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20-24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菜……”

    姬无拂眼波一划,不乐道:“我累了,还是先去歇息吧,餐饭什么时候吃都来得及。”

    “住处某安排在……”

    姬无拂双手抱胸道:“这就不劳烦了,我事先与怀山尤家通过气,要到她们宅院暂住。”

    “是……尤家是有爵在身的大户,宅院在磨县确实是最好的了。”林县令摸不着头脑,不理解初来时好声好气的秦王,一转眼就冷脸待人了。

    虽然闹不明白,林县令依然满脸笑容地亲送贵人到尤家宅院外,然后被姬无拂冷语打发。

    林县令脸色终于有些挂不住了,吴王才说了句公道话圆场:“四娘,你路途劳累不假,林县令也是一片好心,莫要迁怒于人。”

    林县令顺着台阶就下:“两位大王日夜兼程赶路,自然是辛苦的,某就不再打扰了,来日再登门拜访。”吴王微笑点头,令属官送人出长街为止。

    这头,尤家人显然早有准备,门户大开,一家老小都整装等候在大门外,远远见到车队就上前行礼迎接。吴王和姬无拂扶起带头的两个八旬老妇,免去繁文缛节,依照当地习惯以“阿思”称呼曾祖辈。

    姬无拂一改面对林县令时的臭脸,笑呵呵地说:“论起血缘,尤家与姬家是再亲近不过的,两位都是长辈,无需这般客气。”

    怀山昭公主的封地在怀山州,当年怀山昭公主与父兄起龃龉,二十多岁移居怀山州后终身再未归京。而尤家祖宗就是怀山昭公主的独子,怀山昭公主就在么些县的人家里选了一个顺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220-240

    眼的姓——尤姓充作独子姓。

    初听这故事,姬无拂想到的却是黄帝与蚩尤于冀州之野一战,黄帝姬姓,大周宗室以黄帝为祖宗,而蚩尤名中有个“尤”字,或许这代表的是怀山昭公主与父兄决裂之心吧。

    姬无拂说两句漂亮话还成,再多说就没话了,后面的寒暄还是交给吴王来。在姬无拂的记忆中,长姊似乎能和所有人都聊很久,端看她乐不乐意。

    吃过晚膳,尤家老家主带着两位血脉相亲的贵人,走进祖母屋。老家主笑说:“虽说是叫祖母屋,却是大家共有的地方,每一样东西都是共有的。你们……也是一样的,可以随便看看,或者玩乐。最好是多住些日子。”

    老家主论起亲缘,是太上皇的大母赵国夫人的妹妹的女儿——与赵昭后同一辈分,对姬无拂来说是曾祖辈。

    么些县的孩子不离家,女儿们的孩子都是亲姊妹,如果赵国夫人当年留在尤家生活,那么今时今日,皇帝和姬无拂或许也会是这个家庭的一员。

    “我的住处需要两三年建成,如果阿思不介意,我会在附近长久地住下去,时常来打搅阿思。”吴王无意与老人分辩其中差异,面带温和笑容,与这位豪爽的老人说起旧事,而姬无拂就摸索这个不大的屋子。

    老家主很高兴:“家里的孩子都长大了,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你要是愿意,大可以一直留在这儿。”

    母亲生下的孩子是有数的,么些县的女人会计算田地、家宅、自己的身体情况、家人的时间,确认能养好的孩子数量,绝不会毫无节制地生育。

    盲目的生育只会拖垮家族,田地承担不起过载的人口,粮食价格就会增长,当地人的生活就要受到影响,一旦再遭遇天灾兵祸,后果就难以预料了。

    这是林县令作为男人,永远的短板,他绝无法真正地作为一家之主去考量。而男人因生来的缺陷,本就不适合当家做主,更何况主政一方。

    外面为迎接贵人摆出的歌舞仪式走到尾声,一个中年男人进门向老家主低声说明。老家主先为孩子们引荐:“这是我的小男儿。”

    吴王特意修学过的礼俗派上用场,笑着叫人:“那该是叫阿普吧。”舅祖父的意思。

    尤家阿普有些内向,拘谨地向身份特别尊贵的孙女儿问好:“你们来到这儿,就和回家是一样的,务必尽兴。”

    怀山州的女人豪爽重义,而男人多情内向,家族团结长久的奥秘正在此间。尤家阿普是家族中颇受重视的男子,家中礼仪庆典都由他主持,而招待贵宾是女人的事,面对外人,尤家阿普有些局促不安。

    “阿普太客气了。”吴王心下升起一点不为外人所知的兴奋,对这片土地整整二十年的期待是值得的,她此刻的振奋,要比受封太子那一刻更甚。长途跋涉的旅人,沿着干涸的河床行走,在被渴意折磨到极限之前,她终于望见奇迹留存的一汪清泉。

    祖母屋内的摆件不多,地方也不算宽敞,母系的家庭人数总是不会太多的。如果能得天之护佑,每一代都不只有一个女儿,那么三四代的累积下,家族才会有几十人数。

    就在姬无拂准备回到吴王身边,听一听老家主说话时,转身之际的一抬眼,高堂上悬挂的画像落入眼睛。

    那是尤家至今供奉着的怀山昭公主画像,两百年仍然面目清楚,可见保养仔细。

    第223章

    姬无拂在画前怔愣许久, 画中人千般熟悉,她应当是见过这幅画的。

    不,应该要比眼前画像更鲜亮些。

    在姬宴平放火烧去的凌烟阁中, 也有这样一副画像, 姬无拂亲手抱出凌烟阁,是凌烟阁中唯一幸免的画像。两幅画细节笔触有所不同外, 模样基本上是一致的, 或许是赵昭后或者皇帝的手笔吧。

    姬无拂看够了画, 迈开步子回到吴王身边安坐, 指着画像问起来处:“那幅画是谁的作品?”

    老家主顺姬无拂手指方向望去,眯着眼看了一会儿, 笑道:“噢, 这个啊, 是怀山昭公主老年做寿旧部送来贺礼,据说是从她男儿家宅中抄出的旧画,宫廷画师的得意之作, 很贴合公主的样貌气质。”

    怀山昭公主远离鼎都父弟之前是有生育的,不过只有男儿。后来二十年过去,高祖驾崩, 太宗时期公主的男儿牵涉进谋反案,抄家流放死在千里之外了。

    作为公主的亲生孩儿, 手中或多或少有些旧物,被旧人送到怀山州来,未尝没有想要怀山昭公主相救的意思。公主性子果决,是绝不回头的秉性, 因而任由旧部说尽言辞,也只是留下了这幅画。

    发家开国的历史是弘文馆的必修课业, 姬无拂对旧事还算了解。虽然很多事情,当时的皇帝都不乐见为人所知,但是最终都会因为各种缘由留下只言片语的传闻,真相往往隐藏其中。

    太过远久的故事无可追忆,姬无拂点点头:“画得真好,能见怀山昭公主飒飒英姿,也算是没有白来这一趟。”

    “哈哈哈,大王喜欢就好。”老家主乐呵道,“家中也有擅长画技的孩子,大王需要的话,我让人临摹一卷送给大王。”

    姬无拂笑着推拒:“我向来摆弄不明白书画的妙处,得了好画也不知道如何保养,若是来日落到他者手中未免太过可惜,还是算了吧。”

    老家主便道:“这幅画对我们家来说意义非凡,能得大王顾惜,是尤家的荣幸。”既然贵人对其不感兴趣,那是最好不过的,便是临摹的画作,尤家也不大乐意赠与人。

    闲话说的差不多了,吴王带着姬无拂住到尤家,除了王府尚未修建完毕和对文化习俗的兴趣外,她要亲自向老家主交代尤二郎一事:“尤家二郎嫁到鼎城曾家,那是一户很和气的人家,同样随母居住,二郎本是过得很好的,可惜感染风寒就此病逝了。”

    尤二郎是出嫁曾家女后不久病逝,这样一条轻如鸿毛的性命,本无甚好说的,但他的运气很好,有着将他当做人而非筹码的亲眷。吴王对怀山州的现状还算满意,愿意多给尤家一点交代:“曾家上下我派人去查验过,二郎确实是病重,临死前留有书信给亲眷,我先前差人送还怀山州。阿思可收到信了?”

    信,当时是逐字逐句查验过才放出手的。下手的人做的干脆利落,没有留下太多痕迹,尤二郎毕竟是远道而来,不明白鼎城世家男子的阴柔手段,临死前也未能察觉端倪。

    吴王后来给了那家一个警告,逝者已矣,死去的人是无法回头的。

    老家主默默叹息:“万般都是命,当年是他自己想去,而今没能回来,也是命。书信我与他的阿咪们都看过了,多是些病重思念的言语,也不瞒大王说,他是后悔过的。只是病重,无力再返回家乡了。”

    山长路远,坐着花轿送进曾家的门,是很难再走出去的。老家主虽然不出么些县,却是知道外界情况的,一个在外面呆习惯的小郎,也很难再重新做回么些人了。

    从尤二郎离开那天起,她们就已经做好了失去这个孩子的准备。

    人活一世,实在太过辛苦。

    吴王不再提起这段老家主的伤心事,转头说起带来的礼物,老家主强打起精神来再聊几句,也提出了告辞。门外进来一个年轻女人,她带着两位外来的贵客走进尤家宅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220-240

    院内专门清扫出来的主屋。

    姬无拂放眼将整个屋子收进眼底:“这地方看着不像是用来待客的,倒像是主家自己常住的地方。”

    领路的女子是老家主的孙辈,眉眼相似,说话也是同样的敞亮嗓门:“我们素日里不住这城中的好宅院,既然两位大王光临,自然要住最好的,至于我们粗野惯了,乡下屋子住着才是最舒坦的。”

    尤家老宅在么些县,大部分人也住在那边。而磨县的宅院是朝廷天使前来封爵顺带赐下的,内里摆件都保存精细,平日里并不长住,只有需要迎接上方贵客才会进出。

    吴王既知她们心意,并不推辞:“那便要叨扰些时日了。”将人送到,领路人告退。

    甫一进门,侍从退下,吴王便与妹妹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而今我都到了下榻的住处,身边又有人护持,你也不必担忧了,早些回家去吧。”

    “嗯?我回去干什么?新都阿娘、阿姊们在,又没我什么事。我想在怀山州多住几天,最好是明年再回新都。”姬无拂跟着吃了一路的西风,还没感受感受怀山州的天地精华,就被长姊催促着家去,那份委屈无处言说。

    吴王站着由侍从帮着更衣,说话很是随便:“你要是和我长长久久地住下,当然是永远也不会有别的事端。不过,你来时不是说有想要去做的事情吗?我记得你在新都时候读了好些杂书,又在王府里设下馆舍收留落第学子,让人帮你研究什么算学、木工,重现旧日公输班盛况,还找人去搜罗能够远航海外的大船与船夫……不论你想做何事,你总是要回去,才能行事的。”

    王府内的动向肯定是瞒不过人的,姬无拂对旁门左道的一点儿追求,虽然让外人很不理解,但姊妹们也不会加以阻拦。

    或许有朝一日,姬无拂坐在山中也能影响天下大势,但目前的姬无拂是不行的,她有想要的东西却没能得到,迟早是要离开怀山州的。而这个时间,肯定是越早越好。初生牛犊不怕虎是独属于少年人的行事,与青年、中年人相区别,一旦过了这一阵,会错过很多。

    姊妹俩显然没能想到一处去,姬无拂突然警惕:“长姊不会是想要催促我回去,然后好看我的笑话吧?”

    婴孩时期,她的阿姊们都很喜欢逗弄小妹妹,最常做的事就是把鲜亮的玩具放在姬无拂眼前,又在下一刻迅速抽离。姬无拂与别的孩子不同,她不为这种小事哭泣,但会用黑白分明的眼睛盯着作恶人不放,大声哇啦哇啦再饿虎扑食抢回小玩具。

    婴言婴语被她的阿姊们视作“小孩喜欢”的一种表现。

    这点阿姊的恶趣味也表现在后来的诸多事端中,不会看着姬无拂吃亏,但也不会过早的给予帮助,她们认为这是妹妹的乐趣。

    “怎么会。”吴王诧异地瞥幼妹一眼,“你又不是小孩子了,我是希望你可以尽快去做想做的事。我从前也觉得死亡是遥远且无所畏惧的,真的快死的时候,还是活着比较好。”

    越王身死那一日,她发觉自己对掌控自己和别人的性命有欲望,鼎城叛乱的一夜,她认清自己尚且有未竟的心愿。吴王伸长右手,最后一次揉乱妹妹的头发:“人不知何时何地亡,有心愿要趁早去做啊。不要等待别人,即使是圣上。”

    离新都越远,姬无拂越能看见长姊不示与人的脱跳一面,说话无所顾忌、且大胆。

    姬无拂问:“如果我把事情弄糟怎么办?”

    “嗯?”吴王琢磨了一圈,也没在记忆中找到完全没犯过错的人,“宴平火烧凌烟阁、给陈文佳透露崔家消息……从未想过后果二字。生在天子怀抱中,是多么幸运的事啊,何故胆怯?”

    拥有的足够多会让人更害怕失去,还是更不怕失去?

    “我知道了。”姬无拂拿起桌上一个果子吃了,心里想的是:至少现在她还有人托底,收拾烂摊子,再过二三十年可就未必有这样的好事了。

    第224章

    听从吴王的建议, 趁早回到新都,去实现心中设想的未来——在这之前,姬无拂还有些事情必须在怀山州完成。

    漫长的路途中, 姬无拂一次也没能和林听云单独说话, 她在离开之前必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