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自己保护,才是最安全的。”
牢房里又沉默了许久。
于会长问:“你们会给我减刑吗?”
庭渊回他:“那取决你提供的情报有多重要。”
第303章 洗清冤屈
庭渊的话戳中了于会长的心。
家人对于会长来说非常重要,他不能够让自己的家人置于险境。
他可以去死,但他死后,他的家人是否能够平安生存。
庭渊承诺他:“你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如实相告,你的家人,我们会送到安全的地方。”
于会长经过一番挣扎后,决定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和盘托出。
“李青云确实是被诬陷的。”
听到这句话,庭渊松了一口气,这件事终于能够被定性了。
于会长道:“诬陷他的人不是我,是计家老大,计家和李家多年来一直都是竞争对手,计家的酒,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看,并不比李家的酒差,但销量相差能有十倍,同光城一年往外销的酒,六成都是李家的,计家和张家只能从剩下的四成里面分。”
“只是如此,大家倒也能继续搭伙共事,可偏偏李家萌生了要退出果酒商会,降价果酒,恢复平价的念头,这无疑是损害了大家的利益。计家老大暗地里买通了计家的制酒师,里应外合地给李青云做了一个局,在李青云参赛前夕,故意烧毁了他留样的酒,而后又在李青云参赛当日,让这位制酒师站出来揭发他。”
“先将李家推上风口浪尖,而后再收买李青云身边的人,由他们站出来指证李青云剽窃,到时候再由商会出面,以给广大群众一个交代为理由对李青云实施禁赛,而后再对李青云家的酒坊进行封禁,不给他们家的酒发销售许可证,李家即便是退出了商会,短时间内他们也不能对外销售自家生产的酒,来为其他家争取更多的时间。”
于会长所坦白的内容,和庭渊等人调查出来的内容相差无几。
庭渊问:“当初站出来诬陷李青云的人,后来突然就在家中酗酒身亡,是杀人灭口?”
于会长点了点头:“没错,也是计家老大干的,人是他收买的,他担心对方以此要挟或者出尔反尔,派人去将他杀了。”
“李青云的小舅子站出来指证李青云剽窃是真的,背后也是计家老大在操控吗?”
“是。”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于会长自然不会再有任何的隐瞒,“李青云的小舅子和一个歌姬生了情愫,将歌姬养在隔壁的锦簇城,每个月往返两个城池之间,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消息传入他正室夫人的耳中,两人在家里大闹,正室夫人一气之下便踹了对方一脚,没想到给踹坏了,而外面的女人有了身孕,腹中胎儿再有几个月就能生产,李青云的小舅子失去了在那方面已经不行了,这孩子就是他们家唯一的血脉,便想着将那女子以妾室的身份娶进门,作为交换条件,对正室夫人的行为既往不咎,这件事闹得城中人尽皆知,李家当时因为李青云被诬陷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计家老大便让人绑架了这个女子,以他们家最后的血脉来威胁李青云的小舅子做伪证帮助他们诬陷李青云剽窃。”
“李青云的小舅子一家被灭口,也是计家人暗中指使的吗?”
“是。”于会长叹了一声,“计家把事情做得太绝,但我上了他们这条贼船,我也没办法下船,只能助纣为虐,也是担心李青云的小舅子变卦,计家选择了斩草除根。”
至此,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就彻底弄清楚了。
于会长也在供词上签字画押,确保了这份供词真实有效。
走出地牢后,庭渊伸了一个懒腰,身上也轻松了不少。
有了这份证词,他们就能去计家抓人,李青云也能够洗清冤屈。
庭渊将证词递给窦明泽:“拿着这份证词去计家抓人吧。”
“是。”
窦明泽接过证词后疾步离开,召集人马前往计家抓人。
伯景郁道:“这个案子至此,李青云身上的冤屈是洗清了,只是很可惜,他的家人全都在针对他们家这场莫须有的污蔑中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穿回古代搞刑侦》300-320
不复存在,费尽心血,到头来也就只剩下他一个人。”
庭渊想到李青云这三年来的遭遇,心中也替他感到难过,“做了总比不做强,起码他的清白得以证明,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在背后掌控一切的人,都要为此付出代价。”
伯景郁:“这个好消息,是不是该告诉给李青云?”
庭渊想了想,摇头:“不急,他都等了三年了,也不差这一天两天,等到计家的人全盘招供之后,再将事情告知李青云。”
见庭渊如此谨慎,伯景郁问:“你这是担心还会生出什么变故吗?”
庭渊道:“如果计家的人死不认罪,这个案子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结。我觉得我们需要见一见计如康,看看他手里到底有什么样的证据,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撬开计家人的嘴,让他们认罪。”
“好,那我就让人去找他过来。”
面对伯景郁投来的见面邀请,计如康勾唇一笑。
他身边的人问:“公子要去吗?”
计如康疑惑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不去呢?”
“我只是觉得,他们对公子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计如康闻言哈哈大笑,“那又能如何呢?只要能够达到我的目的,就算他们对我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又能如何呢?我是会少一块肉吗?显然不会。”
计如康回里屋换了一身衣服,随后便出门去赴约。
伯景郁并未约在衙门与他相见,而是约在了茶楼里。
齐天王在南府的事情早就传遍了附近的城池,伯景郁北州的样貌实在是太突出,而他们又插手了李青云的事情,还能够被窦明泽以礼相待,这些种种都在表明,他们不是一般人。
随着这几日事态发展,计如康更加肯定他们的身份。
“我以为我们再见面会是衙门。”计如康朝庭渊和伯景郁行礼,“现在是否可以喊上一声钦差大人?”
庭渊道:“我们是私巡,你就拿我们当普通人也没问题。”
计如康:“可不敢,大人不如直说,找我过来是有什么事?”
庭渊也就不拐弯抹角:“你的手里有你大伯买/凶/杀/人的证据,对吧?”
“确实有。”计如康笑了笑,“大人这是考虑清楚了,希望我能够将证据交给你们?”
庭渊点了个头。
“要我将这些证据双手奉上,自然也是可以的,不过我有一个要求。”
庭渊眯起眼,“你昨天可不是这么说的。”
“昨天我说的是合作。”计如康纠正道。
合作,是双向的,而非单向。
庭渊:“你借我们的手来扳倒你大伯,你大伯一家被扳倒,你能够如愿掌权计家,这难道不是合作吗?”
“这只是我的合作意向。”
庭渊有点无语,“那你说说,你的诉求是什么。”
计如康道:“我需要李青云将李家的配方交给我——真正的配方。”
“趁火打劫。”庭渊和伯景郁对视了一眼,还真有你的,趁火打劫打到他们头上了。
计如康:“我不觉得是趁火打劫,这是等价交换。”
庭渊道:“我想现在你的大伯他们已经被抓捕,我们手里也并非没有证据,于会长在牢里已经什么都交代了。”
计如康倒也不意外的,“我知道他会说的,他了解我大伯做事的手段,只有死人才是最安全的,但他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他的证言,不足以让我的大伯被定罪,在你们没有足够的证据的情况下,我的大伯也不会主动认罪,所有你们能够想到的调查方向,我大伯早就已经抹得一干二净……除了我手里的证据。”
言语间充满了自信。
庭渊沉默片刻后说道:“涉及李家的配方,我们做不了主。”
计如康:“我知道你们做不了主,但你们可以将李青云叫来,我们一起坐下来聊一聊,看看李青云是否愿意用他家的配方,来换我手里的证据。”
庭渊再度和伯景郁对视,站在庭渊的角度,他希望这个案子能够尽快了结,也希望罪人能够得到应有的惩罚,但只靠于会长的供词,对于李青云小叔子一家的死,以及污蔑过李青云制酒师的被杀人灭口,没有任何的证据从旁辅助,事发已久,证据早已湮灭,想要完全给他们定罪,将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庭渊没有把握能够完全突破计如康大伯的心理防线让他认罪。
伯景都知道庭渊为难,说道:“交给李青云自己做决定吧!”
惊风立刻去找了李青云。
庭渊他们在茶楼等着。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惊风将李青云带来了。
路上惊风已经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告诉给了李青云。
李青云见到他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愿意交换。”
配方对他们李家来说很重要,但他们家为了配方家破人亡,距离洗清身上的冤屈为李家正名仅有一步之遥,李家的原始配方也早已被公布,李青云选择清白,让自己的父母清清白白,李家上下都是清白干净的。
李青云愿意交换,计如康求之不得。
庭渊问李青云:“你想好了?”
李青云点头:“我想要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对于李青云来说,配方远不及自己父母的清白和性命重要。
而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李家真正的配方和原来的配方,只多了一样东西,就是李青云给庭渊和许昊吃过的醒酒药。
很多年以前,李青云的父亲制酒时,不小心将醒酒药掉进了酒缸里,他做好了一缸酒全数损坏的准备,但怎么都没想到,最后打开酒缸验收的时候,以为会损坏的那一缸酒会是最好的,解决了他们果酒入口后会微微涩口的问题。
经过多番实验过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比例,从此李家的果酒开始畅销。
谁都想不到,如此美味的果酒,竟是因为一个意外而诞生的。
庭渊拿到证据后,马不停蹄地赶回衙门,去地牢里审讯计如康的大伯。
计如康的大伯对于自己突然被抓进大牢,心里隐隐约约地有猜测。
庭渊现身来审问他,验证了他的猜测。
但他的心中并未感觉到一丝一毫的慌乱,面对这一切,他早已将所有的证据都毁灭了,即便有人指证他,也没有任何的证据。
只是他忽略了一点,一旦走上杀戮这条路,就需要不断用另一场杀戮来掩盖。
他派去将制酒师灌死在家中,那个人就有他的把柄捏在手里,一个杀一个,除非到最后自己动手杀掉有他把柄的人。
而他最信任的手下,自然也是掌握他证据最多的人,同时也是他必须杀人灭口的人。
计如康给他们的证据,就是这个人在死之前写下的一封书信,这封书信上面将计如康大伯所犯的所有罪行,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穿回古代搞刑侦》300-320
全都一一写清。
一旦其遭遇任何不幸,就要将这封书信交给计如康。
只有把东西交到对手的手里,才能够确保自己的家人绝对地安全。
计如康拿到这封信后,派人保护了他的家人。
而这封信的存在,计如康的大伯并不知道,这也就是他为何会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天衣无缝,完全不害怕庭渊手里有任何关于他所犯恶行的证据。
庭渊当着计如康大伯的面,将计如康给的这封书信从头到尾地念了一遍。
计如康的大伯满脸震惊地看着监牢之外的年轻人,怎么都没想到,他的手下在死前还写过这样的一封信。
很快他便冷静下来,“这只是一封信,这能说明什么,都是污蔑。”
庭渊道:“绝大多数的恶人都如你一般,不见棺材不掉泪,对自己身上所犯下的恶行,坚决予以否认,却又在如山的铁证面前忏悔以求从宽处理。”
真正的恶人,悔过自新的特别少,能够让他们悔过自新的,永远都是死亡。
眼前之人也是如此。
还在抱有侥幸的心理,面对庭渊手上的这份证词,他依旧是一副你们没有证据就不能拿我怎样的表情。
“这上面列有你十几项罪名,找到你的犯罪事实,对我们来说,只是迟早的事情罢了,我劝你不要抱有太大的幻想,认为自己还能够平安地走出这个牢房。”
离开牢房后,庭渊去了前院,将信上所有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交给窦明泽去一一查实。
窦明泽看着自己手上一大堆干不完的活,在心底默默地叹了一口气。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