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20-13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对方比他高比他壮呢?

    待英布转回身后,他不由暗松一口气往身后看去,嚯,又排了这么多人!

    这一等,就从早上足足等到日落时分才轮到他们,英布轻而易举便举起一个磨盘,在文吏处登记姓名年龄住址后,终于满怀希望踏步朝回乡的方向走去,只盼着能早些开始修路,这样一来,他不但能吃上饭,还能攒下些银钱,日子总算有了盼头。

    想到这里,他再次抬手摸了摸面上的刺字,心中充满了无奈。

    他顶着这样一张脸,结束刑徒生涯回到故土后,往日熟悉的六县乡邻皆视他为豺狼强盗,因为照楚国的风俗,只有盗匪和杀人狂徒才会被刺面。

    可在秦法之中,“弃灰于道者”亦会被处以黥刑。(4)

    父母双亡后,他几年前想去秦国闯荡一番天地出来,哪知在抵达咸阳郊外时,不懂秦律的他将烧火熬煮野豆的草木灰,随意倒在了路旁,又凑巧被巡视的秦国中尉军抓住

    他连咸阳的城门都没迈进,便被抓进军营刺了面,又被连同一批刑徒一道押往秦国刚攻下的太原郡修缮城墙,这一修,便是三年

    在秦始皇大赦天下后,对秦国有阴影的他立刻逃亡家乡六县,哪知,家乡也成了秦国的地盘,而他的乡邻熟人皆不肯雇他耕地,他问便县中豪强要不要家臣,皆吃了闭门羹——楚人是极避讳与刺面匪徒打交道的!

    回到楚地的英布时常上顿不接下顿,过得竟还不如在太原郡当刑徒好,至少,秦国每月会给刑徒发放一石糙米之粮,并会在夏秋两季为他们备制衣裳。

    如此一来,原本对秦国恨之入骨的英布,竟无比怀念起秦国来,甚至,他近日开始认真向里正请教秦律,想再设法犯上一回不轻不重的罪,好重新再当一回刑徒。

    正在山重水复之时,始皇帝竟下诏征募修路工人,他听完里正宣布这消息后,忙第一时间兴冲冲赶来县衙报名。

    思及此,英布顿下脚步,扭头朝身后望去,只见那好心提醒他的中年妇人,正小跑着朝他追来,热情喊道,

    “小兄弟,我也通过征召啦,往后我等若分到一处地界,莫忘了互相照应哇说起来,我家中长子与你年纪相仿,力气倒比不得你,还好今日来的不是他我的力气是最大的哈哈哈”

    她方才与中年男子争执之时倒并未说谎,接到里正通知的第一时间,她一家便打定主意要挣上这笔修路银钱。

    但他们是有良心之人,如果成为秦人后,既得了君王数番施布之恩德,前去修路又有每日30钱领,是无论如何也不忍派个力气小的家人前去糊弄朝廷的,是以,力气最大最勤快的她便来了。

    英布边笑着附和,边继续往县衙方向张望,中年妇人笑着指向一旁角落里蔫头耷脑的中年男子,问道,“小兄弟,你在找他吗?哈哈哈,他堂堂一个男子,竟连个百来斤的磨盘都抱不动,笑死老娘了哈哈哈”

    中年男子立刻涨红着脸朝她怒目而视,妇人也不甘示弱地做出挽衣袖的姿态,大嚷道,“来啊,打一架!老娘倒要让众人看看,想趁机占朝廷便宜之人是谁!”

    英布亦露出些笑容来,朝那男子晃了晃拳头,男子面色一变,急忙一溜烟跑了。

    这时,听到妇人嚷嚷声凑上前的其他妇人,亦满面春风凑上来七嘴八舌道,

    “此等连个磨盘都抱不动的鼠辈,竟有脸嘲笑我等女子不可修路?”

    “就是,我看他呀,才是黑了心肝想来占朝廷便宜的!”

    “呸,这不要脸的腌臜货!我等当日险些被天杀的楚王害得缺粮饿死,是陛下以粮换麦秆给了我等一条生路,如今,朝廷派人为我等送来高产粮种,为我等盘火炕、造水磨,还要我等孩儿后人修公学,不收束脩教他们读书识字!这哪一桩,不是我等连梦里未没见过的?陛下乃是天神将士,对我等是何等仁义啊!这些腌臜货不思报效陛下之恩德,竟想浑水摸鱼占朝廷便宜,真该死啊!”

    其他人听了这话,也纷纷附和着骂了半晌,同时她们皆认为,县令以考验力气来选拔修路之人,实在是极英明的,修路不就是力气活吗?在她们看来,谁家力气大谁上,才对得起陛下!

    妇人们边叮嘱着英布要好生为朝廷卖力,千万不能学方才那狗东西只会耍嘴皮子,边在县门外岔道分手,三三两两踏上了回家的路。

    英布悄悄往山上摘了些野果囫囵充饥,这才踏着月色往家中走去,比起来时忐忑的心情,他心中此刻平静又快活,力气?只要秦国能供他吃饱饭,他有的是力气为秦国卖命一辈子!

    嬴政没想到的是,各地郡县竟在短短数日内,便将朝廷下发的征募修路工人任务完成,甚至,各地郡县官员还为他征来了许多民妇。

    原本,随着远超征募人数的百姓涌入,面对供大于求的应聘市场,各地秦吏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力气来选拔修路之人。

    他们的想法与六县县令一样:既然王上未指定要征集男丁,想来并未限制男女之别,只要力气大就行。

    在一瞬的惊讶后,身为只重视工作效率与人才的帝王,嬴政确实并未在意此事,他即刻下诏命桓猗蒙武等诸将带人前往各地监督。

    六月初,秦国修路一事正式启动,除却百万修路工人与监工的将士,水家那帮老者也亲自奔赴各地现场指导。

    而明赫却并未因此松一口气,反而陷入了新的烦恼之中。

    因为,在一切全依赖人力和畜力的时代,纵便水家的方案再省时省力,要修完一个覆盖七国故地的浩大工程,纵便百万民夫一齐动工,最快也要耗时七八年。

    他跟韩信一起趴在地上,絮絮叨叨嘀咕着,“别的不说,光是往各地运送水泥沙子等原料,就要耗费不少人手与牛马在往返的路上,好烦呐”

    连两千多年后的后世修路修桥,都要涉及各种材料的跨区域调配,更别提眼下的大秦了。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120-130

    韩信忙安慰道,“五黑子前些日子,已带着少府众人造出许多加宽加长车厢的马车,如此定能一趟多运很多”

    明赫鼓着小脸墩道,“不够,还远远不够”

    一辆马车就算装再多,运力也不可能达到半吨,他想要的,是一日就能奔驰几千公里的高铁货车,只有这样的效率和速度,秦国才能在尽快短的时间内修好路——修路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实在太过庞大了,多拖一日,就要多消耗国库许多钱粮,他是父皇的小棉袄当然要多考虑些。

    正在韩信绞尽脑汁想再宽慰九公子之时,明赫脑海中突然响起一道女声,

    “恭喜您,宿主已完成为秦国连灭三国的开疆拓土任务,合集大礼包正在到来中”

    明赫立马惊喜嗖地爬起身,还没来得及跟系统搭话,就听见“嘀”的一声后,那道女声继续不疾不徐道,

    “价值400亿善意值的二十台黑科技时代自带轨道半空超速高铁已备好,正在传输途中,请您注意查收”

    明赫下意识抬手摸了摸脑袋,想啥来啥?难道我真是个福星?

    这时,系统兴奋到变形的声音传来,“宿主,我们有可以运货的高铁了!单次载货量二十万吨的高铁!”

    第124章

    虽然系统在快速浏览说明书后, 发现这二十台载货高铁跟地动预测仪一样:在完成目标任务后,它们就会自动销毁。

    但它和明赫仍然难掩兴奋而激动的心情——在史书记载中,秦始皇时期修建的连通咸阳之驰道, 皆“厚筑其外,隐以金椎”。(1)

    这意味着,这大工程除了要用到水泥黄土等材料, 还需搬运大量巨石与青铜铁椎筑实地基。

    而有了这载货量超大、速度超快的自带轨道高铁, 就能高效往返于全国大大小小的郡县之间,专门运送水泥沙石黄土与钢铁,可以省出大量时间与人力, 还能防止拉车的牛马过劳而死。

    除了这些载货高铁,系统规则这一趟赠与明赫的大礼包里, 还包括数百万株三年期各款茶叶苗、一百多万株六年期橡胶树及制作橡胶方法、活字印刷术及楷书常用三千字模具、大蒜素制作方法、世界地图与航海指南、玻璃吹制法与夹金贴丝工艺等商城早已断货的商品,总价值数千亿善意值。

    当然, 伴随这些丰厚奖励而来的, 还有系统规则终结任务的通知:由于系统规则默认的开疆拓土领域范围, 是六国所在的中原各地, 如今随着六国的灭亡, 这项任务便至此结束,以后不会再发放奖励。

    明赫虽然十分不舍, 但也明白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他诚挚而认真地表达了对方数番襄助秦国的感谢后, 就与这个天上砸下的大馅饼就此告别。

    好在, 如今秦国疆域已囊括七国, 人口更有两千多万之众, 比未统一前翻了数倍,他每天能得到的善意值也跟着水涨船高翻了几番, 倒也可以快速攒些积蓄兑换物资。

    接下来,朝廷又召集另一些人手,开始往土性气候适宜的郡县,移栽三年期茶叶苗和六年期橡胶树,这些接近成熟期的苗树种下后,最多只需过上一两年,茶叶就能采摘、橡胶也能割胶了。

    虽然朝廷下发的诏书中,将二十台穿梭在各地半空运输建筑材料的高铁,称作“仙界高铁”,但大秦万民心照不宣地坚信:它们一定是遨游于仙山的神龙所化,受陛下召唤而前来襄助大秦的。

    若不然,纵便是仙界之铁,又怎能吞物无穷而能盘旋上天?

    对自幼听着上古神话长大的古人而言,仙界神兽能飞翔化形、能一口吞下无穷物资、能呼风唤雨改天换日,皆是神话故事中神兽们本就拥有的本事,虽然如今亲眼所见,有令人瞠目结舌之惊,但更让他们倍感震惊的是——

    陛下竟能一趟召集二十条仙界神龙助大秦修路,是何等无上威风啊!

    怪不得自盘古开天地一来,人世间历经君王无数,唯有陛下登基之日,上苍为他洒下五彩云霞庆贺!

    这般想着,众人在满腔自豪激动讨论之余,又忍不住对君王敬畏悄悄愈增,那可是能召唤仙界神龙的陛下啊!

    如此一来,那些原本躲藏在燕楚深山数月,准备待秦军大规模扫盗风头过去,再重出江湖东山再起的盗匪们,在亲眼抬头看着半空中快速飞过的蜿蜒“巨龙”后,在派喽啰打探出它们皆是秦王请来的助力后,不得不怀着同样的“秦王竟有神龙襄助”之猜测,在惊惧交加中纷纷走出深山,纷纷主动向官府自首服刑。

    成功自投罗网的他们,竟还暗暗庆幸不已:纵便去当刑徒服苦役,也比被巨龙一口吞进肚中好!

    随着大秦各项分工有条不紊进行中,咸阳城的道路整修工程,也在诸昭的亲自监督下紧锣密鼓进行着。

    由于咸阳肩负大秦都城重任,又有联结国中各处道路之功用,自然是要趁机扩宽主道的。

    而在格外重视农耕的大秦,自然不可能往农田密集一侧扩道,于是,拆迁规划线内的民居与占用少部分民田,便成了不可避免之事。

    拆迁一事,对古人而言,倒也不是甚新鲜词汇。

    早在春秋时期,鲁文公就想劝服两个股肱大臣搬去旁处居住,好把他们的地盘腾出来扩建宫室,当然,这是统治阶层面对公卿的拆法。

    在乱世数百年间,列国豪强勋贵随意寻个由头,或连由头也不寻,直接派出家臣打手将庶民与家当一道扔出去,将他们的茅草屋就地推倒、以兴建苑囿别居之事,实在数不胜数。

    这时期的拆迁,正是让百姓谈之色变的“强占民屋民田”。

    不过,庞大帝国的君主嬴政,自然不是那等以势欺民之人,为收拢民心秉护大秦,他与韩非商议出一个法子,以一道朝廷补偿的诏书,击退了百姓们的隐忧:

    凡划入主道规划线内之家,朝廷皆会派出官吏丈量房屋尺寸、核实稼穑农桑作物,在以钱粮如数补偿作物损失后,还会为百姓在咸阳重建房屋,在此期间,朝廷将搭建临时草木棚安置百姓。

    这补偿条款若在后世人看来,不过是单纯按一比一赔偿罢了,对拆迁户而言无利可赚,甚至,随着主道的扩宽,朝廷为他们新建的房屋,可能地段还不如现在的好——放在后世,进场的开发商估计签约率连10%都达不到。

    但这是等级森严、庶民活得千难万难、特权阶层可以随心所欲的封建时代,百姓们并不懂后世经济学思维或房地产理论,朝廷下了令,他们自然要乖乖迁走。

    而嬴政亲手拟写的这道诏令,对两千多年前的他们而言,真真是陛下前无古人之体恤爱民创举!

    要知道,在秦国官田制的土地形势下,除了获得爵位分封之人,百姓们只拥有土地的试用期,此番扩路占用的民田,本就归属朝廷所有,纵便朝廷不赔偿农作物,也是占了情理的。

    再者,千百年来他们的祖祖辈辈,只听过权贵王族强占民居的;

    哪有人听过:占完民居后,朝廷不但搭建棚子安置他们、赔偿官田中的稼穑农桑损失,竟还会为他们重建房屋的?

    一时之间,咸阳被拆迁的百姓与未被拆迁的百姓,皆面带喜色交相称赞着:我大秦陛下,真乃万世未有之圣君也!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