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120-140
第121章
障车到府外, 新人再庭院中还有一些流程要走,赵老头就问阿四要不要出门观礼。阿四今儿本就是被玉照拉着来的,能少参合绝不动腿, 她连连摇头:“不用管我, 你有事就只管去吧。”
大概半个时辰后,繁杂的流程终于走完, 青帐内合卺结发, 宾客恭喜声阵阵, 宴席一道道送上桌案。观礼的宾客进入厅堂先向阿四和玉照问好, 随后就坐。
来来往往的人或多或少都能和玉照聊两句,阿四一心埋头吃饭, 绝不给人搭讪的机会。
只到今夜的主角端着酒杯走到桌案前, 阿四也吃得差不多了, 擦擦嘴,抬起头打量来者。赵家女和崔家男一向是般配的,大差不差的家室、同样出众的外貌、同穿红衣, 对外展露的神态也相差无几。
阿四和玉照坐着,两个新人自然也要跪坐,彼此间饮酒一杯, 算是成全了今日的喜事。
崔大郎精神不错,与玉照说话时咬牙称一声“嗣王”, 兄妹俩简单地聊了几句近况。女方的主场,男方的母亲是不在的,为此阿四暗地松了一口气。
等两人走开,阿四问:“玉照阿姊知道他们的生活如何吗?”
他们指的是临月和崔大郎。
玉照放下酒杯, 惋惜地望着赵家女离开的背影:“我家大母每月都要送财帛,外出时十次有一次会带上我阿娘, 就是为了让他们在外不受凄凉。比起从前的日子是不成的,但也比一般官宦人家过得要好了。宗室子嗣稀少,连带着我这个除名的阿兄也金贵起来,在外也能被叫一声崔公子。就是可惜了赵家娘子,我这阿兄摆在屋里看看也就罢了,娶回家是有麻烦的。”
“麻烦?什么麻烦?”阿四好奇。
“他在外的知己很多。”玉照挑挑拣拣桌上的菜肴,漫不经心地说,“除开姬难,当时姓姬的青年男人只有他一个,要不是我们还在弘文馆就读,可能连私生子都冒出来了。你知道的,汉朝武帝的卫太子刘据死后,他的孙子还能从茫茫人海中被找出来登基。只要能弄到一个能证明是姬家血脉的孩子,将来如何犹未可知呢。”
顾及厅堂人多口杂,玉照立刻咧嘴接上话:“说不定就能从我手里继承了王府。”
敏感的话题不适合在大庭广众议论,阿四左右探看,问道:“今儿你的阿娘没来吗?”
“她?”玉照叹气也掩不住勾起的嘴角,“我阿娘过得好着呢,宝贝男儿嫁出去了,她要留在崔家招待宾客。这可是好事,我这辈子是懒得结婚的,正好让她一把过过嫁娶的瘾。”
阿四自知不喜欢临月其人,但她也知道母子之情是难以断绝的,便问:“阿姊是不打算与她重修旧好了吗?”
“你这话说的,好似我与亲阿娘之间有什么恩怨似的。我们的感情一直很好啊,我只是帮不上她的需求,毕竟亲爹已经死了,也不能复活。再有的,她应该比较担心阿兄的未来,现在也有了好归宿,我总不能管他一辈子。隔三差五地让身边人带礼物去给老娘问问安、送送吃食、找医师去把把脉,算是尽了我的孝心。”玉照自认为已经做得很好了,她还打算给阿娘养老。
既然如此,那今天真是来吃席的?
阿四有点不相信,试探道:“那我们等会儿就回宫去?”
“好啊。”玉照点头。
今天貌似真是个平安夜。
阿四从侧间解手更衣出来,正要回厅内叫上玉照早退,就听见青帐内隐晦的动静。
太不巧了,青帐直接搭在庭院里果然要有人尴尬的。阿四抬头望天试图避开视线,火红的天际云朵长成一张笑脸。
不对啊,夕阳还没完全落下,保留节目不至于这样早上场。
这就有趣了,阿四迟疑地停下脚步,现在是往回走呢,还是留在原地听一听八卦?
考虑到自己还是个孩子,无论发生何事都与她无关,阿四勇敢地决定凑近了仔细听。她先揪掉腰上的金球香囊塞进垂珠的手里,要求宫人们分成两批,一部分随垂珠回厕所找找消失的香囊,一部分回厅堂让玉照找个机会出来。
阿四留一个人高马大的宫人留在身边,装作无意地往青帐方向靠拢,但又不能走得太近,选了一丛青竹欣赏,而后束起耳朵听。
专门为婚礼搭成的青帐只用这一晚上,用料上佳,光影不透。同性别的宾客和亲眷也是能进去和新人聊两句的。
因此,当阿四听见里面是事关情情爱爱的争执时,马上联想到玉照所说的知己。这个时代,人想向上爬的路不多,阿四不由在内心谴责起崔大郎的三心二意,明知要结婚了,怎么还能在外沾花惹草?
没有半点为人夫的道德。
“郎君天人之姿,我如蒲柳,不敢期盼再有来日,只望郎君能看在情分上,为我们安排一个容身之处。”
嗯……很常见的剧情呢,阿四想。
大周的民风开放,开明些的人家是允许家中孩子在一定范围内稍微谈一谈恋爱的。前提是,贵贱不婚。身份相差太大的话,生下的孩子除非是独苗,否则也很难有好下场。
“你们是怎么进来的?”崔大郎显而易见的慌张,“这事……你们快快离开,先去找我阿娘,她会安排好的。”
这问题阿四也想知道,要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被放进来的话,她的安全岂不是相当没有保证。
反过来想,今夜这糊涂事,是一定有人放任发生的喽?
先入为主的思想占据上风,另一道人声哭诉“恨不能生做女……”时,阿四的灵魂都僵硬了一瞬。
怎么有个男的?这有男有女的和玉照刚才说的不一样啊,难道是崔大郎玩的特别花,荤素不忌?
三人说到情深处,声响也越发大了。
动静惹来侍从侧目,两个人侍从对视一眼,先走到阿四身边问候:“公主可有需要奴去做的?”
阿四尴尬回首笑:“没事,我就是吃饱了走动走动消消食。你们忙你们的。”侍从面色为难,想要再劝,阿四耳边一动听见一些暧昧的声音,顿时不愿再停留,见垂珠带人回来自觉挪步离开:“逛两圈又有点饿了,我还是先回去。”
阿四这头将将踏过门,玉照刚好出来,两人打个照面。
玉照含笑问:“香囊找见了吗?”
阿四老实道:“垂珠应该找到了,我们现在回家吧。”
虽然很想,但太极宫并不是玉照的家,她只能牵着阿四的手向主人家告辞。等到周围人少了,阿四才偷偷说起听见的事:“青帐里有外人呢,我还听到一些古怪的哭泣声,真奇怪,这样的宅院又是喜宴,难道不应该管的很严格的么?”
玉照却不见惊讶,淡然地拉着阿四往外走:“管他呢,反正人都嫁出去了,再有些乌七八糟的事,赵家和崔家要脸,这婚事还得继续,我们只当是不知道。”
阿四皱眉道:“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浓重的昏黄中,马车驶离这片有两根柱子做陪衬的巨宅,惊声的尖叫和骚动被厚重的宅门遮盖,没有传出一丝声响。
车中昏昏欲睡的阿四似有所觉,下意识回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120-140
望,只能看见夜色中消失的风景。
阿四失了困意,伸手摇晃玉照的双肩:“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对吧?”
玉照茫然地回望阿四:“什么?”
阿四看不出破绽,泄气道:“算啦,我明天肯定会知道的。”
两人回宫的时间掐的正好,宫门在她们乘坐的马车后落钥。阿四在外奔波一天,洗漱后倒头就睡。
久违的梦境里,阿四和一桌油炸食品在一起相亲相爱,面前的电视里播放的是狗血古装剧,一女两男的争执戏码正进行到精彩之处,其中一女一男各拉着中间男人的双手,掷地有声:“他是我的!”
随后一人掏出一把刀把中间的男人平分了……
平分了。
阿四一脸惊悚地倏然坐起,值夜的绣虎也惊了,赶忙上前安慰:“四娘,是梦魇着了?不怕不怕。”
“没事,我不怕。”阿四摸一把脸,冷静地问,“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绣虎估摸道:“卯时初刻了(早上五点)。”
阿四平日起床是辰时初(七点),算是起特别早了。她从床上爬起来宣布:“今天我要趁早去找二姊一起吃饭,聊一聊平分……做梦梦到的算术。”
大清早起床就为学习,这可真不像是四公主啊。
第122章
阿四在还周殿上蹭饭一顿, 不知不觉地将梦里的事忘了大半。还是姬赤华问起:“你从前再没这样早起过的,突然来我这儿是碰见什么事情了?”
“我能有什么事呀。”阿四反而感到奇怪,美美吃完肉羹靠在榻上休息, 好半天才想起来, 她今早是真有事要问的。
趁着姬赤华上衙前的空档,阿四先将昨夜碰见的腌臜事说了, 又在姬赤华古怪的笑容下讲述了昨夜三人行的奇特梦境。阿四坚持昨天肯定是玉照背着她做了些坏事, 震声道:“我想了好一会儿了, 玉照阿姊带着我就是为了能趁早离开吧!”
姬赤华险些笑倒:“你这做梦血淋淋的, 没被吓到吧?”
阿四哼哼鼻子:“才没有,只是一个梦罢了。重要的是现实中的事, 阿姊快告诉我, 昨天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你听听也就罢了, 可别往外面说。”姬赤华不像玉照需要顾忌身份,直接将事情和盘托出。
昨天晚上,就在阿四离开赵家宅院一刻钟后, 发生了一件足以写进野史流传千年的荒唐事。
一青年娘子和她的丈夫在崔大郎新婚的青帐内闹起来了,妻夫之间争论不休,娘子抄起桌上的剪子狠心向丈夫捅去, 做丈夫的一躲开,将崔大郎凑到中间, 竟是恰好割势了。
崔大郎来不及呼痛便疼得昏死过去,青年娘子慌了神与丈夫尖叫起来,引来侍女探看,报到赵老翁耳中。赵老翁令孙女去处理, 自己稳住宾客,寻了个崔大郎累极昏倒的借口, 勉强糊弄过去。
阿四已经不再是当初天真的孩子了,听完这般离谱的故事也没太惊讶,有些遗憾道:“早知道我就该多留一刻钟,这样新奇的热闹可不是轻易能瞧见的。”感慨完,阿四点出疑惑:“既然赵老翁稳住了客人控制流言,那阿姊又是怎么知道的?明明是昨夜才发生的事,距离此刻才过去多久?肯定是早就知道了。”
姬赤华挑眉道:“剩下的你听不听?”
阿四向故事低头:“听听听。”
那无名娘子有孕在身,口口声声说是崔大郎的孩子,某郎则说自己是崔大郎的情郎。可惜赵家的青年才俊,初婚就见了丈夫两位成双成对的情人,亏得赵家娘子端得住,硬是将人安抚住封口,又忍住气叫来医师为崔大郎医治保住他一条小命。
事后论起来,伤人自是罪过。可偏偏是这样惊世骇俗的丑事,赵家和崔家要考虑声名,伤人的娘子要顾虑性命,便也没报官,一并瞒下来。这事太刁钻,赵家算是打落牙齿和血吞,就差没和崔家翻脸了。而崔家人也无语,只能暗恨崔大郎不做人事,再在背后查找到底是谁设的局。
至于姬赤华是怎么知道的,当然是临月遭不住这事,只能求到端王府寻个御医,兜兜转转还得是玉照出面去交涉。
姬赤华为这场闹剧下结论:“也不知道玉照哪儿找人出的主意,未免太损了。”
阿四举起小手问最后一个问题:“她们是怎么进的赵家门?”
“这个啊……”姬赤华轻笑道,“总不能是翻墙,只能是正正经经从跨过门槛进去的。至于她赵家的门进了什么样的人,又是怎么进的,我们这些外人怎么会知道?”
噢,阿四受教,那就是赵家请进门的宾客之一了,世家大族就亲戚多,谁知道是拐了几个弯的亲戚。
虽然这是个精彩的故事,但阿四还是不相信以上就是全部。奈何姬赤华已经起身要出门上衙点卯,不好阻拦。
阿四深知人不能难为自己,回丹阳阁找了雪姑吩咐:“快去帮我打听打听崔家刚嫁出门的大郎的事。”
雪姑得令就要出门,阿四又叫住:“等等,不只是崔大郎,把赵家娘子的事也问一问,我要知道她和玉照阿姊或者二姊的关系如何。”
事关当朝亲王,雪姑不能保证,为难道:“楚王之事,妾不一定能打听清楚。”
阿四摆摆手,毫无愧色:“先试试嘛,我觉得二姊要是知道你去帮我打听的,说不定会让人直接告诉你。往太子阿姊那儿也使使劲,三姊和玉照府上也问候,总有人会乐意的。等你和她们混熟了,以后不就都方便了?万事开头难嘛。”
雪姑踌躇:“那四娘接下来要去……”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