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依然遵循周礼,以身高为标准来判断百姓的年龄,“七尺谓年二十,六尺谓年十五”。
要等到魏晋时期,才在江南地区兴起生辰习俗。(2)
故而,眼下达官显贵往来之时,虽常有“祝寿、献酒、献金”之举,却并非庆祝生辰,而是类似后世看到君王就喊“皇上万岁”之意,随时随地传达一份人们对“万寿无疆”的祝福。(3)
正因如此,在一场筵席所耗甚大、无比珍贵的眼下,列国除了君王可设寿宴,并不会再为他人举办。
但在嬴政心中,明赫并非寻常孩童,他的到来,为大秦带来太多无可估量的贡献,他不但让今日之秦国愈发富强,还让自己有机会及早修正秦法之弊端,将秦国从悬崖之上拉回正道。
故而,无论是出于感恩仙人的公心,还是他对小崽私心里的偏宠,都想给这孩子破例风光大办。
只有如此之殊遇,方能让小崽在成长的岁月里,避免遇到不长眼之人、拿他并非秦王亲子一事,说些闲言碎语伤了孩子的心。
为给明赫收集万民之祈福,他今日还以小崽的名义,给秦国境内每户人家,皆发了黍米两斗、精盐两斛。
黍米也就罢了,盐在列国皆是价值高昂之物,秦国如今按明赫提供的制盐之法,各地以数道卤池过滤,盐再无半分苦涩之味,食物愈发美味,如此一来,百姓对盐的消耗亦稍微大了起来,今日因九公子生辰而能举国得盐,着实算得上普天同庆了,可见老父亲之用心良苦。
夜幕时分如约而至,设宴的六英宫挂满了藩国献来的随侯珠,华美的宫殿被衬得亮如白日,欢快的击缶声中,华阳太后与宫中女眷寒暄着走来,大臣们依次捧着礼物入座,宫人亦鱼贯而入摆设酒具餐盘,如今秦国宴会之上亦是高桌高椅,倒省却了众人的跪坐之苦。
在大巫以蓍草占出吉时后,身穿佩绶玄衣纁裳、头戴通天冠的嬴政,便满面含笑抱着一身繁复黑红新衣的明赫上殿。
同样身穿礼袍的扶苏和弟妹们,跟笑眯眯来到殿中,举着手中涂成五色的桃木,围成一个圈且歌且舞,“君曰卜尔,如月之恒,图禹钩象,日夕供养”(4)
这是西周之时流传下来的诸侯祈福礼仪,初时,人们以犀牛角所制“酒杯”举于头顶高歌,再配之以巫师热烈的驱邪舞,以示万寿无疆、百邪莫近之意,但在扶苏几个以“自家兄姊祈福心意更诚”的强烈要求下,嬴政便同意这流程由他们来进行。
今天的明赫,正矜持地笑出八颗牙齿看着他们,按他如今孩童之身的本能冲动,真恨不得张牙舞爪地呲溜爬下去参与。
可今日是父王精心为他筹备的生辰宴,他可不能搞砸了,所以,今日他必须克制自己乖乖的。
等会,他还有一个惊喜要送给父王呢
祈福仪式结束后,嬴政以父亲的身份,笑着起身表达了对众人表的感谢之情,满殿之人便齐齐举起玉尊高声祝酒,接着,在华阳太后等亲眷纷纷送上礼物后,朝臣以官职最高的隗状开始,依次献上自己准备的生辰礼。
这时节,祝寿所献之礼多为黄金,但少部分知晓明赫“仙童”身份的大臣们,都不愿以黄金敷衍,很是认真地下了一番功夫制作礼物——
隗状送的,是一块寓意吉祥的玉佩;
王绾送的,是一支以黄金为杆的毛笔;
李斯送的,是一颗雕刻精美的黄金仙桃;
王翦送的,是他亲手所雕的黄金老虎:
蒙恬送的,是他亲手制作的黄金小弓
待大伙送完礼物后,桓猗才请罪离殿,从丹墀处拖来一个麻袋上前,喜笑颜开道,“王上,臣为九公子打了一把金锁”
说着,哗啦从麻袋里,拎起一把沉甸甸的金锁,明赫立刻瞪圆了眼睛和嘴巴——好家伙,这锁至少得有一两百斤重吧!
明赫不知道的是,对嬴政一片赤诚的桓猗,既感激他为君王带来如此多助力,又隐隐担心在这稚子多早夭的时代,这副血肉之躯养不住九公子的仙魄,便遮遮掩掩请教了巫师,得知可用“长生寄名锁”驱灾除邪安魂,便命人打了这把金锁。
自然,按桓猗的性子,他认为这锁打得越大,明赫的寿元便越稳固,在他的再三添金之下下,最后工坊就打出来了这么一把大锁
要知道,这时节送礼之黄金,并非掺铜之“青铜”金,而是眼下纯度最高的货币黄金,仅这把锁,就足足耗费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60-70
了桓猗南征北战攒下的半数身家,可见他此番送礼心意之诚。
大臣们俱是震惊不已,怪不得桓将军方才非要拖着麻袋进宫,原来他竟喜爱九公子至此!
嬴政只看一眼便揣测出桓猗的心思,颇有几分感动——小崽当日之心声,让桓猗从李牧手中逃出性命,如今也算得是冥冥的缘分了。
如此将近一个时辰过去,随着君王一声令下,激昂的缶乐变成了轻缓的琴乐,愉快的用餐饮酒环节开始了,一时众人推杯换盏,言笑晏晏。
小寿星明赫坐在父王怀中,不再如往常那般行“手抓胡塞大礼”,而是乖巧地张嘴等喂,装得十分斯文。
殿下许多不明就里的大臣,看着英姿俊逸的君王和玉雪可爱的孩童,真是越看越觉得二人颇有父子之相,不由悄悄揣测着:莫非,九公子实则是王上宫外之沧海遗珠?
眼下,既然连生辰都没什么人过,更遑论仪式感十足的“抓周”,那也是魏晋时期才会出现的习俗。
但明赫今日已经非常高兴了,父王为他举办了这么隆重的宴会,是因为他满一岁了,父王很爱他!
想到这里,他圆乎乎的脸上现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嘿嘿,满了一岁的我,终于可以送个惊喜给父王了!今天,我要让大臣们羡慕父王、羡慕得嗷嗷叫!
做出眼下这个决定,也是他与系统商量的结果,随着他日渐长大,肯定会接触到更多人,难保不会在言谈间、不经意流露出不符孩童行为的蛛丝马迹。
与其令人生疑再去设法化解,不如一开始就打造一个“早慧神童”的人设,这样一来,以后行事就便利许多。
于是,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先是可爱地仰头亲了一下嬴政。
然后,脆生生地喊出悄悄苦练许久的发音,“父王父王,我爱父王!”
第64章
随着他这声清脆又响亮的表白响起, 殿中的窃窃交流声登时安静下来,只剩轻柔的琴声在空气中缓缓流淌。
众人实则并未厘清眼下的状况,只是被这惊世骇俗的童音“争宠宣言”惊呆了——
一则, 按宫规礼仪,如此场合无人敢大声喧哗,便是诸公子公主亦要轻言细语行事。
二则, 对含蓄而羞腆的华夏古人而言, 在漫长的千年时光里,“爱”之一字,可与家国天下苍生相连, 却从不直白与世间情感相连。
在这时期,爱情当是“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亲情当是“仲由百里负米, 生事尽力, 死事尽思”, 友情当是“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1)
总归此时无论贫富阶层, 整个社会对待表达感情一事,皆是含蓄而委婉的, 而父母子女之间更是万分羞于提起感情。
此刻,竟有孩童当众大大咧咧喊出“我爱父王”这种话, 着实让他们眼珠子都快惊掉了!
大臣们小心翼翼偷瞄着坐于左侧的几位公子公主, 暗暗揣测着:莫非, 是哪位年幼的王嗣见王上今日独宠九公子, 忽然生出了争宠之心?
坐在华阳太后身边的云夫人和卜夫人等人,也怀着同样的想法, 担忧地望向看着自家幼子幼女,生怕这奶声奶气的争宠之言,乃是出自他们的口中
李斯却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了殿上的明赫,他为何觉得这稚嫩的声音有些耳熟,似乎是九公子的心声?可看众人的表情,他们分明也听到了,奇怪
众人这些猜测实则不过瞬息之间,待他们迅速回过神来,年轻的君王已挥手让琴师停下演奏,望着怀中的稚子,语气温柔又确信,“是明赫在跟父王讲话吗?”
众人乍然一惊,急忙齐刷刷盯着殿上,生怕错过了接下来的神奇时刻,一岁会开口的孩子世间偶有,但他们说的多是些叠词,罕有能完整蹦出句子的——我秦国,莫非要出一位一岁能言的神童?
实则,嬴政方才听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也以为是小崽的日常心间碎碎念,但大殿突如其来的安静,让他立刻意识到:不可能所有人都在这一刻同时听到小崽的心声那么,是吾儿会说话了?
果然,他话音一落,明赫就伸出小短手软乎乎搂住他的腰,一字一句清晰地回答道,“是的呀!明赫最爱父王了!”
此言一出,嬴政眸中霎时亮起熠熠华采,座下满殿皆惊——果真是九公子!
虽稚子不懂委婉而直呼“爱”之词,但不管怎讲,他吐词之清晰,语序之井然,甚至还能精准回复大人之问话,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在如此吉日而现世神童,真乃预示大秦国运昌盛之兆也!
争宠?不存在的,人家九公子本来就是王上的心尖尖
想到这里,众人不免升起强烈的羡慕之情,纷纷回想自家儿女首次开口说话的场景,想来想去,无非就是喊了声“阿父”或“阿母’,哪会说这等令人激动之言?
“爱”字喊出口虽让他们感到羞耻,但设身而想,一个未曾沾染半分世事熏陶的幼崽,若开口第一句话,便是如此纯粹真心的“爱父”之言,换成是他们,恐要高兴得三天三夜睡不着!
便是李斯几个知情者,亦生出“虽知九公子并非凡童,但如此乖巧又如此聪慧之稚子,偏生还如此孝顺,王上真有福气啊”的感慨。
嬴政听着明赫这话,唇边的笑意再也压不下去,遂畅快抱着小崽起身,爽朗笑道,“吾儿今日给了寡人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众人急忙再次起身,举尊齐声恭贺王上喜得神童。
明赫歪着脑袋打量着座中众人的神色,笑得眉眼弯弯,有一个我这样的孩子,总不算太给千古第一大帝丢脸吧?嘿嘿。
扶苏几人也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硬生生忍着冲上去讨一声“阿兄”“阿姊”的冲动,悄悄夸赞道,“小九真乃世间最聪颖之孩童”
在这满殿的热闹之中,华阳太后含笑望向嬴政,见他神采飞扬的面庞流动着曜曜光华,显见眼下是发自内心喜悦万分的,不由颇感欣慰。
政儿这孩子历经了太多苦,如今能有个小家伙让他心中盛上几分甜头,自是极好的。
一场热闹的生辰宴圆满散去后,嬴政兴致勃勃想听小崽多喊几声父王,实在不舍与他分开,便将他抱往章台宫,扶苏本想一同前去,但他要补今日参加宴会落下的补课业,只得先行回到东殿。
明赫努力了这么久,终于能跟父王说话了,自然是非常兴奋的,他这一路恨不得把前世没机会跟始皇大大讲的话,一口气全补上,奶呼呼的声音絮絮叨叨问个不停,“父王,您爱我吗?”
嬴政揣测着,许是仙界之人,皆喜这般直白奔放之言?但多年的王族教养,让他实在说不出口这“爱”字,便温声道,“寡人自然最喜爱明赫。”
明赫压下心中的失望,努力伸着小手比划着解释给他听,“父王您看哦,喜爱只有这么一点点,而爱是有很多很多的”
在他锲而不舍的追问下,终于得到君王无奈的回答,“寡人爱明赫。”
明赫兴冲冲“么”地亲了父王一口,伸开一只手臂大喊道,“好嘞!爱就大声说出来!我赢明赫也最爱最爱父王了,我今日收的生辰礼,要全部送给父王当私房钱!”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60-70
卫尉们头一回见识这等情景,皆在努力憋着笑意,神童九公子,果然与众不同!
嬴政哭笑不得,宠溺地摸着他的小脑袋,小崽呀,素来是这般热情似骄阳的孩子,但寡人堂堂君父,岂能当真卷走你这点生辰礼?
二人前脚回到章台宫,张良便来求见,他此番自是为攻魏之事。
明赫见大人要谈正事,马上乖巧坐在一旁,自顾自数着簸箩里的菽豆。
这是五黑为他打造的小号簸箩,长宽不过一尺多,为防边缘割手,还用麻布细细缝了边,装上些菽豆,便足够一个孩童玩上大半天了。
实因明赫玩厌了拨浪鼓,又不喜小老虎,却对地上掉的各种稀碎小物感兴趣,嬴政只得让五黑打造了这“玩具”,小家伙果然兴趣极浓。
自然,若是寻常孩童,智力不足之下难免误食,嬴政断不敢给他玩这个,但明赫本就与旁人不同,他特意观察了一段时间,小家伙从不会将豆放进口鼻,这才放下心来。
此刻,张良正在与君王小声交谈,“王上,臣听闻魏王痴迷丹药,便打算从魏国天师为突破臣昨日收到探子回禀,有位张天师堪称魏王身边第一人,魏王对他言听计从,十分敬重。”
嬴政端坐殿上,倾身向前问道,“如此说来,子房欲收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