条路是使入大启国界后就有的,平坦的简直不像话。

    前几年她听父兄提起过大启修路修到了边界线,没想到是这样的路啊!

    同行的丫鬟兴奋道:“公主,大启国跟咱们国家真的很不一样呢!”

    “是啊。”李显秀有些不安,这次和亲她本想拒绝,但父兄一直劝她试一试。

    因为大启皇帝至今还未立后,只要她进了后宫,生下一男半女,将来肯定有继承皇位的机会。

    虽然她觉得父亲的想法有些天真,但来到大启后,突然对那个年轻皇上好奇起来,兴许和亲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146章 累倒

    李显秀来到上京时,再次被这里的繁华所震惊。她没怎么读过书,没办法用语言描述出来自己看到的东西,不过听长辈们说过神仙住的天宫,大抵就是这个样子吧!

    那高高的城墙,平整干净的马路,还有路两旁的商铺……商铺窗户上镶嵌着闪闪发光的东西,简直像宝石一样漂亮!

    不光是她,随行的其他人也是张大了嘴巴,东张西望眼睛都不够看的。他们这副没见识的模样让盘查的士兵忍不住勾起嘴角,心中的自豪之情迸发出来,这里可是大启,是自己的国都!

    依旧是鸿胪寺卿廖钰负责接待他们,对待高句丽他倒是没像倭国那般随意,毕竟高句丽每年都会派人送贺礼,平日里也安安稳稳从来没主动招惹过大启。

    他把这些人送到京都会馆,李显秀提出要见皇上。

    廖钰道:“这件事下官做不了主,皇上想见您时,自然会召您入宫。”

    李显秀倒也不是胡搅蛮缠的人,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道:“那劳烦大人帮我把写封信递交给皇帝。”

    廖钰接过信:“好的,公主如果有什么需要,尽管跟这里的下人提,在下官权利范围内,会尽量满足您。”

    李显秀想了想:“请问这窗子上贴的是什么东西?为何这般漂亮还……还”

    “透亮?”

    “嗯!”她重重的点了点头。

    “这是大启的琉璃,公主若喜欢,回去的时候可以带一些。”琉璃不算是稀罕东西,毕竟民间百姓都可以用。

    李显秀沉默着,她可能回不去,不过可以让同行的将军带回去。高句丽严寒,若是能用上这种琉璃窗,冬天肯定会暖和许多。

    廖钰带着信入了宫,把接见高句丽公主的过程讲给了皇上。

    宋玉竹听完道:“朕暂时没时间见她,让她先在公馆里住着吧。”

    “是。”

    倒不是宋玉竹故意晾着她,而是真没时间,这段时间天天忙到深夜,身体眼看着消瘦了不少。

    两个橡胶建厂正在筹办,滨州选址已经确定,距离上京不远,可以随时派人前去督查。

    福州的橡胶厂距离上京几千里地,来回走一趟要小半年,即便走水路也要四个月,只能派稳妥之人前去。

    宋玉竹选李捷代他前去建厂,那边条件艰苦,李清台这一去估摸着要遭不少罪。这一趟也算是对他的历练,若是做好了,回来肯定要往上提了。

    三月万物复苏草长莺飞,马上要春耕了,玉米和新麦种也要推广种植。

    玉米种子这次带回来非常多,足够整个上京祭田种植。不过宋玉竹没打算全都种上玉米,因为百姓对玉米还不太熟悉,万一种植不当很容易绝产。

    再来种太多的玉米,影响百姓吃饭,最终只选了三分之一的田地用来种植这些玉米。

    新麦种经过去年的实验,收成不错,今年不少老农户主动种植新麦,司农司又将新麦种送到冀州和中州,希望能增加两地的收成。

    除了这两件事,还有印刷新纸币一事。

    负责绘制纸币的人是大画家张帷和书法家黄铭,这二人都书画届的泰斗。

    宋玉竹第一次派人找到二人时,他们听闻要将自己的字画印在钱币上,纷纷拒绝。

    文人讲究雅致,钱乃铜臭之物,与自己的字画沾边以后还怎么在这圈子里混了。

    宋玉竹倒也不强求,只问了他们几句话:“你们觉得钱是干什么的?”

    二人面上露出疑惑,不明白皇上问这个干嘛?“钱还能干什么?当然是买东西的?”

    宋玉竹道:“钱可以买东西,但比买东西更重要的是流通。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百姓,人人手中有钱,人人认得钱,但他们可认得你们?”

    两人沉默,从古至今书画家最大的荣耀不就是被世人赏识自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